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家民
李博輝(河北銘鑒律師事務所)
天平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杜海星
原告趙家民,男,漢族,1964年出生,滄州市滄縣。
委托代理人李博輝,河北銘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天平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
委托代理人杜海星,該公司職員。
原告趙家民訴被告天平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以下簡稱天平保險公司)保險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趙家民的委托代理人李博輝,被告天平保險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杜海星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簽訂的保險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本院予以確認。被告對趙家彬證明、趙家彬的身份證復印件、冀JHXXXX汽車的強制保險單、機動車保險保險單、趙家民的身份證、駕駛證、冀JHXXXX汽車行駛證,滄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一大隊的交通事故認定書、委托調解書、諒解協(xié)議書、滄州市運河區(qū)人民法院(2013)運刑初字第177號刑事判決書、呂桂淑的診斷證明、病例、醫(yī)療票據(jù)、呂桂淑的死亡證明信、家庭成員戶籍證明信、交通事故尸體檢驗報告、小王莊鎮(zhèn)黃窯村證明、交通費票據(jù)、劉風云呂書祿的身份證復印件、冀JHXXXX汽車修車發(fā)票、結算單等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被告對原告在本案交通事故中賠償?shù)谌邊喂鹗绲募覍賳试豳M19771元,死亡賠償金410860元標準及數(shù)額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定。醫(yī)療費3357.11元,被告辯稱應剔除非醫(yī)保用藥,但未提供證據(jù)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采信。關于伙食補助費50元,被告辯稱第三者因搶救無效死亡,未發(fā)生該費用,符合客觀事實,本院予以采信。處理死者呂桂淑喪葬事宜的交通費1500,被告辯稱該費用包含在喪葬費中,屬重復計算。機動車強制保險條款第八條約定喪葬費與交通費系并列關系,不存在重復計算問題,被告辯稱與約定不符,本院不予采信。交通費1500元偏高,本院酌定1000元。被告辯稱原告提供的呂桂淑的家庭關系證明,呂桂淑寫成呂桂素,呂書祿寫成呂書路,只能給付其母劉風支一人扶養(yǎng)費。原告提供的委托調解書、諒解協(xié)議書中均寫明劉風云、呂書祿系呂桂淑的父母,上述證據(jù)與棗強縣公安局張秀屯派出所2013年10月29日出具的證明及滄州市運河區(qū)小王莊鎮(zhèn)黃家窯村村民委員會2013年3月25日出具的證明相互印證能夠證明劉風云、呂書祿系呂桂淑的父母,根據(jù)劉風云、呂書祿的出生時間其扶養(yǎng)年限分別為5年、6年,扶養(yǎng)義務人為2人,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為29502元(劉風云5364元×5年÷2人+呂書祿5364元×6年÷2人)。呂桂淑在交通事故中死亡,所騎電動自行車在交通事故中毀損客觀存在,因原告未提供電動自行車價值2000元的合法有效證據(jù),本院酌定電動自行車損失1500元。原告主張第三者損失超出交強險限額部分按照責任比例應由被告按90%承擔,被告則辯稱應按70%承擔。根據(jù)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58條 ?的規(guī)定,本院酌定由被告按85%承擔。綜上,原告賠償死者呂桂淑家屬的損失為:醫(yī)療費3357.11元,喪葬費19771元,死亡賠償金410860元,精神撫慰金60000元、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29502元,交通費1000元,電動自行車費1500元,共計525990.11元;原告車輛損失4240元。以上損失由被告天平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各分項限額內賠償醫(yī)療費3357.11元;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撫慰金、交通費、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等110000元;車損費1500元,共計114857.11元。超出交強險部分為411133元,由被告天平保險公司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內承擔349463元(411133×85%)。車輛損失4240元由被告天平保險公司在車輛損失綜合險限額內賠償。本案經調解未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 ?、第十八條 ?、第十九條 ?、第二十七條 ?、第二十八條 ?、第二十九條 ?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天平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賠付原告趙家民保險金114857.11元;在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內賠付原告保險金349463元;在車輛損失綜合險限額內賠付原告趙家民車輛損失4240元。