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蔡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江蘇省睢寧縣。委托訴訟代理人牛鵬程,河北國器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張家口市興陽窗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張家口市高新區(qū)高新路南巷**號*號樓。法定代表人:葛玉,公司執(zhí)行董事。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永立,河北揚正律師事務所律師。原告蔡某某與被告張家口市興陽窗業(yè)有限公司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10月2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蔡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被告張家口市興陽窗業(yè)有限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蔡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依法判決被告給付原告工程款138824元,并從起訴之日起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利息至本金138824元給付之日。2、案件受理費由被告負擔。事實與理由:2016年5月8日,原、被告雙方簽訂了《施工合同書》約定,工程范圍為建筑外立面全隱玻璃幕墻工程,內容以風華小學教學樓玻璃幕墻施工圖內容施工。工程單價為680元/平方米(一次性包干,不合稅)。付款方式為簽訂合同起,甲方付給合同總價的30%作為第一次工程進度款;玻璃進場三日內甲方付給乙方合同總價的30%;玻璃安裝基本完成七日內,甲方付給乙方合同總價的20%;玻璃安裝完成后,甲方應支付給乙方進度款到合同總額的20%;全部完成3日內,甲方付到結算總價的95%給乙方。后原告依約按時完成了施工任務。雙方進行了工程決算,工程總價款為4609384元,扣除在施工過程中原告支付的工程款及被告的玻璃款、雙面貼及泡條款項后。被告尚欠原告工程款188824元,于是被告在2016年8月11日為原告出具了欠條一張,載明“今欠到蔡某某清河路小學玻璃幕墻工程款188824元整”,并加蓋了被告單位印章,被告單位會計王成及葛玉在該欠條上簽字。后經原告多次催要,被告給付原告50000元,剩余138824元至今未給付,無余之下,原告只得訴請人民法院依法判令被告立即給付原告工程款138824元。并從起訴之日起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利息至本金138824元實際給付之日。敬請人民法院依法支持原告的訴求。被告張家口市興陽窗業(yè)有限公司辯稱,對工程款數(shù)額沒有異議,對被告給原告墊付資料款1000元,圖紙費2000元,共計3000元,應予扣除。到現(xiàn)在甲方也沒有給清被告葛玉錢,甲方前年給葛玉抵賬了一部車7萬元和5萬元的酒,給原告,原告沒有接收,對原告主張的利息不同意支付。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2016年5月8日,原、被告雙方簽訂施工合同書,原告為被告承建的清河路小學(風華小學改名)教學樓玻璃幕墻施工,雙方就工程造價、付款方式做了約定。工程結束后,于2016年8月11日,被告為原告出具了一張欠條,內容為今欠到蔡某某清河路小學玻璃幕墻工程款188824元整。該欠款經原告催要,被告給付原告5萬元,剩余138824元,被告未付,原告遂向法院提起訴訟,在庭審中,原告提供的證據(jù),1、施工合同書一份,證明原告與被告簽訂了合同,原、被告之間存在建設施工法律關系;2、工程造價支款及扣除款項明細一份,證明被告尚欠原告工程款188824元;3、2016年8月11日欠條一張,證明被告欠原告工程款188824元沒有給付,除去給付了的5萬元,尚欠138824元。被告在質證中稱,對三份證據(jù)均沒有異議,但稱以車和酒抵頂欠款,原告不同意。本院認為,雙方簽訂的施工合同書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且系雙方真實意思表示,雙方均應當按照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義務。原告為被告承建的工程施工,被告拖欠原告的工程款138824元,被告認可,應予給付。對原告提出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利息的主張,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對被告提出為原告墊付資料款、圖紙費3000元應予扣除的抗辯理由,因原告不認可,且被告未提供證據(jù)證實,本院不予支持。案經調解無效,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建設工程施工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被告張家口市興陽窗業(yè)有限公司于判決書生效后十日內一次性給付原告蔡某某工程款人民幣138824元及利息(按銀行同期貸款利率從2018年10月22日起計算至全部工程款付清為止)。如未按本判決確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的,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3076元,本院減半收取1538元,由被告張家口市興陽窗業(yè)有限公司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張家口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張 林
書記員:桑志偉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