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諸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松江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朱言超,上海朱平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被告:周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
委托訴訟代理人:桂良強,安徽晟成律師事務(wù)所律師。
原告諸某與被告周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8月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并于2019年9月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諸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朱言超、被告周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桂良強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諸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一、被告歸還原告借款78,191.59元;二、被告支付利息損失(以78,191.59元為基數(shù),自2019年8月2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按照年利率6%計算)。事實與理由:原告諸某與被告周某在2016年4月認識,后被告以各種理由向原告借款,原告通過微信和支付寶累計向被告出借78,191.59元,后原告要求被告歸還,被告一直推脫。故原告訴至法院。
被告周某辯稱:被告沒有向原告借款,原、被告當時處于戀愛期,原告向被告的轉(zhuǎn)賬是用于雙方交房租、購物、吃飯等開支,并非借款,原告在被告不知情的情況下,誘導被告并進行電話錄音,被告在電話錄音中所述“欠7萬元”并非“借7萬元”,且與本案訴訟標的金額不同,除了錄音外原告沒有其他明確的借款證據(jù),不能證明雙方之間存在借貸關(guān)系的事實。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根據(jù)原告提供的支付寶電子客戶回單及微信轉(zhuǎn)賬記錄的記載,2016年7月至2019年6月期間原告通過支付寶轉(zhuǎn)賬方式向被告付款,具體明細如下:2016年7月9日1,100元,2016年8月31日3,000元、100元,2016年11月11日50元,2016年12月9日10,000元、5,000元,2017年2月28日10,000元,2017年4月5日120元,2017年4月27日200元、200元,2017年5月19日400元,2018年6月20日800元、2017年6月24日5,000元、2017年8月19日8,000元、2017年9月16日833元、900元,2018年1月4日5,000元,2018年1月25日200元、1,700元,2018年2月4日1,000元,2018年2月9日921元,2018年2月15日4,000元,2018年6月9日10元、160元,2018年6月14日1,500元,2018年6月27日1,000元,2018年7月1日300元,2017年7月7日150元,2018年8月9日8,000元,2018年8月23日2,000元,2018年9月25日2,500元、200元,2018年9月26日200元,2018年10月31日1,000元,2019年6月23日1,300元。原告通過微信轉(zhuǎn)賬或紅包方式向被告付款的明細如下:2016年7月3日1,600元,2016年8月23日30元,2016年10月25日30元、200元,2016年11月2日30元,2016年12月19日50元、100元,2017年3月3日500元,2017年3月11日1,000元,2017年3月31日200元,2017年4月9日1,000元,2017年4月10日400元,2017年4月23日500元,2017年5月9日100元,2017年9月16日700元,2017年11月4日200元,2017年11月8日18元,2017年11月9日200元,2017年11月10日200元,2017年11月18日100元,2017年11月20日50元、55元,2017年12月1日3,120元,2017年12月2日100元,2017年12月10日200元,2017年12月14日200元,2017年12月15日100元,2017年12月20日100元,2017年12月28日500元,2018年1月3日100元,2018年1月4日10,000元,2018年1月7日1,000元,2018年1月12日630元,2018年1月17日700元,2018年1月31日200元,2018年2月8日100元,2018年3月8日2,000元,2018年3月20日100元,2018年3月21日140元、350元,2018年3月28日3,000元,2018年5月19日200元、100元,2018年5月20日150元、250元,2018年5月21日200元、20元,2018年6月23日41.99元,2018年6月26日100元,2018年7月1日300元,2018年7月6日200元、90元、30元,2018年7月8日110元,2018年8月9日30元、1,100元,2018年8月11日580元,2018年8月21日100元、60元,2018年8月22日8元,2018年9月5日10,200元,2018年9月6日5元、5元,2018年9月27日1,000元,2018年9月30日2,000元,2018年10月14日500元,2018年10月15日500元,2018年10月28日200元,2018年12月11日2,000元,2019年5月28日1,000元,2019年6月23日40元,2019年6月26日2,000元,2019年7月6日2,000元。
被告通過支付寶轉(zhuǎn)賬方式向原告付款的明細如下:2016年7月11日1,100元,2016年7月31日2,000元,2016年9月10日1,200元、1,300元,2016年11月10日1,200元,2016年12月9日800元,2017年5月28日500元,2017年6月6日5,000元,2017年6月24日5,000元,2017年8月25日1,000元,2017年9月11日1,000元,2017年10月8日1,488元,2018年6月28日900元,2018年8月9日1,100元,2018年8月23日300元,2018年9月25日2,300元,2018年9月26日200元,2018年12月6日1元,2019年6月22日100元,2019年6月23日1,200元。被告通過微信轉(zhuǎn)賬或紅包方式向原告付款的明細如下:2016年9月1日2,000元,2017年1月5日4,400元,2017年1月27日520元,2017年3月28日200元,2017年4月14日1,000元,2017年4月19日500元,2017年8月16日1,314元,2017年9月17日66.04元,2017年9月24日200元,2017年10月24日1,000元,2017年11月18日200元,2017年11月21日100元、100元,2017年12月25日200元,2018年1月4日3,000元,2018年1月12日100元,2018年2月1日300元,2018年2月11日5,000元,2018年2月14日131.40元,2018年3月11日2,000元,2018年5月22日200元,2018年6月27日100元,2018年7月2日300元、10元,2018年7月8日110元,2018年8月9日2,000元,2018年8月11日50元,2018年8月26日400元,2018年9月3日2,500元,2018年10月14日480元,2018年10月16日400元。
2019年7月初原、被告的電話錄音,諸某:“我知道呀,我的意思是,現(xiàn)在我越欠越多,越欠越多,現(xiàn)在加你這個,今天再給你兩千塊的話。我欠七萬塊了,你要欠我七萬塊了啊”。周某:“七萬就七萬呀,回頭慢慢給你。你快點我訂票,那會明天訂不到了”。2019年7月13日錄音,諸某:“你憑什么打我,做了錯事還有理由打我”。周某:“我做錯什么事了,人家說什么你信什么,這個東西我給你說什么呢”……諸某:“我們找警察解決,我解決不了了。好不好。行不行,我怕了你了行不行”。周某:“我們倆解決什么,不解決行不行”。諸某:“不解決,那你欠我的七萬塊呢”。周某:“我慢慢還”。諸某:“慢慢還,你還到什么時候”。周某:“那你想怎么辦”。諸某:“那你回來寫欠條,什么事情也沒有”。周某:“我寫欠條也不是現(xiàn)在寫”……
以上事實,由支付寶轉(zhuǎn)賬記錄、支付寶電子客戶回單、微信轉(zhuǎn)賬憑證、電話錄音及當事人在庭審中的陳述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本院認為:民事主體從事民事活動,應(yīng)當遵循誠信原則,秉持誠實,恪守承諾。本案中,原、被告原系男女朋友關(guān)系,雙方之間存在較多經(jīng)濟往來,被告在與原告的通話中確認尚欠原告7萬元,并承諾慢慢歸還,被告應(yīng)當按約履行。被告在原告向其催討后,未能及時還款,還應(yīng)當承擔相應(yīng)的逾期利息。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第二百零七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周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歸還原告諸某借款70,000元;
二、被告周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支付原告諸某利息損失(以70,000元為基數(shù),自2019年8月2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按照年利率6%計算)。
如果被告周某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wù),應(yīng)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wù)利息。
案件受理費1,755元,減半收取877.50元(已付),由原告諸某負擔102.50元(已付),由被告周某負擔775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交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凌??莉
書記員:徐亞娟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