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某
趙增吉(湖北太圣律師事務所)
黃石市銅都小學
趙德安
吳遠兵
原告袁某。
委托代理人趙增吉,系湖北太圣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被告黃石市銅都小學。
法定代表人石玲莉,校長。
委托代理人趙德安,職工。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委托代理人吳遠兵,職工。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原告袁某訴被告黃石市銅都小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本院2014年11月25日受理后,依法由本院代理審判員朱浩波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袁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趙增吉、被告黃石市銅都小學法定代表人石玲莉及其委托代理人趙德安、吳遠兵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本案系勞動爭議糾紛。本案爭議焦點:
一、關于被告訴訟資格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四條 ?之規(guī)定,用人單位發(fā)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xù)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xù)履行。本案中,原告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原黃石市下陸三中擔任代課老師,與該校形成了勞動關系。2014年8月,該校根據相關文件要求,其初中部整體并入有色中學,該校成為完全小學,更名為黃石市銅都小學,原黃石市下陸三中的債權、債務由黃石市銅都小學承擔。庭審中,經本院法律釋明,原、被告均明確表示不追加有色中學為本案被告,被告愿獨立承擔責任,這是原、被告對自己權利的處置,本院依法予以支持,故本院認為,被告黃石市銅都小學是本案適格被告,本案中原黃石市下陸三中應承擔的責任由被告黃石市銅都小學承擔。
二、關于經濟補償金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 ?、第四十六條 ?第(五)項 ?、第四十七條 ?之規(guī)定,勞動合同期滿,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xù)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xù)訂的情形外,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本案中,原告自2010年9月1日起至2014年6月在原黃石市下陸三中擔任代課老師,2014年6月合同到期后,被告沒有及時通知原告終止聘用合同,直到2014年9月新學年開學后,原告去上班時,被告才告知原告解除勞動合同,故被告應向原告支付經濟補償金,原告在原黃石市下陸三中連續(xù)工作4年、從2013年9月1日起黃石最低月工資標準1020元,故本院對原告關于要求被告支付經濟補償金4080元(4個月×1020元/月)的訴訟請求依法予以支持。
三、關于最低工資及寒暑假工資問題?原告主張被告補齊最低工資差額6835元,支付寒暑假工資9480元。被告辨稱原告最低工資差額計算標準錯誤,部分訴訟請求超出了仲裁范圍,原告訴訟請求超過了仲裁時效,不應支持。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八條 ?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七條 ?第(四)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之規(guī)定,被告應向原告支付最低工資差額及寒暑假工資。但原告應及時主張自己的權利,否則承擔超過訴訟時效的不利后果。本案中,聘用合同一年一簽,雙方約定的月工資為800元,聘用期限為每年9月至次年6月,連續(xù)四年將暑假排除在合同期限內,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且自2011年12月1日起,雙方約定的工資標準低于黃石市最低月工資標準,故被告應向原告補發(fā)最低工資的差額部分,發(fā)放寒暑假工資。原告明知被告不足額向其發(fā)放寒暑假工資、每月工資低于黃石市最低月工資標準,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應及時主張自己權利,但原告于2014年10月10日,才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被告支付最低工資差額、寒暑假工資,部分請求已超過了訴訟時效,超過部分不受法律保護。故本院只對自2013年10月起至2014年8月(9月1日新學年開學時間)止最低工資差額、寒暑假工資的訴訟請求予以部分支持。