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趙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荊門市人,無業(yè),住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qū)。
上訴人(原審被告):艾某淇,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荊門市人,公務員,住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qū)。
上訴人(原審被告):趙軍,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荊門市人,經(jīng)商,住湖北省荊門市掇刀區(qū)。
上列三上訴人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玉平,湖北新天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廣東,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北京市人,經(jīng)商,住北京市大興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婁春,湖北籌策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審被告:XX玲,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荊門市人,住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qū)。
原審被告:方勇,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荊門市人,住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qū)。
原審被告:王鋒,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荊門市人,住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qū)。
原審被告:魏理寶,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荊門市人,住湖北省荊門市高新區(qū)。
上訴人趙某、艾某淇、趙軍因與被上訴人劉廣東,原審被告XX玲、方勇、王鋒、魏理寶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不服湖北省荊門市東寶區(qū)人民法院(2017)鄂0802民初1079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8年7月12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8年10月2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趙某、艾某淇、趙軍三人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張玉平及上訴人趙軍、艾某淇,被上訴人劉廣東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婁春到庭參加訴訟,原審被告XX玲、方勇、王鋒、魏理寶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拒不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缺席審理。經(jīng)合議庭評議,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七十三條之規(guī)定,相較劉廣東的陳述及其所提供的照片與趙某、艾某淇、趙軍的陳述,劉廣東的陳述及所舉證據(jù)的證明力大于趙某、艾某淇、趙軍的陳述,趙某、艾某淇、趙軍主張劉廣東未在2016年4月前對欠款進行催收的上訴理由不能成立。理由如下:1、在下欠的212萬元借款到期后,劉廣東不向借款人進行催收,不合常理。2、劉廣東提供的照片顯示其已將催款通知張貼在趙某、趙軍的公司里,趙軍二審也對此認可,但表示劉廣東未實際進入公司向趙某、趙軍當面催收。對此,趙某、趙軍的該項主張難以成立。既然趙軍認可劉廣東曾到其經(jīng)營的公司張貼催款公告,即表示劉廣東已實施了要求對方還款的行為。即使劉廣東未當面向趙某、趙軍催收,也不影響劉廣東以在其正營業(yè)的公司里張貼公告的方式達成催收的效果。退而言之,劉廣東已采取張貼公告的方式催收借款,卻不向借款人當面催收還款,亦不符合一般人的日常經(jīng)驗法則。3、趙軍二審中承認劉廣東曾委托過來自武漢、襄陽的人與其和趙某接觸。在212萬元借款到期的情況下,劉廣東未通過受托人向趙某、趙軍催收,也不合常理。綜上,可以認定劉廣東于2016年4月前就本案欠款向趙某、趙軍進行了催收。
二審查明,劉廣東于2016年4月前就本案欠款向趙某、趙軍進行了催收。其他事實與一審查明的一致。
本院認為,本案的法律爭議為,1、本案起訴時是否已過訴訟時效期間;2、艾某淇、方勇是本案借款的共同借款人還是保證人;3、本案所涉?zhèn)鶆帐欠駷榉欠▊鶆铡?br/>(一)本案起訴時是否已過訴訟時效期間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四十條規(guī)定,“訴訟時效因提起訴訟、當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義務而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北景浮督杩顓f(xié)議》雖約定借款到期時間為2014年12月15日,但劉廣東于2016年4月前要求趙某、趙軍還款,故本案訴訟時效發(fā)生中斷,從中斷時起,訴訟時效期間重新計算。劉廣東于2017年5月向一審法院提起訴訟,并未超過訴訟時效期間。
(二)艾某淇、方勇是本案借款的共同借款人還是保證人
艾某淇上訴主張,其經(jīng)趙軍請求為本案借款提供擔保,并按照趙軍的要求在《借款協(xié)議》上簽字,但沒有仔細看《借款協(xié)議》,故其并非共同借款人。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三十二條之規(guī)定,當事人采用合同書形式訂立合同的,自雙方當事人簽字或者蓋章時合同成立。本案中,艾某淇承認參與了借款文件簽字的過程,《借款協(xié)議》首部“共同借款人”中明確列明艾某淇的姓名、公民身份號碼、電話,尾部“共同借款人”項下亦有艾某淇的簽名及指印。即表明艾某淇對本案借款事實知情且未提出異議,故可認定艾某淇是與趙某、趙軍等人同劉廣東成立共同借款合同關系。艾某淇辯稱其真實意思表示系借款擔保人,但并無證據(jù)證明劉廣東認可該意思表示,故對該項上訴理由不予支持。
(三)本案所涉?zhèn)鶆帐欠駷榉欠▊鶆?br/>趙某、艾某淇、趙軍上訴主張,本案借款合同系以個人借款方式掩蓋了冠群馳聘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非法經(jīng)營金融業(yè)務的目的,應認定無效。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
的解釋》第九十一條第一項之規(guī)定,主張法律關系存在的當事人,應當對產生該法律關系的基本事實承擔舉證證明責任。本案中,趙某、艾某淇、趙軍對本案借款系非法債務應承擔舉證責任,但其并未舉證證明,應承擔不利的法律后果。故該項上訴理由亦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趙某、艾某淇、趙軍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基本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審判長 劉俊
審判員 王小云
審判員 馬晶晶
書記員: 陳婷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