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趙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承德市興隆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田坤,河北華川(寬城滿族自治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所在地石家莊市裕華西路18號。
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9113000075403272XJ。
法定代表人:王吉山,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英輝,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公司員工,住承德縣。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廷珍,河北匯林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趙某某與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5月16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吉山經本院合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原告趙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田坤,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張英輝、王廷珍已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趙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依法解除原告與被告簽訂的保險合同,判令被告全額退還原告投保費31106.19元并賠償利息損失。2、本案一切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3年3月6日,原告與被告簽訂了保險合同投保了國壽鑫福年年年金保險、國壽鑫福年年養(yǎng)老年金保險、國壽鑫賬戶兩全保險(萬能型)(鉆石版)組合保險,年保險費合計為12800.00元、保險合同簽訂后原告發(fā)現(xiàn)該項保險并非保險業(yè)務員說的那樣,于是聯(lián)系了保險業(yè)務員尚忠艷要求退保遭到拒絕,至今未能退保,目前被告已經連續(xù)三年從原告卡號為62×××23的工商銀行扣保費合計31106.19元,經調查,原告本人并未在保險合同送達書及回執(zhí)上簽字,根據(jù)保監(jiān)會《關于規(guī)范人身保險業(yè)務經營有關問題的通知》的規(guī)定,猶豫期是指投保人收到保險單并書面簽收日起10日內的一段時間,在猶豫期內,投保人可以無條件解除保險合同,應退還全部保費,因此原告可以無條件解除保險合同,被告應退還全部保費,同時被告拒絕退還保費給原告造成利息損失,此項損失被告應該予以賠償?,F(xiàn)原告為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特向貴院提起訴訟,望貴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辯稱,原告趙某某提出的訴訟請求和理由,沒有事實依據(jù),請求依法駁回。一、原告趙某某與人壽保險公司簽訂的合同,依法成立并生效。2016年3月6日,原告趙某某與人壽保險公司簽訂了國壽福年年年金保險、鑫福年年保險金保險、國壽鑫賬戶兩全保險(萬能型鉆石版),二份保險費合計是12800元,保險單識別代碼是C7F4-9016-D9A8-7409。合同投保事項一頁,有趙某某本人簽字。根據(jù)保險法第十三條規(guī)定,依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時生效。所以,本案雙方2016年3月6日簽訂的保險合同,依法成立并生效。二、原告請求解除雙方簽訂的保險合同,并請求退還保險金31106.19元,不能成立。第一、依法成立并生效的合同,對雙方具有同等約束力。本案雙方簽訂保險合同,符合民事法律行為構成要件,主體合法,意思表示真實,不違背法律或者社會公共利益。所以,雙方應當依據(jù)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的義務。原告提出解除合同,沒有依據(jù)。第二、原告以保險合同猶豫期為由,提出解除合同,不能成立。依據(jù)保險規(guī)范和保險業(yè)實踐,保險合同簽訂后10日內,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保險人退還已經交納的保險費。本案雙方簽訂保險合同,早已超過所謂猶豫期規(guī)定的時間,故原告以猶豫期的理由,提出解除合同,不能成立。第三、原告以未在保險回執(zhí)上簽字為由,提出解除合同,不能成立。答辯人認為,即便沒有在保險回執(zhí)上簽字,也只是手續(xù)上的瑕疵,不影響合同本身成立及法律效力。事實證明,本案2016年3月6日簽訂保險合同,至今已經履行三年,也就是投保人已經交納保險費三年,原告實際履行行為表明,簽訂保險合同是原告自己真實意思表示。最高院保險法司法解釋(二)第三條規(guī)定,投保人或者投保人的代理人訂立保險合同時,沒有親自簽字或蓋章,而由投保人或者保險人的代理人代為簽字蓋章的,對投保人不生效。但是投保人已經交納保險費的,視為其對代簽字或者蓋章行為的追認。司法解釋的這一規(guī)定,強調實際履行對合同的重要意義。
