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胡海山,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江西省上饒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黃輝,上海駟言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董桂生,上海駟言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聞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區(qū)。
法定代表人:沈乃銓,總經(jīng)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文露,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第三人:趙愛民,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金山區(qū)亭林鎮(zhèn)新巷村2組1056號。
原告胡海山與被告上海聞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勞動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月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于2019年1月23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嗣后,應被告申請,本院追加趙愛民作為第三人參加訴訟,并于2019年6月2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胡海山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董桂生,被告上海聞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法定代表人沈乃銓、被告上海聞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文露到庭參加訴訟。第三人趙愛民到庭參加了第二次庭審。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胡海山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判令原、被告自2017年2月25日起至2018年7月23日止存在勞動關系。事實和理由:被告通過網(wǎng)絡招聘了原告,2017年2月25日入職,約定每月工資報酬由工資和加班工資組成,計件制,從事車床工作,雙方未簽訂勞動合同,發(fā)放過工作服,上班時間為8:00至11:30、13:30至17:00,工作地點在金山區(qū)亭林鎮(zhèn),后公司搬遷至金山區(qū)呂巷鎮(zhèn),工資大部分通過被告法定代表人的微信賬戶發(fā)放,有時以現(xiàn)金形式支付。雙方雖然未簽訂勞動合同,但符合勞動關系的基本特征,故原告不服仲裁裁決,訴至法院,請求判如所請。
被告上海聞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雙方為合作關系,并非勞動關系,原告是在與第三人的合作中受傷,與被告無關。
第三人趙愛民述稱,原告與被告、第三人都是合作關系,第三人在外面承攬的業(yè)務,小件會讓原告做,原告受傷所產(chǎn)生的醫(yī)藥費都是由第三人負擔。
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被告公司的經(jīng)營范圍為通用機械設備的制造及銷售,模具、板金沖壓件、五金的銷售。原告在被告公司從事車床加工工作,雙方未訂立過書面勞動合同。2018年7月23日,原告在工作中受傷。
另查明,原告持有一件顯示有“聞某機械”字樣的藍色工服。
再查明,2017年5月至2018年8月期間,被告法定代表人沈乃銓通過其微信以及銀行賬戶多次向原告轉(zhuǎn)賬。
2018年8月6日,原告向上海市松江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申請仲裁,請求:確認從2017年2月25日至今雙方存在勞動關系。該仲裁委員會于2018年11月8日出具松勞人仲(2018)辦字第2866號裁決書,裁決:原告之仲裁請求,不予支持。裁決后,原告不服該仲裁結果至本院。
庭審中,原告表示其于2017年2月25日至2月27日左右進入被告處工作,具體日期記不清了,工資200元/天,上班時間為8:00至11:30、12:00至16:30,每周做幾天不固定,基本上沒有休息,雙休日晚上一般不加班,周內(nèi)晚上如果加班,從17:00加班至20:30,按照半天工資,即100元發(fā)放。被告則表示其于2017年2月在網(wǎng)上發(fā)過招聘廣告,本來想找工人,但是原告工資要求太高,而且被告招人要繳納社保,結果雙方談不攏,原告便提出用其技術與被告合作,被告承接訂單后,如果來不及做,就讓原告借用被告的設備來做,原告無需打卡考勤,想來就來,不想來就不來,費用發(fā)放也是做完一單后結算,這樣的情況持續(xù)了有一年多時間,原告是在做第三人的訂單過程中受傷,醫(yī)藥費也是由第三人支付,受傷當晚,被告法定代表人才從第三人處得知。第三人表示其與原告是口頭約定,費用也都是現(xiàn)金結算,無簽收。
以上事實,有微信賬單、銀行卡交易明細、仲裁審理筆錄、裁決書及當事人庭審陳述等證據(jù)證實。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主要在于原、被告之間是否存在勞動關系。原告在被告的經(jīng)營場地,利用被告的機器設備工作,被告向原告發(fā)放工資報酬,完全符合勞動關系中用人單位與勞動者之間的權利義務內(nèi)容。另外,原告根據(jù)被告的要求完成一定的工作,且從原告提供的工作服來看,原告身著被告的工作服工作,能夠證實雙方之間存在管理與被管理的人身隸屬性關系。同時,原、被告也符合勞動法律法規(guī)規(guī)定的主體資格,原告從事的工作也為被告業(yè)務的組成部分,符合勞動關系的基本要求。因此,原告要求確認其與被告之間為勞動關系,符合勞動關系的應有之義,本院予以確認。被告辯稱雙方之間為合作關系,但合作僅為一種工作模式,并不影響勞動關系的成立,故被告以此為由否認雙方之間為勞動關系,本院不予采納。
對于勞動關系建立的起始日期,原告主張的入職時間與被告陳述的招工時間能夠相吻合,故對于原告主張的入職時間,本院予以確認。
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第二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胡海山與被告上海聞某機械制造有限公司2017年2月25日至2018年7月23日存在勞動關系。
案件受理費10元,減半收取5元,由原告胡海山負擔(已付)。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朱寧芳
書記員:孫洪陽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