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美聯(lián)鋼結構建筑系統(tǒng)(上海)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松江工業(yè)區(qū)。
法定代表人:陳博彥,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馬雪強、周音池,上海汪石如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唯品會(肇慶)物流有限公司,住所地廣東省肇慶市。
法定代表人:沈亞,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肖啟勇。
第三人:中太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河北省廊坊市。
法定代表人:鄧池良。
原告美聯(lián)鋼結構建筑系統(tǒng)(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訴被告唯品會(肇慶)物流有限公司承攬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3月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進行審理。被告在提交答辯狀期間對管轄權提出異議,申請將本案移送至廣東省肇慶市人民法院。2019年4月18日,本院駁回了被告的管轄權異議。本院于2019年7月25日公開開庭。原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周音池,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肖啟勇到庭參加訴訟,第三人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請求判令:被告償付尾款354,500元,并支付自2016年9月11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利息損失(以354,500元為基數(shù),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事實和理由:2014年5月15日,原告與第三人簽訂了《鋼結構成套材料供應合同》,合同為固定價17,685,040元。2014年5月20日,原、被告及第三人簽訂《唯品會肇慶物流園一期鋼結構項目三方協(xié)議》(以下簡稱“三方協(xié)議”),約定原合同中的第三人變更為被告,第三人將合同中全部權利和義務轉讓給被告。據(jù)此,原、被告之間構成新的承攬合同法律關系。2015年6月22日,原告完成了承攬物并委托他人安裝完畢。第三人與原告進行了結算。確定合同最終結算金額為17,854,540元,其中保修金為354,500元,保修期至2016年9月10日。后第三人已向原告支付了大部分款項,但始終未支付保修金,原告催討未果,故訴至法院。
被告唯品會(肇慶)物流有限公司辯稱:1、被告內部流程顯示其未與原告簽訂過《三方協(xié)議》,被告不清楚該協(xié)議從何而來;2、即使上述協(xié)議有效,該協(xié)議的目的僅是為了原告向被告開具發(fā)票,并非是權利義務的轉讓;3、涉案三方協(xié)議已被后續(xù)協(xié)議變更;4、原告未向被告交付任何工作成果,故被告沒有相應的付款義務。綜上所述,被告不同意原告的訴訟請求。
當事人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jù),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證據(jù)交換和質證。對雙方當事人無爭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確認并在卷佐證。對于雙方有爭議的證據(jù),本院認定如下:1關于原告提供的《三方協(xié)議》,被告雖稱其未簽訂過該協(xié)議,然而被告確認該協(xié)議上加蓋的印章確系其公司所有,且其于2018年1月3日的回函中,也確認簽訂過上述協(xié)議,故本院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采信,被告關于該協(xié)議用印時間鑒定的申請,本院不予準許;2、關于原告提供的《鋼結構成套材料供應合同》,第三人在該合同上的印章與《三方協(xié)議》中的印章雖然并不一致,但《三方協(xié)議》中已明確第三人與原告于2014年5月15日簽訂過《鋼結構成套材料供應合同》,合同金額為17,685,040元?!度絽f(xié)議》中載明的內容與《鋼結構成套材料供應合同》相符合,達到高度蓋然性的標準。故在第三人未到庭的情況下,根據(jù)現(xiàn)有證據(jù),本院對《鋼結構成套材料供應合同》予以采信。3、關于原告提供的《工程變更確認單》、《合同結算表》、《分包結算計算表》,鑒于第三人未能到庭,在被告確認上述材料中第三人的印章真實性的情況下,本院對上述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確認;4、關于被告提供的《施工總承包合同》,系被告與第三人之間的承包合同關系,與本案并無直接關聯(lián);5、關于被告提供《鋼結構成套材料供應合同之補充協(xié)議》,該份證據(jù)中原告印章樣式與現(xiàn)有其他證據(jù)中樣式顯然不同,被告也未提供任何證據(jù)佐證原告曾使用過該樣式的印章,故本院對該份證據(jù)的真實性難以確認。
據(jù)此,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14年5月15日,原告作為乙方,第三人作為甲方簽訂《鋼結構成套材料供應合同》,約定由乙方向甲方供應《唯品會肇慶物流園一期鋼結構成套材料供應合同》項下的鋼結構圍護系統(tǒng)成套材料;本合同固定價17,685,040元,甲方支付合同總價15%的預付款給乙方,乙方在收到款后開始進行圖紙設計,預付款分二批支付,合同簽訂后5日內支付10%,即1,772,500元,合同簽訂后35日內支付5%,即901,300元,材料發(fā)運分二批,甲方按照相應供貨進度付款,合同剩余金額即合同材料總價2%即354,500元,甲方于鋼結構項目單項驗收完成后一年內無息支付乙方。
