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肖某某。
委托代理人唐翱翔,江蘇國之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楊某某。
委托代理人王其紅。
被告陳某某。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張家港中心支公司,住所地張家港市楊舍鎮(zhèn)港城大道318號。
負責人季力,該公司總經(jīng)理。
委托代理人杜益華,江蘇和嘉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肖某某與被告楊某某、陳某某、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張家港中心支公司(以下簡稱人保張家港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2月26日立案受理后,依法由審判員路驪珠獨任審判,于2014年4月8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肖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唐翱翔、被告楊某某、陳某某的共同委托代理人王其紅、被告人保張家港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杜益華均到庭參加訴訟。之后裁定適用普通程序審理,并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4年7月31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陳某某撤銷了對王其紅的委托代理權。原告肖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唐翱翔、被告楊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王其紅、被告陳某某、被告人保張家港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杜益華均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經(jīng)審理查明:2012年2月28日20時40分許,楊某某駕駛蘇E×××××轎車,由東向西行駛至張家港市樂紅路與202縣道交叉路口東側300米左右路段時,該車右前部與對方向直行夏國峰駕駛的無號牌二輪摩托車(車后乘坐肖某某)右前部及其人體相撞,造成夏國峰、肖某某受傷,二車損壞的交通事故。事發(fā)后,楊某某棄車逃逸,并于次日來交警大隊投案自首。該起事故經(jīng)交警大隊認定:楊某某夜間駕駛機動車行駛道路,遇情況盲目偏駛道路左側,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其違法行為是造成該起事故的直接原因;楊某某駕駛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后棄車逃逸,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夏國峰駕駛未經(jīng)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登記的二輪摩托車行駛道路,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八條之規(guī)定,但該違法行為與該事故無因果關系。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實施條例》第九十二條第一款以及《道路交通事故處理程序規(guī)定》第四十六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在該起事故中,楊某某承擔全部責任,夏國峰、肖某某不承擔責任。
事故發(fā)生后,肖某某于2012年2月28日至同年3月30日、2013年4月29日至同年5月8日在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住院治療,期間陸續(xù)至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yī)院門診治療。楊某某為其墊付了醫(yī)療費39500元。因損失未得到賠償,肖某某向本院提起訴訟。
另查明:楊某某持有的機動車駕駛證準駕車型為A2,有效期起始日期為2007年11月26日,有效期限6年。蘇E×××××轎車登記的所有人為陳某某。該車在人保張家港支公司投保了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以下簡稱交強險),且約定:保險期限自2011年3月16日0時起至2012年3月15日24時止;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10000元、死亡傷殘賠償限額110000元、財產(chǎn)損失賠償限額2000元。
再查明,張家港市中醫(yī)醫(yī)院司法鑒定所受肖某某的委托,于2013年9月17日對肖某某的傷情進行了鑒定,并于同年9月27日出具張中醫(yī)司鑒所(2013)臨鑒字第674號司法鑒定意見書,鑒定結論的內(nèi)容為:肖某某右下肢短縮構成十級傷殘,右下肢喪失部分功能構成十級傷殘。建議肖某某的誤工時限為240日,營養(yǎng)時限為90日,護理時限為住院期間1人護理,出院后90以內(nèi)1人護理。
又查明,本起交通事故的另一受傷人員夏國峰于2014年4月28日就事故造成的損失向本院提起訴訟,本院于2014年8月7日作出一審判決,判決人保張家港公司在交強險分項項目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賠償61000元(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5000元、死亡傷殘賠償限額55000元、財產(chǎn)損失1000元)。
上述事實,有道路交通事故認定書、機動車行駛證、駕駛證、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單、病歷、出院記錄、醫(yī)療費發(fā)票、司法鑒定意見書、相關的戶籍證明、民事判決書及庭審筆錄等證據(jù)予以證實。
