翟某某
夏林(湖北文海律師事務所)
張某
平頂山平運汽車運輸有限公司貨運二分公司
周龍山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頂山市分公司
韓俊壽
桂連生
鄧國洪
武漢銀聯物流有限公司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東西湖支公司
朱慧生(湖北京佑律師事務所)
張秀峰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浠水支公司
陶磊(湖北眾之聲律師事務所)
黃霖(湖北眾之聲律師事務所)
原告翟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委托代理人夏林,湖北文海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代為承認、變更或放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代為提起上訴或反訴。
被告張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被告平頂山平運汽車運輸有限公司貨運二分公司。
住所地:平頂山市平安大道西段四礦口路北西客站二樓
負責人沈青民,該分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周龍山,該分公司員工。代理權限為:代為承認、變更或放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代為提起上訴或反訴。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頂山市分公司。
住所地:平頂山市湛南東路北101號。
負責人謝魯,該分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韓俊壽,該分公司法律部員工,代理權限為:代為承認、變更或放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代為提起上訴或反訴。
被告桂連生,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被告鄧國洪,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被告武漢銀聯物流有限公司。
住所地:武漢市蔡甸區(qū)蔡甸街工農路小區(qū)3棟1-9號。
法定代表人劉開斌,該公司經理。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東西湖支公司。
住所地:武漢市東西湖區(qū)東吳大道214號。
負責人朱波,該支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朱慧生,湖北京佑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一般代理。
被告張秀峰,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
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浠水支公司。
住所地:浠水縣清泉鎮(zhèn)麗文北路。
負責人詹小華,該支公司經理。
委托代理人陶磊,湖北眾之聲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代為承認、變更或放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代為提起上訴或反訴。
委托代理人黃霖,湖北眾之聲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為:代為承認、變更或放棄訴訟請求,進行和解,代為提起上訴或反訴。
原告翟某某與被告張某、平頂山平運汽車運輸有限公司貨運二分公司(以下簡稱平頂山貨運二分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頂山市分公司(以下簡稱財保平頂山分公司)、桂連生、鄧國洪、武漢銀聯物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銀聯公司)、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東西湖支公司(財保武漢東西湖支公司)、張秀峰、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浠水支公司(以下簡稱財保浠水支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本院于2014年2月28日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適用普通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翟某某的委托代理人夏林、被告平頂山貨運二分公司的委托代理人周龍山、被告財保平頂山分公司的的委托代理人韓俊壽、被告鄧國洪、被告財保武漢東西湖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朱慧生、被告張秀峰、被告財保浠水支公司的委托代理人陶磊、黃霖均到庭參加了訴訟,被告張某、桂連生和被告武漢銀聯公司經本院傳票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本案被告平頂山貨運二分公司為豫xxxxxx重型廂式貨車向被告財保平頂山分公司投保了一份交強險,因此,被告財保平頂山分公司理應在交強險的保險金額范圍內對原告方的財產損失予以賠償,原告的該項請求應予支持。同樣,被告張秀峰為鄂J21616自卸貨車向被告財保浠水支公司投保了一份交強險,被告財保浠水支公司理應在交強險的限額范圍內依法理賠。