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趙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普陀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曹光宇,上海智眾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某1,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閔行區(qū)。
被告:張某2,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上列被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德凱,上海市尚偉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列被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許宏偉,上海市尚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某3,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靜安區(qū)。
被告:張某4,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普陀區(qū)。
被告:張某5,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被告:張某6,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被告:張某7,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楊浦區(qū)。
原告趙某某與被告張某1、張某2、張某3、張某4、張某5、張某6、張某7法定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6月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趙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曹光宇、被告張某1、張某2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周德凱、被告張某3、張某4、張某5、張某6、張某7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趙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依法繼承被繼承人張文儒名下證券賬戶內的股票及資金余額、銀行賬戶內的存款。事實和理由:被繼承人張文儒與原告系夫妻,兩人共生育張某1、張某3、張某4、張某5、張某6、張某7、張某2七個子女。張文儒于2019年2月16日死亡,張文儒的父母均早于其去世。張文儒生前留有公證遺囑一份,表示其在上海市普陀區(qū)西鄉(xiāng)路XXX弄XXX號XXX-XXX室房屋(以下簡稱西鄉(xiāng)路房屋)中的產權份額歸原告所有。該遺囑對張文儒名下的其他遺產未作處理。張文儒名下在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客戶號為XXXXXXXXXX賬戶中的股票及資金余額的一半以及原告名下在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客戶號為XXXXXXXXXX賬戶中的股票及資金余額的一半屬于被繼承人張文儒的遺產,由原、被告繼承。張文儒生前表示給七個子女以及被告張某7的兒子每人1,500,000元。被告張某1、張某2、張某3、張某4、張某5的1,500,000元在張文儒生前已取得,因被告張某6、張某7的婚姻生活不穩(wěn)定,故應當給予張某6及張某7父子的錢款暫時存放在原告處。張文儒去世后,原告委托被告張某4將張某6及張某7父子每人應得的1,500,000元加上部分利息共計5,000,000元從原告名下上海銀行賬號XXXXXXXXXXXXXXX賬戶中取出,待處理好張文儒遺產事項后再分發(fā)給被告張某6、張某7父子,因該5,000,000元張文儒生前已處理,故不應再作為遺產。在繼承張文儒遺產時,考慮到原告與被繼承人長期共同生活,相互扶持,為家庭創(chuàng)造了大量的經濟財富,在張文儒生前也給了子女們大量的經濟支持,現原告年老,晚年生活需要資金作為保障,故要求在分割遺產時多分1,500,000元。被告張某1、張某2與父母自2016年起產生矛盾,至此再無往來,被告張某1雖參加父親葬禮,但從不表示哀傷,被告張某2連父親葬禮都未參加,兩人均未參加父親的落葬。父親死后,被告張某1、張某2也不來看望原告,故要求在分割遺產時被告張某1、張某2應當不分或者少分。
被告張某1、張某2辯稱,同意被繼承人張文儒名下在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客戶號為XXXXXXXXXX賬戶中的股票及資金余額的一半以及原告名下在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客戶號為XXXXXXXXXX賬戶中的股票及資金余額的一半作為被繼承人張文儒的遺產。雖然父親生前確實給過被告張某1、張某2每人1,500,000元,但其他子女亦在父母處取得了房產等財產,現原告未提供書面證據證明父親生前表示要給被告張某6及張某7父子每人1,500,000元,故原告在父親去世后取出的5,000,000元中的一半應作為父親的遺產由原、被告繼承。父親去世后,西鄉(xiāng)路房屋歸原告所有,父親也留下了大量的資產,足夠原告安度晚年,故原告不應再多分遺產。2017年,因房屋糾紛,被告張某1、張某2與父親產生矛盾,為避免矛盾激化雙方至此少有往來。因被告張某7性格暴躁,母親對被告張某2又多有誤會,為避免雙方矛盾,被告張某2未參加父親葬禮。原告與其余被告提前將父親骨灰落葬,也不告知被告張某1、張某2具體落葬地點,故兩被告未能參加落葬儀式。因兩被告未有法定不分或者少分遺產的情形,故要求由原、被告平分父親的遺產。