為查明本案事實,本院向交警大隊調(diào)取了被告楊某某在逃逸后至交警大隊自首時(2012年2月29日12時10分至13時5分)所作的第一份詢問筆錄,楊某某陳述了如下內(nèi)容:昨天晚上我駕駛蘇E×××××轎車行駛至樂余鎮(zhèn)樂紅路與老204國道路口東側三百米路段時與一輛二輪摩托車相接,發(fā)生事故后我棄車逃逸,現(xiàn)來自首。這輛車是陳某某的,他是我老板,我給他打工的,陳某某為讓我工作方便就將該車交由我開。事故發(fā)生后我沒有報警,也沒有搶救傷員,就從現(xiàn)場走掉了。
審理中,被告楊某某作如下陳述:陳某某是我朋友,他將車借給我。我在陳某某廠里開叉車。事故當天因我父親病重需要用車,我就向陳某某借用了這輛車,我父親當時在市區(qū),我正好從市區(qū)回家,先去樂余送一個人,在從樂余回家的途中發(fā)生了交通事故。被告陳某某作如下陳述:楊某某在我廠里開叉車,案發(fā)當天,楊某某稱父親病重,需要用車,向我借了汽車。
本院認為,公民的生命健康權受法律保護,侵害公民身體造成傷亡的,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本案原告在2012年2月28日的交通事故中受傷,其主張賠償?shù)恼埱髾嗍腔诜傻囊?guī)定,本院予以支持。交警大隊作出的交通事故認定書,內(nèi)容完整,程序合法,有相應的認定依據(jù),本院對其內(nèi)容予以采納。
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chǎn)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機動車與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沒有過錯的,由機動車一方承擔賠償責任;有證據(jù)證明非機動車駕駛人、行人有過錯的,根據(jù)過錯程度適當減輕機動車一方的賠償責任;機動車一方?jīng)]有過錯的,承擔不超過百分之十的賠償責任。本案中,蘇E×××××轎車在人保張家港支公司投保了交強險,現(xiàn)楊某某駕駛該車輛在保險期間內(nèi)發(fā)生交通事故且負事故全部責任,雖楊某某發(fā)生交通事故后逃逸,但交通事故責任保險是國家基于公共政策的需要,為維護社會大眾利益以法律法規(guī)形式強行推行的保險,其主要目的在于保障道路交通事故受害人能夠獲得基本保障,具有社會公益性,同時也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理念,使受害人能夠得到及時救濟,因此被告人保張家港支公司作為保險人應當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122000元范圍內(nèi)對原告的合理損失承擔直接賠償責任。因人保張家港公司在交強險分項項目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賠償本起事故的另一受害者夏國峰61000元,故被告人保張家港支公司應在60000元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對原告承擔直接賠償責任,超出交強險范圍的損失,根據(jù)事故責任由被告楊某某承擔全部賠償責任。關于被告楊某某與陳某某之間就蘇E×××××轎車是否屬于借用關系,審理中,楊某某、陳某某的陳述與楊某某在逃逸后向交警大隊自首時所做的第一份詢問筆錄相矛盾,現(xiàn)無法查明二者之間的關系,從有利于保護受害人合法權益的原則考慮,由機動車使用人楊某某與所有人陳某某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審理中,雙方確認了原告的如下?lián)p失:醫(yī)療費48675.11元、住院伙食補助費540元、殘疾賠償金112017.58元(含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40334.58)、殘疾輔助器具費71元、鑒定費2520元,本院予以確認。對于原告主張的其他損失,按有關規(guī)定認定如下:
1、營養(yǎng)費。原告主張1800元(20元/天×90天),三被告對計算天數(shù)均無異議,但認為應按15元/天計算。本院認為,根據(jù)司法鑒定意見書,營養(yǎng)時限為90日,參照當?shù)貥藴?5元/天,本院認定營養(yǎng)費1350元(15元/天×90天)。
2、誤工費。原告主張17600元(2200元/月×8個月),提交了全日制勞動合同書(載明肖某某系蘇州市德潤機械有限公司員工)、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載明肖某某2011年11月至2012年1月間月收入分別為2100元、2444元、1544元)。后本院向張家港地方稅務局調(diào)取了肖某某的納稅情況表(載明肖某某2012年1月至同年11月間的收入額分別為1544元、2544元、0元、0元、0元、0元、0元、0元、0元、0元、0元),原告及三被告均同意按納稅情況表上載明的收入計算誤工費。本院認為,誤工費根據(jù)受害人的誤工時間和收入狀況確定,有固定收入的,誤工費按照實際減少的收入計算,事故發(fā)生前原告在蘇州市德潤機械有限公司工作,有固定收入,根據(jù)納稅情況表反映,從2011年11月至2012年2月間,原告每天的平均收入為71.93元((2100元+2444元+1544元+2544元]÷[30天+31天+31天+28天]),事故發(fā)生后單位未發(fā)工資,故可按上述收入水平計算誤工費,結合司法鑒定意見書,本院認定誤工費為17263.2元(71.93元/天×240天)。
