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蔡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北省武邑縣人,現住本村,無業(yè)。。
委托訴訟代理人:董煥森,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北省武邑縣人,現住本村。系上訴人之女。。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董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北省武邑縣人,現住本村,農民。。
委托訴訟代理人:左國棟,河北志安邦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劉心紅,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北省武邑縣人,現住本村,農民。。
委托訴訟代理人:蔡得福,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河北省武邑縣人,現住本村,農民。系被上訴人劉心紅的丈夫。。
上訴人蔡某某因與被上訴人劉心紅、董某某確認合同無效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武邑縣人民法院(2015)武民二初字第28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蔡某某及委托訴訟代理人董煥森、被上訴人董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左國棟、被上訴人劉心紅及委托訴訟代理人蔡得福到庭參加訴訟。訴訟中,蔡某某以武邑縣國土資源局對案涉房產變更登記是否合法、提起行政復議為由,申請本院中止審理本案。2016年12月14日,本院依法裁定本案中止訴訟,行政復議期間,蔡某某又申請撤回了行政復議申請。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蔡某某上訴請求:1、依法撤銷河北省武邑縣人民法院(2015)武民二初字第280號民事判決;2、請求判令解除二被上訴人的買賣關系,確認二被上訴人的土地房屋轉讓協(xié)議無效,確認中醫(yī)門診與董某某的買賣協(xié)議無效,解除中醫(yī)門診與董某某的買賣關系歸還蔡某某的土地房屋財產權;3、一、二審案件受理費由二被上訴人負擔。事實與理由:一、原判認定事實錯誤。中醫(yī)門診部是我丈夫董保昌開辦的,是我們夫妻的共同財產,我們有五個子女董某2、董某1、董煥森、董合迎、董某某,系全家經營。丈夫臨終前口頭遺囑財產給董某某一半,給我留一半養(yǎng)老居住。丈夫去世后,2012年12月28日的分家協(xié)議是合法有效的。當時,由于董某某買車需要貸款,因老人不能貸款,所以房產證董某某和我沒有分開,才過戶在董某某的名下。因蔡某某與董某某是財產共有人,他不能隨意買賣房產,如需買賣要征得對方同意認可,還需征得另外姊妹幾人的同意,否則買賣無效。二、法院違規(guī)調換證據。劉心紅蔡得福的民事起訴狀,證明劉心篡改協(xié)議。三、判決認定,2008年8月8日簽訂的土地轉讓協(xié)議,以75000元價格將中醫(yī)門診部轉讓給董某某,房屋產權登記在董某某名下,已取得該房屋所有權,是錯誤的。四、原審判決程序違法。法院私自調換證據,逃避對劉心紅協(xié)議追究等。
劉心紅答辯稱:一、原審判決有理有據,事實清楚,判決正確。二、上訴人要求確認買賣協(xié)議無效或解除買賣關系,歸還土地及房屋,這是無理取鬧。董某某2008年8月8日,從中醫(yī)門診部以75000元購得案涉財產,當時,門診部的負責人董保昌還健在,很顯然他是將財產交易給了他的三兒子董某某。2010年6月28日,董某某將涉案房屋產權登記在自己的名下,此時董某某已取得了房屋的所有權。2013年5月17日,董某某以9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了劉心紅,但事后其姐想買這處房產,因此,協(xié)議沒有執(zhí)行。后經中間人說和,2015年10月13日,劉心紅又支付了8萬元給董某某,董某某才去土地局、房管局簽字辦理過戶登記手續(xù)。至此,董某某與劉心紅的房產買賣協(xié)議完成。上訴人的上訴理由不成立,蔡某某不是土地和房產的所有人,其丈夫在世時,于2008年8月8日就以75000元的價格轉讓給了三兒子董某某。2012年12月28日又有了一份分家協(xié)議,顯然是后補,是反悔后為不履行協(xié)議而后補的。上訴人謊稱,由于董某某買車貸款,老人不能貸款,權屬證書才沒分開,而過在了董某某的名下,理由不成立。因房屋的過戶在2010年6月就完成了,而貸款是2013年1月,顯然那時還沒考慮貸款。另外,如果該房產真如上訴人所說是共有財產,為什么其父在世時就賣給了董某某,而其他子女不爭產權?按農村風俗,蔡某某的另兩個兒子是應該有份的,而沒主張,很清楚他們父親在世時,房產就已經歸董某某所有了。