經審理查明,2016年3月6日,原告趙某某與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簽訂了保險合同(組)號為2016-130800-00003376-6號保險合同一份,該保險合同屬于組合型保險合同,分別由主險保單號:2016-130800-533-01512703-9國壽鑫福年年養(yǎng)老年金保險、主險保單號:2016-130800-534-01512704-5國壽鑫福年年年金保險、主險保單號:2016-130821-272-00000437-1國壽鑫賬戶兩全保險(萬能型)(鉆石版)三部分組成。在電子投保單(個人長險)中對各個險種的保險金額、保險費數(shù)額等均做了明確約定,其中國壽鑫福年年養(yǎng)老年金保險約定保險金額為6204.86元,標準保險費5506.19元,交費時間為10年至80歲;國壽鑫福年年年金保險約定保險金額為6204.86元,標準保險費7293.81元,交費時間為10年至60歲;國壽鑫賬戶兩全保險(萬能型)(鉆石版)約定保險金額處為空白,標準保險費0.00元,交費時間處為空白。上述三種保險均明確約定首期交費形式為pos機交費,緩期交費形式為銀行轉賬方式,交費期限為年交,轉賬授權事項中均明確約定由原告趙某某在中國工商銀行開設的銀行賬號:62×××23賬戶中交費。該保險合同個人保險基本條款第八條約定,在本合同保險期間內,如果本合同已經具有現(xiàn)金價值,投保人可以書面形式向本公司申請借款,但最高借款金額不得超過本合同當時的現(xiàn)金價值扣除欠交保險費、借款及利息后余額的百分之八十,且每次借款期限不得超過六個月。借款及利息應在借款期限屆滿日償還,未能按期償還的,則所有利息將被并入原借款金額中,視同重新借款。當本合同當時的現(xiàn)金價值不足以抵償欠交的保險費、借款及利息時,當本合同效力中止。第十四條約定,本合同成立后,除本合同另有約定外,投保人可以要求解除本合同。投保人要求解除本合同時,應填寫解除合同申請書,并提交保險合同和投保人法定身份證明。本合同自本公司接到解除合同申請書時終止。投保人于簽收保險單后十日內要求解除本合同的,本公司在接到解除合同申請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投保人退還已收全部保險費。投保人于簽收保險單十日后要求解除本合同,本公司于接到解除合同申請書之日起三十日內向投保人退還本合同的現(xiàn)金價值。同時,在該保險合同的現(xiàn)金價值表中又明確約定,保險合同號為:2016-130800-533-01512703-9國壽鑫福年年養(yǎng)老年金保險,以保單載明的每1000.00元保險金額為標準,保單年度末3年的現(xiàn)金價值為1494.10元;保險合同號:2016-130800-534-01512704-5國壽鑫福年年年金保險,以保單載明的每1000.00元保險金額為標準,保單年度末2年的現(xiàn)金價值為763.40元。在國壽鑫賬戶兩全保險(萬能型)(鉆石版)條款中還明確約定投保人可以追加保險費,計算個人賬戶價值利息的最低保證利率為年利率2.5%,對應的日利率為0.006849%。本合同僅保證年利率不低于2.5%,對于每月的結算利率不作保證。在電子投保確認單中第五條轉賬授權事項中還明確約定,(1)本人(投保人)自愿授權貴公司在保險合同規(guī)定的保險費支付日期和寬限期內任意時間,委托轉賬銀行從本次授權指定的保險費付款賬戶內劃付到期應付保險費、扣款數(shù)據(jù)以貴公司向賬戶所有人開戶銀行提供的電子數(shù)據(jù)或單證為準。包括上述保險條款在內的涉案保險條款經被告公司工作人員履行說明義務、并經原告趙某某閱讀后,由原告趙某某和被告公司銷售人員在電子投保確認單中簽字確認。被告向原告趙某某送達了保險合同,原告趙某某未在保險合同送達書回執(zhí)上簽字,但原告趙某某已通過微信方式簽收。合同簽訂后,原告趙某某向被告提供了本人身份證復印件及授權轉賬銀行卡號。原告趙某某通過POS機于2016年3月6日交納國壽鑫福年年養(yǎng)老年金保險費5506.19元,國壽鑫福年年年金保險費7293.81元。在合同履行過程中,被告按照合同約定,于2017年4月24日從原告授權的中國工商銀行卡扣劃7293.81元用于交納該年度國壽鑫福年年年金保險費,于2017年4月24日,2018年4月2日分兩次分別從原告授權的中國工商銀行卡各扣劃5506.19元,分別用于交納該兩個年度的國壽鑫福年年養(yǎng)老年金保險費。綜上,原告趙某某總計交納保險費用31106.19(其中,國壽鑫福年年年金保險費14587.62元,國壽鑫福年年養(yǎng)老年金保險費16518.57元)。
