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oNormal{margin-top:0cm;margin-bottom:0px}河北省秦某某市海港區(qū)人民法院p t ; ” > 民 事 判 決 書(2018)冀0302民初3251號原告秦某某駿贏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統(tǒng)一社會信用代碼×××。法定代表人孫鳳芹,職務經理。委托訴訟代理人左芳芳,河北凱悅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劉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河北省秦某某市,公民身份號碼×××。被告李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xiàn)住河北省秦某某市,公民身份號碼×××。二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謝明月,河北競擇律師事務所律師。原告秦某某駿贏汽車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駿贏公司)訴被告劉某、李某不當?shù)美m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3月9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駿贏公司委托訴訟代理人左芳芳、被告劉某、李某及二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謝明月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原告駿贏公司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二被告共同返還原告不當?shù)美?3.5萬元及利息(利息以13.5萬元為基數(shù)按照中國人民銀行同期貸款利率計算,自2016年7月9日計算至被告實際返還之日止);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及理由:2016年7月8日,案外人李鐵瑜(甲方)與駿贏名車匯(乙方)簽訂《二手車產權轉讓協(xié)議書》,協(xié)議約定:甲方自愿將原車主李鐵梅車型為本田CRV車牌號×××,發(fā)動機號為5056110的機動車一輛有償轉讓給乙方,雙方商定的車價為十三萬五千元整,車款一次性付清,合同上有李鐵瑜的簽名和駿贏名車匯合同專用章。當日,原告駿贏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孫鳳芹將購車款13.5萬元匯入被告劉某的賬戶。駿贏名車匯系原告駿贏公司的門頭牌匾,其公司的注冊名稱為”秦某某駿贏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被告劉某與被告李某二人系夫妻關系。原告駿贏公司將購車款13.5萬元轉入被告劉某的賬戶未經案外人李鐵瑜指定。以上事實已經秦某某市海港區(qū)人民法院(2016)冀0302民初9467號民事判決書認定。原告認為,原告將購車款13.5萬元轉入被告劉某的賬戶未經案外人李鐵瑜指定,原告與被告劉某沒有發(fā)生任何經濟往來,也不存在債權債務關系,被告劉某沒有占有該款的合法根據(jù),其獲取此利益無法律上的依據(jù),給原告造成了損失,因此,被告的行為應屬不當?shù)美?,被告劉某理應?3.5萬元返還原告。被告劉某和被告李某是夫妻關系,財產是法定共有的。原告經向二被告多次催還該款未果,為維護原告的合法權利,特提起訴訟。被告劉某、李某辯稱,本案事實是:二被告系夫妻關系。2016年7月5日被告劉某與案外人崔艷林以崔艷林名義向李鐵瑜出借款項558966.36元,雙方約定2016年7月13日前償還。2016年7月7日崔艷林委托劉某催要李鐵瑜所欠款項。2016年7月8日李鐵瑜與原告簽訂了《二手車產權轉讓協(xié)議書》,協(xié)議約定李鐵瑜自愿將其姐姐李鐵梅所有的×××號車輛以13.5萬元的價款轉讓給原告,原告按照李鐵瑜的指示將車款13.5萬元轉入劉某賬戶。因在2017年4月崔艷林訴李鐵瑜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中,崔艷林對李鐵瑜上述13.5萬元還款進行了追認:認可2016年7月8日李鐵瑜償還劉某13.5萬元,并將13.5萬元在訴請的總款項中扣除,故原告訴請的13.5萬元應由李鐵瑜償還,且原告沒有證據(jù)證明其訴請款項用于夫妻共同生活,故不應由被告李某承擔返還責任。原告要求被告返還訴請款項及利息無事實及法律依據(jù)。經審理本院認定,2016年7月8日,案外人李鐵瑜作為甲方與駿贏名車匯作為乙方簽訂《二手車產權轉讓協(xié)議書》一份,約定:甲方自愿將原車主李鐵梅車型為本田CRV車號×××,發(fā)動機號為5056110的機動車一輛有償轉讓給乙方,雙方商定的車價為十三萬五千元整,車款一次性付清,合同上有李鐵瑜的簽名和駿贏名車匯合同專用章。當日,原告駿贏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孫鳳芹將購車款13.5元匯入被告劉某的賬戶。合同簽訂當日,原告駿贏公司將李鐵梅的車輛過戶至其公司經理何金明名下。后李鐵梅起訴本案原告駿贏公司、李鐵瑜、本案被告劉某、李某至本院,請求依法確認駿贏公司與李鐵瑜簽訂的車輛買賣協(xié)議無效,要求駿贏公司返還李鐵梅所有的車輛并賠償損失5萬元。