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某一
羅某二
羅某三
羅某四
孫某(黑龍江圣玉律師事務所)
原告羅某一,男,漢族。
被告羅某二,女,漢族。
被告羅某三,男,漢族。
被告羅某四,女,漢族。
委托代理人孫某,黑龍江圣玉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羅某一訴被告羅某二、羅某三、羅某四法定繼承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月7日立案受理,依法由審判員鄭祖惠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羅某一、被告羅某二、羅某三、羅某四及其委托代理人孫友到庭參加訴訟。
2016年4月1日,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第二次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羅某一、被告羅某二、羅某三、羅某四及其委托代理人孫友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羅某一訴稱,2014年12月20日,我父親羅某病逝,其在南岔工商銀行存有存款在南岔郵政儲蓄銀行有工資款,被告羅某二、羅某四取出私分。
其中我父親在2014年生前兩次住院結(jié)算后的費用隱藏私分。
我父親病逝后,被告羅某二、羅某四商議將我父留有的位于南岔區(qū)東升街東山委2組房屋一戶(建筑面積35.5平方米),由羅某二繼承,對此,我們兄妹四人商議老人遺產(chǎn)問題時,被告羅某二、羅某四拒不說出老人遺產(chǎn)去向,侵犯了我的合法繼承權。
現(xiàn)在我要求老人的遺產(chǎn)由我們兄妹四人共同繼承。
另外,在被告羅某三處還有喪葬費和撫恤金等,由于我父留下的房屋是公產(chǎn)房,每年都發(fā)生一定的費用,所以我建議在被告羅某三處的喪葬費和撫恤金等暫時不分,待房屋處理完畢后再分。
原告提供如下證據(jù):1、被繼承人工資存折復印件4份,意欲證明被繼承人的工資情況及被告羅某二取款6810.00元,被告羅某三取款4800.00元的事實。
2、被繼承人于2014年8月27日、2014年10月24日出院時的鐵路職工醫(yī)療保險林業(yè)二院住院費用清單各一份,意欲證明被繼承人兩次住院結(jié)算的醫(yī)療費7012.59元和6659.95元,均在被告羅某四處。
3、被繼承人死亡后于2014年12月23日鐵路職工醫(yī)療保險林業(yè)二院住院費用清單1份,意欲證明被繼承人死亡后結(jié)算的醫(yī)療費4418.00元,在被告羅某三處。
被告羅某二辯稱,1、原告訴稱我父親去世前留有一處房屋,這是事實,但該房屋是鐵路的公租房,故該房屋不是我父親的遺產(chǎn),繼承人不能分割。
2、原告訴稱我們隱藏父母遺產(chǎn)中的工資、存款及住院結(jié)算費用款,沒有事實依據(jù)。
父親的工資生前一直由自己掌握,由自己支配,這是父親的權利,任何人都無權干涉。
原告說我們隱藏工資應提供相關證據(jù),不能信口胡說,污辱我們。
父親去世后確有銀行存款和住院結(jié)算費用款,這些錢如何分割,在父親去世后2014年12月24日,我們包括原告在內(nèi)的四位繼承人已經(jīng)達成了一致意見,怎能說我們隱藏遺產(chǎn)呢。
3、根據(jù)父親生前留下的錄音資料和電話通話記錄證實,父親生前有8萬元錢由原告保管,父親多次索要,原告拒不給付,結(jié)果父親用這筆錢購買墓地的愿望終未能實現(xiàn)。
現(xiàn)原告要求把父親遺言中的9萬元遺產(chǎn)進行分割,我認為沒有法律依據(jù),其理由是:父親生前已對該財產(chǎn)作了明確的處分,我們根據(jù)父親的遺囑已經(jīng)進行了分割是正當?shù)?、合法的,如果原告重新分割這筆錢,我也同意,但原告也應把為父親保管的8萬元拿出來一起共同分割,他自己不能獨占父親的8萬元遺產(chǎn)。
另外,我父親去世后,我在父親工資折上支取6810.00元是父親給我照顧他的辛苦錢,不能繼承。
但是在父親去世后辦喪事花餐費15546.00元,是用我父親喪葬費給付的,我要求分得他們?nèi)说钠骄蓊~。
