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吉回族自治州人民檢察院
刑事申訴復查決定書
昌州檢一部刑申復決〔2021〕1號
申訴人羅某某,男,漢族,1959年**月**日出生,公民身份證號碼6501041959********,大專文化程度,無業(yè),戶籍所在地:烏魯木齊市***,暫住新疆阜康市***,系原案的被害人。
申訴人羅某某因虛假訴訟罪一案,不服昌吉市人民檢察院作出的不起訴決定,以鐘某某的行為構成虛假訴訟罪,昌吉市檢察院不起訴決定錯誤,請求檢察機關依法起訴,向本院提出申訴。
本院復查查明:
2010年**月**日,被不起訴人鐘某某與申訴人羅某某簽訂借款協(xié)議,向羅某某借款1,500,000元,之后羅某某每年向鐘某某支付利息但本金一直未歸還。2014年**月**日,羅某某因拖欠了工人工資再次向鐘某某借款3,000,000元,雙方簽訂了借款協(xié)議及借據(jù),按雙方約定支付利息。此后因羅某某一直無力償還鐘某某欠款,2016年**月**日,鐘某某向欽州仲裁委(烏魯木齊辦事處)提出仲裁申請,要求羅某某償還欠款8,680,000元。經(jīng)開庭審理,2017年**月**日,欽州仲裁委作出了255號裁決書,裁決羅某某、任**等人付給鐘某某欠款本息合計6,870,000元。
2017年**月**日,鐘某某持該仲裁裁決書向昌吉州中級人民法院申請執(zhí)行。
2020年**月**日,昌吉州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20)新23執(zhí)恢77號執(zhí)行裁定書:查封(扣押)被執(zhí)行人所有的價值4,500,000元的財產(chǎn)或凍結(劃撥)被執(zhí)行人的銀行存款4,500,000元(不含逾期利息)。
本院復查認為,本案不具有虛假訴訟罪構成所具有的事實要件及證據(jù)。該案被不起訴人鐘某某與申訴人羅某某之間存在借款糾紛,有書證、證人證言、鐘某某的供述、羅某某的陳述都可以證實。鐘某某與羅某某的借款協(xié)議約定發(fā)生糾紛后采用仲裁方式進行裁決,仲裁作為糾紛解決方式之一,約定有效。雙方基于借款這個基礎事實,在仲裁庭開庭時,羅某某以鐘某某系該仲裁委的仲裁員,對仲裁員提出書面回避申請、辯稱已還部分借款,但回避申請被駁回、也未向仲裁庭提供相應證據(jù)證實還款事實,仲裁庭依照查明的事實和證據(jù)作出裁決,該裁決的效力如何不影響虛假訴訟罪的成立。鐘某某依據(jù)仲裁裁決申請法院執(zhí)行,也符合法律規(guī)定。在法院執(zhí)行期間,鐘某某與羅某某等被申請執(zhí)行人又達成執(zhí)行和解,因未履行,鐘某某申請恢復執(zhí)行,也符合民事訴訟法的規(guī)定。
同時,申訴人羅某某申訴鐘某某虛構事實,將第一次借款150萬元虛增至179萬,第二次借款300萬元虛增至400萬元,這兩筆事實羅某某又無反駁證據(jù)予以證實就是鐘某某虛構、杜撰的。關于申訴人申請的這種“部分篡改型”虛假訴訟行為不能構成虛假訴訟罪。首先,行為人與他人之間確實存在真實的民事法律關系和民事糾紛,則行為人依法享有訴權,將其在起訴時或者民事訴訟過程中偽造部分證據(jù)的行為認定為虛假訴訟罪,不符合刑法增設本罪的立法目的。其次,民事訴訟的情況比較復雜,部分原告采取偽造證據(jù)等手段故意提高訴訟標的額,其實是出于訴訟策略的考慮,如果對這種情況一律認定為虛假訴訟犯罪,可能會侵害人民群眾的合法訴權。最后,如果將“部分篡改型”行為認定為虛假訴訟罪,涉及如何合理確定罪與非罪的判斷標準問題,實踐中不具有可操作性。
綜上,羅某某申訴鐘某某構成虛假訴訟罪,缺乏該罪核心“捏造事實”的核心要件,也未妨害國家司法管理秩序,不構成虛假訴訟罪。
本院決定:昌吉市檢察院的原處理決定正確,予以維持。
2021年1月5日
(院?。?/span>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