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范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江陰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尤辰榮,上海英恒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鄒軼煒,上海英恒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朱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
被告:朱錫山,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寶山區(qū)。
上列兩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甲三,上海市中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范某某與被告朱某、朱錫山共有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2月19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3月5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范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尤辰榮、被告朱錫山及兩被告的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李甲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范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要求依法分割上海市寶山區(qū)菊泉街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803室房屋”),三人各占三分之一份額,原告范某某所占三分之一份額歸被告朱某所有,朱某補償范某某人民幣90萬元。事實和理由:范某某與朱某原系夫妻,被告朱錫山系朱某之父。因本市天寶路XXX弄XXX號房屋(以下簡稱“天寶路房屋”)拆遷,范某某、朱某、朱錫山三人取得803室房屋,803室房屋于2013年2月27日登記為范某某、朱某、朱錫山三人共同共有。范某某與朱某于2018年11月26日經(jīng)法院調(diào)解離婚,因803室房屋涉及第三人權利,離婚時未作處理。范某某與朱某已離婚,雙方共有權基礎喪失,故起訴要求析產(chǎn)分割。
被告朱某、朱錫山辯稱,對范某某所述其與朱某原系夫妻、二者離婚、803室房屋因天寶路房屋拆遷取得、803室房屋登記為范某某、朱某、朱錫山三人共同共有等事實沒有異議,但認為,803室房屋來源于天寶路房屋動遷安置,范某某不是天寶路房屋同住人和安置對象,當時基于朱某與范某某的夫妻關系,才將803室房屋的產(chǎn)權份額贈與給了范某某,是以二者夫妻白頭偕老為條件的贈與,對范某某主張的權利份額不予認可。范某某對803室房屋享有部分物權,現(xiàn)朱某與范某某的婚姻關系解體,范某某所占份額歸朱某所有,由朱某給予補償;考慮婚姻關系維持的時間,同意補償范某某16萬元。不同意范某某的訴請。
原告范某某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質(zhì)證。對當事人無異議的(2018)滬0113民初22933號民事調(diào)解書、上海市城市居住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適用價值標準房屋調(diào)換)、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上海市不動產(chǎn)登記簿房屋狀況及產(chǎn)權人信息等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和經(jīng)審查確認的證據(jù),本院認定事實如下:
一、范某某與朱某原系夫妻,于2010年3月18日登記結婚,2018年11月26日經(jīng)本院調(diào)解離婚。離婚時未涉及803室房屋的處理。
二、2010年4月4日,被拆遷人朱長榮(亡)、劉香蘭等(乙方)與拆遷人(甲方)就天寶路私房拆遷簽訂房屋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約定,乙方選擇按貨幣補償金額同等價值的產(chǎn)權房屋調(diào)換的補償安置方式,甲方安置乙方803室等多套房屋。2012年2月8日,范某某、朱某、朱錫山三人簽訂購買803室房屋的商品房預售合同。2013年2月27日,范某某、朱某、朱錫山三人經(jīng)核準登記為803室房屋的房地產(chǎn)權利人,為共同共有。審理中,雙方當事人表示,803室房屋于2012年裝修,現(xiàn)價值(含裝修)同意按270萬元計算。
本院認為,共同共有人在共有的基礎喪失或者有重大理由需要分割時可以請求分割。803室房屋經(jīng)登記為范某某、朱某、朱錫山三人共同共有,現(xiàn)范某某與朱某已離婚,范某某以雙方對803室房屋共有的基礎已喪失為由要求分割,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予以準許。雙方當事人對于803室房屋分割沒有達成協(xié)議,應根據(jù)等分原則處理,范某某主張三人各占三分之一份額的意見可予采納。被告關于范某某應少分的意見,本院不予采納。雙方當事人對范某某所占份額歸朱某所有、由朱某支付范某某房屋折價款達成一致,本院予以準許。雙方當事人同意803房屋(含裝修)按270萬元計,本院對范某某要求支付折價款90萬元的訴請予以準許。803室房屋系共同共有,裝修作為房屋的添附物,也應屬共同共有,不宜與房屋分別處理;且從2012年裝修至今已共同使用6年多,裝修經(jīng)折舊后的價值已不大,故本院對被告關于房價款中扣除裝修費用的意見不予采納。
綜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十九條、第一百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五)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登記為原告范某某、被告朱某、朱錫山共同共有的上海市寶山區(qū)菊泉街XXX弄XXX號XXX室房屋,歸被告朱某、朱錫山按份共有,其中被告朱某占三分之二份額,被告朱錫山占三分之一份額。原告范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一個月內(nèi)配合辦理房地產(chǎn)權利轉(zhuǎn)移的相關手續(xù);
二、原告范某某在上述房屋中所占三分之一份額,由被告朱某折價補償90萬元,該款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一個月內(nèi)付清。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負有其他義務的當事人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其他義務,應當依照該法律條款之規(guī)定支付遲延履行金。
案件受理費減半收取計14,200元,由原告范某某負擔4,733元,被告朱某、朱錫山負擔9,467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金敏浩
書記員:茅海靈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