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竺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劉賡,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吳芳,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br/> 被告:翟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委托訴訟代理人:陸文君,上海臻至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錢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被告:薛俊,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被告:虞愛蓮,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上海市嘉定區(qū)。
第三人:上海捷博房地產(chǎn)發(fā)展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區(qū)金沙江西路XXX弄XXX號XXX層XXX室。
法定代表人:朱華興。
委托訴訟代理人:沈潔。
原告竺某某與被告翟某某、錢某某、薛俊、虞愛蓮、第三人上海捷博房地產(chǎn)發(fā)展有限公司(下稱“捷博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審理。第一次庭審,原告的委托訴訟代理人劉賡,被告翟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陸文君、被告薛俊、虞愛蓮到庭參加訴訟。第二次庭審,原告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劉賡,被告翟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陸文君、被告薛俊到庭參加訴訟。兩次庭審,被告錢某某、第三人捷博公司經(jīng)本院傳票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本院依法進行缺席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第三人捷博公司協(xié)助被告翟某某、錢某某辦理上海市嘉定區(qū)臥龍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下稱“系爭房屋”)產(chǎn)權過戶手續(xù),將該房屋產(chǎn)權過戶至被告翟某某、錢某某名下;2、判令被告翟某某、錢某某協(xié)助原告竺某某辦理系爭房屋的產(chǎn)權過戶手續(xù),將該房屋產(chǎn)權過戶至原告名下;
3、判令被告翟某某、錢某某支付原告違約金暫計人民幣(以下幣種同)306,600元(以168萬元為基數(shù),按日萬分之五的標準,自2016年3月25日起計算至協(xié)助原告完成過戶登記之日止);4、判令被告薛俊、虞愛蓮對上述第3項訴請中的違約金承擔連帶責任。事實與理由:2016年3月25日,原告與翟某某、錢某某簽訂《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約定:原告向翟某某、錢某某購買系爭房屋,面積61.15平方米,總價168萬元;原告應于簽約當日支付翟某某、錢某某首期房款90萬元,加上先期支付的定金10萬元,共同構成首付款100萬元;第二期房款58萬元于2016年6月30日前支付給翟某某、錢某某,第三期房款10萬元于辦理過戶之日支付給翟某某、錢某某。后原告按約履行了前兩期付款義務。