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濱州市濱城區(qū)人民檢察院
起?訴?書
濱區(qū)檢刑訴〔2020〕282號
被告人楊某某,女,1983年*月*日出生,身份證號碼3701041983********,漢族,中共黨員,大學本科,濱州****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原職工,住濱州市濱城區(qū)**小區(qū)*號樓*單元*室。因涉嫌違法發(fā)放貸款罪,于2019年5月22日被濱州市公安局取保候審,同年11月21日被濱州市人民檢察院取保候審。
本案由濱州市公安局偵查終結,以被告人楊某某涉嫌違法發(fā)放貸款罪,于2019年11月14日向濱州市人民檢察院移送審查起訴。該院于次日告知被告人有權委托辯護人,于同年11月24日將本案交辦至本院。本院受理后,依法訊問了被告人,告知了被告人適用認罪認罰可能導致的法律后果,審查了全部案件材料。
經依法審查查明:
2010年1月至2012年8月,被告人楊某某于在擔任原濱城區(qū)某某社渤海*路分社主任期間,違反《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yè)銀行法》及《貸款通則》等規(guī)定,未嚴格審查貸款人信用狀況、償債能力、貸款用途、貸款合同等,未嚴格履行雙人盡職調查等職責,向虛假聯保、編造貸款理由、改變貸款用途、虛構貸款合同的鄭某某等20人發(fā)放貸款20筆,共計人民幣560萬元,致使上述貸款逾期不能歸還。2013年7月17日,被告人楊某某與原濱城區(qū)某某社渤海*路分社簽訂個人借款合同,將上述20人貸款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尚欠本金545.9萬元,利息617.5萬元。具體事實如下:
1、2010年4月,鄭某甲因經營飯店聯系被告人楊某某貸款20萬元。被告人楊某某指使鄭某某辦理五戶聯保貸款。鄭某甲遂找到鄭某乙、劉某某等人虛構五戶聯保。2010年4月8日,被告人楊某某未嚴格履行審查、調查等職責,安排信貸員侯某某,以經營飯店的名義向鄭某甲發(fā)放貸款20萬元。該筆貸款到期后鄭某甲未清償。因楊某某向鄭某某借款20萬元,遂將該筆貸款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2、2010年4月8日,被告人楊某某明知鄭某乙系鄭某甲聯系的頂名貸款人員,未嚴格履行審查、調查等職責,虛構五戶聯保,安排信貸員侯某某以買地磚的名義向其發(fā)放貸款20萬元。放款后,該筆貸款由楊某某實際使用。該筆貸款到期后楊某某無力清償,后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3、2011年4月8日,被告人楊某某明知劉某某系鄭某甲聯系的頂名貸款人員,未嚴格履行審查、調查等職責,虛構五戶聯保,安排信貸員侯某某以經營**豆?jié){的名義向其發(fā)放貸款20萬元。放款后,該筆貸款由楊某某實際使用。該筆貸款到期后楊某某無力清償,后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4、2010年5月12日,被告人楊某某借用李某某的名義,未履行審查、調查等職責,虛構五戶聯保,以經營肥料的名義向其發(fā)放貸款20萬元。放款后,該筆貸款由楊某某實際使用。該筆貸款到期后楊某某無力清償,后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5、2010年5月19日,被告人楊某某未嚴格履行審查、調查等職責,安排信貸員侯某某以經營酒店的名義向苗某某發(fā)放貸款20萬元。放款后,由劉某甲用苗某某貸款銀行卡操作轉入劉某乙社賬戶。該筆貸款到期后未能清償。因楊某某借用了劉某甲資金,遂將該筆貸款剩余的190095.07元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6、2010年5月20日,被告人楊某某明知馬某某系楊某某聯系的頂名貸款人員,未嚴格履行審查、調查等職責,虛構五戶聯保,安排信貸員侯某某以經營賓館的名義向其發(fā)放貸款20萬元。放款后,由劉某甲用馬某某貸款銀行卡操作轉入劉某乙社賬戶。該筆貸款到期后未能清償。因楊某某借用了劉某資金,遂將該筆貸款剩余的192169.05元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7、2010年5月20日,被告人楊某某明知韓某某系劉某甲聯系的頂名貸款人員,未嚴格履行審查、調查等職責,虛構五戶聯保,安排信貸員侯某某以經營賓館的名義向其發(fā)放貸款20萬元。放款后,由劉某用韓某某貸款銀行卡操作轉入劉某乙社賬戶。該筆貸款到期后未能清償。因楊某某借用了劉某甲資金,遂將該筆貸款剩余的189923.77元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8、2010年6月5日,被告人楊某某明知王某甲系楊某找來頂名貸款人員,未嚴格履行審查、調查等職責,虛構五戶聯保,安排信貸員侯某某以經營賓館的名義向其發(fā)放貸款20萬元。放款后由劉某甲使用王某某貸款銀行卡操作轉入劉某乙社賬戶。該筆貸款到期后未能清償。因楊某某借用了劉某資金,遂將該筆貸款剩余的187963.2元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9、2010年8月,王某乙聯系被告人楊某某讓其幫忙辦理貸款10萬元。