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趙某。
委托代理人胡曉峰。北京百朗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鄧某某。
被告馬某某。
被告馬帥。
被告馬君。
被告馬之。
以上五被告委托代理人馬東森。系五被告的親戚。
原告趙某訴被告鄧某某、馬某某、馬帥、馬君、馬之物權確認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趙某的委托代理人胡曉峰,被告鄧某某、馬某某、馬帥、馬君、馬之的委托代理人馬東森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從2003年至2004年五被告的近親屬馬東利從原告趙某處借款共5次,2003年8月28日借20萬,2005年3月還6萬,欠14萬;2003年9月8日借45萬;2003年9月26日借90萬;2004年3月28日借30萬;2004年1月6日借85800元,總計欠款1875800元,2005年10月25日馬東利對以上借款進行了確認,至2007年11月9日馬東利再次對以上借款進行了確認,2007年之后雙方還有借款,截止至2009年趙某買房時,馬東利共計欠趙某借款約220萬元。以上借款用于了南宮市中意房地產(chǎn)開發(fā)公司經(jīng)營和馬東利個人開發(fā)的房地產(chǎn)項目。馬東利因不能到期歸還趙某借款,雙方協(xié)商,同意以房抵債,馬東利用以其個人名義開發(fā)的中意公司商務樓B11、B12、B13號房產(chǎn)及南宮市中意房地產(chǎn)開發(fā)公司的一套單元樓抵頂債務。2009年10月5日馬東利與趙某共簽訂三份《商品房買賣合同》,其中一份合同的標的物即為本案的中意公司商務樓B11號商鋪,該地塊土地使用權證號為南國用(2008)第08-121號,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號為200901013,價款為656000元,約定的交房時間為2009年10月30日前,辦理產(chǎn)權登記的時間為交房之日起90日內(nèi)。合同簽訂當日,馬東利給趙某出具了收款收據(jù)1張,內(nèi)容為今收到趙某交來和諧家園商鋪復興路B11、B12、B13號人民幣1974000元,收款人為王某,并有馬東利私章。
合同簽訂后,馬東利按約定在2009年10月30日前交付了房屋給原告,原告至今一直占有和使用著該房。馬東利為給原告辦理產(chǎn)權登記在南宮市房管局做了前期準備工作,包括丈量、繪圖及四界調查等。南宮市中意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在制作的勝利大街與復興路商鋪分戶表時也將中意公司商務樓B11、B12、B13的所有人登記為原告趙某,但馬東利為趙某辦理產(chǎn)權登記的約定最終沒有完成,原告在起訴前曾多次找到馬東利要求辦證,但馬東利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脫。
為了獲得貸款,馬東利隱瞞原告,在原告不知情的情況下,于2××1年3月10日將原告購買的中意公司商務樓B11、B12、B13號房產(chǎn)登記在自己名下,房產(chǎn)證號為南房權證2011字第018596-××號,土地使用證號為南國用(2××1)第08-121-6號。2014年1月10日馬東利與南宮市農(nóng)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簽訂借款合同、抵押合同,馬東利從南宮市信用合作聯(lián)社貸款200萬元,用其名下的中意公司商務樓B11、B12、B13號房產(chǎn)作為抵押為該借款提供擔保,同日抵押權人南宮市農(nóng)村信用合作聯(lián)社和馬東利在南宮市房管局辦理了抵押登記,抵押權他物權證號為南房他證南宮字第3306號。
另查明,馬東利于2016年3月24日病故,五被告為馬東利第一順序繼承人,其中鄧某某系馬東利之妻,馬某某系馬東利之長女,馬帥系馬東利之次女,馬君系馬東利之三女,馬之系馬東利之子。
以上事實,有原告提供的馬東利的死亡注銷證明、身份證和被告鄧某某、馬某某、馬帥、馬君、馬之的身份證,《商品房買賣合同》、收款收據(jù)、房產(chǎn)幢平面圖、南宮市房屋四面墻界申報表、南宮市房屋所有權調查表、商鋪分戶表、電費收取憑證、證人王某的當庭證言、借款確認書、房產(chǎn)證、土地使用證、他物權證、借款合同、抵押合同、房地產(chǎn)抵押物清單,原被告的當庭陳述等證據(jù),予以證實,經(jīng)庭審質證,雙方無異議,本院予以采信。
本院認為,五被告的近親屬馬東利與原告趙某長期存在債權債務關系,債權債務到期后,雙方同意以房抵債,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認可,雙方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后,馬東利將房產(chǎn)實際交給原告,原告長期占有使用該房產(chǎn),可以證實,簽訂的合同是雙方真實意思的表示,且馬東利已按合同履行交付房屋的義務,該《商品房買賣合同》合法有效,馬東利只要辦理了相關產(chǎn)權登記手續(xù),原告即享有該房產(chǎn)的所有權。馬東利為給原告辦理產(chǎn)權登記在南宮市房管部門做了一定前期工作,未辦理成功的原因是馬東利為獲得銀行貸款,故意隱瞞原告,將原告所購買房產(chǎn)登記在自己名下,然后用于抵押向銀行貸款,本院認為,馬東利將涉案房產(chǎn)登記在自己名下,再用于抵押貸款,屬于違約行為,應承擔違約責任,但馬東利目的僅是為了貸款,五被告作為馬東利的第一順序繼承人對原告的訴訟請求也予以認可,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條:“當事人有證據(jù)證明不動產(chǎn)登記簿的記載與真實權利狀態(tài)不符、其為該不動產(chǎn)物權的真實權利人,請求確認其享有物權的,應予支持”的規(guī)定,本院對原告訴請確認原告是位于南宮市復興路西中意公司商務樓B11號房屋的所有權人的請求,予以支持。
馬東利生前與南宮市信用合作聯(lián)社簽訂的抵押合同,因南宮市信用合作聯(lián)社信賴不動產(chǎn)登記的效力,又辦理了抵押登記手續(xù),抵押權自登記時已設立。南宮市信用合作聯(lián)社對抵押財產(chǎn)享有優(yōu)先受償權,只有在抵押權消滅后,原告才可以享有訴爭房屋的所有權。抵押權消滅可以由五被告用馬東利遺產(chǎn)償還債務或由原告代為清償債務均可。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六十條、第一百三十三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一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一百七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一)》第二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在被告鄧某某、馬某某、馬帥、馬君、馬之用馬東利遺產(chǎn)清償南房他證南宮字第3306號他物權證所擔保的債務或原告趙某代為清償該債務,消滅抵押權的情況下,本院確認位于南宮市復興路西中意公司商務樓B11號房屋的所有權人為原告趙某。
案件受理費100元,由原告趙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邢臺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乞國忠 代理審判員 田曉星 人民陪審員 苗振東
書記員:劉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