系爭房屋為翟某某、錢某某2012年拆遷所得,建設單位為捷博公司,并自2013年2月20日登記在捷博公司名下。根據(jù)上海市相關政策,系爭房屋已具備交易條件。但翟某某、錢某某卻拖延辦理小產(chǎn)證,致使該房屋無法過戶至原告名下,故翟某某、錢某某應按買賣合同第十條之約定,以總房款的日萬分之五向原告支付逾期辦理產(chǎn)證違約金。此外,薛俊、虞愛蓮于2016年3月25日向原告出具承諾書,承諾為翟某某、錢某某協(xié)助原告辦理產(chǎn)證提供擔保并承擔連帶責任?;谝陨锨闆r,原告為維護自己的權益,故訴至法院,要求判如所請。審理中,原告撤回了第3、4項訴訟請求。
被告翟某某辯稱:不同意原告的訴請,理由為:1、原告至今未按約支付第二期房款58萬元,構成嚴重違約。2、雙方于2016年3月25日簽訂房屋買賣合同時,并未約定辦理過戶的時間。開發(fā)商直至2017年年底才通知本被告辦理小產(chǎn)證手續(xù),但由于原告未付款,故本被告未辦理相應手續(xù)。3、目前系爭房屋因原告申請被查封,故事實上亦無法辦理過戶手續(xù),相關責任應由原告承擔,對原告主張的逾期過戶違約金不應支持。4、本被告曾口頭要求解除房屋買賣合同,故雙方就系爭房屋的買賣關系不應繼續(xù)履行。
被告錢某某未進行答辯。
被告薛俊、虞愛蓮辯稱:1、2014年10月18日,本被告向案外人蔡則振購買了系爭房屋。因系爭房屋為翟某某拆遷安置所得,一直未辦理產(chǎn)證,故由翟某某作為賣方與本被告簽訂了買賣合同,為此蔡則振給予翟某某出場費5.5萬元。2、兩年后,因籌錢治病本被告需再次出售系爭房屋,在中介掛牌后找到了買家即原告。同樣因為動遷房原因,由翟某某作為賣方與原告簽訂了買賣合同,本被告承諾給予翟某某出場費17萬元。交易中,原告向翟某某支付首付款90萬元(除定金10萬元)后,由翟某某扣除10萬元出場費,剩余80萬元轉(zhuǎn)給本被告;原告支付第二筆房款58萬元時,聯(lián)系翟某某未果,所以僅向本被告支付51萬元,另外預扣下需付給翟某某的7萬元出場費。系翟某某原因?qū)е孪禒幏课菸茨苓^戶,與本被告無關。
第三人捷博公司未進行述稱。
原告為證明其訴訟主張,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材料:
1、《拆遷安置房(預售)買賣合同》、《房地產(chǎn)買賣居間協(xié)議》,證明翟某某、錢某某于2014年11月3日將系爭房屋出售給虞愛蓮,后薛俊、虞愛蓮將該房屋出售給原告,原告并支付定金10萬元。
2、《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證明原告與翟某某、錢某某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就系爭房屋買賣達成合意,雙方均應按該合同約定履行各自義務。
3、《上海市征用集體土地居住房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結(jié)婚證、承諾書,證明翟某某與錢某某系夫妻關系,翟某某、錢某某被拆遷安置有系爭房屋一套且兩人一致同意出售該房屋。
4、收款收據(jù)、銀行明細清單,證明原告于2016年3月20日向虞愛蓮支付10萬元,于當月25日向翟某某支付90萬元,于2016年6月30日向薛俊支付51萬元,于2017年3月14日向翟某某支付10萬元。
5、上海市不動產(chǎn)登記簿,證明系爭房屋已具備上市條件,能夠過戶給原告。
6、《承諾書》,證明就系爭房屋的過戶事宜,薛俊、虞愛蓮承諾與翟某某承擔連帶責任。
7、《房屋買賣解約合同》、《房屋買賣退款協(xié)議》、《有關交房補充協(xié)議》、案外人汪某與錢某某簽訂的書面協(xié)議、工商銀行轉(zhuǎn)賬憑證,證明翟某某、錢某某將系爭房屋出售給薛俊、虞愛蓮后,與蔡則振、汪某解除了買賣關系,翟某某并向蔡則振退還房款77.5萬元。
8、銀行明細清單、收款收據(jù),證明原告與翟某某簽訂房屋買賣合同后,原告將房款支付給翟某某,翟某某再向薛俊退款。此外,薛俊于2016年7月7日代翟某某收取原告支付的房款7萬元。
