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胡海濱,居民身份證號碼231005197305151035,男,1973年5月15日出生,漢族,住所地黑龍江省牡丹江市東安區(qū)。
委托代理人王瑋平,黑龍江博學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牡丹江市綠苑園林工程有限公司,住所地牡丹江市愛民區(qū)。
法定代表人王和棟,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鄂恒志,黑龍江鑫鼎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牡丹江新世紀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住所地牡丹江市東安區(qū)興隆鎮(zhèn)。
法定代表人鄭繼運,董事長。
委托代理人王占云,黑龍江正大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胡海濱與被告牡丹江市綠苑園林工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綠苑公司)、第三人牡丹江新世紀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世紀公司)案外人執(zhí)行異議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4月21日受理后,于2016年6月1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胡海濱的委托代理人王瑋平,被告綠苑公司委托代理人鄂恒志、第三人新世紀公司委托代理人王占云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2013年10月22日簽訂的認購書、POS簽購單及2013年10月22日收據,上述三份書證能相互佐證,并證實原告胡海濱與第三人新世紀公司簽訂認購書及繳納定金的事實,對該三份書證予以采信,對其證明的上述事實予以確認;結合第三人新世紀公司庭審中對辦理抵賬手續(xù)過程的自認,對2015年10月13日銷售審批表、抵賬流轉單予以采信。2013年10月22日承諾書、2014年3月10日聲明均系第三人新世紀公司單方作出,無其他證據予以佐證,本院對其不予采信。
證據二,2013年10月22日收據、2016年3月4日發(fā)票、入住會簽單。證明:2013年10月22日第三人向原告交付了本案訴爭房屋,原告自2013年10月22日起實際占有并使用房屋。
被告綠苑公司的質證意見:對入住單不認可是復印件,對物業(yè)費收據不認可,因為原告的頂賬行為是2015年10月份,只有在購房款交付完畢后,開發(fā)商才能辦理入住手續(xù),原告所提供的上述證據均不能證明2013年已經實際入住的事實,如果原告方承認存在實際頂賬行為,應該向人民法院提供相應的財務頂賬手續(xù)。
第三人新世紀公司的質證意見:對形式要件及證明問題均沒有異議。
本院認為,該組證據的三份書證能相互佐證,證實原告辦理了入住手續(xù)并交納了2013年10月22日至2017年10月21日的物業(yè)管理費,對上述證據予以采信。
被告綠苑公司及第三人新世紀公司未向本院提供證據。
根據當事人的舉證、質證、法庭調查及本院對上述證據的認證意見,本院確認本案事實如下:
2013年10月22日,原告胡海濱與第三人新世紀公司簽訂《金色維也納認購書》,約定原告胡海濱認購位于牡丹江市百好花園小區(qū)8幢011402室房屋一套,該房屋總面積135.27平方米,總價為671480元,并約定除公司通知外,買方應于2013年12月15日前攜帶本認購書、購房首期款、購房需帶證件及其他材料至金色維也納銷售中心簽訂《商品房買賣合同》。原告胡海濱于當日向第三人新世紀公司支付定金人民幣40000元,第三人新世紀公司出具收據。原告胡海濱稱第三人新世紀公司于2013年10月22日向其出具承諾書,待訴爭房屋解除抵押后給胡海濱開正式合同、發(fā)票。原告胡海濱與第三人新世紀公司及案外人牡丹江百好戴維斯物業(yè)有限責任公司于2013年10月22日簽訂了入住會簽單,并分別于2013年10月22日及2016年3月4日向物業(yè)公司繳納了2013年10月22日至2017年10月21日的物業(yè)管理費。第三人新世紀公司又于2015年10月13日制作銷售審批表及抵賬房流轉單,辦理了將訴爭房屋通過抵頂債務的方式轉讓給原告胡海濱相關手續(xù)。
另查明,被告綠苑公司因與第三人新世紀公司綠化施工合同糾紛,經牡丹江仲裁委員會仲裁,裁決:“被申請人新世紀公司自本裁決生效時起給付申請人綠苑公司工程款320萬元,并承擔拖欠工程款的利息75600.00元。”被告綠苑公司在仲裁程序中提出財產保全申請,牡丹江市東安區(qū)人民法院于2014年10月30日作出(2014)東保字第20號民事裁定書,查封了第三人牡丹江新世紀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名下包括訴爭房屋在內的6戶房屋。因新世紀公司未按期履行仲裁裁決確定的給付義務,綠苑公司依據仲裁裁決書向本院申請執(zhí)行,在執(zhí)行過程中胡海濱對執(zhí)行標的提出異議,本院于2016年4月5日作出(2016)黑10執(zhí)異21號執(zhí)行裁定書駁回了胡海濱的異議。
本院認為:本案系案外人執(zhí)行異議之訴,案外人主張的權利必須是所有權或者有其他足以阻止執(zhí)行標的物轉讓、交付的實體權利,其目的在于通過訴訟排除對執(zhí)行標的物的強制執(zhí)行。結合當事人的訴辯主張,本案的審理不僅要對案外人是否對執(zhí)行標的物享有所有權進行判斷,還要對其實體權利能否對抗執(zhí)行進行判斷。
關于原告胡海濱與第三人新世紀公司簽訂的認購書效力及胡海濱對訴爭房屋是否享有所有權的問題。原告胡海濱與第三人新世紀公司簽訂的認購書是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沒有違反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且原告已履行了認購書中約定的交付定金的義務,即該合同中其應履行的主要義務,故該認購書合法有效,對雙方具有合同上的拘束力,但是根據我國《物權法》第九條規(guī)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fā)生效力;未經登記,不發(fā)生效力”,胡海濱對于訴爭房屋未辦理房屋產權的預告登記或物權登記,故其目前對訴爭房屋不享有準物權、物權。因此,胡海濱請求確認其為訴爭房屋所有權人的主張不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關于原告胡海濱對訴爭房屋是否享有足以排除執(zhí)行的物權期待權的問題。即使胡海濱沒有取得物權,但如果其因為合同而對訴爭房屋享有的權利符合物權期待權保護條件的,人民法院也不能執(zhí)行。本案原告胡海濱系通過抵頂債務的方式成為訴爭房屋的受讓人,其雙方的抵債行為發(fā)生在綠苑公司查封訴爭房屋之后。如上所述其對訴爭房屋不享有所有權,胡海濱與新世紀公司的抵賬行為僅能產生債法上的效力,即胡海濱享有抵債標的物的登記請求權和交付請求權,其與新世紀公司達成抵債的合意的目的是消滅雙方之間的金錢債,不應優(yōu)先于另一金錢債權的實現(xiàn),故作為抵債受讓人的胡海濱所享有的權利不屬于物權期待權的保護范圍,即胡海濱對訴爭房屋不享有排除執(zhí)行的權利,對其主張停止執(zhí)行訴爭房屋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以支持。另,原告胡海濱認為本案的情形完全符合《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辦理執(zhí)行異議和復議案件若干問題的規(guī)定》第二十九條的規(guī)定,其權利足以排除綠苑公司的執(zhí)行。結合該條內容可知,該規(guī)定僅對買受人的物權期待權利進行了保護,并不適用本案。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三百一十二條第一款第二項及第二款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胡海濱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511元,由原告胡海濱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供副本,上訴于黑龍江省高級人民法院。
審 判 長 姚 波 代理審判員 李慧宇 代理審判員 高玉林
書記員:劉鴻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