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qū)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克市烏區(qū)檢一部刑訴〔2020〕5號
被告人向某某,男,1992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6523011992********,漢族,大專文化程度,無業(yè),戶籍所在地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烏魯木齊市米東區(qū),住新疆烏魯木齊市米東區(qū)**小區(qū)**棟**單元**室,因涉嫌犯詐騙罪,于2019年7月20日被克拉瑪依市公安局決定刑事拘留;同年8月26日經克拉瑪依市人民檢察院批準,于次日被克拉瑪依市公安局執(zhí)行逮捕。
本案由克拉瑪依市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向某某涉嫌犯詐騙罪,于2019年11月27日向克拉瑪依市人民檢察院院移送起訴。市檢察院受理后,于2019年11月29日告知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已依法訊問被告人,聽取了辯護人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其間,本案于2020年1月9日第一次退回補充偵查,2020年2月9日補查重報;2020年3月19日第二次退回補充偵查,2020年4月3日補查重報,并先后延長審查起訴期限三次。2020年4月23日,市檢察院將案件移交本院辦理。本院受理后,再次告知被告人依法享有的訴訟權利,依法訊問被告人,聽取了辯護人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19年3月至2019年6月,被告人向某某虛構倒賣二手車生意的事實,以投資分紅等收益為誘餌,陸續(xù)騙取他人錢款共計9652587元,其中,騙取李某某1235928元、趙某甲27314元、寧某某588227元、趙某乙255448元、徐某某35610元、劉某某43328元、王某某40000、鐘某某35000元、雷某某30000元、凌某某71000元。案發(fā)前,已返還被害人錢款合計7290732元,實際詐騙所得數(shù)額2361855元。
2019年3月至2019年6月,被告人向某某虛構做手機生意的事實,以借款為由,陸續(xù)騙取彭某某錢款共計424631元,已返還396220元,實際詐騙所得數(shù)額28411元。
向某某為逃避債務和公安機關偵查,在逃至北京后購買1張偽造的身份證用于藏匿。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1.向某某隨身攜帶的銀行卡、偽造的身份證物證等物證;2.微信、支付寶截圖、銀行資金流水等書證;3.證人蘇某某等人的證言;4.被害人李某某、寧某某、趙某乙等人的陳述;5.被告人向某某的供述和辯解;6.電子證物檢查工作記錄;7.微信、支付寶、銀行交易記錄電子數(shù)據(jù)證據(jù)。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向某某對指控的犯罪事實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向某某虛構做二手車和生機生意的事實,用所謂回報高額利息,對多人多次實施詐騙,詐騙金額共計2390266元,數(shù)額特別巨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條:詐騙公私財物,數(shù)額特別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之規(guī)定;買賣偽造的身份證件,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八十條:買賣居民身份證、護照、社會保障卡、駕駛證等依法可以用于證明身份的證件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剝奪政治權利,并處罰金,以上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當以詐騙罪和買賣身份證件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向某某認罪認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可以從寬處理。鑒于被告人具有多次實施詐騙的酌定從重處罰情節(jié),如實供述犯罪事實的酌定從輕處罰情節(jié),建議判處被告人有期徒刑十一年至十三年,并處罰金人民幣10萬元。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克拉瑪依市烏爾禾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官:張華文
????????????????????????????2020年5月21日??????????????????????????????????
附件:
1.被告人現(xiàn)羈押于克拉瑪依市看守所。
2.案卷材料五冊
3.隨案移送光盤六張
4.向某某被抓獲時隨身物品作為物證隨案移送,物證特征及數(shù)量詳見《物證清單》
5.《量刑建議書》一份
6.《認罪認罰具結書》一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