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玉某
閆曉東(河北東方偉業(yè)律師事務所)
董曉明
滄州市興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公司代碼68278218-4
曹紫燁(河北傲宇律師事務所)
原告董玉某。
委托代理人閆曉東,河北東方偉業(yè)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董曉明。
被告滄州市興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公司代碼68278218-4。
法定代表人徐國林,該公司經(jīng)理。
地址滄州市運河區(qū)西外環(huán)大楊莊東。
委托代理人曹紫燁,河北傲宇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董玉某訴被告滄州市興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汽車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進行了審理,原告董玉某及其委托代理人董曉明、閆曉東,被告滄州市興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委托代理人曹紫燁到庭參加了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董玉某訴稱,2013年9月18日,原告在被告處購買上海大眾品牌黑色朗行轎車一輛,2014年3月21日啟動該車時發(fā)動機產(chǎn)生巨大噪音,遂撥打救援電話,被告工作人員認為車輛無法安全行駛便安排救援車輛于當日9時許將車拖至被告處維修。
維修過程中該車又相繼出現(xiàn)倒車鏡不能正常收起,發(fā)動機故障等報警等一系列問題,至2014年4月28日,該車已在被告處維修超過35天,但問題仍無法解決,鑒于此情原告向被告提交了更換車輛申請,但被告至今未予理會,特訴至貴院,請求依法判令
被告為原告更換與所購車輛同型號
轎車一輛;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
被告滄州市興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辯稱,原告車輛故障早已修好,被告數(shù)次催促原告提車,但被告拒不提車,導致車輛一直滯留在被告處,原告屬惡意制造換車事件,因此應駁回原告訴訟請求。
原告董玉某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jù),1、購車發(fā)票一張,證明2013年9月8日原告在被告處購買上海大眾朗行轎車一輛,原被告雙方存在買賣合同關系。
2、原告申請更換汽車申請書
一份,該申請書
上有被告方工作人員王元英簽字,證明被告于2014年4月28日收到原告的換車申請。
該換車申請書
中對車輛發(fā)生故障及維修過程進行了詳細描述,具體過程是2014年3月21日原告發(fā)動車時發(fā)動機發(fā)生巨大噪音,拖至被告處維修,在拖車過程中車的左倒車鏡被救援車撞壞,2014年3月30日,被告第一次通知原告提車,提車時發(fā)現(xiàn)只更換了發(fā)動機皮帶漲緊輪,倒車鏡及方向盤附近雜音未能修理好,于是未提車,繼續(xù)修理。
2014年4月19日被告第二次通知修好,因原告當時正在出差,21日前去提車,發(fā)現(xiàn)汽車鑰匙損壞,車子無法開啟,維修技師嘗試修復損壞的鑰匙未能成功,于是原告立即返回家中取來備用鑰匙,可剛開車出門發(fā)動機故障燈亮起,只能返回被告處繼續(xù)進行修理。
2014年4月22日,第三次接到被告修好的通知,原告前去提車,發(fā)現(xiàn)左倒車鏡無法正常收起,被告安排技師維修,原告在現(xiàn)場等待,修好倒車鏡后原告駕車離開維修車間時發(fā)動機故障燈又亮起,原告只能繼續(xù)委托修理。
此后再未接到被告修理完成的通知。
維修工作從2014年3月22日起至2014年4月28日原告提出換車申請之日,已整整38天,維修仍未完成。
時至今日原告也沒有接到被告完成維修的通知。
3、錄音四段,內(nèi)容分別為原告與被告售后服務經(jīng)理王元英之間的電話錄音,以及原告與被告其他工作人員之間在被告處商討如何解決糾紛的錄音。
證實不存在被告所說的被告數(shù)次催促原告提車,但被告拒不提車的情形,事實上是原告每次提車,均因車輛一直沒能修好而無功而返。
該錄音中王元英及被告的另一位工作人員均承認收到原告的換車申請,并認可換車申請的內(nèi)容。
4、董曉明與被告工作人員的通話記錄單,證明被告分別于2014年3月30日,2014年4月19日,2014年4月22日,接到被告提車的電話。
2014年4月28日之后雙方再無通話。
5、上海大眾公司三包維修憑證一份,證明原告所購車輛在“三包”期限之內(nèi)。
依據(jù)2013年10月1日起由國家質檢總局制定的家用汽車產(chǎn)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guī)定第21條、第26條規(guī)定,被告應退換汽車。
被告滄州市興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質證稱,對于換車申請,由于王元英本人不在,真實性待庭審后核實,即便是被告真的收到該申請,也只能證明被告收到申請,不能證明認可該車符合更換的條件,更換申請是原告本人書