2014年5月20日,原告作為乙方,被告作為丙方,第三人作為甲方簽訂《三方協(xié)議》,約定:就唯品會肇慶物流園一期鋼結構項目,丙方為項目的業(yè)主方,甲方為項目總承包方,乙方為鋼結構分包方,2014年5月15日,甲、乙雙方簽訂《鋼結構成套材料供應合同》,合同金額17,685,040元,現(xiàn)應丙方要求,就合同主體變更及委托付款事宜,三方協(xié)商一致如下:1、原合同中甲方“中太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現(xiàn)變更為丙方“唯品會(肇慶)物流有限公司”。甲方將合同中的全部權利和義務轉讓給丙方,甲方不再享有合同權利和義務。甲方的合同權利和義務由丙方承擔。2、甲方與丙方協(xié)商后確定,丙方委托甲方代為支付合同款項。3、乙方將合同相應的全額普通增值稅發(fā)票出具與丙方。4、其余仍按原條款執(zhí)行。5、三方無其他爭議。
2014年12月間,第三人與原告簽訂三份《工程變更確認單》,確認增加輔助材料等,共增加169,500元。后原告與第三人簽訂《合同結算表》、《分包結算計算表》,確認合同總金額為17,854,540元,保修金354,500元,保修期至2016年9月10日。2017年12月12日,原告向被告催款并發(fā)送催告函,被告回函稱:“對貴司提出我方尚欠鋼結構合同款項354,500元,在中太、美聯(lián)、唯品會三方協(xié)議及補充協(xié)議已明確約定,如下:1、2014年5月20日中太、美聯(lián)、唯品會簽訂的三方協(xié)議第2條約定,唯品會委托中太代為支付合同款項。2、2014年9月28日中太、美聯(lián)、唯品會簽訂的《鋼結構成套材料供應合同之補充協(xié)議》,中太依據(jù)合同約定向美聯(lián)采購合同約定的材料并依據(jù)合同約定向乙方支付款項?!饰曳綄γ缆?lián)公司沒有付款義務,請美聯(lián)公司向中太主張權利”。
審理中,雙方確認,原告共向被告開具了17,330,540元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被告已收到上述發(fā)票。原告稱,涉案項目共收款17,500,040元,并提供銀行轉賬憑證,付款方為“肇慶市唯商貿易有限公司、朱懷謹?shù)取?。被告稱,涉案項目的廠房是鋼結構的庫房,該整個庫房材料基本上都是原告提供的,現(xiàn)該廠房已經(jīng)實際使用,其與第三人之間也已結算完畢。另外,因2012年國家開始實施營改增試點,被告為了便于營改增政策實施后對自建不動產進行抵扣,故由原告向被告開具了相應增值稅發(fā)票,但后因營改增2016年才落實,故未進行抵扣。
本院認為:本案爭議焦點為:一是被告是否概括繼承了第三人《鋼結構成套材料供應合同》項下的相關義務;二是原告是否履行了涉案合同項下的供貨義務;三是原告主張的款項金額是否有事實依據(jù)。
關于爭議焦點一,《三方協(xié)議》中明確約定“原合同中甲方“中太建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現(xiàn)變更為丙方“唯品會(肇慶)物流有限公司”。甲方將合同中的全部權利和義務轉讓給丙方,甲方不再享有合同權利和義務。甲方的合同權利和義務由丙方承擔,第三人與被告協(xié)商后確定,被告委托第三人代為支付合同款項?!痹撐囊馇逦鞔_,表示了被告概括繼承了《鋼結構成套材料供應合同》項下的權利義務。且原告亦將涉案項目項下的增值稅專用發(fā)票開具給了被告,進一步佐證原告與被告之間的合同關系。被告雖稱簽訂該《三方協(xié)議》的目的僅是為了原告向被告開具發(fā)票,然而,被告未提供任何證據(jù)予以證明,故被告的上述辯稱意見,于事實不符,本院不予采納。
關于爭議焦點二,被告稱原告未向其履行合同義務,故其不應當承擔付款責任。本院注意到,被告在審理過程中確認涉案項目庫房所用材料即為原告所提供的材料,上述項目業(yè)已驗收并實際使用。同時,第三人作為項目總承包商,與原告簽署了《合同結算表》、《分包結算計算表》進行結算,可以證明原告所供應材料雖未經(jīng)被告直接簽收,但原告已將材料運輸至涉案項目唯品會肇慶物流園工程所在地。鑒于《鋼結構成套材料供應合同》并未對交貨地點及交付方式作出明確約定,涉案材料又是直接用于工程建設,故原告將相關材料運輸至工程所在地,并無不當。據(jù)此,應當認定原告已經(jīng)實際履行了《鋼結構成套材料供應合同》項下的供貨義務,被告的該項辯稱意見,本院亦不予采納。
關于爭議焦點三,《鋼結構成套材料供應合同》約定的價格17,685,040元為固定價格,如需要增加金額,應當取得被告的書面同意。然而,現(xiàn)僅有第三人與原告確認增加了部分材料,該部分未經(jīng)被告同意,對被告不發(fā)生法律效力?,F(xiàn)原告自認收到17,500,040元,故被告尚欠原告款項應為185,000元,原告主張的354,500元金額有誤,本院予以調整?!朵摻Y構成套材料供應合同》約定合同剩余金額于鋼結構項目單項驗收完成后一年內無息支付,被告在本院釋明后未提交書面材料說明項目實際驗收時間,應當承擔相應的不利后果,故本院采信原告之主張,被告應當于2016年9月10日前向原告支付余款,被告未能支付的,原告據(jù)此要求被告償付逾期利息損失的訴訟請求,于法有據(jù)。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零七條、第一百零九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唯品會(肇慶)物流有限公司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付原告美聯(lián)鋼結構建筑系統(tǒng)(上海)股份有限公司185,000元及自2016年9月11日起至實際清償之日止的利息損失(以185,000元為基數(shù),按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
如果當事人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7,203元,減半收取3,601.50元,由原告美聯(lián)鋼結構建筑系統(tǒng)(上海)股份有限公司負擔1,397.50元,由被告唯品會(肇慶)物流有限公司負擔2,204元(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交付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顧愷超
書記員:彭欣怡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