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桃江縣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桃檢刑訴〔2020〕227號(hào)
被告人劉某甲,女,1964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號(hào)碼4323251964********,漢族,中專文化,農(nóng)**銀行退休職工,戶籍所在地湖南省益陽市桃江縣**鎮(zhèn),住桃江縣**鎮(zhèn)**路**號(hào)。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20年3月23日被桃江縣公安局刑事拘留;經(jīng)桃江縣人民檢察院決定,于2020年4月24日被桃江縣公安局執(zhí)行逮捕。
辯護(hù)人莫春松,湖南湘資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本案由益陽市桃江縣公安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告人劉某甲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罪,于2020年6月19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20年6月19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quán)委托辯護(hù)人和認(rèn)罪認(rèn)罰可能導(dǎo)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其辯護(hù)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因案情復(fù)雜,本院延長(zhǎng)審查起訴期限一次至2020年8月3日。被告人劉某甲自愿認(rèn)罪認(rèn)罰,并同意本案適用普通程序?qū)徖怼?/span>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被告人劉某甲不具備吸收資金的資質(zhì),以自己系桃江農(nóng)**銀行退休職工需要完成攬儲(chǔ)任務(wù)為由,以支付高額利息為誘餌,通過口口相傳的方式向社會(huì)不特定的公眾吸收借款,共計(jì)吸收李某甲等四十多名人員本金1963.7萬元,償還利息365.441萬元。具體情況如下:
1、被告人劉某甲向肖某甲借款75萬元,劉某甲按照約定月息總共支付肖某甲226400元利息,已還本金10萬元,65萬元本金未還。
2、被告人劉某甲五次向李某甲借款共計(jì)63萬元;兩次向李某甲的女兒鐘某甲借款共計(jì)20.4萬元;向李某甲的女婿吳某某借款10萬元;向李某甲的婆婆胡某某借款1.3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支付李某甲及其家人鐘某甲、吳某某、胡某某利息共計(jì)33.148萬元,本金均未還。
3、被告人劉某甲兩次向夏某甲借款共計(jì)15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向夏某甲支付0.75萬元利息,本金未還。
4、被告人劉某甲向郭某某中借款4萬元,口頭約定月利息為1分5,本金未還。
5、被告人劉某甲兩次向肖某乙借款共計(jì)33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已支付肖某乙利息1.98萬元,本金未還。
6、被告人劉某甲四次向詹某甲借款共計(jì)120萬元;三次向詹某甲的女兒詹某乙借款共計(jì)50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支付詹某甲利息18.6萬元,支付詹某乙利息4.2萬元,本金均未還。
7、被告人劉某甲向五次向丁某某借款共計(jì)37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支付丁某某14.565萬元利息,本金未還。
8、被告人劉某甲三次向楊某某借款共計(jì)101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支付楊某某利息4.65萬元,本金未還。
9、被告人劉某甲陸續(xù)找李某乙借款共計(jì)80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支付李某乙利息20.4萬元,本金未還。
10、被告人劉某甲兩次向夏某某借款共計(jì)10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支付夏某某利息1.425萬元,本金未還。
11、被告人劉某甲兩次向何某某借款共計(jì)10萬元,按照約定月息支付河某某利息2.1萬元,本金未還。
12、被告人劉某甲分五次向蔡某某借款共計(jì)80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支付蔡某某利息18.93萬元,本金未還。
13、被告人劉某甲分三次向黃某某借款共計(jì)50萬元,按約定月息支付黃某某利息17.61萬元,本金未還。
14、被告人劉某甲向胡某某借款30萬元,按約定月息支付胡某某利息3萬元,本金未還。
15、被告人劉某甲向鐘某乙借款3萬元;向鐘某乙的母親劉友秀借款15萬元。按約定月息支付劉某乙0.9萬元利息,本金均未還。
16、被告人劉某甲三次向鐘某丙及其丈夫鄒某某借款共計(jì)4萬元,按照約定的利息支付鐘某丙及其丈夫鄒某某利息0.3萬元,本金未還。
17、被告人劉某甲七次向楊某某借款共計(jì)31萬元,按照約定月息支付9.528萬元利息,本金未還。
18、被告人劉某甲七次向皮某某借款共計(jì)160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支付皮某某利息25.68萬元,本金未還。