寫,記載的事實不能認定為本案的事實,對于錄音證據(jù)的真實性被告不認可,通話記錄沒有電信公司的公章不予認可。
被告滄州市興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為支持其答辯理由,向本庭提交了如下證據(jù):1、機車檢查單,維修服務委托書
,發(fā)料單,維修結算單一份,以上證據(jù)證明原告車輛送修時只有更換漲緊輪,并且被告已于2014年3月27日維修完畢,結算單上有送修人員董曉明的簽字,是原告本人在被告多次通知提車下不予提車。
2、電信通話記錄單,證明被告的前臺電話520×××5于2014年3月30日,2014年4月19日,2014年4月21日,2014年4月22日四次通知原告取車,原告都拒絕提車,綜合以上證據(jù),原告是在惡意制造更換車輛的情節(jié)。
原告董玉某質證稱,機車檢查單,維修服務委托書
是在我接車以前,提前讓我簽了,被告只維修了一項就是漲緊輪,在原告提供的錄音中可以顯示,車輛的故障不是僅有漲緊輪一項,而是出現(xiàn)了一系列問題,原告要求被告提供維修這些故障單據(jù),被告以各種理由搪塞拒不提供。
通話記錄單據(jù)只能證明被告給原告打過電話,并不能證明被告要求原告多次提車。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系汽車買賣合同法律關系,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其內(nèi)容合法有效,本院依法予以認定。
原告購車后在合同規(guī)定的修理,更換,退貨(簡稱三包)期限內(nèi)享有要求被告更換車輛的權利,被告方作為銷售方則負有更換的義務,關鍵問題在于原告的車輛是否達到法律規(guī)定的換車條件。
根據(jù)國家質檢總局制定并實施的《家用汽車產(chǎn)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第21條規(guī)定,在家用汽車產(chǎn)品三包有效期內(nèi),因產(chǎn)品質量問題修理時間累計超過35日的,或者因同一產(chǎn)品質量問題累計修理超過5次的,消費者可以憑三包憑證、購車發(fā)票、由銷售者負責更換。
第26條規(guī)定,在家用汽車產(chǎn)品三包有效期內(nèi),消費者書
面要求更換、退貨的,銷售者應當自收到消費者書
面要求更換、退貨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nèi),作出書
面答復。
逾期未答復或者未按本規(guī)定負責更換、退貨的,視為故意拖延或者無正當理由拒絕。
本院認為,原告方所舉證據(jù)能夠證明其所購車輛系由被告方銷售,在發(fā)生故障之日,該車處于“三包”期限之內(nèi),該車于2014年3月21發(fā)生故障,次日被拖至被告處進行維修,在原告提車過程中該車又相繼出現(xiàn)倒車鏡及方向盤附近雜音未能修理好,發(fā)動機故障燈亮(兩次),車鑰匙無法啟動等一系列故障,導致原告三次提車未果,遂于2014年4月28日向被告提交換車申請,被告方也認可收到原告方的換車申請,但卻未予答復。
自2014年3月22日起至2014年4月28日原告遞交換車申請之日原告車輛的累計修理期限已達38天,并且2014年4月28日之后被告也未在法律規(guī)定的10天期限內(nèi)以書
面形式對原告的換車請求給予答復,而逾期未答復或者未按本規(guī)定負責更換、退貨的,應視為故意拖延或者無正當理由拒絕。
庭審中原、被告雙方均提交了2014年3月30日,2014年4月19日,2014年4月22日雙方電話通話錄音,被告所舉稱通知原告提車,原告對此事實也予以認可,但從原告提供的錄音證據(jù)中反映出原告每次按被告的要求提車時,均因車輛仍有故障而無法提車,被告方工作人員在原告換車申請書
上簽字也應認定其對申請書
中所描述修車過程的認可,所以對被告的辯稱本院不予支持。
被告應當為原告更換與其所購車輛相同型號
的、新的,合格的大眾朗行轎車一輛。
但根據(jù)《家用汽車產(chǎn)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第25條的規(guī)定,原告作為汽車使用者應支付合理使用補償費用,計算公式為:[(車價款162000元×行駛里程7400KM)/1000)×n。
在被告售車時附具的三包憑證中明示使用補償系數(shù)為0.8%,計算使用補償費9590元。
綜上,原告訴求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本院依法予以認定,被告所辯,無證據(jù)支持,本院不予采信。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條 ?,《家用汽車產(chǎn)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guī)定》第二十一條 ?、第二十五條 ?、第二十六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滄州市興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為原告更換與其所購車輛相同型號
的、新的,合格的大眾朗行轎車一輛。
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履行完畢。