董某某答辯稱:我父親生前留有遺囑,房產只給我一半,另一半歸我母親,我私自辦了一個2008年8月8日中醫(yī)門診部與我以75000元價格轉讓協(xié)議過戶手續(xù)。房產證辦到我的名下,是為了買車貸款,因為老人不能貸款。后來,由于我急于用錢,在沒經母親同意的情況下,于2013年5月17日,與劉心紅簽訂了買賣協(xié)議,蔡得福還找過我給我8萬元要求過戶,不然我得承擔違約金10萬元,損失也得我擔,我負擔不起,所以在我母親不知道的情況下,準備給劉心紅過戶。由于我頭腦簡單,不懂法律,做錯了事,給母親和家庭造成了損失,我愿承擔一切責任。庭審時補充:當時涉案土地的市場價格是130萬元左右,經和劉心紅私下協(xié)商以低于市場價40萬元的價格轉讓給劉心紅,侵害了共有人的利益。
蔡某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要求判令被告董某某與劉心紅簽訂的土地房屋轉讓協(xié)議無效,解除二被告的土地房屋買賣關系;訴訟費由二被告負擔。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董保昌與原告蔡某某系夫妻關系,被告董某某系董保昌與蔡某某之子。董保昌用位于武邑縣清涼店鎮(zhèn)武棗路與衡德路十字路口西北角之房產開辦武邑縣清涼店鎮(zhèn)中醫(yī)門診部。2008年8月8日,武邑縣清涼店鎮(zhèn)中醫(yī)門診部與被告董某某簽訂土地轉讓協(xié)議,以75000元的價格將中醫(yī)門診部占用土地轉讓給董某某。董保昌于2010年農歷3月26日去世。2010年6月,被告董某某將涉案房產變更登記在自己名下。原告蔡某某與被告董某某于2012年12月28日簽訂協(xié)議書一份,主要內容為涉案房產給被告董某某一半,正房兩間,大門一間,東西12米,南北69.4米;給原告蔡某某一半,正房三間,東房六間,東西12米,南北69.4米。還約定,將涉案土地房屋過戶在董某某名下,過戶費由董某某承擔。土地房屋產權由蔡某某、董某某共有,如需進行房屋買賣,需征得對方同意,否則買賣無效。2013年5月17日,被告董某某與被告劉心紅以90萬元的價格簽訂房屋轉讓協(xié)議書。2015年10月13日,被告劉心紅又給付被告董某某房款8萬元,房屋轉讓價款共計98萬元。至今未辦理過戶登記手續(xù)。
一審法院認為:根據相關法律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在本案中,武邑縣清涼店鎮(zhèn)中醫(yī)門診部與被告董某某于2008年8月8日簽訂土地轉讓協(xié)議,以75000元的價格將中醫(yī)門診部占用土地轉讓給董某某。2010年6月28日,董某某將涉案房屋的產權登記在自己的名下,此時董某某已經取得該房屋的所有權,擁有對該房產進行占有、使用、收益、處分的權能。2013年5月17日,被告董某某與被告劉心紅簽訂房屋轉讓協(xié)議書,系董某某對自己所有房屋的合法處分行為。在簽訂房屋轉讓協(xié)議時,國有土地使用權證書和房屋所有權證書上登記的權利人皆為被告董某某,不動產登記產生的公信力足以使被告劉心紅合理信賴董某某為該房產唯一所有權人,被告劉心紅在簽訂房產轉讓協(xié)議時亦沒有過錯。上述房屋轉讓協(xié)議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且無法律規(guī)定的合同無效之情形,亦無違反法律的強制性規(guī)定和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之情形,合法有效,對合同雙方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原告蔡某某與被告董某某簽訂的分家協(xié)議中約定,被告董某某將涉案房產分出一半給原告蔡某某,這屬于蔡某某與董某某之間的內部約定,不具有對外效力。原告董鳳娥以涉案房產系原告蔡某某與被告董某某共有房屋為由主張買賣合同無效,無事實和法律依據,不予支持。關于原告蔡某某要求解除合同的問題。《合同法》第九十四條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當事人可以解除合同:(一)因不可抗力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二)在履行期限屆滿之前,當事人一方明確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為表明不履行主要債務;(三)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主要債務,經催告后在合理期限內仍未履行;(四)當事人一方遲延履行債務或者有其他違約行為致使不能實現合同目的;(五)法律規(guī)定的其他情形。在本案中,首先,原告蔡某某不是房屋轉讓合同的當事人,作為合同以外的第三人其無權要求解除合同當事人董某某與劉心紅所簽訂的房屋轉讓合同。其次,被告董某某與被告劉心紅簽訂的房屋轉讓合同合法有效,原告蔡某某要求解除合同,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合同解除之情形,故對其解除合同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遂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四十四條、第五十二條、第九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原告蔡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2800元、公告費600元,均由原告蔡某某擔負。
