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許德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楊浦區(qū),現(xiàn)住上海市普陀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程乾平,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負責人:魏華,職務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旭,上海市匯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傅瑜靜,上海市匯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許德某與被告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0月8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11月1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許德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程乾平、被告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王旭和傅瑜靜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許德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支付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間拖欠的工資34,183.86元;2.要求被告支付2011年7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期間克扣的提成獎金173,096.26元;3.要求被告支付因其未及時足額支付工資和未提供勞動條件等原因而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139,054.80元。事實與理由:原告于2005年12月7日入職被告處,從事團險業(yè)務員工作,雙方簽訂多份勞動合同,末份勞動合同期限為2015年5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原告月工資為3,000元至4,000元,另有績效提成。2019年1月起,被告無故停止了團險業(yè)務,未提供相應的勞動條件,造成原告無法正常履行工作職責,實際處于待崗狀態(tài),自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間,被告未及時、足額支付工資34,183.86元;原告從同事處得知,與原告同一崗位的同事獎金按照保費的15%計算提成獎金,但被告則按照12%給原告計算提成獎金。2011年7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期間,被告克扣原告的提成獎金173,096.26元;鑒于被告未及時足額支付勞動報酬和未提供勞動條件,原告于2019年7月24日通過EMS郵寄《被迫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解除雙方勞動關系,被告應支付經(jīng)濟補償金139,054.80元,原告離職前十二個月平均工資為7,855.59元。
被告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請,同意仲裁裁決。被告人事計算錯誤,并非惡意拖欠原告工資,團險業(yè)務取消后,原告的績效工資相應減少了;原告知曉其按照12%的標準計提獎金且從未提出異議,被告不存在克扣獎金的情況;被告不存在未提供相應勞動條件的情況,團險業(yè)務取消后,被告向原告提供了新的可供代理的保險險種但遭原告拒絕;原告單方解除勞動合同,故不同意支付經(jīng)濟補償;原告在仲裁時認可其月基本工資為3,000元。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以下事實:
原告于2005年12月7日入職被告處,擔任團險業(yè)務員,雙方先后簽訂多份勞動合同。2015年5月1日,雙方續(xù)簽勞動合同,期限為2015年5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約定月工資組成為基本工資3,000元及績效提成。
原告2011年7月至2016年5月期間提獎明細清單均記載投保單位為上海芷新(集團)有限公司,產(chǎn)品為天安人壽公共交通工具意外傷害保險(B),提獎比例為12%。
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期間,原告應發(fā)工資情況如下:2018年8月應發(fā)13,500元,2018年9月應發(fā)14,600元,2018年10月應發(fā)11,638.69元,2018年11月應發(fā)5,304.95元,2018年12月應發(fā)9,216.29元,2019年1月應發(fā)13,424.87元,2019年2月應發(fā)3,000元,2019年3月應發(fā)4,640元,2019年4月應發(fā)6,450.50元,2019年5月應發(fā)4,375元,2019年6月應發(fā)5,220.64元,2019年7月應發(fā)4,375元。
2019年7月25日,原告向被告郵寄《被迫解除勞動合同通知書》,其上載明:“……現(xiàn)因公司未及時足額支付本人勞動報酬和未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條件,故本人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八條相關規(guī)定,于2019年7月25日被迫解除與公司簽訂的《勞動合同》……”。原告實際工作至2019年7月25日。
2019年7月25日,原告向上海市靜安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要求被告:1.支付2019年2月1日至6月30日工資34,183.86元,并加付拖欠工資100%賠償金34,183.86元;2.支付2011年7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克扣提成獎金262,955.52元,并加付克扣提成獎金100%賠償金262,955.52元;3.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139,054.80元。該仲裁委于2019年9月26日作出靜勞人仲(2019)辦字第2149號裁決:一、被告支付原告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工資差額4,277.94元;二、對原告的其他請求不予支持。原告不服裁決,在法定期限內(nèi)向本院提起訴訟。