9、證人胡某某證言,證人陳述:系爭房屋的房源信息顯示在系統(tǒng)里,看房需聯(lián)系薛俊。原告經(jīng)證人帶看后比較滿意,和薛俊商談好價格。2016年3月20日,原告與薛俊簽了居間買賣協(xié)議并付了定金。因為是動遷房,薛俊和翟某某協(xié)商好,由薛俊支付翟某某17萬元,后續(xù)過戶等由翟某某出面辦理。此后,原告、薛俊、翟某某及其妻子、孩子一同至中介公司簽訂了房屋買賣合同。簽約完畢后,第一筆房款,原告現(xiàn)金支付了3萬元,另外轉(zhuǎn)賬給翟某某,再由翟某某轉(zhuǎn)給薛俊。第二筆房款支付前一天,證人聯(lián)系了翟某某,翟某某謾罵證人,后面不再接證人電話。次日,原告轉(zhuǎn)賬給薛俊,翟某某對此知曉但未出面。
翟某某對原告提供的證據(jù)發(fā)表如下質(zhì)證意見:對證據(jù)1,其中買賣合同無原件無法質(zhì)證,而居間協(xié)議真實性無法確認。對證據(jù)2,真實性無異議,但原告未按該合同約定支付第二期房款58萬元。對證據(jù)3,對真實性均無異議,但承諾書系其向薛俊、虞愛蓮出具,與本案無關。對證據(jù)4,其中對銀行明細清單無異議,對收款收據(jù)不清楚,原告支付給虞愛蓮的10萬元認同支付給本人,目前共收到原告支付的房款100萬元,而原告于2017年3月支付的10萬元屬于逾期付款違約金。對證據(jù)5,真實性無異議,但因原告申請查封現(xiàn)在無法辦理過戶。對證據(jù)6,真實性無異議,該承諾書恰證明系爭房屋的買賣關系建立在本人與原告之間,而非原告與薛俊、虞愛蓮之間。對證據(jù)7,其中解約合同真實性無異議,本人與蔡則振、汪某解除買賣關系后,再將系爭房屋出售給薛俊、虞愛蓮,與本案的邏輯關系一致,系與薛俊、虞愛蓮解除買賣關系后,才將系爭房屋出售給原告。對該組證據(jù)中的其他證據(jù)真實性無法確定,亦與本案無關。對證據(jù)8,其中銀行明細清單無異議,恰證明系原告與本人間就系爭房屋存在買賣關系,對收款收據(jù)真實性有異議,本人未要求薛俊代收房款。對證據(jù)9,不予認可,證人自稱一些情況記不清了,不能作為證據(jù)使用。
薛俊、虞愛蓮對原告提供的證據(jù)發(fā)表如下質(zhì)證意見:對證據(jù)1,真實性均無異議,其系從蔡則振處購買系爭房屋,只是由翟某某、錢某某出面作為賣家在買賣合同上簽字。對證據(jù)2,真實性無異議,因其籌錢治病,故將系爭房屋以168萬元出售給原告,翟某某、錢某某只是作為賣家出面簽字而已。對證據(jù)3,對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無異議,而結(jié)婚證、承諾書未見到過。對證據(jù)4,真實性均無異議,本人確于2016年3月20日收到原告支付的定金10萬元,原告后于當月25日又向本人支付現(xiàn)金3萬元,向翟某某轉(zhuǎn)賬支付87萬元(翟某某扣留10萬元出場費,將另外77萬元轉(zhuǎn)賬給本人)。此外,原告應于2016年6月30日向本人支付房款58萬元,但原告實際僅支付51萬元,預扣下協(xié)商好要支付給翟某某的出場費7萬元。對證據(jù)5,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據(jù)6,真實性無異議,翟某某承諾將會協(xié)助辦理過戶。對證據(jù)7,真實性均無異議,系爭房屋由本人自蔡則振處購買,翟某某作為動遷人出面配合簽字。對證據(jù)8,對真實性均無異議,第二期房款58萬元中,原告預扣了7萬元作為給翟某某的出場費,后原告又將該7萬元支付給本人,本人通知翟某某領取,但卻發(fā)生糾紛。對證據(jù)9,認為證人基本反映了事實。
翟某某未就其辯稱意見向本院提供證據(jù)材料。
薛俊、虞愛蓮為支持其辯稱意見,向本院提交如下證據(jù)材料:
承諾書、有關交房補充協(xié)議,證明系爭房屋實際系向蔡則振購買。
