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許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桐城市。委托訴訟代理人:施義平,安徽樅楊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劉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淮南市謝家集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秋菊,安徽知秋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唐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淮南市謝家集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秋菊,安徽知秋律師事務所律師。
許某提出如下訴訟請求:1、判令兩被告立即支付運費、滯期費共計164134.9元(其中運費40134.9元、滯期費124000元);2、本案訴訟費用由兩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許某系一名從事長江水域貨物運輸?shù)慕?jīng)營者。兩被告于2016年9月16日電話聯(lián)系許某,委托許某將一批貨物從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qū)牛頭山全真碼頭運至江蘇鎮(zhèn)江117號錨地,運價6.5元/噸。次日,許某前往全真碼頭裝貨,于6月21日裝貨完畢,共計裝載石子6174.6噸。貨物運至南京時,因鎮(zhèn)江117號錨地無法拋錨,經(jīng)兩被告同意,許某所屬船舶在南京停泊。因在南京滯期時間較長,雙方就滯期損失賠償未能達成一致,許某留置了船載貨物。后為減少損失,許某于2016年10月12日電話告知兩被告并將貨物出售。兩被告曾于2017年6月提起訴訟,但許某未在該案中提起反訴,許某因該次運輸應得的運費及滯期損失未作處理,故提起訴訟。兩被告辯稱:1、許某與兩被告達成口頭協(xié)議,約定許某將兩被告的貨物運至鎮(zhèn)江117錨地,運費每噸6元。許某沒有依約將貨物運至指定地點,違約在先。許某將兩被告的貨物低價變賣,造成兩被告損失,該案經(jīng)法院判決后,許某至今分文未付。2、兩被告未給許某造成任何損失,兩被告要求許某將貨物運至鎮(zhèn)江117號錨地,許某拒絕前行,其留置行為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相應滯期損失主張無法律依據(jù)。許某的訴請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請求予以駁回。當事人圍繞其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爭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當事人有爭議的證據(jù),即許某提交的“鑫平288”輪《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人員工資明細表》、《財產(chǎn)還款清單》,兩被告稱真實性由本院核實,且前述證據(jù)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本院認證認為,《船舶最低安全配員證書》系復印件,《人員工資明細表》、《財產(chǎn)還款清單》均系許某單方制作,且無其他證據(jù)佐證,本院均不予采信。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兩被告委托許某所屬“鑫平288”輪將一批石子從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qū)牛頭山全真碼頭運輸至鎮(zhèn)江××、××處,運費6.5元/噸。2016年9月18日至9月21日期間,“鑫平288”輪在安徽省池州市貴池區(qū)牛頭山全真碼頭裝運了石子6174.6噸?!蚌纹?88”輪行至南京港后,在棲霞錨地拋錨,而未前往鎮(zhèn)江××、××處。在此期間,兩被告與許某因運費、滯期費產(chǎn)生爭議,許某未前往118浮卸貨。2016年10月12日,許某將“鑫平288”輪所載貨物出售。2016年10月19日,許某將船載貨物出售后,向劉某發(fā)送短信,稱貨物售價270200元,其愿意在扣除其應得的6200元/天的滯期費和按照6元/噸計算的運費后,將余款付給兩被告。此后,兩被告就其遭受的貨物損失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經(jīng)審理作出(2017)鄂72民初1578號民事判決書,判令許某向兩被告賠償相應貨物損失。另查明:許某曾向劉某發(fā)送短信,稱劉某到船上告知許某,運費單價可以增加0.5元/噸。本院認為,本案系海上、通海水域貨物運輸合同糾紛。根據(jù)當事人的訴辯主張,本案爭議焦點為許某主張的運費和滯期費能否成立。一、關于許某主張的運費對于許某主張的運費40134.9元。兩被告抗辯稱:1、兩被告曾向許某支付了定金;2、許某擅自將兩被告托運的貨物低價變賣,且至今未履行本院作出的(2017)鄂72民初1578號民事判決書確定的義務;3、許某主張運費應當以完成合同義務為前提,但許某并未將貨物運至約定地點,沒有完成合同義務。
原告許某與被告劉某、被告唐某某海上、通海水域貨物運輸合同糾紛一案,許某于2018年5月8日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審理,并于2018年6月13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許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施義平、兩被告及其共同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秋菊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經(jīng)組織調(diào)解,未能達成一致意見,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第一,兩被告自稱曾向許某支付了定金,但未提交證據(jù)證明,且許某也不認可,故本院對于兩被告的該項抗辯意見不予支持。第二,兩被告就涉案貨物運輸與許某之間建立貨物運輸合同關系,兩被告負有支付運費的義務,許某負有交付貨物的義務。許某違反合同約定未交付貨物,兩被告未向許某支付約定的運費,許某與兩被告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違約責任。許某應當承擔的違約責任業(yè)經(jīng)本院作出的(2017)鄂72民初1578號民事判決書確定,許某未履行該判決確定的義務,不影響其依據(jù)合同提出運費主張。第三,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以下簡稱“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八條的規(guī)定,貨物運輸合同的承運人負有將貨物從起運地點運輸?shù)郊s定地點的義務。本案中,許某與兩被告約定的貨物運輸目的地為鎮(zhèn)江××、××處,許某在起運港接收貨物后,負有依約將涉案貨物運至該目的地的義務。但許某將貨物運至南京棲霞錨地后,未依約前往目的地卸貨,而是將貨物變賣,沒有履行約定義務。在許某與兩被告之間的運輸合同關系中,許某獲取運費的前提,是依約履行了運輸義務,將貨物運至目的地。許某未依約履行合同義務,無權要求兩被告支付運費。因此,許某提出的涉案運費主張,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二、關于許某主張的滯期費對于許某提出的該項主張,本院認為,滯期費系因裝、卸貨時間超出約定時間所引起的費用,許某并未舉證證明“鑫平288”輪在裝貨港發(fā)生了滯期,而“鑫平288”輪并未將所載貨物運至目的港,也不可能在目的港發(fā)生滯期。許某稱“鑫平288”輪在南京停泊等待卸貨,是征得兩被告同意的,但兩被告對許某的該項陳述不認可,許某也未提供證據(jù)證明。因此,許某提出的滯期費主張,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綜上,許某的主張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八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許某提出的訴訟請求。本案案件受理費3583元,因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1791.5元,由原告許某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正本一份、副本三份,上訴于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鄧 毅
書記員:陳丹妮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