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城縣冷某高科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楊某
陽某甲
陽某乙
蔣某
湯久平(湖北思揚律師事務所)
李某
谷城縣旭劍耐火材料制造有限公司
杜海麗
原告谷城縣冷某高科耐火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冷某高科公司)。
住所地:谷城縣五山鎮(zhèn)熊崗工業(yè)園。
法定代表人潘敏,該公司董事長。
原告楊某,居民。
原告陽某甲,居民。
原告陽某乙,居民。
原告蔣某,居民。
委托代理人湯久平,湖北思揚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李某,工人。
被告谷城縣旭劍耐火材料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旭劍公司)。
住所地:谷城縣五山鎮(zhèn)熊崗工業(yè)園。
法定代表人李寶劍,該公司總經理。
委托代理人杜海麗。
原告冷某高科公司、楊某、陽某甲、陽某乙、蔣某訴被告李某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根據五原告的申請,追加旭劍公司作為本案的被告參加訴訟,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五原告的委托代理人湯久平,被告李某,被告旭劍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杜海麗到庭參加了訴訟。
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五原告訴稱:被告李某系被告旭劍公司職工。
原告冷某高科公司因受國家產業(yè)政策調整和谷城縣環(huán)保局谷環(huán)罰字(2011)1號
文而停產,原告冷某高科公司依據旭劍公司2003年6月1日的《租賃合同》將被告李某退回旭劍公司,不應當支付被告李某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一次性傷殘津貼。
被告李某在向勞動仲裁機關申請勞動仲裁中請求支付傷殘補助金17800元,且在仲裁中未變更該項請求,而仲裁裁決原告支付被告李某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40901.60元沒有法律依據。
在勞動仲裁中,被告李某并未將陽某甲列為第三人,而谷城縣勞動爭議仲裁委員會卻無視這一事實,裁定陽某甲承擔責任沒有依據。
原告楊某、陽某乙、蔣某為冷某高科公司的股東,股東個人依法不應為公司承擔責任。
故請求判決五原告不應支付被告李某一次性醫(yī)療補助金40901.60元及一次性傷殘津貼160800元。
由于被告李某從1996年在被告旭劍公司上班至2003年6月已有7年6個月,被告李某于2010年5月5日被診斷為職業(yè)病。
而原告冷某高科公司于2009年7月15日才成立,該公司不應承擔責任,應由被告旭劍公司承擔責任。
被告李某辯稱:谷勞仲裁字(2012)第94號
仲裁裁決合理合法,請求依法駁回五原告的訴訟請求。
被告旭劍公司辯稱:五原告所訴與事實不符,原告冷某高科公司與我公司系租賃關系。
租賃合同約定,旭劍公司職工經體檢合格后,由原告冷某高科公司錄用,被告李某經冷某高科公司錄用,說明李某在離開旭劍公司時身體健康,被告李某與我公司已無任何關系,而與冷某高科公司存在勞動關系。
誰用工誰承擔責任。
按照職業(yè)病防治法和工傷保險條例規(guī)定,原告必須給被告李某繳納工傷保險,如不繳納,有關部門應強制征繳,故請求駁回五原告要求我公司支付工傷待遇的訴訟請求。
本院認為:社會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建立的對勞動者在其生、老、病、死、傷、殘、失業(yè)以及其他生活困難時,給予物質幫助的制度。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
用人單位和個人應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
社會保險法規(guī)定,職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yè)病,且經工傷認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其中經勞動能力鑒定喪失勞動能力的,享受傷殘待遇。
因工傷發(fā)生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guī)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本案被告李某從2003年6月進入谷城縣冷某硅質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上崗前該公司未對其進行體檢,后因工作性質患職業(yè)病被認定為工傷,構成傷殘四級,喪失部分勞動能力,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相關規(guī)定,用人單位不得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
