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蘇州市長某鋼模板租賃站,住所地江蘇省蘇州市。
法定代表人:沈?qū)毴偨?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趙鴻,江蘇衡鼎(蘇州)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海燕,江蘇衡鼎(蘇州)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被告:上海雷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虹口區(qū)。
法定代表人:李雷鋼,執(zhí)行董事。
委托訴訟代理人:皋榮蓉,江蘇瀛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沈露,江蘇瀛元律師事務所實習律師。
第三人:上海永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金山區(qū)廊下鎮(zhèn)南大街XXX號XXX室30座。
法定代表人:錢春健,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曉琳,上海市申達(蘇州)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李雷鋼,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蘇省啟東市寅陽鎮(zhèn)江樓村五組27-1號。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琰,江蘇瀛元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蘇州市長某鋼模板租賃站與被告上海雷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建筑設備租賃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后,依法通知上海永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李雷鋼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并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趙鴻律師、吳海燕實習律師、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皋榮蓉律師、第三人上海永碩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稱永碩公司)法定代表人錢春健、委托訴訟代理人黃曉琳律師,第三人李雷鋼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琰律師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令:一、被告支付原告設備租金977,632元,并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支付該款項自2016年1月31日起至判決生效之日止的利息;二、判令被告支付未退還鋼管部分的賠償款245,507元。事實及理由:2012年10月17日,永碩公司承建吳江盛澤歐洲城工程,因施工需要租用腳手架等建筑設備,與原告簽訂《財產(chǎn)租賃合同》。后永碩公司退出施工場地,后續(xù)施工由被告承接,《財產(chǎn)租賃合同》也由被告實際履行。根據(jù)原、被告之間2016年1月31日的租金費用結(jié)算明細單,被告尚欠租金977,632元,并有鋼管24550.7米未退還,折合價款為245,507元。該結(jié)算單由被告財務人員黃蓉及劉瑾瑜核對簽字確認。因追討無果,故起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辯稱,原、被告之間不存在租賃合同關系,被告未曾使用過原告的租賃物,原告要求被告支付租金及賠償租賃物無事實依據(jù)。黃蓉曾經(jīng)也為永碩公司做過財務,對其確認的結(jié)算明細單被告并未授權。請求駁回原告全部訴訟請求。
第三人永碩公司述稱:《財產(chǎn)租賃合同》確系原告與永碩公司所簽,腳手架設備等系為吳江盛澤工程所租賃。當時其與被告口頭協(xié)議合作該項目,后與被告產(chǎn)生矛盾其退出。退出時被告稱該工程所有的欠款和收入不再與永碩公司有關。原告對此事亦知情,故才與被告對賬確認后續(xù)租賃費。其參與項目時已付過設備租賃費20萬元,退出之后租賃費應由被告承擔,請求法院依法判決。
第三人李雷鋼述稱,同意被告對本案的所有意見。其雖然對涉案工程進行結(jié)算,但該行為是以永碩公司場地工作人員身份進行的,與被告無關。其記不清收取款項每一筆所針對的項目。歐景花園一、二期續(xù)建項目才是被告承接的,租賃的是案外人的某某,與原告無關。之前都是永碩公司為租賃方,原告應與永碩公司結(jié)算。原告向被告主張租賃費,與永碩公司有惡意串通的嫌疑。
經(jīng)證據(jù)舉證和質(zhì)證,并根據(jù)當事人陳述及審查,本院認定事實如下:第三人永碩公司(乙方)為承建歐景花園一期、二期外墻落地腳手架等工程分別于2012年9月8日、11月26日與案外人江蘇南通二建集團有限公司(甲方,以下稱南通二建)簽訂《工程分包合同(腳手架)》兩份,承包方式為包工包料、包質(zhì)量、包工期,承包范圍主要為外墻落地腳手架、懸挑架、電梯井內(nèi)落地式腳手架等等。工程地點位于蘇州盛澤鎮(zhèn)郎中蕩東北側(cè)地塊,并約定李雷鋼作為現(xiàn)場代表,負責處理合同相關事宜。合同除由南通二建公司、永碩公司加蓋公司印章外,錢春健及李雷鋼均在乙方處簽名。2012年10月17日,原告與永碩公司簽訂《財產(chǎn)租賃合同》,約定永碩公司向原告租賃鋼管、扣件等建筑施工物資用于其所承建的盛澤歐洲城二期工程。鋼管按市場價計算每米10元,扣件按市場價每只4元。租金每月底最后一天結(jié)算一次,永碩公司應按原告所開具的結(jié)算單和收據(jù)每月結(jié)付租金50%,余款工程竣工,鋼管扣件等材料還清后一年內(nèi)付清。合同履行中,由原永碩公司財務人員黃蓉對雙方結(jié)算進行審核確認。2013年底永碩公司退出工程,黃蓉則繼續(xù)作為財務人員隨李雷鋼留在該項目。原、被告未就原永碩公司租賃并已在工地上使用的腳手架等重新簽訂書面合同。2016年2月2日,原告作出涉案工程腳手架項目截止至2016年1月31日的結(jié)算清單,確定鋼管、扣件、套管等用量累計欠款977,632元,鋼管24550.7米,由黃蓉等核對簽字確認。