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道交事故解釋)第十九條之規(guī)定:未依法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被侵權人張成青未投保交強險,理應在相當于交強險內承擔原告方的財產損失。在第二次碰撞事故中,被告武漢銀聯公司為鄂xxxxxx牽引車和鄂xxxxxx半掛車分別向被告財保武漢東西湖支公司投保了兩份交強險,根據道交事故解釋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依法分別投保交強險的牽引車和掛車連接使用時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損害,當事人請求由各保險公司在各自的責任限額范圍內平均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因此,被告鄧國洪所有的鄂xxxxxx牽引車和鄂xxxxxx半掛車應分別在牽引車和半掛車的交強險的限額范圍內承擔原告方的財產損失。交警部門對本次事故的認定合法,應予支持。根據道交事故解釋第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同一交通事故的多個被侵權人同時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各被侵權人的損失比例確定交強險的賠償數額。因而,原告的財產損失應由被告張某、張成青的近親屬(盡管張成青未投保交強險)、桂連生和張秀峰先在交強險的責任限額范圍內依各受害人依法確定的損失比例承擔,超出交強險之外的損失則由被告張某、張成青的近親屬(在其遺產繼承的財產范圍內)、被告桂連生和被告張秀峰按照各自在其過錯責任范圍內承擔。從三次所造成的損害結果結合原因力和過錯責任大小來看,整體事故損失在第一次碰撞事故中應分攤30%的過錯責任,第二次碰撞事故應分攤45%的過錯責任,第三次碰撞事故應分攤25%的過錯責任。第一次碰撞事故中,被告張某與張成青各負事故的同等責任,故被告張某應承擔30%×50%即15%的過錯責任,張成青亦應承擔15%的過錯責任;第二次碰撞事故中,被告桂連生承擔主要責任,在45%的責任里應承擔70%過錯責任,被告張某與張成青共同承擔次要責任,即在45%的責任里各承擔15%的過錯責任;第三次碰撞事故中,被告張秀峰應承擔25%的責任里的100%全責。
在訴訟過程中,本院依照道交事故解釋第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向案外人浠水電信公司、夏耀華、胡春華郵寄送達了訴訟通知書,書面告之其應在收到本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起訴,逾期起訴,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已分配完畢的情況下,將不能向保險公司主張交強險賠償。本院已書面向其告知訴權,但浠水電信公司、夏耀華、胡春華逾期未起訴,視為其放棄在交強險和第三者商業(yè)險中第一次參與分配的權利。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 ?和道交事故解釋第十四條第二款 ?、第十五條 ?之規(guī)定,對原告和其他受害人在上述三次交通事故中遭受之損失核算如下:浠水移動公司為77316元、浠水鐵通公司為16576元、浠水有線臺為7363元、浠水聯通公司為23460元、正邦物業(yè)公司為4454元,合計129169元、第二次碰撞事故中,李曉文為14467元、原告翟某某為11000元,上述共計154636元。原告方的財產損失是由第二次碰撞事故造成的損害后果(詳見附表一),故第二次在交強險內的財產損失比例為7%(11000÷154636),因此,被告財保武漢東西湖支公司應在交強險內賠償280元(2000×7%牽引車+2000×7%半掛車),,余款10720元在第三者商業(yè)險中賠償(詳見附表二),在第二次碰撞事故中,被告財保武漢東西湖支公司在第三者商業(yè)險內應賠償6378元(10720×45%過錯責任×70%主要責任×(1-15%免賠率)],被告桂連生應賠償1126元(10720×45%過錯責任×70%主要責任×15%免賠率),被告財保平頂山分公司在第三者商業(yè)險內應賠償1528元(10720×45%過錯責任×15%同等責任×(1-5%免賠率)],被告張某應賠償80元(10720×45%過錯責任×15%同等責任×5%免賠率),張成青的近親屬應賠償1608元(10720×45%過錯責任×15%同等責任)。同樣,原告翟某某支出的鑒定費500元,由被告桂連生賠償350元(500×70%),由被告張某和張成青各賠償75元(500×15%);案件受理費87元應根據各責任主體所承擔的責任比例負擔(詳見附表三),即被告張某應承擔受理費19元[87×(15%+45%×15%)];被告桂連生應承擔受理費27元[87×(45%×70%)];張成青的近親屬應承擔受理費19元[87×(15%+45%×15%)]。綜上,被告財保平頂山分公司應賠償1528元,被告張某應賠償80元,張成青的近親屬應賠償1702元(1608+75+19),被告財保武漢東西湖支公司應賠償6658元(280+6378),被告桂連生應賠償1476元(1126+350)。訴訟過程中,原告翟某某自愿放棄對死者張成青的近親屬的訴求,本院依法準許,但其他被告在原告放棄訴請的范圍內不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fā)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本案無證據證實被告平頂山貨運二分公司在事故中存在過錯,故被告平頂山貨運二分公司不承擔交強險之外的民事賠償責任。被告平頂山貨運二分公司的辯解意見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本院予以采信。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本案被告桂連生受被告鄧國洪雇請,其所承擔的民事責任依法應由被告鄧國洪承擔。被告鄧國洪將鄂xxxxxx牽引車和鄂xxxxxx半掛車掛靠在被告武漢銀聯公司名下經營,被告武漢銀聯公司依法應與被告鄧國洪連帶承擔交強險之外的民事賠償責任。被告鄧國洪已預付12000元,可在其預付款中扣減。被告財保浠水支公司辯稱第三次碰撞事故出險車輛與原告的損害無直接的因果關系與本院依法查明的事實不符,本院不予采信。被告張秀峰辯稱原告的桂花樹及護樹架系第二次碰撞造成的主張,與本案的事實相符,本院予以采信。