原告對薛俊、虞愛蓮提供的上述證據(jù)不持異議。翟某某認為薛俊、虞愛蓮提供的上述證據(jù)真實性無法確定,亦與本案無關。
第三人捷博公司向本院郵寄了配套商品房供應單、發(fā)票,原告及薛俊、虞愛蓮對該證據(jù)未發(fā)表意見,翟某某對該證據(jù)真實性、合法性無異議,但認為與本案無關。
綜合原、被告、第三人提供的上述證據(jù)、舉、質(zhì)證意見及庭審陳述與自認,本院確認以下事實為本案的法律事實:
翟某某與錢某某于1987年登記結(jié)婚。2012年,翟某某作為被拆遷人與拆遷人簽訂《上海市征用集體土地居住房拆遷補償安置協(xié)議》,安置有包括系爭房屋在內(nèi)的四套房屋。
2014年10月18日,翟某某、錢某某(出售人)、蔡則振、汪某(原買受人)與虞愛蓮(現(xiàn)買受人)簽訂《房屋買賣解約合同》,就系爭房屋買賣轉(zhuǎn)讓達成如下協(xié)議:1、出售人同意原買受人轉(zhuǎn)讓此房產(chǎn)權于現(xiàn)買受人;2、出售人與原買受人于2012年11月9日簽署的房屋買賣合同作廢;3、出售人承諾此房產(chǎn)權歸現(xiàn)買受人,與原買受人無關;4、本次解約三方本著公開、公正、透明的原則,每次交易及轉(zhuǎn)賬交接等事宜,出售人、原買受人及現(xiàn)買受人必須同時在場;5、原買受人與此房不再有任何關系,并且配合現(xiàn)買受人辦理交易手續(xù)。
2014年11月3日,翟某某(甲方)、錢某某(房屋共有人)與虞愛蓮(乙方)簽訂《拆遷安置房(預售)買賣合同》,約定由甲方將系爭房屋作價93萬元出售給乙方。
又查明,2016年3月20日,薛俊、虞愛蓮(出售方、甲方)與竺某某(買受方、乙方)在上海好年華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有限公司四十二公司(居間方、丙方)居間下簽訂《房地產(chǎn)買賣居間協(xié)議》,其中約定:乙方向甲方購買系爭房屋,總價168萬元;乙方應于8天內(nèi)簽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同時支付首付款100萬元、第二期房款68萬元;乙方同意于簽訂本合同時向丙方支付意向金10萬元用于丙方前往甲方斡旋及價格條件確認之憑據(jù);根據(jù)法律、法規(guī)、規(guī)章等規(guī)定的交易稅費全部由乙方承擔。該合同特別約定:乙方于2016年3月21日付8萬元補足定金10萬元、2016年3月28日前付90萬元;乙方付第二次房款58萬元整當天交房給乙方、過戶當天付清所有房款。
2016年3月25日,翟某某、錢某某(出賣人、甲方)與竺某某(買受人、乙方)在上海好年華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有限公司居間下簽訂上海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其中約定:甲方將系爭房屋出售給乙方,總價168萬元;甲方于2016年6月30日前騰出系爭房屋并通知乙方進行驗收交接;甲、乙雙方確認,在該房產(chǎn)證辦理出來四十日內(nèi),甲乙雙方向房產(chǎn)交易中心申請辦理轉(zhuǎn)讓過戶手續(xù),由于甲方故意拖延或者不及時提供相關材料的,乙方按本合同第十條追究甲方的違約責任。該合同第十條約定,甲方未按本合同約定期限(即2016年6月30日前)、未按本合同附件三付款協(xié)議約定期限交接房地產(chǎn)的,應當向乙方支付違約金,違約金按乙方已付款日萬分之五算起,違約金自本合同附件三付款協(xié)議約定的應當交付之日起至實際交付之日止;甲、乙雙方應按國家及本市的有關規(guī)定繳納稅費。該合同附件三付款協(xié)議約定,乙方應在簽訂本合同并申請辦理本合同后當日內(nèi),直接支付給甲方部分首期房價款90萬元,加上已經(jīng)支付給甲方的定金10萬元,如此共同構成乙方支付給甲方的全部首期房款計100萬元;第二期房款58萬元于2016年6月30日前由乙方自行支付給甲方;第三筆房款10萬元于甲乙雙方共赴嘉定區(qū)房產(chǎn)交易中心辦理過戶手續(xù)日之前由乙方自行支付給甲方。