原告在庭審中還提供如下證據(jù):1.《團體業(yè)務人員考核管理辦法》,其中團險外勤績效比例表記載,天安人壽公共交通工具意外傷害保險(B款)績效比例為15%。被告對真實性不認可。2.《關于上海芷新(集團)有限公司未結(jié)保費催收通知函》、《關于催討芷新項目多發(fā)提獎的告知函》及快遞憑證,證明原告向被告主管提出異議,被告作出書面答復。被告對真實性認可,對證明內(nèi)容不認可,因原告未及時催討保費,給被告造成了損失,且被告向原告多發(fā)放了款項。3.《關于<印發(fā)天安人壽保險股份公司組織架構(gòu)調(diào)整方案>的通知》、中國保險監(jiān)督管理委員會備案產(chǎn)品查詢網(wǎng)頁截屏打印件,被告官網(wǎng)網(wǎng)頁截屏打印件、《人身保險公司保險條款和保險費率管理辦法(2015修訂)》,證明被告擅自停止原告從事的團隊險險種,未按規(guī)定向保監(jiān)會備案,存在“未能按照勞動合同約定提供勞動條件”的違法行為。被告對通知真實性不認可,但認可團體險取消的事實,對網(wǎng)頁截屏、管理辦法的真實性認可,對關聯(lián)性不認可,稱團險業(yè)務部門雖被撤銷,但部分團險產(chǎn)品仍在售,被告在官網(wǎng)及保險行業(yè)協(xié)會網(wǎng)站均有披露相關信息,不存在違法行為。4.證人宗某某出庭作證,證人系原告前上級,作證內(nèi)容:2011年7月11日,被告曾群發(fā)郵件給員工團體險的考核辦法,原告負責的團險的考核標準為15%;2018年12月31日被告停止了團體險業(yè)務,以《組織架構(gòu)調(diào)整方案的通知》的方式告知了員工,并要求證人及原告轉(zhuǎn)部門做銀保,系代理人制而非正式員工,因做團險的不能做銀保和個保故沒有去,原團體險銷售部門的部分員工包括證人拿了賠償后就離職了;2017年,原告曾向證人提出工資金額有問題,證人建議原告向內(nèi)勤反映,后續(xù)事宜證人不知情。被告對證人證言不認可,轉(zhuǎn)做銀保也是與被告簽訂勞動合同,且只需要有從事保險代理業(yè)務經(jīng)驗即可,原告和證人完全可以勝任。
被告在庭審中提供如下證據(jù):1.《團體業(yè)務人員考核管理辦法》,其中團險外勤績效比例表記載,天安人壽公共交通工具意外傷害保險(B款)-上海芷新業(yè)務的績效比例為12%。原告對真實性不認可。2.情況說明兩份、人事任免文件,證明因手續(xù)費上漲,芷新業(yè)務的提獎比例為12%。原告對真實性不認可。3.被告與原告郵件往來截屏打印件,證明近五年期間,原告對提獎比例為12%從未提出異議。原告對真實性認可,但原告仍有權就提成獎發(fā)放信息有誤與計算錯誤提出異議。4.2018年8月至2019年7月原告工資單,其上記載2019年2月實發(fā)工資780元,2019年4月工資扣發(fā)1,640元,2019年6月工資扣發(fā)997.94元,證明原告工資發(fā)放情況。原告對真實性認可,對證明目的不認可,該工資單不能反映原告離職前12個月平均工資的真實情況。
審理中因各方堅持各自訴辯意見,調(diào)解不成。
本院認為,關于訴請1,原告要求被告支付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間拖欠工資34,183.86元。原告并無證據(jù)證明被告惡意不提供勞動條件,且雙方均確認在團體險業(yè)務取消后,被告曾為原告提供從事銀行保險業(yè)務的工作機會,被告以從事團體險的保險人員不能從事銀保業(yè)務為由予以拒絕,但對該理由并未提交任何證據(jù)予以證明,故本院無法采信。原告在此期間未提供業(yè)務績效,故被告按照基本工資的標準向原告發(fā)放工資并無不當。但其中2019年2月實發(fā)工資780元低于上海市最低工資標準,故被告應補發(fā)原告2019年2月工資1,640元,被告扣發(fā)2019年4月工資1,640元及2019年6月工資997.94元,因被告未提供合法有效的扣發(fā)工資依據(jù),亦應予以補足,以上共計4,277.94元。被告同意按照仲裁裁決的標準補足原告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工資差額4,277.94元,于法不悖,本院予以確認。對原告要求支付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間拖欠工資34,183.86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訴請2,原告要求被告支付2011年7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期間克扣的提成獎金173,096.26元。雙方提供了不同版本的《團體業(yè)務人員考核管理辦法》,原告稱應按照15%的比例計算提成獎金,被告則稱按照12%的比例計算提成獎金。根據(jù)原告與被告2011年至2016年的往來郵件,被告每月均與原告確認提獎比例與提獎金額,可證明雙方已在長時間內(nèi)以其實際行動履行了12%的提獎比率,原告現(xiàn)有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對此提出過異議。現(xiàn)原告要求以15%的提獎比例要求被告支付2011年7月1日至2016年5月31日期間克扣的提成獎金173,096.26元的訴訟請求,無事實與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訴請3,原告要求被告支付因其未及時足額支付工資和未提供勞動條件等原因而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139,054.80元。被告未及時足額支付原告2019年2月、2019年4月及2019年6月的工資,其提出系被告人事計算錯誤并非惡意拖欠工資,但三個月均計算錯誤的主張缺乏正當性及合理性,其亦未提供相應證據(jù)予以證明,本院無法采信。故對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依據(jù)法律規(guī)定,經(jīng)濟補償?shù)脑鹿べY按照勞動者應得工資計算,包括計時工資或者計件工資以及獎金、津貼和補貼等貨幣性收入。經(jīng)本院核算,被告應向原告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111,703.60元(計算方式:95,745.94元÷12個月×14個月)。
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條、第三十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實施條例》第二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應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向原告許德某支付2019年2月1日至2019年6月30日期間的工資差額4,277.94元;
二、被告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應在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向原告許德某支付解除勞動合同經(jīng)濟補償金111,703.60元;
三、原告許德某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計5元,由原告許德某負擔2.5元,被告天安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分公司負擔2.5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王百勤
書記員:劉曉婕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