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程某某,男,漢族,仙桃市人,住仙桃市鄭場鎮(zhèn)。
委托訴訟代理人:沈承才,仙桃市沔洲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
被告:盧某某,男,漢族,仙桃市人,住仙桃市復州大道。
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斌,重慶遠沐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李昊燃,重慶遠沐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程某某與被告盧某某民間借貸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6月5日立案后,依法適用普通程序,分別于2018年9月27日、2018年12月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程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沈承才,被告盧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斌到庭參加訴訟。2018年9月27日盧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楊斌申請對程某某提交的兩份欠條中的盧某某簽名進行筆跡鑒定,因盧某某未按時交納鑒定費,本院司法技術科于2018年11月14日終止鑒定。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償還原告借款本金151500元;2、判令被告承擔本案訴訟費。事實與理由:2006年元月,被告在天門市承包修公路,因缺少資金,向原告借款,并許諾攬此工程后,交給原告做,原告答應借款給被告。2006年1月23日,原告借款給被告1500元,被告當場出具了一份欠條。隨后,原告又借給被告15萬元。原告當時沒有事做,一直催被告給工程原告做,結果等了兩年,被告沒有給工程原告做,借的錢也沒有還,原告要求被告寫張借條,被告于2008年2月4日給原告出具了一份欠款15萬元的欠條。此后,原告一直找被告,被告既不給原告工程做,又不還款。
盧某某辯稱,原、被告之間不存在借貸關系。2008年原、被告進行工程合作,應原告要求,由被告先出具欠條,然后雙方出資開展工程項目,但由于后來工程未開展,雙方實際都未出資,被告也未要求原告返還欠條。請求法院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程某某圍繞訴訟請求依法提交了證據,本院組織當事人進行了質證,被告對原告所舉的證據均提出異議。對有爭議的證據,本院認定如下:欠條二份,被告認可欠條是其本人所寫,其中的1500元欠條,記不清楚了;15萬元的欠條是投資款,因工程未開展,原告因此未出資。本院認為,被告出具的二份欠條,客觀真實,有證人劉在品的證言相佐證,依法予以采信。仙桃農商行鄭場支行證明一份,證明原告2005年3月24日在該行貸款10萬元,與本案爭議的借款時間相隔一年之久,該證據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不予采信。證人劉在品出庭作證證詞,能夠證明被告借款的事實,依法予以采信;證人唐保國出庭作證證詞,因證明內容與本案無關聯(lián)性,不予采信。
根據當事人陳述和經審查確認的證據,本院認定事實如下:2006年1月23日,被告請人吃飯時缺錢向原告借款1500元,并當場出具了欠條一份,載明:欠工程投資款1500元,盧某某。2006年3月,被告因承包工程缺資金向原告借款15萬元,并承諾給工程原告做,但被告借款后沒有給工程原告做。在原告的要求下,被告于2008年2月4日向原告出具了一份欠條,載明:今欠到程某某投資款本金15萬元,欠款人盧某某。此后,原告一直找被告催討,被告未償還借款。
本院認為:原告借款給被告,雖名為投資款,實為借款,雙方之間形成的借款合同關系,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不違反法律規(guī)定,合法有效。原告依約履行了借款的義務,被告未按約定返還借款,應承擔民事責任。被告辯稱,雖然欠條是被告書寫,但欠條的內容是投資款,由被告先出具欠條,然后雙方出資,由于后來工程未開展,原告實際未出資,被告也未要求原告返還欠條。但被告的辯稱理由既無事實依據,也無法律依據,更不符合常理。第一、被告借款出具了欠條,被告先是否認欠條是其本人所寫,在法庭要求鑒定的情況下,被告才承認二份欠條是其書寫,顯然被告否認借款的事實是不誠信的。第二、被告出具了欠條,又說未收到原告的款項,為什么在長達10年的時間不收回欠條;對1500元的欠條,被告承認是其所寫,但又說對借款之事記不清了,自相矛盾,顯然上述理由有違常理。第三、被告否認借款的事實,是必須到庭的當事人,本院傳票傳喚其到庭接受詢問,但被告本人拒不到庭,是妨礙舉證的行為,應認定被告向原告借款的事實屬實。第四、對被告借款15萬元的事實,原告陳述的合情合理,且有證人劉在品的出庭證言佐證,足以認定。因此,被告的辯稱理由不能成立,不予采信。原告要求被告償還借款本金151500元的訴訟請求,本院依法予以支持。經合議庭評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零六條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被告盧某某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償還原告程某某借款本金151500元。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的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330元,由被告盧某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漢江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長 張彪
審判員 陳守兵
審判員 印華瑭
書記員: 楊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