被告羅某二未提供證據(jù)。
被告羅某三辯稱,原告所述屬實,我同意原告的意見,并要求依法分割遺產(chǎn)。
被告羅某三未提供證據(jù)。
被告羅某四辯稱,我同意被告羅某二的意見。
1、我父親生前留有的房屋是公產(chǎn)房,我們無權分割。
2、我們不存在隱藏父親遺產(chǎn)中的工資的事實。
父親去世后,工資存折交由被告羅某三保管,并由羅某三負責分配給四兄弟姐妹,所以不存在隱藏遺產(chǎn)的事實。
至于三被告共同分割的9萬元錢,也是在父親留下的遺言前提下分割的,沒有分割給原告是基于原告處有為父親保管的8萬元錢,三被告的行為并沒有侵害原告的利益。
3、對于原告主張分割已被三被告分割的9萬元,原告也應將其為父親保管的8萬元拿出來,由四位繼承人共同分割。
4、通過原告與父親的電話通話錄音內(nèi)容證實,在原告處有父親的8萬元存款,雖然原告在法庭上予以否認,但在電話錄音中已承認這一事實,請法庭予以確認。
被告羅某四提供如下證據(jù):1、居民死亡醫(yī)學證明(推斷)書復印件一份,意欲證明被繼承人的死亡時間。
2、2014年12月23日證明材料一份,意欲證明三被告每人分得30000.00元遺產(chǎn)的事實。
3、2014年12月24日證明一份,意欲證明被繼承人羅某的房證、戶口、身份證、工資存折在被告羅某三處,喪葬費、撫恤金及工資由被告羅某三分配給原、被告四人。
4、被繼承人的電話錄音三段及文字資料3份,意欲證明被繼承人生前在原告處留有存款80000.00元的事實。
依原告申請,本院依法調(diào)取的證據(jù)有:被繼承人在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伊春南岔支行的儲蓄存單和儲蓄存款利息清單各4份。
原告意欲證明被繼承人的存款80000.00元及利息均由被告羅某四領取。
本院認為,公民依法享有財產(chǎn)繼承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本案中三被告在沒有征得原告同意后,私自將被繼承人的遺產(chǎn)進行處分,侵犯了原告的財產(chǎn)繼承權,其行為違反法律的規(guī)定,是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不應受到法律的保護。
原告要求參與繼承并依法分割遺產(chǎn),理由正當,應予支持。
但其要求將在被告羅某三處的喪葬費和撫恤金31700.00元暫不處理,理由不當,本院不予支持。
被繼承人生前租住的公產(chǎn)房,因不屬于遺產(chǎn),本案不予處理,其將來所產(chǎn)生的費用應另案處理。
原告稱被繼承人羅某生前2014年全年工資64542.00元及存款10000.00元,尚在被告羅某四處,舉證不足,本院不予認定,其要求繼承此款的理由不當,本院不予支持。
被告羅某二、羅某四均稱在原告處存有被繼承人的遺產(chǎn)80000.00元,舉證不足,本院亦不予認定,其二人要求繼承此款的理由不當,本院亦不予支持。
被告羅某二稱其支取的被繼承人工資款6810.00元,系其父生前承諾給她的辛苦錢,舉證不足,本院不予認定,其不同意分割此款并要求將已用于喪事中花餐費15546.00元予以重新分割的主張,與法律規(guī)定相悖,本院不予支持。
另外,被繼承人死亡后剩余的喪葬費、撫恤金應參照遺產(chǎn)繼承來處理。
原告提供的證據(jù)1、3,被告羅某四提供的證據(jù)1、2、3,本院依法調(diào)取的證據(jù),內(nèi)容均真實可靠,本院予以采信。
原告提供的證據(jù)2,系被繼承人生前所發(fā)生的費用,雖然由被告羅某四結(jié)算,但不能確認此款即被其占有,所以本院不予采信。
被告羅某四提供的證據(jù)4,錄音內(nèi)容模糊不清,在場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并且系被繼承人自述行為,不符合錄音遺囑和口頭遺囑的形式要件,證明力較低,本院亦不予采信。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 ?、第十三條 ?、第十七條 ?第四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繼承人羅某生前留有的遺產(chǎn)110137.92元及其死亡后的喪葬費、撫恤金31700.00元,合計141837.92元,由原告羅某一和被告羅某二、羅某三、羅某四共同繼承,每人分得35459.48元。