楊某某提出用王某乙的名義辦理貸款20萬元。2010年8月27日,被告人楊某某未嚴格履行審查、調查等職責,以經營美容美發(fā)的名義向王某乙發(fā)放貸款20萬元。放款后,該筆貸款由楊某某實際使用。該筆貸款到期后楊某某無力清償,遂將該筆貸款剩余的10萬元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10、2010年6月7日,被告人楊某某未嚴格履行審查、調查職責,以經營快餐廳的名義向宋某某發(fā)放貸款20萬元。放款后,該筆貸款由楊某某實際使用。該筆貸款到期后楊某某無力清償,遂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11、2011年11月21日,被告人楊某某未嚴格履行審查、調查職責,以經營美發(fā)廳的名義向王某乙發(fā)放貸款20萬元。放款后,該筆貸款被楊某某借用。該筆貸款到期后楊某某無力清償,遂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12、2011年11月25日,被告人楊某某未嚴格履行審查、調查職責,以經營食品的名義向董某發(fā)放貸款20萬元。放款后,該筆貸款被楊某某借用。該筆貸款到期后楊某某無力清償,遂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13、2011年11月29日,被告人楊某某未嚴格履行審查、調查職責,以經營地磚的名義向崔某甲發(fā)放貸款20萬元。放款后,該筆貸款由崔某甲哥哥崔某乙實際使用。該筆貸款到期后未清償。因楊某某借用了崔某乙170萬元,遂將該20萬元貸款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14、2011年12月8日,被告人楊某某未嚴格履行審查、調查職責,以經營酒水的名義向楊某乙發(fā)放貸款20萬元。放款后,該筆貸款未按借款合同約定用于購買酒水。該筆貸款到期后未能清償。因楊某某借用了楊某乙的資金,遂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15、2012年2月,被告人楊某某借用董某乙的名義,未履行審查、調查等職責,以購買蜂蜜的名義向其發(fā)放貸款20萬元。放款后,該筆貸款由楊某某實際使用。該筆貸款到期后楊某某無力清償,遂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16、2012年2月17日,被告人楊某某借用張某某的名義,未履行審查、調查等職責,以購房的名義向其發(fā)放貸款20萬元。放款后,該筆貸款由楊某某實際使用。該筆貸款到期后楊某某無力清償,遂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17、2012年2月,董某乙聯系被告人楊某某申請貸款。楊某某因某某房地產項目資金需要,向董某借款170萬元。2012年3月21日,被告人楊某某未嚴格履行審查、調查等職責,向董某乙發(fā)放貸款100萬元。該筆貸款到期后董某未能清償。因楊某某借用董某資金,遂將該筆貸款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18、2012年3月30日,被告人楊某某未嚴格履行審查、調查等職責,以購買裝飾材料的名義向高某某發(fā)放貸款20萬元。放款后,該筆貸款被楊某某借用。該筆貸款到期后楊某某無力清償,遂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19、2012年4月9日,被告人楊某某借用張某乙的名義,未履行審查、調查等職責,以購房的名義向其發(fā)放貸款20萬元。放款后,該筆貸款由楊某某實際使用。該筆貸款到期后楊某某無力清償,遂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20、2012年7月17日,被告人楊某某未嚴格履行審查、調查等職責,以購買板材的名義向蘇某某發(fā)放貸款100萬元。放款后,該筆貸款被楊某某借用。該筆貸款到期后楊某某無力清償,遂整合至其個人名下,至今未還。
認定上述事實的證據如下:
1、發(fā)破案經過、借款合同等書證;2、證人張某甲、張某乙等人的證言;3、被告人楊某某的供述和辯解等。
本院認為,被告人楊某某身為銀行工作人員,違反國家規(guī)定發(fā)放貸款560萬元,數額特別巨大,其行為已觸犯《中華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八十六條之規(guī)定,犯罪事實清楚,證據確實、充分,應當以違法發(fā)放貸款罪追究其刑事責任。被告人楊某某犯罪后自動投案,并如實供述自己的罪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六條之規(guī)定,提起公訴,請依法判處。
此??致
濱州市濱城區(qū)人民法院
檢察官:修娟
2020年6月30日????????????????
附:1、被告人楊某某取保候審于濱州市濱城區(qū)**小區(qū)*號樓*單元**室,聯系電話15865******。
2、偵查卷宗十一冊。
3、證人(鑒定人)名單一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