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范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
原告馮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待業(yè)。
二原告委托代理人周珊(特別授權(quán)),當陽市法律援助中心律師。
被告肖本義,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個體經(jīng)營戶。
委托代理人胡虎(一般授權(quán)),湖北楚雄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當陽市水利局。
法定代表人劉永平,該局局長。
委托代理人鐘先國(特別授權(quán)),湖北新世界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范某某、馮某某訴被告肖本義、當陽市水利局生命權(quán)、健康權(quán)、身體權(quán)糾紛一案,本院于2012年8月14日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由審判員于圣宏獨任審判,于2013年10月1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范某某、馮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周珊,被告肖本義及其委托代理人胡虎、當陽市水利局的委托代理人鐘先國到庭參加訴訟。訴訟中,雙方當事人申請和解三個月,現(xiàn)和解未果。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經(jīng)審理查明,2013年6月23日,二原告之子范宇航(xxxx年xx月xx日出生)與19名同學相邀到同學鄭昕怡家為其慶祝生日,午飯后又一起相約到事故地段兩河鎮(zhèn)孫場村五組沮漳河河邊玩耍,袁世杰、鄭巍、馮俊、范宇航4人先后下水,同學肖敏等人提醒水深,但4人未聽勸阻,在河中手牽手往河東邊對岸走,不一會便落入深水區(qū),隨后發(fā)出呼救,在河邊玩耍的同學宋敏俐便下水前往施救,落入水中,張星宇見狀便去救宋敏俐,也沉入水中。公安機關及相關部門接警后趕到現(xiàn)場,先后在河東將袁世杰、鄭巍、馮俊、范宇航4人,在河西將宋敏俐、張星宇的尸體打撈上岸。
同時查明,肖本義于2005年開始在當陽市兩河鎮(zhèn)孫場村沮漳河段利用抽砂船抽砂(深度2M、寬度100M、長度150M),并向當陽市水利局申請辦理了“河道采砂許可證”。本案事故發(fā)生時屬于禁采期,肖本義停止了采砂,在采砂船旁用門板設置了“禁止游泳”警示標志(已倒下),沒有請人照看采砂場地。6名學生溺水身亡地屬肖本義采砂區(qū)域范圍。
本院認為,行為人因過錯侵害他人民事權(quán)益,應當承擔侵權(quán)責任。袁世杰、鄭巍、馮俊、范宇航、宋敏俐、張星宇6人溺水身亡事故中,范宇航在事故發(fā)生時已滿15周歲,其應當可以預見走進河中玩水會危及生命安全,且有同學警示危險,由于其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已經(jīng)預見但輕信能夠避免,以致造成自己溺亡后果的發(fā)生,其自身對此存在過錯。二原告作為監(jiān)護人沒有盡到教育與管理等監(jiān)護責任,應承擔該事故的主要責任。被告肖本義在靠近村莊的河段采砂,雖已取得采砂許可證,但其采砂行為必然導致河段自然狀況改變,形成較深的水坑,對附近村莊居民的生命安全形成一定的危險。且其在采砂水域沒有設置非常明顯的警示標志,砂場停業(yè)期間,也未請專人看管,疏于安全管理防范,存在一定的過錯,應對本起事故后果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被告當陽市水利局作為河道主管部門對所屬轄區(qū)范圍內(nèi)河道取土、采砂等行為實施管理,即對河道管理范圍內(nèi)肖本義采砂的經(jīng)營行為有審批和核發(fā)許可證的管理職責,又對肖本義采砂的經(jīng)營行為有責令停止違法行為并依法進行行政處罰的管理職責,河道主管部門這種管理職責是一種行政管理,不能將河道主管部門對在河道管理范圍內(nèi)采砂等經(jīng)營者的行政管理責任與該經(jīng)營者不履行法定義務或者在存在公共安全隱患的作業(yè)現(xiàn)場未設置明顯標志以及采取安全措施這一注意義務致人損害應當承擔的民事責任混為一談,更不能將該經(jīng)營者應當履行的法定義務轉(zhuǎn)嫁至河道主管部門。本案當陽市水利局的行政管理行為與6名學生溺亡無直接因果關系,故二原告請求當陽市水利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與事實及法律規(guī)定不符,本院不予支持。結(jié)合本案實際情況,以被告肖本義承擔20%責任為宜。原告請求的總損失455000.5元計算有誤,應為454989.5元(1、死亡賠償金416800元、2、喪葬費17589.5元、3、交通費600元、4、精神撫慰金20000元),二被告僅對交通費提出異議,認為原告未提交交通費票據(jù),可酌定500元,本院結(jié)合路程及本案的實際情況考慮,原告請求交通費600元并無不當,其他項目的請求也符合相關法律規(guī)定,故本院對原告請求的總損失按金額454989.5元予以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quán)責任法》第六條、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三款、第二十七條、第二十九條,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quán)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八條第二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由被告肖本義賠償二原告各項經(jīng)濟損失共計90997.9元(454989.5元×20%)。
二、駁回二原告的其他訴訟請求。
上述款項限被告肖本義于本判決生效后十五日內(nèi)履行,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720元,(原告申請緩交),減半收取360元,由二原告承擔100元,被告肖本義承擔26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交副本,上訴于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并預交上訴案件的受理費720元。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的開戶行戶名及其銀行賬號為(收款單位:宜昌市非稅收入管理局,開戶銀行:三峽農(nóng)行二馬路支行,賬號:370201040002673-1)。
審判員 于圣宏
書記員:趙瑩瑩 員劉津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