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市金禹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張富春(湖北居正律師事務所)
陳萬軍(湖北居正律師事務所)
河北保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
馬志軍(河北一公律師事務所)
河北省華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張莉莉
李海明
原告:荊州市金禹防水材料有限公司。
住所地湖北省荊州市荊州區(qū)紀南鎮(zhèn)紅光村八組。
法定代表人:許汝成,系公司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張富春,湖北居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陳萬軍,湖北居正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河北保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
住所地河北省唐縣向陽北街。
法定代表人:王偉保,系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馬志軍,河北一公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河北省華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住所地河北省唐縣南環(huán)路西
法定代表人:王玉田,系公司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張莉莉,女,漢族,1973年11月23日生,住定興縣,系公司法律顧問。
委托代理人:李海明,男,漢族,1971年6月1日生,住定興縣,系公司法律顧問。
原告荊州市金禹防水材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金禹公司)訴被告河北保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保廈公司)、河北省華盛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盛建筑公司)物權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審理。原告委托代理人張富春、被告保廈公司委托代理人馬志軍、被告華盛建筑公司委托代理人張莉莉、李海明到庭參加訴訟,原告法定代表人許汝成、原告委托代理人陳萬軍、被告保廈公司法定代表人王偉保、被告華盛建筑公司法定代表人王玉田未到庭。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本院正在審理的另一建筑施工分包合同糾紛案件是以施工面積為依據(jù)計算合同價格,雖然審理結果與本案有關聯(lián)但并不會對本案有直接影響,被告保廈公司申請中止審理本案的辨論意見本院不予支持;原告金禹公司與被告華盛建筑公司簽訂的《北城楓景三期防水施工合同》包工包料且以工程總價按實際防水展開面積結算,合同中雙方未約定剩余防水卷材的歸屬即說明原告金禹公司擁有防水卷材的所有權,華盛建筑公司亦承認防水卷材歸原告所有,因此防水卷材的所有權應當歸屬于原告金禹公司。在被告保廈公司接管倉庫之后,金禹公司施工人員王玉山(出庭證人)在施工現(xiàn)場見到了施工人員使用本公司的防水卷材,施工人員錄音資料與依法調取的110報警信息單、被告保廈公司私自裝運防水卷材的視頻資料相互佐證證明被告保廈公司實施了私自拉走防水卷材用于施工的行為。從原告金禹公司的出庫單和物流信息顯示原告向唐縣北城楓景運送了12170平方米的防水卷材,被告保廈公司辯稱防水卷材的入庫數(shù)沒有兩被告方的簽字認可,因為施工所用防水卷材是原告施工自用材料,原告與被告之間并不是買賣關系,用量多少不需要兩被告簽字認可,被告保廈公司亦沒有提供相應證據(jù)證明原告金禹公司運送的防水卷材沒有運送到北城楓景工地,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之規(guī)定被告保廈公司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證人王玉山證明每卷卷材的面積是10平方米,與金禹公司出庫單上的出庫單位是平方米相對照,可見防水卷材的計量單位是平方米,也可以是卷,金禹公司稱每卷卷材10平方米真實可信。由此可知,封存在倉庫中的370卷防水卷材面積為3700平方米,施工面積與使用卷材面積相等,施工所用防水卷材3452.39平方米。原告的防水卷材出庫數(shù)減去施工所用再減去庫存數(shù)即保廈公司私自使用數(shù),共計5017.61平方米?!侗背菞骶叭诜浪┕ず贤飞霞s定了以施工面積計算的合同價格,其中包括防水卷材價格和施工費的價格,雖然被告保廈公司辯稱原告金禹公司自行提供的防水卷材價格33.5元不能作為計算損失的依據(jù),但是被告保廈公司沒有進一步提供價格計算依據(jù),依法應按照原告金禹公司出庫價格33.5元每平方米計算較妥,5017.61平方米共計人民幣168089.935元。原告向北城楓景項目工地運送防水卷材三次物流運費共計24340元,平均每平方米防水卷材的物流費用是2元,除去施工自用部分3452.39平方米的物流費用,原告金禹公司的物流損失為17435.22元。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第三十四條 ?,第三十七條 ?相關規(guī)定,動產(chǎn)被無權占有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動產(chǎn)被侵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即原物存在的返還原物,原物被侵害的請求損害賠償,封存于倉庫中的370卷卷材應當返還原物,而被保廈公司私自拉走用于施工的防水卷材適用賠償損失。因被告保廈公司辨稱扣留的防水卷材歸被告華盛建筑公司所有,依原告申請我院依法追加華盛建筑公司為被告,因此對被告華盛公司的答辯意見本院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四條 ?、第三十七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封存于河北保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倉庫中的370卷防水卷材歸原告荊州市金禹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所有。