2016年3月25日,翟某某、錢某某(甲方)、竺某某(乙方)、薛俊、虞愛蓮(丙方)簽訂《承諾書》一份,載明:2016年3月25日,甲乙雙方在好年華公司房地產(chǎn)經(jīng)紀人的主持下簽訂了買賣合同,約定甲方將其系爭房屋以168萬元出售給乙方。甲方、丙方承諾該房產(chǎn)證辦理出來后7天內(nèi)開始辦理過戶手續(xù),如甲方違約,甲方將其位于上海市嘉定區(qū)封浜路楊柳一村XXX號XXX室房屋(下稱“楊柳一村房屋”)抵押給乙方,直至甲方和乙方辦理完畢系爭房屋的過戶手續(xù),乙方解除楊柳一村房屋的抵押,丙方為甲方擔保方,承擔連帶責任。本合同雙方簽字生效,有效期至系爭房屋所有權變更登記手續(xù)完成為止。
2016年3月20日,竺某某向虞愛蓮支付10萬元,當日虞愛蓮出具了相應收據(jù)。2016年3月25日,竺某某以其親屬陳阿寶的賬戶向翟某某轉(zhuǎn)賬87萬元,以現(xiàn)金方式向薛俊支付3萬元,當日翟某某出具了收到房款90萬元的收據(jù)并隨即向薛俊轉(zhuǎn)賬77萬元。2016年6月30日,竺某某以其親屬陳阿寶的賬戶向薛俊轉(zhuǎn)賬50萬元,并以現(xiàn)金向薛俊支付1萬元,當日薛俊出具了收到房款51萬元的收據(jù)。2017年3月14日,竺某某又以其親屬陳阿寶的賬戶向翟某某轉(zhuǎn)賬10萬元。
再查明,系爭房屋的大產(chǎn)證于2013年3月20日辦出,目前登記在捷博公司名下。2015年5月,系爭房屋對應的配套商品房供應單確認錢某某為購房人,無需支付購房差價。錢某某在辦理系爭房屋小產(chǎn)證的過程中,本院依據(jù)竺某某之申請對系爭房屋采取了查封措施,致使小產(chǎn)證辦理未成。目前系爭房屋由竺某某居住使用。
審理中,竺某某先陳述:其向薛俊、虞愛蓮購買系爭房屋,因系爭房屋為動遷房,過戶需產(chǎn)權人即翟某某、錢某某配合,為辦理過戶所需才與翟某某、錢某某簽訂了買賣合同;后又陳述實際向翟某某購買系爭房屋。
翟某某則陳述:因薛俊、虞愛蓮提出不再購買系爭房屋,故雙方協(xié)商解除了買賣關系,薛俊需支付違約金17萬元,扣除違約金后的房款需退還給薛俊。在此之后,其將系爭房屋出售給竺某某。因薛俊急需用錢,故由竺某某直接將購房定金10萬元支付給薛俊,且在收到竺某某的房款90萬元后,扣除違約金后剩余部分退還給薛俊。系爭房屋系由其交付給竺某某。
薛俊、虞愛蓮陳述:系爭房屋由其出售給原告,翟某某、錢某某作為動遷人僅配合出面簽約。
此外,竺某某與薛俊、虞愛蓮于審理中一致確認:1、系爭房屋由薛俊交由竺某某;2、約定過戶時支付的房款10萬元應支付給翟某某;3、剩余7萬元應作為出場費支付給翟某某。該筆7萬元竺某某已于2019年4月11日付至本院。
本院認為,就系爭房屋,竺某某與翟某某、錢某某及虞愛蓮分別簽訂了買賣合同,竺某某究竟系向何方購買系爭房屋?對此,不能僅憑當事人陳述或簡單、片面理解書面協(xié)議,而應綜合全案證據(jù),準確、全面探求當事人的真實意思。就系爭房屋的買賣,竺某某系在居間方介紹下聯(lián)系薛俊、虞愛蓮看房,與薛俊、虞愛蓮商談好價格后向虞愛蓮支付的購房定金,并先與薛俊、虞愛蓮簽訂了《房屋買賣居間協(xié)議》,在此之后才與翟某某、錢某某簽訂了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結(jié)合絕大多數(shù)房款最終付給薛俊,且交房系在薛俊與竺某某間進行,再結(jié)合翟某某及錢某某、蔡則振、虞愛蓮三方簽訂的《房屋買賣解約合同》的相關內(nèi)容(即翟某某及錢某某同意蔡則振將系爭房屋轉(zhuǎn)讓給虞愛蓮),以上可知,竺某某系向薛俊、虞愛蓮購買系爭房屋。又因系爭房屋為翟某某、錢某某的動遷安置房,如若未有翟某某、錢某某之配合,不可能完成最終的產(chǎn)權移轉(zhuǎn)。如此,竺某某與翟某某、錢某某簽訂房地產(chǎn)買賣合同便在情理之中。