一審期間,當事人所舉證據已隨卷移送本院,并經當事人庭審質證。二審中,上訴人蔡某某又提交下列新證據:1、村委會證明;以證明中醫(yī)門診部是村民董保昌投資開辦,是夫妻共有財產,他們共有五個子女,全家經營,都依靠門診部收入生活。2、武邑縣人民法院(2014)武民三初字第341號裁定書;證明該案因本案而中止訴訟。3、董某2、董煥森、董某1、董合迎的證明;證明中醫(yī)門診部的的情況以及其父去世后,董某某與劉心紅簽訂房地產買賣協(xié)議,家人不知情。4、證人董某1、董某2的出庭證言。董某1作證稱,其是蔡某某之子,董某某是其三弟,現在董某某名下的土地證,原是其父的中醫(yī)門診部的,是父親出的錢,董某某賣房的時候,我和弟董合迎、妹董煥森都不知道,因為我沒在家,董某某身上有20萬元的貸款還不了,就跟父親商量能不能將房子轉到董某某名下,最后怎么轉的,我不知道,賣了房子我才知道已轉到董某某的名下了。董某2作證稱,其與蔡某某是母女關系,與董某某是姐弟關系,董某某出賣的房產,有其母親的一半,有董某某的一半,他賣房我不知道。
劉心紅對上述證據質證后稱,上訴人二審提交的證據,其證明的內容與我們沒有關系,另董某1說的不對,2013年陰歷七月十五,我去董某某那要身份證復印件時,董某某不在,董某1、董煥森、董某2都在,我問他們董某某干什么去了等,賣房的事也是通過白鳳洲即董某某他們的大姐夫說成的。董某某對上訴人二審新證據都認可。
本院二審查明與一審查明事實一致。
另查明:二審中,上訴人蔡某某向衡水市人民政府提起行政復議,請求撤銷武邑縣人民政府為董某某頒發(fā)的武國用(2010)第出023號國有土地使用證。衡水市人民政府依法受理。此后,武邑縣人民政府根據《土地登記辦法》第五十八條:“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發(fā)現土地登記簿記載的事項確有錯誤,應當報經人民政府批準后進行更正登記,并書面通知當事人在規(guī)定期限內辦理更換或者注銷原土地權利證書的手續(xù)。當事人逾期不辦理的,國土資源行政主管部門報經人民政府批準并公告后,原土地權利證書廢止。”以被處理人董某某違反了國家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為由,決定撤銷董某某武國用(2010)第出023號國有土地使用證(武國用[2010]第轉03號為同一地塊),恢復原土地登記。蔡某某撤回了行政復議申請。
本院認為,本案雙方爭執(zhí)的焦點是劉心紅與董某某簽訂的房地產買賣協(xié)議是否有效。我國《合同法》明確規(guī)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一)一方以欺詐、脅迫的手段訂立合同,損害國家利益;(二)惡意串通,損害國家、集體或者第三人利益;(三)以合法形式掩蓋非法目的;(四)損害社會公共利益;(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董某某是完全民事行為能力人,在其親戚白鳳洲等人鑒證下與劉心紅簽訂房地產書面買賣協(xié)議,雙方意思表示真實,案涉房屋及土地使用權證書上載明的權利人是董某某,證書系國家有權機關頒發(fā),劉心紅一方作為買方有理由相信案涉財產的權利人是董某某,其在受讓該不動產時是善意的,盡到了買受人的注意義務,沒有過錯,簽訂協(xié)議時亦沒有相關權利人主張權利。訴訟中,上訴人沒提交證據證實雙方簽訂協(xié)議存在惡意串通、損害上訴人利益行為。關于協(xié)議的主體,協(xié)議雖由蔡得福簽字,但乙方即買方載明的是劉心紅,協(xié)議內容也是將案涉土地、房屋轉讓給劉心紅,劉心紅對協(xié)議是認可的,其是協(xié)議的買方當事人。關于上訴人所提簽訂協(xié)議時案涉土地房屋低于市場價格40萬元,亦沒提交證據佐證,協(xié)議簽訂后,被上訴人劉心紅履行了付款義務,因此,上訴人主張協(xié)議無效,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關于上訴人主張解除雙方買賣合同關系問題,依照《合同法》的相關規(guī)定,當事人協(xié)商一致以及具備法定情形的,可以解除合同,本案上訴人并非買賣協(xié)議的當事人,因此,其主張解除董某某與劉心紅的買賣協(xié)議,亦不能支持。關于上訴人要求確認中醫(yī)門診與董某某的買賣關系無效以及要求解除中醫(yī)門診與董某某的買賣關系問題,其不是本案理涉的范圍,可另行處理。
綜上,上訴人蔡某某所舉證據不能支持其訴訟主張,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和判決結果均無不當,依法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80元,由上訴人蔡某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李淑華 審 判 員 關信娜 代理審判員 楊愛席
書記員:王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