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石某某。
上訴人(原審原告)石某某。
上訴人(原審原告)張蓮花,系前兩上訴人之母。
上述三上訴人共同委托代理人馬先明、方希文,均系湖北富川律師事務所律師。代理權限:特別授權。
上訴人(原審被告)石遠權,系石某某、石某某之父,張蓮花之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董明某。
委托代理人劉福林,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代理權限:一般代理。
上訴人石某某、石某某、張蓮花、石遠權因物權保護糾紛一案,不服陽新縣人民法院(2014)鄂陽新民二初字第0003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石某某、石某某、張蓮花的委托代理人方希文,上訴人石遠權,被上訴人董明某及其委托代理人劉福林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判決認定:張蓮花與石遠權系夫妻關系,婚生子石某某、石某某。1996年,張蓮花與石遠權在陽新縣白沙鎮(zhèn)新街臨街35號處建造一棟三層住宅樓,建筑面積400余平方米。2003年2月,陽新縣郵政局因經(jīng)營需要與石遠權簽訂房屋互換協(xié)議,將其位于白沙鎮(zhèn)老街103號三層房屋(即本案訴爭房屋)與石遠權的房屋予以互換?;Q后,石遠權以兒子石某某、石某某兩人名義申請該房屋及相應土地國有土地使用權,并分別辦理土地使用權證。2003年5月6日,石遠權取得白沙老街103號房屋所有權,產(chǎn)權登記在石遠權名下。2009年6月29日,石遠權與董明某簽訂一份房屋轉讓協(xié)議,約定以108萬元價款將訴爭房屋轉讓給董明某,合同簽訂之日支付70萬元,余款38萬元在半個月內(nèi)付清,付清房款后,石遠權將房屋所有手續(xù)交付董明某辦理過戶。合同簽訂當日,董明某按約定支付房款70萬元,石遠權亦向董明某交付了房屋。爾后,董明某支付了其余部分房款,石遠權將房屋產(chǎn)權證及土地使用權證交付董明某。董明某在申請辦理房屋產(chǎn)權轉移登記過程中,于2009年8月18日向陽新縣白沙鎮(zhèn)村鎮(zhèn)建設服務中心交納預收房屋過戶費4000元,2010年8月2日以自己和妻子馬細英名義向陽新縣國土資源局白沙國土資源所交納土地出讓金3.8萬元。2012年,董明某在涉案房屋旁邊建造一棟三層房屋。此后,張蓮花母子三人與石遠權、董明某因涉案房屋轉讓發(fā)生糾紛,張蓮花母子三人遂起訴法院,要求石遠權、董明某返還訴爭房屋及土地。
原審判決認為:張蓮花母子三人提起之訴系物權保護糾紛,張蓮花母子三人認為石遠權、董明某侵犯其物權,故又屬于侵權責任糾紛范圍。判斷石遠權、董明某是否構成侵權,應當審查董明某占有爭議房屋之行為是否合法有效。董明某稱其已辦理了涉案房屋產(chǎn)權轉移登記,其系該房屋所有權人,但并未提供該房屋產(chǎn)權轉移登記后的所有權證,故對其此辯解意見不予支持。雖然爭議房屋土地使用權登記在石某某、石某某名下而房屋所有權登記在石遠權名下,但實際上應歸屬于張蓮花與石遠權夫妻共同所有。董明某與石遠權簽訂房屋轉讓協(xié)議時,有理由知曉石遠權的妻子張蓮花知道房屋買賣事宜,且108萬元價款應屬于合理對價,房屋已交付多年并增添建造了房屋,董明某已交納土地出讓金及過戶登記費用,符合善意取得之要件。盡管董明某未提供產(chǎn)權轉移所有權證,但其系基于與房屋登記權利人石遠權簽訂房屋轉讓協(xié)議、并履行了支付房款之義務后取得該房屋的占有、使用權,且董明某與石遠權簽訂的房屋轉讓協(xié)議,系雙方當事人的真實意思表示,亦未違反國家法律、法規(guī)禁止性規(guī)定,應屬合法有效。故董明某占有、使用涉案房屋系其依法履行合同之必然效果,屬合法占有,并未構成對張蓮花母子侵權。張蓮花母子認為石遠權無權處分涉案房屋的意見,不予支持。如張蓮花母子認為石遠權無權處分導致其損失,可向石遠權主張賠償,由于張蓮花母子放棄賠償之訴訟請求,故不再予以處理。綜上,對張蓮花母子要求董明某返還訴爭房屋及土地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十七條第二款,《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八條、第四十四條第一款,《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二百四十一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問題的解釋》第三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駁回石某某、石某某、張蓮花的訴訟請求。
本院經(jīng)審理查明:原審判決認定的事實屬實。
本院認為:本案訴爭的焦點是石遠權和董明某簽訂房屋買賣協(xié)議對訴爭房屋的處分是否構成對張蓮花、石某某、石某某侵權。本案中,訴爭房屋系2003年2月石遠權、張蓮花夫婦基于其與陽新縣郵政局之間房屋互換協(xié)議而取得,而作為被交換的房屋原系夫妻二人1996年建造,當時其子石某某、石某某尚年幼,故該房屋應屬夫妻共同所有。置換后,訴爭房屋的所有權歸屬并不因置換行為而發(fā)生改變,實際仍為石遠權、張蓮花夫妻二人共同財產(chǎn)。2009年石遠權與董明某訂立房屋買賣協(xié)議,將訴爭房屋出賣給董明某,該行為屬于對夫妻共有房屋的處分。對于其子石某某、石某某而言,盡管土地使用權證登記于二人名下,但因二人并非該房屋權利人,石遠權對訴爭房屋的出賣行為,不存在對石某某、石某某二人侵權。對于張蓮花而言,訴爭房屋作為其與石遠權二人共有的夫妻重大財產(chǎn),根據(jù)石遠權與董明某訂立協(xié)議出賣該房屋,收取首筆70萬元購房款當天就將鑰匙交給董明某等客觀事實,結合證人證言,可以認定張蓮花對此事知情。況且董明某對訴爭房屋占有、使用、收益長達五年之久,直至訴訟之前,張蓮花及石某某、石某某從未主張權利,現(xiàn)訴稱當時并不知曉房屋買賣之事,顯然悖于常情。而董明某作為購房人,基于上述事實,其亦有理由相信石遠權的賣房行為系夫妻二人協(xié)商一致的結果。故張蓮花、石某某、石某某訴稱石遠權與董明某買賣訴爭房屋的行為損害其合法權益的理由不能成立,其請求返還訴爭房屋的主張,本院不予支持。至于石遠權主張董明某未支付購房余款且強行占有訴爭房屋,對此其并未提出相應證據(jù)予以證實,結合雙方簽訂房屋買賣協(xié)議的約定內(nèi)容和董明某事實上從石遠權處取得房屋相關手續(xù),并交納過戶費及土地出讓金的事實,以及原審庭審中石遠權關于向董明某交付房屋鑰匙等相關事實的陳述,足以認定董明某依約支付了全部購房款而接收訴爭房屋的事實,故石遠權的主張不能成立,本院亦不予支持。
綜上,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程序合法,依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500元,由張蓮花、石某某、石某某負擔1500元,由石遠權負擔1000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柴 卓 審 判 員 郭生俊 代理審判員 南又春
書記員:黃顯珠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