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秦某某中心支公司,住所地河北省秦某某市海港區(qū)迎賓路92號。
負責人吳素霞,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康松,河北權智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賈某某。
委托代理人賈曉梅。
原審被告王某。
上訴人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秦某某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平安保險秦某某公司)因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秦某某市山海關區(qū)人民法院(2015)山民初字第403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出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審理了本案?,F(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審理查明,2014年9月15日被告王某駕駛冀C×××××號小客車沿京哈連接線山海關區(qū)紅旗水泥制品廠路段由東向西行駛時,遇原告賈某某駕駛兩輪電動自行車由北向南橫過馬路,兩車相撞,造成原告受傷,雙方車輛不同程度損壞的交通事故。同年9月26日秦某某市交通警察支隊六大隊出具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認定:被告王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原告賈某某無責任。原告受傷后即被送至山海關區(qū)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該院診斷為頭皮裂傷、慢性硬模下血腫、左側腓骨骨折、左膝關節(jié)內側皮下積液、左膝關節(jié)軟組織挫傷、左膝關節(jié)腔積液、左膝股骨下段、脛骨上段骨挫傷、左膝關節(jié)前交叉韌帶損傷、左膝關節(jié)內側半月板撕裂。2014年12月22日出院,住院98天,出院時醫(yī)囑:院外繼續(xù)口服藥物治療,定期來院復查頭CT,出院后休息一個月。原告住院期間二級護理,1人陪護。原告出院后于2015年1月23日門診復查一次。原告此次因傷花費住院醫(yī)療費37945.99元、門診檢查費480元、車診費70元、輔助器具費9元(平車套3元+小便器6元)。事故發(fā)生期間原告在山海關永發(fā)國產汽車配件商店工作,所在單位出具的證明載明,其月工資收入為2000元,2014年9月15日至2015年1月23日因發(fā)生交通事故受傷未到單位上班,上述期間工資予以扣發(fā)。原告住院期間由女兒賈曉梅陪護,賈曉梅系出租汽車駕駛員。原告在事故中駕駛的電動自行車于2013年1月3日以2500元購買,另原告因本次事故發(fā)生吊運費100元、交通費820元、停車費60元。被告王某在事故中駕駛的冀C×××××號小客車在被告平安保險秦某某公司處投保了交強險和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保險期間均為2014年9月7日起至2015年9月6日止,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賠償限額20萬元,并不計免賠。
原審法院認為,原告賈某某與被告王某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原告受傷、雙方車輛受損的事實清楚,根據事故認定書被告王某負事故的全部責任。被告王某駕駛的事故車輛在被告平安保險秦某某公司處投保了交強險、商業(yè)第三者責任險,故被告平安保險秦某某公司應在上述保險的責任限額內對原告的損失進行賠償。對原告賈某某遭受的各項損失,作如下確認:醫(yī)療費38495.99元(住院醫(yī)療費37945.99元+門診檢查費480元+車診費70元);住院伙食補助費4900元(50元/天×98天);原告住院98天,出院時醫(yī)囑休息一個月,誤工時間128天,事故發(fā)生時原告在山海關永發(fā)國產汽車配件商店工作,月收入2000元,原告1941年出生,事故發(fā)生時73歲,法律未規(guī)定60歲以上公民不得從事勞動獲取收益,誤工費為8533元(2000元/月÷30天×128天);原告住院期間由其女兒賈曉梅護理,賈曉梅系出租汽車駕駛員,原告主張按河北省2013年度道路運輸業(yè)47249元/年的收入標準計算護理費合理,護理費為12686元(47249元/年÷365天×98天);原告駕駛的電動自行車在本次事故中受損,酌定車輛損失800元;根據原告的就醫(yī)情況,其主張交通費820元合理;吊運費100元;停車費60元;輔助器具費9元,以上損失共計66403.99元。對于認定的以上損失,被告平安保險秦某某公司應在交強險醫(yī)療費用責任限額內賠償原告醫(yī)療費10000元,在死亡傷殘責任限額內賠償原告22039元(誤工費8533元+護理費12686元+交通費820元),在財產損失責任限額內賠償原告電動自行車損失800元,以上被告平安保險秦某某公司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賠償?shù)膿p失共計32839元。依據二被告之間保險合同的約定,停車費不在保險理賠范圍內。對于停車費以外的其他損失33504.99元(醫(yī)療費28495.99元+住院伙食補助費4900元+吊運費100元+輔助器具費9元)應由被告平安保險秦某某公司在第三者商業(yè)責任險賠償限額內予以賠償。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交通事故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五條、第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九條至第二十三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一、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秦某某中心支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內賠償原告賈某某32839元;二、被告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秦某某中心支公司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在第三者商業(yè)責任險限額內賠償原告賈某某33504.99元;三、被告王某于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在賠償原告賈某某停車費60元。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院經審理查明的事實與原審法院查明的事實一致。
本院認為,賈某某雖然發(fā)生交通事故時已經73歲,但賈某某提供的山海關永發(fā)國產汽車配件商店出具的證明及其該單位的工資表,證明了賈某某在事發(fā)前仍在該商店打雜工,并且在2014年9月15日到2015年1月23日期間誤工了128天,少收入8533元的事實存在。因此原審法院據此支持賈某某的誤工費8533元,并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相關規(guī)定。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平安保險秦某某公司的上訴理據不足,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503元,由中國平安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秦某某中心支公司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劉雙全 審判員 史福占 審判員 權金伶
書記員:張薇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