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市通河縣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黑通檢訴刑訴〔2019〕24號
被告人于某甲,男,1962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2321281962********,漢族,高中文化,個體業(yè)主,住哈爾濱市?**區(qū)**街**號**棟**單元**室(戶籍所在地:哈爾濱市**區(qū)),2018年7月11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通河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8月17日經(jīng)本院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批準(zhǔn)逮捕,同日由通河縣公安局執(zhí)行。
被告人孫某甲,男,1985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2301031985********,漢族,大專文化,無固定職業(yè),住哈爾濱市**區(qū)**棟**室(戶籍所在地:哈爾濱市**區(qū)),2018年7月16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通河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8月17日經(jīng)本院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不批準(zhǔn)逮捕,同日被通河縣公安局取保候?qū)彙?/span>
被告人孫某乙,女,1959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2321281959********,漢族,大專文化,通河縣**局退休職工,住通河縣**鎮(zhèn)**區(qū)**單元**室,2018年9月6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通河縣公安局刑事拘留,同年9月17日經(jīng)本院以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批準(zhǔn)逮捕,同日由通河縣公安局執(zhí)行。
被告人崔某甲,女,1962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
碼2301281962********,漢族,初中文化,通河縣**局退休職工,住通河縣**鎮(zhèn)**號樓**單元**室。2018年10月9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通河縣公安局取保候?qū)彙??????????????????????????????????????????????????????????????????????????????????????????????????????????????????????????????????????????????????????????????
被告人王某甲,女,1962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2321281962********,漢族,高中文化,通河縣**退休職工,住通河縣**鎮(zhèn)**號樓**門市,2018年10月9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通河縣公安局取保候?qū)彙?/span>
被告人李某甲,女,1959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2321281959********,漢族,高中文化,通河縣**退休職工,住通河縣**鎮(zhèn)**家屬樓**單元**室,2018年10月9日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被通河縣公安局取保候?qū)彙?/span>
本案由黑龍江省通河縣公安局偵查終結(jié),以被告人于某甲、孫某甲、孫某乙、崔某甲、王某甲、李某甲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于2018年10月16日向本院移送審查起訴。本院受理后,于同年10月16日已告知被告人有權(quán)委托辯護人,同日已告知被害人有權(quán)委托訴訟代理人,依法訊問了被告人,聽取了辯護人、被害人的意見,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分別于2018年11月15日、2019年1月11日退回偵查機關(guān)補充偵查,偵查機關(guān)分別于2018年12月13日、2019年1月30日補充偵查完畢重新移送審查起訴。
經(jīng)依法審查查明:
2014年—2018年,于某乙(已歿)、董某某(已歿)伙同被告人于某甲(董某某前夫、于某乙生父)、被告人孫某甲(于某乙前夫)為了對外放貸賺取利息,以做生意需要資金周轉(zhuǎn)等名義,在未經(jīng)國家有關(guān)部門批準(zhǔn)的情況下,違反金融管理法規(guī),以給付高額利息為誘餌,通過借款的方式,非法吸收公眾存款。共向金某某、張某甲、單某某等80余名被害人吸收資金人民幣34498000元。上述資金被用于對外放款、償還本金及支付利息等,還有一部分用于購買房產(chǎn)、汽車及生活花銷,截止案發(fā)時實際造成被害人損失人民幣14679800元。?
在吸收資金的過程中,被告人孫某乙、被告人崔某甲、被告人王某甲、被告人李某甲先后以提供抵押物擔(dān)保、作擔(dān)保人擔(dān)保等方式積極為于某乙、董某某吸收資金提供幫助。被告人孫某乙以提供抵押物、擔(dān)保人等方式從宋某某、韓某某等12名被害人處吸收資金人民幣5528000元,造成被害人損失人民幣3593800元;被告人崔某甲以作擔(dān)保人、中間人的方式從王某乙、崔某乙等6名被害人處吸收資金人民幣750000元,造成被害人損失人民幣610000元;被告人王某甲以作中間人、口口相傳的方式從謝某某、孫某丙等四名被害人處幫助吸收資金人民幣700000元,造成被害人損失人民幣336000元;被告人李某甲以借款人、擔(dān)保人、中間人的方式從李某乙、汪某某等四名被害人處吸收資金人民幣560000元,造成被害人損失人民幣340200元。
經(jīng)偵查,被告人于某甲于2018年7月11日、被告人孫某甲于同年7月16日、被告人崔某甲、王某甲、李某甲于同年10月9日被公安民警電話通知到案;被告人孫某乙于2018年9月6日被公安民警口頭傳喚到案。
認(rèn)定上述犯罪事實的主要證據(jù)如下:
1.書證:案件來源、到案經(jīng)過、戶籍證明,王某丙、張某乙、任某某報案情況說明,扣押、查封決定書及清單,董某某、于某乙遺書復(fù)印件及戶口注銷證明,鄧某某、汪某某等人的借款憑證,金某某、田某某等人提供的銀行流水;?
2.證人于某丙、孫某丁、劉某某等人的證言;
3.被害人金某某、單某某、田某某、張某甲等人的陳述;
4.被告人于某甲、孫某甲、孫某乙、崔某甲、王某甲、李某甲的供述與辯解;
5.依蘭天達有限責(zé)任會計事務(wù)所司法鑒定意見書。
本院認(rèn)為,被告人于某甲、孫某甲、孫某乙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數(shù)額巨大,被告人崔某甲、王某甲、李某甲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數(shù)額較大,其行為均觸犯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犯罪事實清楚,證據(jù)確實、充分,應(yīng)當(dāng)以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追究其刑事責(zé)任。本案系共同犯罪,被告人于某甲、孫某甲、孫某乙、崔某甲、王某甲、李某甲均屬從犯,應(yīng)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二十五條第一款,第二十七條之規(guī)定對其處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黑龍江省通河縣人民法院
檢察員:李華
2019年2月25日
附:
????1.被告人于某甲現(xiàn)羈押于方正縣看守所;被告人孫某乙現(xiàn)羈押于哈爾濱市第二看守所;被告人孫某甲、崔某甲、王某甲、李某甲取保候?qū)徲诰幼〉亍?/span>
2.案卷材料和證據(jù)10冊。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