被告張某3、張某4、張某5、張某6、張某7辯稱,同意被繼承人張文儒名下在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客戶號為XXXXXXXXXX賬戶中的股票及資金余額的一半以及原告名下在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客戶號為XXXXXXXXXX賬戶中的股票及資金余額的一半作為被繼承人張文儒的遺產。父親生前明確表示要給七個子女以及張某7兒子每人1,500,000元,五個女兒的1,500,000元均已拿到,因被告張某6、張某7婚姻生活不穩(wěn)定,故暫時未給,該款由父母保管,此事原、被告均知曉,故父親去世后原告取出的5,000,000元不應作為遺產處理。考慮到原告老年喪夫,身體漸衰,同意在分割遺產時多分。被告張某1、張某2平時少有照顧父母,自2016年開始與父母產生矛盾后就再無往來。父親去世后,因被告張某1、張某2拒接兄弟姐妹電話,最后只能由姑媽代為轉達父親去世的消息。因被告張某1、張某2未盡贍養(yǎng)義務,故在分割遺產時應當少分或者不分。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被繼承人張文儒與原告系夫妻,兩人共生育張某1、張某3、張某4、張某5、張某6、張某7、張某2七個子女。張文儒于2019年2月16日死亡,張文儒的父母均早于其去世。2018年1月17日,張文儒至上海市普陀公證處訂立公證遺囑一份,內容為,西鄉(xiāng)路房屋中屬于張文儒的產權份額,在其去世后,由配偶趙某某繼承。2019年6月5日,上海市普陀公證處出具(2019)滬普證字第727號公證書,證明被繼承人張文儒在西鄉(xiāng)路房屋的二分之一產權份額由趙某某繼承。2019年6月5日,原告訴至本院,作如上訴請。
另查,1、截止2019年5月30日,被繼承人張文儒名下在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客戶號為XXXXXXXXXX賬戶內的股票及資金余額為5,340,315.53元;截止2019年6月19日,原告名下在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客戶號XXXXXXXXXX賬戶內的股票及資金余額為1,458,647.47元。2、2019年4月2日,原告在上海銀行賬號為XXXXXXXXXXXXXXX的賬戶取款5,000,000元,該款現由被告張某4保管。
審理中,被告均表示,被繼承人張文儒名下在中國民生銀行賬號XXXXXXXXXXXXXXXX賬戶,中國工商銀行賬號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賬戶,在上海銀行賬號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賬號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賬戶,原告名下在上海銀行賬號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賬戶內的存款余額及利息均歸原告所有。
本院認為,公民合法的繼承權受法律保護。被繼承人張文儒生前雖訂立遺囑,但在遺囑中僅處理了其名下在西鄉(xiāng)路房屋的產權份額,故張文儒名下的其他財產應當按照法定繼承予以繼承分割。原告系張文儒的妻子,七被告系張文儒的子女,均為張文儒的第一順序法定繼承人,有權繼承張文儒名下的遺產。被繼承人張文儒名下在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客戶號為XXXXXXXXXX賬戶內的股票及資金余額,原告名下在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客戶號為XXXXXXXXXX賬戶內的股票及資金余額屬于原告與張文儒的夫妻共同財產,其中一半應作為張文儒的遺產。張文儒去世后,原告從其上海銀行賬號為XXXXXXXXXXXXXXX賬戶取款5,000,000元,原告與被告張某3、張某4、張某5、張某6、張某7認為該款張文儒生前已表示贈送給張某6、張某7父子,不應作為遺產處理,但未能提供證據予以證明,對該意見本院不予采信,該5,000,000元應為原告與張文儒的夫妻共同財產,其中一半應作為張文儒的遺產處理。在分割遺產時,考慮到原告與張文儒多年夫妻,相互扶持,現原告年老,生活需要人照顧,故在分割遺產時適當多分。被告張某1、張某2自認自2017年起因故與張文儒產生矛盾后,雙方少有往來,故在分割遺產時適當少分。七被告均表示原告與張文儒名下已查明的銀行存款及余額均歸原告所有,本院予以準許。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第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繼承人張文儒在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客戶號為XXXXXXXXXX賬戶內的股票及資金余額歸原告趙某某所有;
二、原告趙某某在申萬宏源證券有限公司客戶號為XXXXXXXXXX賬戶內的股票及資金余額歸原告趙某某所有;
三、原告趙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被告張某1、張某2每人380,000元,支付被告張某3、張某4、張某5、張某6、張某7每人420,000元;
四、被告張某4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原告趙某某2,900,000元,支付被告張某1、張某2、張某3、張某5、張某6、張某7每人300,000元;
五、被繼承人張文儒名下在中國民生銀行賬號為XXXXXXXXXXXXXXXX賬戶,中國工商銀行賬號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賬戶,在上海銀行賬號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賬戶,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賬號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賬戶,原告趙某某名下在上海銀行賬號為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賬戶內的存款余額及利息均歸原告趙某某所有。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46,270元,由原告趙某某負擔26,070元,被告張某1、張某2每人負擔2,600元,被告張某3、張某4、張某5、張某6、張某7每人負擔3,0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顧佳娜
書記員:李雪 夏 湘蕓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