限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完畢。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的訴訟費8807元,由被告天平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負擔8207元,由原告負擔6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供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原、被告雙方簽訂的保險合同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合法有效,本院予以確認。被告對趙家彬證明、趙家彬的身份證復印件、冀JHXXXX汽車的強制保險單、機動車保險保險單、趙家民的身份證、駕駛證、冀JHXXXX汽車行駛證,滄州市公安局交警支隊一大隊的交通事故認定書、委托調解書、諒解協(xié)議書、滄州市運河區(qū)人民法院(2013)運刑初字第177號刑事判決書、呂桂淑的診斷證明、病例、醫(yī)療票據(jù)、呂桂淑的死亡證明信、家庭成員戶籍證明信、交通事故尸體檢驗報告、小王莊鎮(zhèn)黃窯村證明、交通費票據(jù)、劉風云呂書祿的身份證復印件、冀JHXXXX汽車修車發(fā)票、結算單等均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被告對原告在本案交通事故中賠償?shù)谌邊喂鹗绲募覍賳试豳M19771元,死亡賠償金410860元標準及數(shù)額無異議,本院予以認定。醫(yī)療費3357.11元,被告辯稱應剔除非醫(yī)保用藥,但未提供證據(jù)及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采信。關于伙食補助費50元,被告辯稱第三者因搶救無效死亡,未發(fā)生該費用,符合客觀事實,本院予以采信。處理死者呂桂淑喪葬事宜的交通費1500,被告辯稱該費用包含在喪葬費中,屬重復計算。機動車強制保險條款第八條約定喪葬費與交通費系并列關系,不存在重復計算問題,被告辯稱與約定不符,本院不予采信。交通費1500元偏高,本院酌定1000元。被告辯稱原告提供的呂桂淑的家庭關系證明,呂桂淑寫成呂桂素,呂書祿寫成呂書路,只能給付其母劉風支一人扶養(yǎng)費。原告提供的委托調解書、諒解協(xié)議書中均寫明劉風云、呂書祿系呂桂淑的父母,上述證據(jù)與棗強縣公安局張秀屯派出所2013年10月29日出具的證明及滄州市運河區(qū)小王莊鎮(zhèn)黃家窯村村民委員會2013年3月25日出具的證明相互印證能夠證明劉風云、呂書祿系呂桂淑的父母,根據(jù)劉風云、呂書祿的出生時間其扶養(yǎng)年限分別為5年、6年,扶養(yǎng)義務人為2人,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為29502元(劉風云5364元×5年÷2人+呂書祿5364元×6年÷2人)。呂桂淑在交通事故中死亡,所騎電動自行車在交通事故中毀損客觀存在,因原告未提供電動自行車價值2000元的合法有效證據(jù),本院酌定電動自行車損失1500元。原告主張第三者損失超出交強險限額部分按照責任比例應由被告按90%承擔,被告則辯稱應按70%承擔。根據(jù)河北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辦法第58條 ?的規(guī)定,本院酌定由被告按85%承擔。綜上,原告賠償死者呂桂淑家屬的損失為:醫(yī)療費3357.11元,喪葬費19771元,死亡賠償金410860元,精神撫慰金60000元、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29502元,交通費1000元,電動自行車費1500元,共計525990.11元;原告車輛損失4240元。以上損失由被告天平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各分項限額內賠償醫(yī)療費3357.11元;死亡賠償金、喪葬費、精神撫慰金、交通費、被撫養(yǎng)人生活費等110000元;車損費1500元,共計114857.11元。超出交強險部分為411133元,由被告天平保險公司在商業(yè)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內承擔349463元(411133×85%)。車輛損失4240元由被告天平保險公司在車輛損失綜合險限額內賠償。本案經調解未果,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保險法》第二十三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 ?、第十八條 ?、第十九條 ?、第二十七條 ?、第二十八條 ?、第二十九條 ?及相關法律法規(guī)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天平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在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內賠付原告趙家民保險金114857.11元;在第三者責任保險限額內賠付原告保險金349463元;在車輛損失綜合險限額內賠付原告趙家民車輛損失4240元。限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履行完畢。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的訴訟費8807元,由被告天平汽車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負擔8207元,由原告負擔600元。
審判長:英彥
審判員:王秀芬
審判員:張忠民
書記員:薛紅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