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某
韓桂菊(嘉魚縣司法局魚岳鎮(zhèn)法律服務所)
顧北湖
魯小爐(湖北南嘉律師事務所)
顧某某
原告肖永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
省嘉魚縣人。
委托代理人韓桂菊,嘉魚縣司法局魚岳鎮(zhèn)法律服務所法
律工作者。
被告顧北湖,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
省嘉魚縣人。
委托代理人魯小爐,湖北南嘉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顧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湖北省嘉魚縣人。
原告肖永某與被告顧北湖、顧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5年6月23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5年11月1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肖永某及委托代理人韓桂菊、被告顧北湖及委托代理人魯小爐、被告顧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本院認為,原告提出的證據(jù)1是二被告為了促使信陽市文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結(jié)算工程款而編造的欠款清單,不具有真實性,本院不予采信;證據(jù)2是被告顧某某出具的,且沒有其他證據(jù)可以與之印證是被告顧北湖委托被告顧某某向原告肖永某借款41萬元,本院不予采信;證據(jù)3是原告肖永某與被告顧某某補簽的一份借款協(xié)議,該協(xié)議上顧北湖的簽名是被告顧某某代簽,本院不予采信。被告顧北湖提出的證據(jù)1、2與本案不具有關聯(lián)性,不予采信。被告顧某某提出的證據(jù)1證明顧某某給了被告顧北湖27萬元,且被告顧北湖予以認可,本院予以采信;證據(jù)2是二被告之間的賬目單據(jù),與本案不具有關聯(lián)性,依法不予采信;證據(jù)3、銀行流水一份,具有真實性,證明原告向被告顧某某銀行賬戶轉(zhuǎn)入18萬元,另有10萬元在河南省銀行轉(zhuǎn)入,共計28萬元,原告均表示認可,本院予以采信。
根據(jù)當事人自認的事實,本院依法推定的事實以及根據(jù)以上依法確認的證據(jù),可以確認以下事實:原告肖永某與被告顧某某系朋友關系,被告顧某某與被告顧北湖系同村村民。2011年期間,被告顧某某得知被告顧北湖將在河南省信陽市投資房屋裝飾工程,便和被告顧北湖協(xié)商,希望共同出資。被告顧北湖說如果投資30萬元,工程竣工后連本帶息返還45萬元。被告顧某某自己沒有資金,便邀約原告投資,說如果投資30萬元,工程竣工后連本帶息返還45萬元。原告表示愿意出資,于是分三次向被告顧某某共計給付28萬元(其中2011年8月8日和9月14日分別轉(zhuǎn)賬10萬元,2011年10月1日存入被告顧某某帳戶8萬元)。被告顧某某收款后沒有出具書面憑證,用此款購買了24萬元裝飾材料交給被告顧北湖作為投資,投入到被告顧北湖施工(掛靠信陽市文成裝飾工程有限公司)的華貴源綜合樓裝飾工程。另外被告顧某某還給付被告顧北湖現(xiàn)金3萬元作為投資。2011年底工程基本竣工。被告顧北湖在華貴源綜合樓裝飾工程施工過程中,為了結(jié)算需要,擬定了兩份清單,一份載明:李明,欠款金額2460;陳愛明,欠款金額6900;......肖永某,欠款金額41萬元;顧某某,欠款金額52.4萬元......。另一份載明:曹洋,欠款金額6000元;......肖永某,欠款金額1萬元;顧某某,欠款金額24000元......。后原告與被告顧某某為了便于向被告顧北湖主張權(quán)利,雙方編造了《借款協(xié)議》一份,寫明:甲方(顧某某、顧北湖)因承接華貴源綜合樓裝飾工程,資金短缺,現(xiàn)向乙方(肖永某)借款41萬元,相關事宜,雙方協(xié)議如下:借款用途:該筆借款僅用于華貴源綜合樓裝飾工程項目,不作他用......。該《借款協(xié)議》上原告與被告顧某某簽署了自己的名字,同時被告顧某某還代為簽署了被告顧北湖的名字。該《借款協(xié)議》沒有注明簽署日期。迄今為止,被告顧北湖和被告顧某某均沒有向原告支付本息。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一、原告肖永某與被告顧某某之間是民間借貸關系還是合伙關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條 ?規(guī)定:“個人合伙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xié)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shù)等,合伙經(jīng)營、共同勞動?!惫餐鲑Y、共同經(jīng)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是個人合伙的典型特征。本案中,原告肖永某出資28萬元后,并未與被告顧北湖、顧某某共同經(jīng)營、共同管理,且被告顧某某向原告承諾如果投資30萬元,工程竣工后連本帶息返還45萬元。原告進行了投資,但并不參與工程的經(jīng)營管理,且約定收回固定利潤,不承擔虧損風險,原告與被告之間不符合個人合伙的特征,不構(gòu)成合伙關系,雙方之間名為合伙,實為借貸,屬于自然人之間民間借貸法律關系。原告主張借款金額為30萬元,其提供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主張,被告顧某某自認借款金額為28萬元,依法應予以確認。二、被告顧北湖與被告顧某某是否應共同承擔還款責任?本案中,原告將28萬元轉(zhuǎn)入被告顧某某銀行賬戶后,被告顧某某購買了24萬元建筑材料及現(xiàn)金3萬元交給被告顧北湖作為投資,原告肖永某與被告顧北湖之間無任何金錢往來。原告肖永某訴稱,被告顧某某是在被告顧北湖的授權(quán)下向其借款的,但未提供證據(jù)予以證明,本院不予采納。