3、護理費,原告主張18240元(4560元/月÷30天/月×120天),提交了張家港潤德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出具的《證明》(主要內(nèi)容:黃華系本單位員工,其妻子肖某某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受傷入院,黃華請假護理肖某某,請假期間我單位停發(fā)黃華工資、獎金等所有收入)、個人所得稅完稅證明(載明黃華2011年2月至2012年1月收入額分別為3885元、6000元、4662元、4543元、4527元、4527元、4527元、4844元、5144元、4885元、4844元、4844元、2044元)、農(nóng)商行個人業(yè)務對賬單(載明2011年1月24日、3月8日、4月13日、4月28日、5月30日工資分別為3885元、4662元、4543元、4643元、4527元、2011年8月16日、8月31日、9月30日、11月11日、12月21日、12月22日、12月30日、2012年1月20日、2月8日、4月3日、4月28日、5月28日、5月31日、7月5日轉賬分別為4538元、4625元、4830元、4885元、3785元、5000元、4785元、4750元、179元、3240元和3477元、2992元、215元、10000元、650元),原告在審理中陳述,原告因交通事故受傷后由其丈夫黃華護理。三被告質證后認為僅憑上述證據(jù)無法證明護理人員因護理減少收入的情況,被告楊某某、陳某某認可40元/天,被告人保張家港公司認可45元/天。后本院向張家港地方稅務局調(diào)取了黃華的納稅情況表(載明黃華系張家港潤德汽車部件有限公司員工,2012年1月至6月,黃華的收入為2044元、3344元、3292元、3215元、2354元、0元,之后黃華的收入就未申報)、向張家港潤德汽車部件有限公司調(diào)取了賬務記賬憑證(載明黃華2012年2月、3月、4月、5月實發(fā)工資分別為3344元、3292元(出勤天數(shù)5.37)、3215元(出勤天數(shù)18.37)、2354元,之后該公司就未向黃華發(fā)放工資)。原告質證后認為納稅憑證上顯示的3、4、5月份的工資系補發(fā)的前三個月的工資,根據(jù)會計記賬憑證上的顯示,黃華的出勤天數(shù)非常少,但每月卻發(fā)了3000余元的工資,顯然不是發(fā)放的當月的工資。三被告對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均無異議,被告楊某某、陳某某同意按納稅情況表上的收入來計算護理費,且認為護理費應該是護理人員因護理減少的收入,應扣除護理人員的實際收入。被告人保張家港公司認為應按黃華的實際收入計算護理費。本院認為,護理費根據(jù)護理人員的收入狀況和護理人數(shù)、護理期限確定,護理人員有收入的,參照誤工費的規(guī)定計算,護理人員沒有收入的或者雇傭護工的,參照當?shù)刈o工從事同等級別護理的勞務報酬計算。原告陳述其受傷后由其丈夫黃華護理,但原告提供的誤工證明、黃華的納稅證明、銀行卡明細無法反映黃華的收入情況,而本院依法調(diào)取的賬務記賬憑證、納稅情況表證明黃華的收入并未因護理而減少,則按本地護工標準50元/天計算,結合司法鑒定意見書,護理時限為住院期間1人護理,出院后90以內(nèi)1人護理,本院認定護理費6600元(50元/天×[住院期限42天+90天])。
4、精神撫慰金。原告主張5500元,并要求在交強險范圍內(nèi)優(yōu)先賠償。被告楊某某、陳某某無異議,要求在交強險中優(yōu)先賠付,被告人保張家港支公司請求本院根據(jù)原告的傷害程度以及事故責任依法認定。本院認為,精神損害撫慰金是對受害人精神上的賠償,綜合考慮侵權人的過錯程度、侵權行為所造成的后果等因素,認定精神損害撫慰金為5500元。
5、交通費。原告主張1000元,未提供交通費票據(jù)。被告楊某某、陳某某認為原告主張過高,請法院酌定,被告人保張家港支公司認可500元。本院認為,根據(jù)原告及其陪護人員因就醫(yī)實際發(fā)生的費用,綜合考慮就醫(yī)地點、時間、人數(shù)等,本院酌定交通費為600元。
綜上,本院認定原告的損失為醫(yī)療費48675.11元、住院伙食補助費540元、營養(yǎng)費1350元、殘疾賠償金112017.58元(含被扶養(yǎng)人生活費40334.58)、精神損害撫慰金5500元、誤工費為17263.2元、護理費6600元、殘疾輔助器具費71元、交通費600元、鑒定費2520元,合計195136.89元。由被告人保張家港公司在交強險分項項目責任限額范圍內(nèi)賠償60000元(即醫(yī)療費用賠償限額5000元、死亡傷殘賠償限額55000元[含精神損害撫慰金5500元]),由被告楊某某、陳某某賠償135136.89元,扣除被告楊某某已墊付的39500元,被告楊某某、陳某某尚應賠償原告95636.89元。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第十六條、第二十二條、第四十八條、《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七條、第十八條、第十九條、第二十條、第二十一條、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三條、第二十四條、第二十五條、第二十六條、第二十八條、第三十五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確定民事侵權精神損害賠償責任若干問題的解釋》第十條及其他有關法律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肖某某因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損失,由被告中國人民財產(chǎn)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張家港中心支公司賠償60000元;由被告楊某某、陳某某賠償95636.89元。均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履行(如采用轉賬方式支付,請匯入當事人指定賬戶;或匯入張家港市人民法院,開戶行:交通銀行股份有限公司張家港分行營業(yè)部,賬號:xxxx360)。
二、駁回原告肖某某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246元,由原告肖某某負擔69元,由被告楊某某、陳某某負擔1177元,被告楊某某、陳某某負擔部分原告肖某某已預交,本院不再退還,由被告楊某某、陳某某在履行本判決時直接給付原告肖某某。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同時按照國務院《訴訟費用交納辦法》規(guī)定向江蘇省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預交上訴案件受理費(戶名:蘇州市中級人民法院,開戶行:農(nóng)業(yè)銀行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支行營業(yè)部,賬號:10×××99)。
審 判 長 路驪珠 人民陪審員 何永香 人民陪審員 陳愛生
書記員:郭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