故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 ?、第三十五條 ?、第四十八條 ?、第四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第一款 ?第(一)項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款、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二十一條第一款和第二款、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頂山市分公司應在第三者強險責任險和第三者商業(yè)險的責任范圍內賠償原告翟某某的經濟損失1528元。
二、被告張某應賠償原告翟某某經濟損失80元。
三、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東西湖支公司應在第三者強險責任險和第三者商業(yè)險的責任范圍內賠償原告翟某某的經濟損失6658元。
四、被告鄧國洪應賠償原告翟某某的經濟損失1476元(被告鄧國洪已預付12000元,可在此預付款中扣減)。
上述第一項至第四項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賠償原告翟某某。
六、被告武漢銀聯物流有限公司對被告鄧國洪負擔的部分承擔連帶責任。
七、駁回原告翟某某對九被告的其余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87元(原告已預交),由被告張某負擔19元[87×(15%+45%×15%)],被告鄧國洪負擔27元(87×45%×70%),原告自已負擔41元。被告負擔的部分付款期限同上。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并交納上訴費,上訴于湖北省黃岡市中級人民法院,上訴期滿后未交納上訴費的,按自動撤回上訴處理。
本院認為,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以下簡稱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第一款 ?第(一)項 ?之規(guī)定,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人身傷亡、財產損失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第三者責任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的部分,機動車之間發(fā)生交通事故的,由有過錯的一方承擔賠償責任;雙方都有過錯的,按照各自過錯的比例分擔責任。本案被告平頂山貨運二分公司為豫xxxxxx重型廂式貨車向被告財保平頂山分公司投保了一份交強險,因此,被告財保平頂山分公司理應在交強險的保險金額范圍內對原告方的財產損失予以賠償,原告的該項請求應予支持。同樣,被告張秀峰為鄂J21616自卸貨車向被告財保浠水支公司投保了一份交強險,被告財保浠水支公司理應在交強險的限額范圍內依法理賠。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以下簡稱道交事故解釋)第十九條之規(guī)定:未依法投保交強險的機動車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損害,當事人請求投保義務人在交強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被侵權人張成青未投保交強險,理應在相當于交強險內承擔原告方的財產損失。在第二次碰撞事故中,被告武漢銀聯公司為鄂xxxxxx牽引車和鄂xxxxxx半掛車分別向被告財保武漢東西湖支公司投保了兩份交強險,根據道交事故解釋第二十一條第二款規(guī)定:依法分別投保交強險的牽引車和掛車連接使用時發(fā)生交通事故造成第三人損害,當事人請求由各保險公司在各自的責任限額范圍內平均賠償的,人民法院應予支持。因此,被告鄧國洪所有的鄂xxxxxx牽引車和鄂xxxxxx半掛車應分別在牽引車和半掛車的交強險的限額范圍內承擔原告方的財產損失。交警部門對本次事故的認定合法,應予支持。根據道交事故解釋第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同一交通事故的多個被侵權人同時起訴的,人民法院應當按照各被侵權人的損失比例確定交強險的賠償數額。因而,原告的財產損失應由被告張某、張成青的近親屬(盡管張成青未投保交強險)、桂連生和張秀峰先在交強險的責任限額范圍內依各受害人依法確定的損失比例承擔,超出交強險之外的損失則由被告張某、張成青的近親屬(在其遺產繼承的財產范圍內)、被告桂連生和被告張秀峰按照各自在其過錯責任范圍內承擔。從三次所造成的損害結果結合原因力和過錯責任大小來看,整體事故損失在第一次碰撞事故中應分攤30%的過錯責任,第二次碰撞事故應分攤45%的過錯責任,第三次碰撞事故應分攤25%的過錯責任。第一次碰撞事故中,被告張某與張成青各負事故的同等責任,故被告張某應承擔30%×50%即15%的過錯責任,張成青亦應承擔15%的過錯責任;第二次碰撞事故中,被告桂連生承擔主要責任,在45%的責任里應承擔70%過錯責任,被告張某與張成青共同承擔次要責任,即在45%的責任里各承擔15%的過錯責任;第三次碰撞事故中,被告張秀峰應承擔25%的責任里的100%全責。
