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 訴 書
張某某,女,聾啞人,1996年**月**日出生,居民身份證號碼2201821996********,漢族,初中文化,無業(yè),吉林榆樹人,戶籍所在地:吉林省榆樹市五棵樹鎮(zhèn)**村**組。2019年9月21日因涉嫌非法拘禁罪、組織殘疾人乞討罪被成都市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10月23日成都市人民檢察院以其涉嫌非法拘禁罪、組織殘疾人乞討罪批準逮捕,同日由成都市公安局執(zhí)行。
本案由成都市公安局軌道交通分局偵查終結(jié),2019年12月26日成都市人民檢察院以被告人劉某某、張某某涉嫌組織殘疾人乞討罪、非法拘禁罪交由本院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2019年12月27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quán)委托辯護人和認罪認罰可能導(dǎo)致的法律后果,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被告人及辯護人(法律援助律師)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本案經(jīng)退回成都市公安局軌道交通分局補充偵查兩次,該局于2020年4月14日再次移送本院審查起訴。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2019年1月,被告人劉某某(聾啞人)伙同其妻被告人張某某(聾啞人)租住了本市青羊區(qū)**路**小區(qū)**棟**單元**號的房屋,以私扣身份證、手機、錢包及殘疾證的方式脅迫聾啞人閆某某、呂某某、曾某某、李某某、何某某、史某某、莫某某等人攜帶印有劉某某或張某某支付寶、微信收款二維碼的“獻愛心”卡在本市火車站、地鐵站等地乞討,乞討所得交由劉某某、張某某記賬并保管,并由劉某某、張某某夫婦負責支付房租和管理日常生活開銷。劉某某、張某某常以批評、罰站等方式懲罰沒有乞討所得或乞討金額較少的聾啞人。
經(jīng)統(tǒng)計2019 年1月-2019年9月,劉某某支付寶賬號收取20元捐款記錄共計256次,合計5120元,微信賬號收取20元捐款記錄共計2126次,合計42520元。
2019年9月12日20時許,劉某某與張某某到本市**廣場將正在**餐廳吃飯的聾啞人莫某某(未成年)叫走,隨后,劉某某、張某某兩人強行將莫某某拖上出租車后帶至租住屋劉某某臥室內(nèi)。張某某將莫某某背包內(nèi)的錢包、身份證、手機等物搜出后交給了劉某某。劉某某以恐嚇、毆打等方式不準莫某某離開,并脅迫莫某某外出乞討。9月12日至17日期間,莫某某外出時,同住乞討人員曾某某便按照劉某某吩咐對莫某某進行看管,并傳授其乞討方法。莫某某乞討所得的280元均交由劉某某安排。9月17日,莫某某外出乞討時,趁曾某某不備至派出所報案。
2019年9月17日,劉某某、張某某在其租住地被民警擋獲,民警從其租住屋保險柜內(nèi)查獲其保管他人乞討所得的現(xiàn)金共計10530元、手機十部、殘疾證十本、身份證九張。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jù)如下:
物證、書證、證人證言、被告人的供述與辯解等。
上述證據(jù)收集程序合法,內(nèi)容客觀真實,足以認定指控事實。被告人張某某對指控的犯罪事實和證據(jù)沒有異議,并自愿認罪認罰。
本院認為,被告人劉某某、張某某以暴力、脅迫手段組織殘疾人乞討,其行為已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二條之一的規(guī)定,本案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yīng)當以組織殘疾人乞討罪追究劉某某、張某某的刑事責任。被告人劉某某、張某某構(gòu)成共同犯罪,其中劉某某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系主犯,張某某起次要作用,系從犯,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七條的規(guī)定處罰。劉某某、張某某系聾啞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十九條的規(guī)定處罰。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成都市青羊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員:張躋智
附:
1.被告人劉某某、張某某現(xiàn)羈押于成都市看守所;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伍冊、提訊證貳份、換押證貳份、量刑意見書壹份。
3.扣押筆錄詳見扣押清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