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譚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興山縣。
原告:杜海軍(系譚某某之夫),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興山縣。
二原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萬柱,興山縣明理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特別授權代理。
被告:譚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興山縣。
被告:彭世英(系譚某某之妻),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民,住興山縣。
二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齊貞,湖北神興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代理。
原告譚某某、杜海軍與被告譚某某、彭世英恢復原狀、賠償損失糾紛一案,本院2017年7月17日受理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組成由審判員魏滿華擔任審判長、審判員萬忠南、人民陪審員王建軍參加的合議庭進行審理,并于2017年8月1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譚某某、杜海軍及二原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萬柱,被告譚某某、彭世英及二被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劉齊貞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二款規(guī)定:損壞國家的、集體的財產或者他人財產的,應當恢復原狀或者折價賠償。國家土地管理局《確定土地所有權和使用權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規(guī)定:因原房屋拆除、改建或自然坍塌等原因,已經變更了實際土地使用者的,經依法審核批準,可將土地使用權確定給實際土地使用者;空地及房屋坍塌或拆除后兩年以上仍未恢復使用的土地,由當地縣級以上人民政府收回土地使用權。相關部門在調查處理該糾紛過程中,原告譚某某認可其分得的72.25平方米一間半房屋是二原告于2007年自行拆除,并將所拆木料、瓦搬走。二原告稱房屋未拆完尚留部分未拆,只是因為其72.25平方米房屋與二被告49.3平方米房屋本屬一體,在先拆除房屋時,為避免影響49.3平方米房屋的安全,留有極少部分未予拆除,其目的是保證尚存房屋的安全,這種行為尤其是在農村拆除土木結構房屋時屬一種正常慣例,現(xiàn)二原告據此認為未將72.25平方米房屋拆除的辯論意見,與客觀事實不符,本院不予采信。二原告自行拆除房屋長達七年之久未恢復使用,二被告以其女劉麗麗之名通過合法審批程序取得農村個人建設用地批準書,其女劉麗麗便成為訴爭宅基地的合法實際土地使用者。同時《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主張,有責任提供證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規(guī)定: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在作出判決前,當事人未能提供證據或者證據不足以證明其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證明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的后果。二原告訴訟主張二被告侵權,將其72.25平方米的房屋拆毀,沒有提供證據證實。現(xiàn)二原告以二被告將房屋拆除,要求二被告對其房屋恢復原狀并予返還,無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不予支持;同時二原告要求二被告賠償因此造成的誤工損失費及交通損失費共計17660元,亦無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亦不支持。經本院主持調解,雙方不能達成一致意見。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譚某某、杜海軍的訴訟請求。
本案案件受理費80元,由原告譚某某、杜海軍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魏滿華 審 判 員 萬忠南 人民陪審員 王建軍
書記員:張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