因原告自2010年9月1日起,每年聘用合同到期后,9月1日正常上班,但2014年聘用合同到期后,被告未及時通知原告終止聘用合同,致使原告仍按原來的慣例正常到被告處上班,故本院認為原聘用合同應自動延續(xù)至2014年9月1日,被告通知原告解除聘用合同時止。被告給原告發(fā)放的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績效工資864元、2013年7月至12月績效工資250元、2014年上半年課時補貼180元、勞動補貼30元、代課補助30元、閱卷費70元,應作為工資的組成部分,在最低工資差額部分予扣除。綜上,本院確認,被告應支付原告最低工資差額1805元(2013年10月、11月、12月、2014年3月、4月、5月、6月每月320元(1020元-800元)共7個月-2013年10月至12月績效工資125元(250÷6×3)-2014年上半年課時補貼180元-勞動補貼30元-代課補助30元-閱卷費70元]、寒暑假工資3280元(2014年元月、2月每月620元(1020元-400元),7月、8月每月1020元]。
四、關于養(yǎng)老保險金、醫(yī)療保險金、失業(yè)保險金問題。原告主張被告支付養(yǎng)老保險金16050.8元、醫(yī)療保險金5617.92元、失業(yè)保險金6660元。被告辯稱原告的上述主張沒有依據,被告沒有給原告造成醫(yī)療損失,被告在仲裁期間同意原告回學校上班,原告本人不愿就業(yè),不符合領取失業(yè)保險的條件,且交納社會保險的糾紛不是法院受案范圍,法院不應支持原告的上述訴訟請求。本院認為,用人單位為勞動者交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被告應為原告交納上述社會保險,未交納的原告可以依法,申請有關于職能部門予以追繳。1、關于養(yǎng)老保險問題。原告已自行交納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養(yǎng)老保險共計養(yǎng)老保險費20376元,原告已交納的費用中,有一部分應由被告承擔,由被告承擔的部分,原告應及時主張,未及時主張,超過訴訟時效的部分,不予支持。原告2014年8月8日交費7152元,交費期間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故本院確認被告應承擔的金額為2341.43元(7152元÷24個月×11個月(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20/28]。2、關于醫(yī)療保險問題,因原告未提供證據證明被告未為其交納醫(yī)療保險給原告造成了醫(yī)療損失,故本院對原告關于被告向其交納醫(yī)療保險金5617.92元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3、關于失業(yè)保險問題。根據《失業(yè)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的規(guī)定領取失業(yè)保險金應具備以下條件,(一)按照規(guī)定參加失業(yè)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guī)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yè)的;(三)已辦理失業(yè)登記,并有求職要求的。本案中,原告未提供已辦理失業(yè)登記的相關證據,且原告不同意回被告處上班,原告不符合領取失業(yè)保險金的條件,故本院對其該項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五、關于違約責任賠償問題。原告主張被告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賠償原告損失11360.12元(醫(yī)療補助金459元+醫(yī)療門診費每年500元4年共計2000元+住房公積金3590.4元+拖欠工資利息4246.8元+賠償金1063.92元)。本院認為,被告未為原告辦理醫(yī)療保險,造成原告?zhèn)€人醫(yī)療帳戶門診費,原告請求被告賠償個人帳戶醫(yī)療門診費損失2000元,于法有據,本院依法予以支持。被告終止與原告簽訂的聘用合同,未按法律規(guī)定支付經濟補償金,支付的工資低于最低工資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第八十七條 ?的規(guī)定,被告應向原告支付賠償金,故本院對原告關于被告支付賠償金1063.92元的訴訟請求,予以支付。因住房公積金應由住房公積金管理職能部門依法追繳,不是法院受案范圍;原告請求被告支付拖欠工資利息,不符合勞動爭議案件相關法律規(guī)定,原告未辦理失業(yè)登記,不符合醫(yī)療補助金領取條件,故本院對原告請求被告支付住房公積金、工資利息、醫(yī)療補助金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八條 ?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 ?、第四十六條 ?第(五)項 ?、第四十七條 ?、第八十五條 ?、第八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七條 ?第(四)項 ?、《失業(yè)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黃石市銅都小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支付原告袁某經濟補償金4080元、最低工資差額1805元、寒暑假工資3280元、養(yǎng)老保險費2341.43元、醫(yī)療門診費損失2000元、賠償金1063.92元,共計14570.35元。