翟某某主張與薛俊、虞愛蓮解除買賣關系后再向竺某某出售系爭房屋的意見,本院難予采納,理由如下:1、房產(chǎn)交易為日常生活中的重大財產(chǎn)交易,慣常采書面形式約定相關權利義務。翟某某稱與薛俊、虞愛蓮協(xié)商解除了買賣關系,由薛俊、虞愛蓮承擔違約金17萬元,未提供任何書面協(xié)議,對此薛俊、虞愛蓮不予認可。而就系爭房屋的交易,翟某某前后簽訂過多次書面協(xié)議,卻稱與薛俊、虞愛蓮解約未簽協(xié)議,與常理不符。2、假設翟某某關于其與薛俊、虞愛蓮協(xié)商解約并由薛俊、虞愛蓮承擔違約金17萬元的陳述屬實,雙方間合同記載的房款總價為93萬元,扣除該違約金后,其應當退還給薛俊、虞愛蓮的房款為76萬元。但本案中,竺某某支付的定金10萬元及首付90萬元中,流向薛俊的款項即為87萬元,遠超應退金額,可見翟某某該陳述不合常理。3、如若翟某某確實先與薛俊、虞愛蓮協(xié)商解約,再將系爭房屋出售給竺某某,那么薛俊、虞愛蓮已與本案所涉交易無關,其絕無理由于2016年3月25日通過簽訂《承諾書》方式為系爭房屋過戶給竺某某而提供擔保責任。綜上,足以說明翟某某的主張矛盾重重,難予采納。再結(jié)合翟某某及錢某某、蔡則振、虞愛蓮三方間《房屋買賣解約合同》反映的交易模式,綜觀本案所涉的整個交易過程及交易行為,可知本案實際亦延續(xù)了該交易模式。既然翟某某、錢某某接受了此種交易模式,且為完成房屋交易簽訂了形式上的買賣合同,同時亦以《承諾書》方式設定其協(xié)助過戶的義務,故在系爭房屋具備上市交易條件時即應配合竺某某辦理過戶手續(xù)。考慮到系爭房屋登記在捷博公司名下的現(xiàn)狀,且已確定買受人為錢某某一人,故應先由捷博公司過戶至錢某某名下,再由錢某某協(xié)助竺某某辦理過戶手續(xù)。另,竺某某與薛俊均已確認,剩余7萬元作為出場費應當支付給翟某某,本案中一并予以處理。
被告錢某某、第三人捷博公司經(jīng)本院合法傳喚,無正當理由未到庭參加訴訟,系無視法律的行為,表明其自動放棄了訴訟中可享有的答辯、質(zhì)證等權利,應承擔由此而引起的法律后果。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條、第八條、第一百零七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第一百四十四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二百四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第三人上海捷博房地產(chǎn)發(fā)展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協(xié)助被告錢某某辦理上海市嘉定區(qū)臥龍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的過戶手續(xù),將該房屋過戶至被告錢某某名下;
二、被告錢某某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協(xié)助原告竺某某辦理上海市嘉定區(qū)臥龍路XXX弄XXX號XXX室房屋的過戶手續(xù),將該房屋過戶至原告竺某某名下;
三、原告竺某某應于上述房屋過戶當日向被告翟某某、錢某某支付70,000元。
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本案受理費80元,減半收取40元,保全費5,000元,訴訟費用合計5,040元,由被告翟某某、錢某某負擔(被告負擔之款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七日內(nèi)付至本院)。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許雯雯
書記員:梅麗霞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