二、被告河北保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自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荊州市金禹防水材料有限公司防水卷材價款168089.935元,賠償物流損失17435.22元,共計185525.155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942元,申請財產(chǎn)保全費1170元由被告河北保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時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保定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本院正在審理的另一建筑施工分包合同糾紛案件是以施工面積為依據(jù)計算合同價格,雖然審理結果與本案有關聯(lián)但并不會對本案有直接影響,被告保廈公司申請中止審理本案的辨論意見本院不予支持;原告金禹公司與被告華盛建筑公司簽訂的《北城楓景三期防水施工合同》包工包料且以工程總價按實際防水展開面積結算,合同中雙方未約定剩余防水卷材的歸屬即說明原告金禹公司擁有防水卷材的所有權,華盛建筑公司亦承認防水卷材歸原告所有,因此防水卷材的所有權應當歸屬于原告金禹公司。在被告保廈公司接管倉庫之后,金禹公司施工人員王玉山(出庭證人)在施工現(xiàn)場見到了施工人員使用本公司的防水卷材,施工人員錄音資料與依法調取的110報警信息單、被告保廈公司私自裝運防水卷材的視頻資料相互佐證證明被告保廈公司實施了私自拉走防水卷材用于施工的行為。從原告金禹公司的出庫單和物流信息顯示原告向唐縣北城楓景運送了12170平方米的防水卷材,被告保廈公司辯稱防水卷材的入庫數(shù)沒有兩被告方的簽字認可,因為施工所用防水卷材是原告施工自用材料,原告與被告之間并不是買賣關系,用量多少不需要兩被告簽字認可,被告保廈公司亦沒有提供相應證據(jù)證明原告金禹公司運送的防水卷材沒有運送到北城楓景工地,根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 ?之規(guī)定被告保廈公司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后果。證人王玉山證明每卷卷材的面積是10平方米,與金禹公司出庫單上的出庫單位是平方米相對照,可見防水卷材的計量單位是平方米,也可以是卷,金禹公司稱每卷卷材10平方米真實可信。由此可知,封存在倉庫中的370卷防水卷材面積為3700平方米,施工面積與使用卷材面積相等,施工所用防水卷材3452.39平方米。原告的防水卷材出庫數(shù)減去施工所用再減去庫存數(shù)即保廈公司私自使用數(shù),共計5017.61平方米?!侗背菞骶叭诜浪┕ず贤飞霞s定了以施工面積計算的合同價格,其中包括防水卷材價格和施工費的價格,雖然被告保廈公司辯稱原告金禹公司自行提供的防水卷材價格33.5元不能作為計算損失的依據(jù),但是被告保廈公司沒有進一步提供價格計算依據(jù),依法應按照原告金禹公司出庫價格33.5元每平方米計算較妥,5017.61平方米共計人民幣168089.935元。原告向北城楓景項目工地運送防水卷材三次物流運費共計24340元,平均每平方米防水卷材的物流費用是2元,除去施工自用部分3452.39平方米的物流費用,原告金禹公司的物流損失為17435.22元。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的第三十四條 ?,第三十七條 ?相關規(guī)定,動產(chǎn)被無權占有的,權利人可以請求返還原物;動產(chǎn)被侵害的,權利人可以請求損害賠償,即原物存在的返還原物,原物被侵害的請求損害賠償,封存于倉庫中的370卷卷材應當返還原物,而被保廈公司私自拉走用于施工的防水卷材適用賠償損失。因被告保廈公司辨稱扣留的防水卷材歸被告華盛建筑公司所有,依原告申請我院依法追加華盛建筑公司為被告,因此對被告華盛公司的答辯意見本院不予支持。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三十四條 ?、第三十七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封存于河北保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倉庫中的370卷防水卷材歸原告荊州市金禹防水材料有限公司所有。
二、被告河北保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自判決生效后十日內賠償原告荊州市金禹防水材料有限公司防水卷材價款168089.935元,賠償物流損失17435.22元,共計185525.155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的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5942元,申請財產(chǎn)保全費1170元由被告河北保廈房地產(chǎn)開發(fā)有限公司負擔。
審判長:馮立安
審判員:劉改橋
審判員:郭立營
書記員:賈明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