二、駁回原告袁某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訴訟費10元,由被告黃石市銅都小學負擔(本判決書生效后三日內,交納本院)。
如果未按本判決書規(guī)定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應在提交上訴狀時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人民幣10元,款匯湖北省黃石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銀行:農行黃石市分行團城山支行,戶名:法院訴訟費匯繳財政專戶,帳號:17×××29。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本案系勞動爭議糾紛。本案爭議焦點:
一、關于被告訴訟資格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三十四條 ?之規(guī)定,用人單位發(fā)生合并或者分立等情況,原勞動合同繼續(xù)有效,勞動合同由承繼其權利和義務的用人單位繼續(xù)履行。本案中,原告自2010年9月1日起在原黃石市下陸三中擔任代課老師,與該校形成了勞動關系。2014年8月,該校根據相關文件要求,其初中部整體并入有色中學,該校成為完全小學,更名為黃石市銅都小學,原黃石市下陸三中的債權、債務由黃石市銅都小學承擔。庭審中,經本院法律釋明,原、被告均明確表示不追加有色中學為本案被告,被告愿獨立承擔責任,這是原、被告對自己權利的處置,本院依法予以支持,故本院認為,被告黃石市銅都小學是本案適格被告,本案中原黃石市下陸三中應承擔的責任由被告黃石市銅都小學承擔。
二、關于經濟補償金問題?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 ?、第四十六條 ?第(五)項 ?、第四十七條 ?之規(guī)定,勞動合同期滿,除用人單位維持或者提高勞動合同約定條件續(xù)訂勞動合同,勞動者不同意續(xù)訂的情形外,用人單位應向勞動者支付經濟補償。本案中,原告自2010年9月1日起至2014年6月在原黃石市下陸三中擔任代課老師,2014年6月合同到期后,被告沒有及時通知原告終止聘用合同,直到2014年9月新學年開學后,原告去上班時,被告才告知原告解除勞動合同,故被告應向原告支付經濟補償金,原告在原黃石市下陸三中連續(xù)工作4年、從2013年9月1日起黃石最低月工資標準1020元,故本院對原告關于要求被告支付經濟補償金4080元(4個月×1020元/月)的訴訟請求依法予以支持。
三、關于最低工資及寒暑假工資問題?原告主張被告補齊最低工資差額6835元,支付寒暑假工資9480元。被告辨稱原告最低工資差額計算標準錯誤,部分訴訟請求超出了仲裁范圍,原告訴訟請求超過了仲裁時效,不應支持。本院認為,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八條 ?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七條 ?第(四)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之規(guī)定,被告應向原告支付最低工資差額及寒暑假工資。但原告應及時主張自己的權利,否則承擔超過訴訟時效的不利后果。本案中,聘用合同一年一簽,雙方約定的月工資為800元,聘用期限為每年9月至次年6月,連續(xù)四年將暑假排除在合同期限內,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且自2011年12月1日起,雙方約定的工資標準低于黃石市最低月工資標準,故被告應向原告補發(fā)最低工資的差額部分,發(fā)放寒暑假工資。原告明知被告不足額向其發(fā)放寒暑假工資、每月工資低于黃石市最低月工資標準,違反了法律規(guī)定,應及時主張自己權利,但原告于2014年10月10日,才申請勞動仲裁,要求被告支付最低工資差額、寒暑假工資,部分請求已超過了訴訟時效,超過部分不受法律保護。故本院只對自2013年10月起至2014年8月(9月1日新學年開學時間)止最低工資差額、寒暑假工資的訴訟請求予以部分支持。因原告自2010年9月1日起,每年聘用合同到期后,9月1日正常上班,但2014年聘用合同到期后,被告未及時通知原告終止聘用合同,致使原告仍按原來的慣例正常到被告處上班,故本院認為原聘用合同應自動延續(xù)至2014年9月1日,被告通知原告解除聘用合同時止。被告給原告發(fā)放的2012年7月至2013年6月績效工資864元、2013年7月至12月績效工資250元、2014年上半年課時補貼180元、勞動補貼30元、代課補助30元、閱卷費70元,應作為工資的組成部分,在最低工資差額部分予扣除。綜上,本院確認,被告應支付原告最低工資差額1805元(2013年10月、11月、12月、2014年3月、4月、5月、6月每月320元(1020元-800元)共7個月-2013年10月至12月績效工資125元(250÷6×3)-2014年上半年課時補貼180元-勞動補貼30元-代課補助30元-閱卷費70元]、寒暑假工資3280元(2014年元月、2月每月620元(1020元-400元),7月、8月每月1020元]。