被告顧某某向原告肖永某借資屬于個人借貸行為,并無被告顧北湖的授權(quán),也不是以二被告所在的公司名義借款,原告與被告顧北湖之間沒有權(quán)利義務關系,故原告起訴起訴要求被告顧北湖承擔還款責任無事實依據(jù)和法律根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三、是否支持原告關于利息部分的訴訟請求?被告顧某某向原告肖永某承諾投資30萬元,工程竣工后可獲得15萬元利潤。雙方對利潤的約定應視為雙方對利息的約定,按約定本金28萬元,工程竣工后可獲利息14萬元,該利息約定違反了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guī)定,對于超出年利率24%的部分不予支持。綜上所述,根據(jù)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條 ?、第八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第二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二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顧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向原告肖永某償還借款本金28萬元,并按年利率24%支付利息(以10萬元為基數(shù),從2011年8月8日起算至本判決確定的還款之日止;以10萬元為基數(shù),從2011年9月14日起算至本判決確定的還款之日止;以8萬元為基數(shù),從2011年10月1日起算至本判決確定的還款之日止);
駁回原告肖永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受理費9600元,由原告肖永某負擔600元,被告顧某某負擔9000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人在遞交上訴狀時,根據(jù)不服判決的請求數(shù)額及《訴訟費交納辦法》第十三條第一款的規(guī)定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訴訟費專戶名稱:湖北省咸寧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行:中國農(nóng)業(yè)銀行咸寧市金穗支行;賬號:17680601040004550。上訴人在上訴期滿后七日內(nèi)仍未預交上訴費用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一、原告肖永某與被告顧某某之間是民間借貸關系還是合伙關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條 ?規(guī)定:“個人合伙是指兩個以上公民按照協(xié)議,各自提供資金、實物、技術(shù)等,合伙經(jīng)營、共同勞動?!惫餐鲑Y、共同經(jīng)營、共享收益、共擔風險是個人合伙的典型特征。本案中,原告肖永某出資28萬元后,并未與被告顧北湖、顧某某共同經(jīng)營、共同管理,且被告顧某某向原告承諾如果投資30萬元,工程竣工后連本帶息返還45萬元。原告進行了投資,但并不參與工程的經(jīng)營管理,且約定收回固定利潤,不承擔虧損風險,原告與被告之間不符合個人合伙的特征,不構(gòu)成合伙關系,雙方之間名為合伙,實為借貸,屬于自然人之間民間借貸法律關系。原告主張借款金額為30萬元,其提供的證據(jù)不足以證明其主張,被告顧某某自認借款金額為28萬元,依法應予以確認。二、被告顧北湖與被告顧某某是否應共同承擔還款責任?本案中,原告將28萬元轉(zhuǎn)入被告顧某某銀行賬戶后,被告顧某某購買了24萬元建筑材料及現(xiàn)金3萬元交給被告顧北湖作為投資,原告肖永某與被告顧北湖之間無任何金錢往來。原告肖永某訴稱,被告顧某某是在被告顧北湖的授權(quán)下向其借款的,但未提供證據(jù)予以證明,本院不予采納。被告顧某某向原告肖永某借資屬于個人借貸行為,并無被告顧北湖的授權(quán),也不是以二被告所在的公司名義借款,原告與被告顧北湖之間沒有權(quán)利義務關系,故原告起訴起訴要求被告顧北湖承擔還款責任無事實依據(jù)和法律根據(jù),本院不予支持。三、是否支持原告關于利息部分的訴訟請求?被告顧某某向原告肖永某承諾投資30萬元,工程竣工后可獲得15萬元利潤。雙方對利潤的約定應視為雙方對利息的約定,按約定本金28萬元,工程竣工后可獲利息14萬元,該利息約定違反了國家有關限制借款利率的規(guī)定,對于超出年利率24%的部分不予支持。綜上所述,根據(jù)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三十條 ?、第八十四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 ?、第二百一十一條 ?第二款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人民法院審理借貸案件的若干意見》第二十六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顧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向原告肖永某償還借款本金28萬元,并按年利率24%支付利息(以10萬元為基數(shù),從2011年8月8日起算至本判決確定的還款之日止;以10萬元為基數(shù),從2011年9月14日起算至本判決確定的還款之日止;以8萬元為基數(shù),從2011年10月1日起算至本判決確定的還款之日止);
駁回原告肖永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金錢給付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受理費9600元,由原告肖永某負擔600元,被告顧某某負擔9000元。
審判長:徐宏彪
審判員:陳世榮
審判員:閔新春
書記員:楊洋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