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蔡某,女,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湖北省武漢人,居民,住湖北省武漢市新洲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定國,湖北金衛(wèi)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一般代理。被告:熊某,男,漢族,xxxx年xx月xx日出生,湖北省大悟縣人,居民,住湖北省大悟縣。委托訴訟代理人:韓雙,湖北今天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代為承認、放棄、變更訴訟請求,進行和解,提起反訴、上訴,代收法律文書。
原告蔡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被告支付經濟補償金26萬元;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與理由:原、被告原系夫妻關系,2016年11月14日兩人經協(xié)商達成書面離婚協(xié)議并到民政部門辦理了離婚登記手續(xù)。離婚協(xié)議第六條約定:被告應在2017年11月14日前支付原告30萬元,其中被告需要于2017年1月28日前支付10萬元。被告沒有完全履行以上義務,只于2017年1月27日向原告支付4萬元,后原告多次要求支付余款,但被告拒絕支付,現(xiàn)提起訴訟,請依法判決。被告熊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在庭審中口頭辯稱,被告在離婚后通過錦州銀行向原告轉賬支付3萬元;通過重慶銀行、和商銀行、手機轉賬匯款的詳情查出原、被告對蔡硯華有共同債權43.9萬元;被告現(xiàn)身體狀況惡化,沒有償還能力。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蔡某與被告熊某原系夫妻關系,2016年11月14日雙方對財產分割、子女撫養(yǎng)等事宜達成《離婚協(xié)議》并在武漢市新洲區(qū)婚姻登記機關辦理離婚登記。原、被告在《離婚協(xié)議》中約定“6、男方經濟補償女方80萬元,已付50萬元,剩余30萬一年內付清,年前付10萬”。協(xié)議簽訂后,被告熊某向原告蔡某支付經濟補償金4萬元。2018年1月2日,原告蔡某向本院提起訴訟,要求被告熊某支付余款26萬元。對于上述雙方當事人沒有爭議的事實,本院予以確認。對于雙方當事人有爭議的事實,本院根據(jù)對證據(jù)的分析、認定,確定如下事實:被告熊某提交錦州銀行個人客戶交易明細清單,證明離婚后向原告支付3萬元的事實,原告對該證據(jù)有異議,認為該款為被告支付的子女撫養(yǎng)費。本院認為,被告提交的錦州銀行個人客戶交易明細清單中無往來賬戶對方名單,僅提供的2016年11月16日1.5萬元、12月18日1萬元、12月31日0.5萬元的三筆對方客戶名稱為“蔡某”的明細,因原、被告離婚協(xié)議中約定被告負有現(xiàn)金給付義務的事項有經濟補償金及子女撫養(yǎng)費,該證據(jù)不具備轉款性質的排他性,不能證明系被告向原告支付經濟補償金的轉款,對被告的證明目的不予采信,被告主張向原告通過錦州銀行轉款支付3萬元經濟補償金的事實不成立。被告熊某提交重慶銀行交易明細、工商銀行賬戶歷史明細清單、手機轉賬匯款明細各一組證據(jù),證明原、被告在夫妻關系存續(xù)期間對蔡硯華享有債權的事實。原告對加蓋公章的工商銀行賬戶歷史明細清單的真實性無異議,對重慶銀行、手機轉賬的明細的真實性、合法性不予認可,三組證據(jù)均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本院認為:原、被告是否對他人享有共同債權與本案不是同一法律關系,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對上述證據(jù)不予采信。被告熊某提交體檢報告一份,證明其身體狀況差,經濟條件差,不具有付款能力。原告對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均不予認可,認為與本案無關。本院認為:該體檢報告是否為被告本人體檢的真實性無法核實,且該體檢報告并不能作為認定被告熊某喪失履行給付義務的依據(jù),對該證據(jù)不予采信,被告提出身體差、經濟條件差導致不能付款的事實不成立。本院認為,原、被告離婚時達成離婚協(xié)議是雙方真實意思表示,對原、被告雙方均具有法律約束力,依法應受法律保護。離婚協(xié)議中約定由被告向原告給付經濟補償金,除已付的50萬元,余款30萬元在一年內付清,被告應在約定期限屆滿后依約定向原告履行支付全部經濟補償金的義務,原告要求被告按約定向其支付下欠的經濟補償金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被告提出已向原告支付3萬元經濟補償金、身體情況變差導致無法履行付款義務的答辯意見,證據(jù)不足,不予采納;對被告提出有共同債權答辯意見,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不予采納。庭審中,原告自認被告已向其支付4萬元,被告對該4萬元的支付亦無異議,被告還應向原告支付26萬元經濟補償金。依照《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八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蔡某與被告熊某離婚后財產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月2日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田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8年1月24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被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被告熊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向原告蔡某給付經濟補償金26萬元。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600元,減半收取計300元,由被告熊某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孝感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提交上訴狀時,應預交上訴案件的上訴費用,上訴人在上訴期屆滿后七日內仍未預交訴訟費的,按自動撤訴處理。
審判員 田 昕
書記員:李文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