四、關于養(yǎng)老保險金、醫(yī)療保險金、失業(yè)保險金問題。原告主張被告支付養(yǎng)老保險金16050.8元、醫(yī)療保險金5617.92元、失業(yè)保險金6660元。被告辯稱原告的上述主張沒有依據,被告沒有給原告造成醫(yī)療損失,被告在仲裁期間同意原告回學校上班,原告本人不愿就業(yè),不符合領取失業(yè)保險的條件,且交納社會保險的糾紛不是法院受案范圍,法院不應支持原告的上述訴訟請求。本院認為,用人單位為勞動者交納社會保險,是用人單位的法定義務,被告應為原告交納上述社會保險,未交納的原告可以依法,申請有關于職能部門予以追繳。1、關于養(yǎng)老保險問題。原告已自行交納了2010年1月至2014年12月的養(yǎng)老保險共計養(yǎng)老保險費20376元,原告已交納的費用中,有一部分應由被告承擔,由被告承擔的部分,原告應及時主張,未及時主張,超過訴訟時效的部分,不予支持。原告2014年8月8日交費7152元,交費期間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故本院確認被告應承擔的金額為2341.43元(7152元÷24個月×11個月(2013年10月至2014年8月)×20/28]。2、關于醫(yī)療保險問題,因原告未提供證據證明被告未為其交納醫(yī)療保險給原告造成了醫(yī)療損失,故本院對原告關于被告向其交納醫(yī)療保險金5617.92元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3、關于失業(yè)保險問題。根據《失業(yè)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的規(guī)定領取失業(yè)保險金應具備以下條件,(一)按照規(guī)定參加失業(yè)保險,所在單位和本人已按照規(guī)定履行繳費義務滿1年的;(二)非因本人意愿中斷就業(yè)的;(三)已辦理失業(yè)登記,并有求職要求的。本案中,原告未提供已辦理失業(yè)登記的相關證據,且原告不同意回被告處上班,原告不符合領取失業(yè)保險金的條件,故本院對其該項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五、關于違約責任賠償問題。原告主張被告違約,應承擔違約責任,賠償原告損失11360.12元(醫(yī)療補助金459元+醫(yī)療門診費每年500元4年共計2000元+住房公積金3590.4元+拖欠工資利息4246.8元+賠償金1063.92元)。本院認為,被告未為原告辦理醫(yī)療保險,造成原告?zhèn)€人醫(yī)療帳戶門診費,原告請求被告賠償個人帳戶醫(yī)療門診費損失2000元,于法有據,本院依法予以支持。被告終止與原告簽訂的聘用合同,未按法律規(guī)定支付經濟補償金,支付的工資低于最低工資標準,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 ?、第八十七條 ?的規(guī)定,被告應向原告支付賠償金,故本院對原告關于被告支付賠償金1063.92元的訴訟請求,予以支付。因住房公積金應由住房公積金管理職能部門依法追繳,不是法院受案范圍;原告請求被告支付拖欠工資利息,不符合勞動爭議案件相關法律規(guī)定,原告未辦理失業(yè)登記,不符合醫(yī)療補助金領取條件,故本院對原告請求被告支付住房公積金、工資利息、醫(yī)療補助金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綜上所述,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第四十八條 ?第二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四十四條 ?第(一)項 ?、第四十六條 ?第(五)項 ?、第四十七條 ?、第八十五條 ?、第八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師法》第七條 ?第(四)項 ?、《失業(yè)保險條例》第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黃石市銅都小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支付原告袁某經濟補償金4080元、最低工資差額1805元、寒暑假工資3280元、養(yǎng)老保險費2341.43元、醫(yī)療門診費損失2000元、賠償金1063.92元,共計14570.35元。
二、駁回原告袁某其他訴訟請求。
本案訴訟費10元,由被告黃石市銅都小學負擔(本判決書生效后三日內,交納本院)。
如果未按本判決書規(guī)定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審判長:朱浩波
書記員:謝思琪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