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臧國君,男,1959年4月3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通河縣。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偉華,男,黑龍XX鑠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許言奇,男,黑龍江龍洋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通河縣畜牧總站。法定代表人:王婧邦,職務:站長。住所地:通河縣大通河大街。委托訴訟代理人:張如珠,男,1946年11月30日出生,漢族,通河縣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住通河縣。第三人:劉富雙,男,1975年5月15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通河縣。第三人:呂彥軍,男,1962年10月1日出生,漢族,個體,住通河縣。第三劉富雙、呂彥軍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文彬,男,通河縣三站鄉(xiāng)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住通河縣。第三人:翟永財,男,1959年2月6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通河縣。第三人:趙存紅,男,出生年月不詳,農(nóng)民,住通河縣。委托代理人:唐玉香,女,1959年6月2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通河縣(系趙存紅妻子)。第三人:孔令超,男,1950年9月23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通河縣。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麗菊,女,1977年5月21日出生,漢族,農(nóng)民,住通河縣(系孔令超兒媳)。
原告臧國君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法院判決確認原、被告之間簽訂的草原承包合同書合法有效;2、要求法院判令原告與通河縣濃河鎮(zhèn)畜牧發(fā)展中心于2002年4月13日簽訂的草原承包合同繼續(xù)履行;3、判令被告承擔本案的訴訟費用。事實和理由:2002年4月13日,原告臧國君與通河縣濃河鎮(zhèn)畜牧發(fā)展中心簽訂草原承包合同書,原告取得了900畝草原承包經(jīng)營權,具體四至為北鄰民權地,東臨民權地,西鄰頭道河子,南鄰趙存紅,承包期限至2031年4月12日止。在合同履行期間內(nèi),原告多次找到被告,要求向被告交納承包費,被告通河縣畜牧總站拒絕收取承包費,并于2016年9月18日以原告未按合同約定履行交納草原承包費義務等理由,給原告下達解除合同通知書,2016年11月2日被告又下發(fā)廢止解除合同通知書。原告認為,被告下達的解除草原承包合同通知書屬于違約行為,侵犯了原告草原承包經(jīng)營權,原告于2016年9月21日向通河縣法院起訴,請求法院判決確認原告臧國君與通河縣濃河鎮(zhèn)畜牧發(fā)展中心簽訂的草原承包合同有效,合同繼續(xù)履行。2016年11月30日,通河縣法院下發(fā)(2016)黑0128民初1538號民事裁定書,以原告的訴訟請求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的起訴條件為由駁回原告的起訴。原告不服,上訴于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以(2017)黑01民終字1904號民事裁定書裁定:“一、撤銷通河縣法院(2016)黑0128民初1538號民事裁定;二、指定通河縣人民法院審理”。本案審理過程中,本院依職權追加了劉富雙、呂彥軍、翟永財、趙存紅、孔令超為本案的第三人。后原告提出在本次訴訟中放棄繼續(xù)履行草原承包合同的訴訟請求。
原告臧國君與被告通河縣畜牧總站、第三人劉富雙、呂彥軍、翟永財、趙存紅、孔令超牧業(yè)承包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7年7月26日立案后,依法進行了審理。
本院經(jīng)審查認為,2002年4月13日,通河縣濃河鎮(zhèn)畜牧發(fā)展中心對該爭議草原地具有對外發(fā)包的權利。通河縣濃河鎮(zhèn)畜牧發(fā)展中心將爭議草原地發(fā)包給原告臧國君后,2010年至2014年期間,被告通河縣畜牧總站分別將爭議草原地另行發(fā)包給第三人劉富雙、呂彥軍、翟永財、趙存紅、孔令超。以上五名第三人對爭議草原地進行了經(jīng)營使用。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第十六條規(guī)定:“草原所有權、使用權的爭議,由當事人協(xié)商解決;協(xié)商不成,由有關人民政府處理。單位之間的爭議,由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個人之間、個人與單位之間的爭議,由鄉(xiāng)(鎮(zhèn))人民政府或者縣級以上人民政府處理。當事人對有關人民政府的處理不服的,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訴。”本案屬于草原使用權爭議,人民政府處理是必要的前置程序,未經(jīng)人民政府先行解決,人民法院不應直接做出處理。故原告的起訴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本院應予駁回。綜上所述: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草原法》第十六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零八條第四項、第一百二十四條第一款第三項規(guī)定,裁定如下:
駁回原告臧國君的起訴。案件受理費100元(原告臧國君已預交),現(xiàn)全部退回。如不服本裁定,可以在裁定書送達之日起十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黑龍江哈爾濱市中級人民法院。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