駿贏公司在該次起訴中辯稱其已將購車款13.5萬元轉入李鐵瑜指定的劉某名下。后本院出具(2016)冀0302民初9467號民事判決書,認定:《二手車產權轉讓協(xié)議書》屬無效合同,李鐵瑜明知不屬于自己的車輛,在未征得車輛所有人同意的情況下進行汽車交易,其賣車行為存在過錯,駿贏公司明知李鐵瑜沒有車主李鐵梅授權的情況下仍進行汽車買賣并辦理過戶,其買車行為亦存在過錯,應將所購車輛返還原告。判決原告駿贏公司返還李鐵梅的CRV機動車。二被告提交共同出資協(xié)議一份,其中案外人崔艷林作為甲方,被告劉某作為乙方,約定甲乙雙方共同出資借款給李鐵瑜28萬元。提交委托書一份,證明崔艷林委托劉某向李鐵瑜索要欠款。原告主張被告劉某應歸還不當?shù)美?3.5萬元,被告劉某認為13.5萬元是案外人李鐵瑜償還借款。原告主張該不當?shù)美麨榉蚱薰餐瑐鶆?,被告李某應承擔共同償還責任。被告認為原告不能證明其訴請款項用于夫妻共同生活,不應由被告李某承擔返還責任。另查明,李鐵梅與李鐵瑜系姐妹,駿贏名車匯系原告的門頭牌匾,其公司的注冊名稱為原告。針對爭議事實,原告提交:證據(jù)一、二手車產權轉讓協(xié)議書一份,證明2016年7月8日案外人李鐵瑜與原告簽訂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李鐵瑜自愿將原車主李鐵梅×××本田CRV有償轉讓給原告,雙方約定車價位13.5萬元。證據(jù)二、原告法定代表人工商銀行歷史明細清單,證明合同簽訂當日原告將購車款13.5萬元匯入被告劉某的賬戶。證據(jù)三、海港區(qū)人民法院(2016)冀0302民初9467號民事判決書一份,證明原告所訴第一、二項事實已經法院判決并認可,被告劉某也認可原告將13.5萬元匯入其賬戶,還證明案外人李鐵瑜與原告簽訂的二手車產權轉讓協(xié)議被認定為無效合同,最終判決原告將該車輛返還給李鐵梅。證據(jù)四、李鐵梅出具的收條一份,證實原告已將車輛返還給李鐵梅,(2016)冀0302民初9467號民事判決書已經履行完畢。以上證據(jù)證明原告與二被告間并沒有合同關系,被告占有原告款項無法律依據(jù),也無合同依據(jù),構成不當?shù)美?,應返還原告。被告質證稱:對證據(jù)一、二、真實性無異議。對證據(jù)三、真實性無異議,但原告辯稱中能證實原告將購車款13.5萬元,轉入劉某名下,系經李鐵瑜的指定,原告在向被告轉款過程中存在過錯。對證據(jù)四、真實性無異議。針對爭議事實,被告提交:證據(jù)一、2016年7月5日劉某與崔艷林簽訂的共同出資協(xié)議、劉某的中國銀行歷史交易明細清單及崔艷林為劉某出具的收條各一份,證明被告劉某出資28萬元,與崔艷林共同將款項借給李鐵瑜,用于李鐵瑜貸款還款事宜。證據(jù)二、2016年7月7日崔艷林為劉某出具的委托書一份,證明崔艷林委托劉某向李鐵瑜索要13.5萬元欠款事宜。證據(jù)三、秦某某市海港區(qū)人民法院(2016)冀0302民初9467號民事判決書及民事裁定書一份,證明原告在判決書第2頁辯稱部分認可其將車款轉入李鐵瑜指定的劉某名下,而并非劉某無任何依據(jù)取得該款項,同時證明被告李鐵瑜認可欠崔艷林款項的事實。證據(jù)四、(2017)冀0302民初4696號民事判決書及該案庭審筆錄復印件一份,證明在崔艷林起訴李鐵瑜民間借貸糾紛一案中,崔艷林認可李鐵瑜償還其13.5萬元,該款項直接償還給了劉某。以上證據(jù)共同證明:在李鐵瑜認可原告向劉某的轉款為其向崔艷林的借款,并在崔艷林認可該款項償還給崔艷林的情況下,原告訴請的款項應由李鐵瑜返還,而不應由二被告返還。原告質證稱:對證據(jù)一、二與本案無關。其主體間的關系與本案原告沒有關聯(lián)。對證據(jù)三、真實性認可,雖然原告在辯稱部分認可其轉款是經過李鐵瑜指定但在法院判決部分,并沒有認可這一事實,不能達到被告的證明目的。對證據(jù)四、判決、裁定真實性無異議,該判決與本案無關,不予質證。對筆錄不予質證,為復印件。本院認為,因他人沒有法律根據(jù),取得不當利益,受損失的人有權請求返還不當利益。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應當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但法律另有規(guī)定的除外。本案中,原告認可其受李鐵瑜的指示將購車款轉入被告劉某賬戶,故被告取得該款項并非沒有根據(jù)取得不當利益。被告提交的證據(jù)亦證明其與崔艷林對李鐵瑜擁有債權;其受崔艷林委托向李鐵瑜索要欠款,其所收款項是李鐵瑜向其償還債務,故不能證明被告劉某接收的款項為不當?shù)美?pclass=”msonormal”style=”line-height:25pt;text-indent:30pt;-ms-text-autospace:;”>綜上所述,駁回原告駿贏公司的訴訟請求。故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二十二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秦某某駿贏汽車服務有限公司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3000元,減半收取1500元,由原告秦某某駿贏汽車服務有限公司自行負擔(已交納)。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秦某某市中級人民法院。審判員李翔宇二〇一八年五月二十日書記員付倩倩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