另查明,原告趙某某于2016年4月13日在國壽鑫賬戶兩全保險(萬能型)(鉆石版)追加保險費4000.00元;于2017年10月27日分別通過國壽鑫福年年養(yǎng)老年金保單、國壽鑫福年年年金保單借款4400.00元和4500.00元;原告趙某某于2017年7月9日又與被告簽訂了一份包括國壽鴻福至尊年金保險在內的組合保險。原告訴至本院,請求法院依法判決。
本院認為,依法成立的合同,受法律保護。本案中,原告趙某某雖然未在保險合同送達書的送達回執(zhí)上簽字,但從原告趙某某親筆從電子投保確認單上簽字、親自主動通過POS機刷卡交付首期保險費、對被告多次通過原告銀行卡扣劃其他年度保險費未持異議、通過涉案保單兩次向被告借款,在國壽鑫賬戶追加投資行為以及在涉案保險合同簽訂后又與被告簽訂其他保險合同的一系列事實行為,足以證明原告向被告投保是原告的真實意思表示,原告的上述一系列行為,應視為原告對雙方簽訂保險合同的默示追認,原告未在保險合同送達書的送達回執(zhí)上簽字并不影響保險合同的效力。綜上,原、被告雙方當事人在自愿的基礎上所簽訂的保險合同,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及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該保險合同合法有效,對雙方當事人均具有法律約束力,雙方當事人均應按照合同約定全面履行各自義務。根據(jù)《保險法》第十五條之規(guī)定,除本法另有規(guī)定或者保險合同另有約定外,保險合同成立后,投保人可以解除合同,保險人不得解除合同。這是法律賦予投保人任意解除權的特別規(guī)定,基于上述規(guī)定,對于原告要求解除合同的請求,本院應予支持。根據(jù)法律及雙方所簽訂保險合同有關投保人解除合同處理的相關規(guī)定,投保人簽收保險單后十日內要求解除合同的,保險公司應向投保人退還已收全部保險費,十日后要求解除合同的,保險公司應向投保人退還本合同的現(xiàn)金價值。因此,在雙方保險合同解除后,被告應如何向原告退還保險費成為本案的關鍵所在??v觀本案,通過本院認定原告趙某某上述一系列默示追認行為,對于原告主張在猶豫期內向被告主張退保的理由,缺乏證據(jù)支持,本院不予采信。原告請求退保的行為,應當屬于雙方在保險合同履行過程中原告行使任意解除權情況下的正常退保行為。有鑒于此,對于雙方所爭議的退保金額,應嚴格按保險合同約定的保單現(xiàn)金價值退保。綜上,原告已交納3年國壽鑫福年年養(yǎng)老年金保險,交納2年國壽鑫福年年年金保險,按照保險合同中各個險種現(xiàn)金價值的規(guī)定,對于國壽鑫福年年養(yǎng)老年金保險,應退該保單現(xiàn)金價值9270.68元(1494.10元×6204.86元÷1000);對于國壽鑫福年年年金保險,應退該保單現(xiàn)金價值4736.79元(763.40元×6204.86元÷1000);由于原、被告雙方所簽訂的保險為組合型保險,在合同解除后,對于原告在合同履行過程中在國壽鑫賬戶兩全保險中追加的保險費人民幣4000.00元應由被告退還原告,該萬能賬戶產生的利息收益亦應由被告按合同約定退還原告。對于原告要求被告退還投保費的其他利息損失,缺乏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為維護雙方當事人合法權益,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六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十條、第十一條、第十三條、第十五條、第四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解除原告趙某某與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于2016年3月6日簽訂的保險合同(組)號:2016-130800-00003376-6保險合同(國壽鑫福年年年金保險、國壽鑫福年年養(yǎng)老年金保險、國壽鑫賬戶兩全保險);
二、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退還原告趙某某投保的國壽鑫福年年養(yǎng)老年金保險保單現(xiàn)金價值9270.68元,國壽鑫福年年年金保險保單現(xiàn)金價值4736.79元;國壽鑫賬戶兩全保險(萬能型)(鉆石版)保險費4000.00元及利息(利息按雙方合同約定計算,計算至4000.00元保險費付清之日止);
三、駁回原告趙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被告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288.00元,由原告趙某某負擔163.00元,由被告中國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省分公司負擔125.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承德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彭良軍
書記員: 高楊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