此款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由被告羅某二給付原告羅某一0.96元,給付被告羅某四1349.56元;被告羅某三給付原告羅某一35458.52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0.00元,三被告各負擔33.33元,此款與上款一并執(zhí)行。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伊春市中級人民法院。
本院認為,公民依法享有財產(chǎn)繼承權,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侵犯。
本案中三被告在沒有征得原告同意后,私自將被繼承人的遺產(chǎn)進行處分,侵犯了原告的財產(chǎn)繼承權,其行為違反法律的規(guī)定,是無效的民事法律行為,不應受到法律的保護。
原告要求參與繼承并依法分割遺產(chǎn),理由正當,應予支持。
但其要求將在被告羅某三處的喪葬費和撫恤金31700.00元暫不處理,理由不當,本院不予支持。
被繼承人生前租住的公產(chǎn)房,因不屬于遺產(chǎn),本案不予處理,其將來所產(chǎn)生的費用應另案處理。
原告稱被繼承人羅某生前2014年全年工資64542.00元及存款10000.00元,尚在被告羅某四處,舉證不足,本院不予認定,其要求繼承此款的理由不當,本院不予支持。
被告羅某二、羅某四均稱在原告處存有被繼承人的遺產(chǎn)80000.00元,舉證不足,本院亦不予認定,其二人要求繼承此款的理由不當,本院亦不予支持。
被告羅某二稱其支取的被繼承人工資款6810.00元,系其父生前承諾給她的辛苦錢,舉證不足,本院不予認定,其不同意分割此款并要求將已用于喪事中花餐費15546.00元予以重新分割的主張,與法律規(guī)定相悖,本院不予支持。
另外,被繼承人死亡后剩余的喪葬費、撫恤金應參照遺產(chǎn)繼承來處理。
原告提供的證據(jù)1、3,被告羅某四提供的證據(jù)1、2、3,本院依法調(diào)取的證據(jù),內(nèi)容均真實可靠,本院予以采信。
原告提供的證據(jù)2,系被繼承人生前所發(fā)生的費用,雖然由被告羅某四結(jié)算,但不能確認此款即被其占有,所以本院不予采信。
被告羅某四提供的證據(jù)4,錄音內(nèi)容模糊不清,在場人與本案有利害關系,并且系被繼承人自述行為,不符合錄音遺囑和口頭遺囑的形式要件,證明力較低,本院亦不予采信。
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繼承法》第五條 ?、第十三條 ?、第十七條 ?第四款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第六十九條第一款第(三)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繼承人羅某生前留有的遺產(chǎn)110137.92元及其死亡后的喪葬費、撫恤金31700.00元,合計141837.92元,由原告羅某一和被告羅某二、羅某三、羅某四共同繼承,每人分得35459.48元。
此款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nèi),由被告羅某二給付原告羅某一0.96元,給付被告羅某四1349.56元;被告羅某三給付原告羅某一35458.52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 ?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00.00元,三被告各負擔33.33元,此款與上款一并執(zhí)行。
審判長:鄭祖惠
審判員:楊國臣
審判員:王敏瑞
書記員:安永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