19、被告人劉某甲四次向龔某某、吳某某夫婦借款共計(jì)27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支付了龔某某、吳某某12.18萬元利息,本金未還,本金中包含利息轉(zhuǎn)存的1.08萬元。
20、被告人劉某甲十次向曾某甲借款144萬元,向曾某乙借款20萬元。按照約定月息支付曾某甲息23.715萬元,本金均未還。
21、被告人劉某甲三次向鐘某甲借款共計(jì)58萬元,兩次向鐘某甲的母親胡某某借款共計(jì)10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支付鐘某甲利息12.18萬元、支付胡某某利息1.92萬元。本金均未還。
22、被告人劉某甲陸續(xù)向胡某某借款共計(jì)35萬元。按照約定月息支付胡某某利息10萬元以上,本金未還。
23、被告人劉某甲兩次向文某某借款共計(jì)4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支付文某某0.684萬元利息,本金未還。
24、被告人劉某甲四次向肖某某借款共計(jì)60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支付9萬元利息,本金未還。
25、被告人劉某甲三次向劉某丙借款共計(jì)57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支付劉某丙利息6.15萬元,本金未還。
26、被告人劉某甲兩次向劉某丁借款共計(jì)15萬元,三次向劉某丁的父親劉某戊借款共計(jì)22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支付劉某丁5.88萬元利息,支付劉某戊11.85萬元利息,本金均未還。
27、被告人劉某甲四次向徐某某及其丈夫周某某借款共計(jì)96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支付徐某某、周某某夫婦利息1.24萬元,本金未還。
28、被告人劉某甲兩次向曾某某借款共計(jì)50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支付曾某某利息13.6萬元,本金元未還。
29、被告人劉某甲三次向楊某某及其丈夫吳某某借款共計(jì)40萬元;兩次向楊某甲的父親楊某乙借款共計(jì)10萬元;三次向楊某甲的二姐楊某丙借款共計(jì)20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支付吳某某、楊某甲夫婦利息2萬元,支付楊某乙利息0.85萬元,支付楊某丙利息1.25萬元。本金均未還。
30、被告人劉某甲四次向趙某某借款共計(jì)15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支付趙某某利息2.08萬元,本金未還。
31、被告人劉某甲七次向潘某某借款共計(jì)112萬元。按照約定的月息共計(jì)支付潘某某利息8.7萬元,本金未還。
32、被告人劉某甲四次向楊某某借款共計(jì)106萬元,按照約定月息支付利息32.856萬元,本金未還。
33、被告人劉某甲三次向陶某某借款共計(jì)70萬元,按照約定月息支付利息20余萬元,本金未還。
案發(fā)后,被告人劉某甲于2020年3月23日主動(dòng)到桃江縣公安局投案自首。
認(rèn)定上述事實(shí)的證據(jù)如下:
1、書證:法律文書、到案經(jīng)過、戶籍信息、借條、轉(zhuǎn)賬記錄、銀行流水等;2、證人證言:證人肖某甲、李某甲、夏某甲、肖某乙、詹某某、丁某某、楊某某、李某乙、夏某乙、河某某、鐘某甲、鐘某乙、鐘某丙等三十六名證人的證言;3、被告人劉劉某甲的供述與辯解。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nèi)容客觀真實(shí),足以認(rèn)定指控事實(shí)。被告人劉某甲對(duì)指控的犯罪事實(shí)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rèn)罪認(rèn)罰。
本院認(rèn)為,被告人劉某甲以口口相傳的方式向社會(huì)不特定公眾吸收存款,數(shù)額巨大,其行為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guó)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犯罪事實(shí)清楚,證據(jù)確實(shí)、充分,應(yīng)當(dāng)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責(zé)任。被告人劉某甲認(rèn)罪認(rèn)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guó)刑事訴訟法》第十五條的規(guī)定,可從寬處理;被告人劉某甲投案自首,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guó)刑法》第六十七條第一款,可以從輕處罰;被告人劉某甲系初犯,可酌定從輕處罰。建議判處被告人劉某甲五年以上六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十萬元。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guó)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qǐng)依法判處。
此致
桃江縣人民法院
檢察官:李詩云
2020年8月3日
附件:
1.被告人現(xiàn)在羈押于益陽市女子看守所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八冊(cè)
3.《認(rèn)罪認(rèn)罰具結(jié)書》一份_?
成為第一個(gè)評(píng)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