二、原告董玉某應向被告滄州市興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支付因使用家用汽車產(chǎn)品所產(chǎn)生的合理使用補償費9590元。
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履行完畢。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利息。
訴訟費3450元,由被告滄州市興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
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系汽車買賣合同法律關系,是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其內(nèi)容合法有效,本院依法予以認定。
原告購車后在合同規(guī)定的修理,更換,退貨(簡稱三包)期限內(nèi)享有要求被告更換車輛的權利,被告方作為銷售方則負有更換的義務,關鍵問題在于原告的車輛是否達到法律規(guī)定的換車條件。
根據(jù)國家質檢總局制定并實施的《家用汽車產(chǎn)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第21條規(guī)定,在家用汽車產(chǎn)品三包有效期內(nèi),因產(chǎn)品質量問題修理時間累計超過35日的,或者因同一產(chǎn)品質量問題累計修理超過5次的,消費者可以憑三包憑證、購車發(fā)票、由銷售者負責更換。
第26條規(guī)定,在家用汽車產(chǎn)品三包有效期內(nèi),消費者書
面要求更換、退貨的,銷售者應當自收到消費者書
面要求更換、退貨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nèi),作出書
面答復。
逾期未答復或者未按本規(guī)定負責更換、退貨的,視為故意拖延或者無正當理由拒絕。
本院認為,原告方所舉證據(jù)能夠證明其所購車輛系由被告方銷售,在發(fā)生故障之日,該車處于“三包”期限之內(nèi),該車于2014年3月21發(fā)生故障,次日被拖至被告處進行維修,在原告提車過程中該車又相繼出現(xiàn)倒車鏡及方向盤附近雜音未能修理好,發(fā)動機故障燈亮(兩次),車鑰匙無法啟動等一系列故障,導致原告三次提車未果,遂于2014年4月28日向被告提交換車申請,被告方也認可收到原告方的換車申請,但卻未予答復。
自2014年3月22日起至2014年4月28日原告遞交換車申請之日原告車輛的累計修理期限已達38天,并且2014年4月28日之后被告也未在法律規(guī)定的10天期限內(nèi)以書
面形式對原告的換車請求給予答復,而逾期未答復或者未按本規(guī)定負責更換、退貨的,應視為故意拖延或者無正當理由拒絕。
庭審中原、被告雙方均提交了2014年3月30日,2014年4月19日,2014年4月22日雙方電話通話錄音,被告所舉稱通知原告提車,原告對此事實也予以認可,但從原告提供的錄音證據(jù)中反映出原告每次按被告的要求提車時,均因車輛仍有故障而無法提車,被告方工作人員在原告換車申請書
上簽字也應認定其對申請書
中所描述修車過程的認可,所以對被告的辯稱本院不予支持。
被告應當為原告更換與其所購車輛相同型號
的、新的,合格的大眾朗行轎車一輛。
但根據(jù)《家用汽車產(chǎn)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第25條的規(guī)定,原告作為汽車使用者應支付合理使用補償費用,計算公式為:[(車價款162000元×行駛里程7400KM)/1000)×n。
在被告售車時附具的三包憑證中明示使用補償系數(shù)為0.8%,計算使用補償費9590元。
綜上,原告訴求事實清楚,證據(jù)充分,本院依法予以認定,被告所辯,無證據(jù)支持,本院不予采信。
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一十一條 ?,《家用汽車產(chǎn)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guī)定》第二十一條 ?、第二十五條 ?、第二十六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滄州市興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為原告更換與其所購車輛相同型號
的、新的,合格的大眾朗行轎車一輛。
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履行完畢。
二、原告董玉某應向被告滄州市興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支付因使用家用汽車產(chǎn)品所產(chǎn)生的合理使用補償費9590元。
限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履行完畢。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加倍支付延遲履行期間的利息。
訴訟費3450元,由被告滄州市興華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負擔。
審判長:張德山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