在訴訟過程中,本院依照道交事故解釋第二十二條的規(guī)定,向案外人浠水電信公司、夏耀華、胡春華郵寄送達了訴訟通知書,書面告之其應在收到本通知書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起訴,逾期起訴,在交強險責任限額已分配完畢的情況下,將不能向保險公司主張交強險賠償。本院已書面向其告知訴權,但浠水電信公司、夏耀華、胡春華逾期未起訴,視為其放棄在交強險和第三者商業(yè)險中第一次參與分配的權利。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 ?和道交事故解釋第十四條第二款 ?、第十五條 ?之規(guī)定,對原告和其他受害人在上述三次交通事故中遭受之損失核算如下:浠水移動公司為77316元、浠水鐵通公司為16576元、浠水有線臺為7363元、浠水聯通公司為23460元、正邦物業(yè)公司為4454元,合計129169元、第二次碰撞事故中,李曉文為14467元、原告翟某某為11000元,上述共計154636元。原告方的財產損失是由第二次碰撞事故造成的損害后果(詳見附表一),故第二次在交強險內的財產損失比例為7%(11000÷154636),因此,被告財保武漢東西湖支公司應在交強險內賠償280元(2000×7%牽引車+2000×7%半掛車),,余款10720元在第三者商業(yè)險中賠償(詳見附表二),在第二次碰撞事故中,被告財保武漢東西湖支公司在第三者商業(yè)險內應賠償6378元(10720×45%過錯責任×70%主要責任×(1-15%免賠率)],被告桂連生應賠償1126元(10720×45%過錯責任×70%主要責任×15%免賠率),被告財保平頂山分公司在第三者商業(yè)險內應賠償1528元(10720×45%過錯責任×15%同等責任×(1-5%免賠率)],被告張某應賠償80元(10720×45%過錯責任×15%同等責任×5%免賠率),張成青的近親屬應賠償1608元(10720×45%過錯責任×15%同等責任)。同樣,原告翟某某支出的鑒定費500元,由被告桂連生賠償350元(500×70%),由被告張某和張成青各賠償75元(500×15%);案件受理費87元應根據各責任主體所承擔的責任比例負擔(詳見附表三),即被告張某應承擔受理費19元[87×(15%+45%×15%)];被告桂連生應承擔受理費27元[87×(45%×70%)];張成青的近親屬應承擔受理費19元[87×(15%+45%×15%)]。綜上,被告財保平頂山分公司應賠償1528元,被告張某應賠償80元,張成青的近親屬應賠償1702元(1608+75+19),被告財保武漢東西湖支公司應賠償6658元(280+6378),被告桂連生應賠償1476元(1126+350)。訴訟過程中,原告翟某某自愿放棄對死者張成青的近親屬的訴求,本院依法準許,但其他被告在原告放棄訴請的范圍內不承擔賠償責任。
根據《侵權責任法》第四十九條規(guī)定:因租賃、借用等情形機動車所有人與使用人不是同一人時,發(fā)生交通事故后屬于該機動車一方責任的,由保險公司在機動車強制保險責任限額范圍內予以賠償。不足部分,由機動車使用人承擔賠償責任;機動車所有人對損害的發(fā)生有過錯的,承擔相應的賠償責任。本案無證據證實被告平頂山貨運二分公司在事故中存在過錯,故被告平頂山貨運二分公司不承擔交強險之外的民事賠償責任。被告平頂山貨運二分公司的辯解意見符合法律的規(guī)定,本院予以采信。根據《侵權責任法》第三十五條規(guī)定:個人之間形成勞務關系,提供勞務一方因勞務造成他人損害的,由接受勞務一方承擔侵權責任。本案被告桂連生受被告鄧國洪雇請,其所承擔的民事責任依法應由被告鄧國洪承擔。被告鄧國洪將鄂xxxxxx牽引車和鄂xxxxxx半掛車掛靠在被告武漢銀聯公司名下經營,被告武漢銀聯公司依法應與被告鄧國洪連帶承擔交強險之外的民事賠償責任。被告鄧國洪已預付12000元,可在其預付款中扣減。被告財保浠水支公司辯稱第三次碰撞事故出險車輛與原告的損害無直接的因果關系與本院依法查明的事實不符,本院不予采信。被告張秀峰辯稱原告的桂花樹及護樹架系第二次碰撞造成的主張,與本案的事實相符,本院予以采信。
故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十九條 ?、第三十五條 ?、第四十八條 ?、第四十九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七十六條 ?第一款 ?第(一)項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道路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十三條、第十四條第二款、第十五條、第十六條、第二十一條第一款和第二款、第二十二條、第二十五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平頂山市分公司應在第三者強險責任險和第三者商業(yè)險的責任范圍內賠償原告翟某某的經濟損失1528元。
二、被告張某應賠償原告翟某某經濟損失80元。
三、被告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武漢市東西湖支公司應在第三者強險責任險和第三者商業(yè)險的責任范圍內賠償原告翟某某的經濟損失6658元。
四、被告鄧國洪應賠償原告翟某某的經濟損失1476元(被告鄧國洪已預付12000元,可在此預付款中扣減)。
上述第一項至第四項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三日內賠償原告翟某某。
六、被告武漢銀聯物流有限公司對被告鄧國洪負擔的部分承擔連帶責任。
七、駁回原告翟某某對九被告的其余訴訟請求。
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87元(原告已預交),由被告張某負擔19元[87×(15%+45%×15%)],被告鄧國洪負擔27元(87×45%×70%),原告自已負擔41元。被告負擔的部分付款期限同上。
審判長:陳國飛
審判員:熊晨霞
審判員:王詠
書記員:何一煒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