而被告李某在原告冷某高科公司成立不久患上職業(yè)病,冷某高科公司成立后,繼續(xù)為被告李某交納社會保險,該事實有原告冷某高科公司與谷城縣冷某硅質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簽訂的租賃合同及冷某高科公司解除與李某的勞動合同通知予以證實,由此認定原告冷某高科公司承繼谷城縣冷某硅質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的權利義務,并承續(xù)谷城縣冷某硅質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與李某的勞動關系,且被告李某已在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冷某高科公司因行政機關責令
停止生產而終止與被告李某的勞動合同關系,拒繳社會保險金。
按照勞動法律相關規(guī)定,用人單位不按規(guī)定為勞動者交納社會保險金,無論是欠繳社會保險費還是拒繳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管理部門均可依法強制征繳。
由此可見,社會保險管理部門與繳費義務主體之間是一種管理與被管理的行政法律關系,用人單位欠繳或者拒繳社會保險費引發(fā)的糾紛,屬行政管理的范疇,帶有社會管理性質,不屬人民法院
民事受案范疇。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三條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解釋》第七條規(guī)定,裁定如下:駁回原告谷城縣冷某高科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楊某、陽某甲、陽某乙、蔣某的起訴。
案件受理費10元,由五原告負擔。
如不服本裁定,可在判決書
送達之日起十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應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10元,款匯湖北省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開戶銀行:中國農業(yè)銀行襄陽萬山支行。
賬號
17×××38。
上訴人也可以將上訴案件受理費交給本院或直接到襄陽市中級人民法院
交費)。
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社會保險是國家通過立法建立的對勞動者在其生、老、病、死、傷、殘、失業(yè)以及其他生活困難時,給予物質幫助的制度。
縣級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社會保險行政部門負責本行政區(qū)域的社會保險管理工作。
用人單位和個人應依法繳納社會保險費。
社會保險法規(guī)定,職工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傷害或者患職業(yè)病,且經工傷認定的,享受工傷保險待遇;其中經勞動能力鑒定喪失勞動能力的,享受傷殘待遇。
因工傷發(fā)生的一次性傷殘補助金和一至四級傷殘職工按月領取的傷殘津貼,按照國家規(guī)定從工傷保險基金中支付。
本案被告李某從2003年6月進入谷城縣冷某硅質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工作,上崗前該公司未對其進行體檢,后因工作性質患職業(yè)病被認定為工傷,構成傷殘四級,喪失部分勞動能力,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相關規(guī)定,用人單位不得解除與勞動者的勞動合同。
而被告李某在原告冷某高科公司成立不久患上職業(yè)病,冷某高科公司成立后,繼續(xù)為被告李某交納社會保險,該事實有原告冷某高科公司與谷城縣冷某硅質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簽訂的租賃合同及冷某高科公司解除與李某的勞動合同通知予以證實,由此認定原告冷某高科公司承繼谷城縣冷某硅質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的權利義務,并承續(xù)谷城縣冷某硅質耐火材料有限責任公司與李某的勞動關系,且被告李某已在享受工傷保險待遇。
冷某高科公司因行政機關責令
停止生產而終止與被告李某的勞動合同關系,拒繳社會保險金。
按照勞動法律相關規(guī)定,用人單位不按規(guī)定為勞動者交納社會保險金,無論是欠繳社會保險費還是拒繳社會保險費,社會保險管理部門均可依法強制征繳。
由此可見,社會保險管理部門與繳費義務主體之間是一種管理與被管理的行政法律關系,用人單位欠繳或者拒繳社會保險費引發(fā)的糾紛,屬行政管理的范疇,帶有社會管理性質,不屬人民法院
民事受案范疇。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一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社會保險法》第六十三條 ?,最高人民法院
《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解釋》第七條規(guī)定,裁定如下:駁回原告谷城縣冷某高科耐火材料有限公司、楊某、陽某甲、陽某乙、蔣某的起訴。
案件受理費10元,由五原告負擔。
審判長:袁大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