另查明,被告成立于2011年10月18日,原名稱為上海雷港腳手架有限公司,2017年6月6日變更為上海雷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系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李雷鋼系公司法定代表人、持股100%股東,并任職執(zhí)行董事。2016年2月5日,李雷鋼以永碩公司名義與南通二建結(jié)算歐景花園一、二期腳手架工程款,合計5,647,441元,其在工程結(jié)算確認書上簽名捺手印,并在《已付款匯總表》上確認2012年11月29日收取南通二建上述工程現(xiàn)金2,000元,確認2012年12月6日至2013年11月1日,由錢春健經(jīng)手收款2,917,814.60元,確認2014年1月24日至2016年2月3日,其經(jīng)手收款2,584,403元并收取2012年至2014年宿舍及領料款合計143,223.40元,其中2014年1月24日、4月17日20萬元、15萬元均匯入李雷鋼個人賬戶;2015年7月7日20萬元、2016年2月3日434,403元均匯入被告賬戶。
上述事實,由原告提供的《財產(chǎn)租賃合同》、《租金費用結(jié)算單》、微信對賬記錄、永碩公司提供的《工程分包合同》、被告向南通二建出具的《付款申請說明》、付款憑證、南通二建的支付明細等證據(jù)及原告、被告、永碩公司、李雷鋼當庭陳述為證。
審理中,原告陳述被告系李雷鋼一人持股有限公司,從其向南通二建指示付款來看,個人賬戶和公司賬戶都有收款,李雷鋼又不能證明公司財產(chǎn)獨立于其個人財產(chǎn),故李雷鋼應對被告?zhèn)鶆粘袚B帶責任。被告及李雷鋼則堅持認為與原告沒有合同關系,不同意原告訴訟請求。雙方各執(zhí)己見致調(diào)解無效。
本院認為:當事人行使權力、履行義務應當遵循誠實信用原則。涉案《財產(chǎn)租賃合同》雖是原告與永碩公司所簽訂,但在與南通二建訂立的《工程分包合同(腳手架)》上,不僅有永碩公司的印章、錢春健的簽字,李雷鋼亦簽字,在被告及李雷鋼沒有提供證據(jù)證明李雷鋼是永碩公司員工的情況下可以認定永碩公司陳述項目開始之時系由永碩公司與李雷鋼合作承建系事實。根據(jù)李雷鋼向南通二建作出的工程結(jié)算確認書,已付款匯總表、付款申請說明、付款憑證可以證明永碩公司于2013年年底退出項目施工亦屬實。眾所周知,腳手架設備從房地產(chǎn)項目建設開始直至結(jié)束,有使用的延續(xù)性。永碩公司退出后留在現(xiàn)場的腳手架設備并未拆除、歸還,直至2016年2月,該腳手架工程方由李雷鋼與南通二建結(jié)算。自2014年1月起,工程價款由南通二建公司支付給李雷鋼或被告或由李雷鋼指定付款,均應視為由被告或李雷鋼受益。結(jié)合黃蓉簽字的結(jié)算單及李雷鋼作為被告唯一股東的事實,可以認定系被告繼續(xù)租賃使用原告設備,被告與李雷鋼否認上述事實,并無相反證據(jù)提供。綜上,應認定原告雖未與被告簽訂書面協(xié)議,自永碩公司退出后,腳手架等設備確系被告租賃和使用,雙方租賃關系客觀存在,對于結(jié)欠的工程腳手架等租賃費被告應當承擔支付義務。同理,對未能退還的鋼管被告應予以退回,不能退還的則應當賠償相應費用。被告系一人有限責任公司,李雷鋼系被告持股100%股東,其不能證明公司財產(chǎn)獨立于股東個人財產(chǎn),則應對公司債務承擔連帶責任。關于原告主張的逾期付款利息,考慮到南通二建最后付款及腳手架拆除需要一定時間,故本院酌定按照被告收取最后一筆結(jié)算款之日一年屆滿起算。被告和李雷鋼若認為與永碩公司尚有項目初期合作款項未結(jié)清可另行主張權利。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第六十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被告上海雷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支付原告蘇州市長某鋼模板租賃站租賃費977,632元,并支付該款項自2017年2月4日至本判決生效之日止以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的利息;
二、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10日內(nèi),被告上海雷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退還原告蘇州市長某鋼模板租賃站鋼管24550.7米,若不能退還則應支付折價賠償款245,507元;
三、第三人李雷鋼對上述第一、二項承擔連帶責任。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案件受理費16,618.25元,由被告上海雷港建筑工程有限公司與第三人李雷鋼共同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15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朱慧勇
書記員:陳道喆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