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金城
蔡兵善
哀敬某
胡毅(湖北司典律師事務所)
上訴人(原審被告):瞿金城,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
委托代理人:蔡兵善,監(jiān)利縣總商會法律服務中心主任。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哀敬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業(yè)。
委托代理人:胡毅,湖北司典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瞿金城因與被上訴人哀敬某返還原物糾紛一案,不服監(jiān)利縣人民法院(2013)鄂監(jiān)利民初字第01110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瞿金城及其委托代理人蔡兵善、被上訴人哀敬某的委托代理人胡毅到庭參加了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審認定:案外人鄒金霞、李波因為欠多人(包括瞿金城)債務,監(jiān)利縣人民法院執(zhí)行庭委托湖北銘泰拍賣有限責任公司拍賣鄒金霞、李波位于監(jiān)利縣容城鎮(zhèn)國慶村4組的一套商品房。2012年3月30日,通過拍賣,哀敬某以31.2萬元的價格購得此房,并于2013年3月21日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證》。拍賣之前,鄒金霞夫婦因為欠瞿金城147000元的債務,已經將該房屋鑰匙私下給了瞿金城,瞿金城于2009年7月搬進該房屋居住。由于瞿金城拒不搬出已經屬于哀敬某所有的房屋,為此,雙方發(fā)生糾紛,哀敬某向法院提起訴訟。
原審認為:哀敬某通過正當途徑購買了本案爭議房屋,并且已經辦理了房屋所有權證,該房屋屬于哀敬某所有。瞿金城現在仍然占住該房屋,侵犯了哀敬某的財產所有權,應負糾紛的全部責任。即:搬出占住的房屋,將房屋交還給哀敬某。關于哀敬某要求瞿金城賠償其將房屋租賃給他人造成的損失2萬元的問題,按照哀敬某提交的證據,哀敬某在沒有取得房屋所有權證、沒有實際占有該房屋的情況下,就將房屋租賃給他人,此租賃行為應屬無效,故此,對哀敬某的這一訴請不予支持。關于瞿金城認為不存在哀敬某這一個人,本案應該撤銷的問題,瞿金城雖然提交了公安部門的證明,公安部門曾經將哀敬某的身份證注銷,但之后公安部門認為屬于錯誤注銷,又將其恢復,故此,對瞿金城的這一辯論意見不予采納。關于瞿金城認為哀敬某的房產證是非法取得的問題,瞿金城并沒有提交證據證明,也沒有提起行政訴訟,故此,對瞿金城的這一辯論意見不予采納。為保護當事人的合法權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第六條 ?、第十五條 ?第四項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一百一十七條 ?、《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二條 ?的規(guī)定,判決:一、瞿金城于本判決生效后五日內搬出占住屬于哀敬某所有的房屋,將房屋交還給哀敬某。二、駁回哀敬某的其他訴訟請求。本案受理費700元,減半收取350元,由哀敬某負擔200元,瞿金城負擔150元。
本院認為:雖然該證據是復印件,法院在原則上不應采納。但庭審中哀敬某承認哀敬某與袁建斌系同一人,且哀敬某的戶口于2013年4月17日被注銷,2013年8月恢復,一個自然人應只有一個戶口。故對該證據予以采信。
二審查明,袁建斌(哀敬某)作為申請執(zhí)行人的執(zhí)行案件2009年進入執(zhí)行程序,2012年6月27日涉案房屋經執(zhí)行拍賣程序歸買受人哀敬某所有。2012年7月5日監(jiān)利縣人民法院向監(jiān)利縣房產局發(fā)出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協(xié)助執(zhí)行事項為將涉案房屋的所有權及相應的其他權利歸買受人哀敬某所有。2013年3月21日監(jiān)利縣房產局下發(fā)涉案房屋的產權證,所有權人變更為哀敬某。瞿金城于2011年作為申請執(zhí)行人被通知其執(zhí)行案件已立案。但瞿金城2012年10月18日后才向法院提交書面關于要求依法合理分配被執(zhí)行人(鄒金霞夫婦)房屋拍賣價款的申請書。二審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判決書認定的事實一致,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當事人爭議的焦點為:1、本案是否存在重復立案情形;2、瞿金城應否騰退房屋。
本案是否存在重復立案情形
經查,一方面從案件當事人角度看,哀敬某作為申請執(zhí)行人時,被執(zhí)行人為鄒金霞夫妻,而本案雙方當事人為哀敬某、瞿金城,故案件主體不一致;另一方面從法律關系看,哀敬某作為申請執(zhí)行人的案件的法律關系是債權債務糾紛,而本案是返還原物糾紛,兩個案件的法律關系不同,故本案不存在重復立案的情形。上訴人的該項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瞿金城應否騰退房屋
哀敬某通過執(zhí)行拍賣程序競得本案訴爭的房屋,并依法取得訴爭房屋的產權證,現該房屋被瞿金城占有使用,作為所有權人哀敬某有權要求占有人騰退房屋,故瞿金城應騰退占有的現屬于哀敬某的房屋。關于瞿金城上訴稱(2010)監(jiān)執(zhí)字第140—3號執(zhí)行裁定書的記載“該房屋所有權自交付起轉移買受人”,法院從未將房屋交付給哀敬某,哀敬某至今還未取得所有權的上訴理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六條 ?、第九條 ?、第十四條 ?的規(guī)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fā)生效力,現哀敬某依法取得訴爭房屋的產權證,故該訴爭房屋的產權已經轉移給哀敬某,瞿金城的該項上訴理由不能成立。關于瞿金城上訴稱拍賣程序存在違法情形,拍賣無效的理由,對于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的問題,瞿金城可在取得相關證據后應通過其他途徑解決,本案不是執(zhí)行異議案件,對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中出現的問題不作審查,一審以此為證據判決瞿金城騰退房屋并無不當。故上訴人的該上訴理由亦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700元,由上訴人瞿金城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本院認為:雖然該證據是復印件,法院在原則上不應采納。但庭審中哀敬某承認哀敬某與袁建斌系同一人,且哀敬某的戶口于2013年4月17日被注銷,2013年8月恢復,一個自然人應只有一個戶口。故對該證據予以采信。
二審查明,袁建斌(哀敬某)作為申請執(zhí)行人的執(zhí)行案件2009年進入執(zhí)行程序,2012年6月27日涉案房屋經執(zhí)行拍賣程序歸買受人哀敬某所有。2012年7月5日監(jiān)利縣人民法院向監(jiān)利縣房產局發(fā)出協(xié)助執(zhí)行通知書,協(xié)助執(zhí)行事項為將涉案房屋的所有權及相應的其他權利歸買受人哀敬某所有。2013年3月21日監(jiān)利縣房產局下發(fā)涉案房屋的產權證,所有權人變更為哀敬某。瞿金城于2011年作為申請執(zhí)行人被通知其執(zhí)行案件已立案。但瞿金城2012年10月18日后才向法院提交書面關于要求依法合理分配被執(zhí)行人(鄒金霞夫婦)房屋拍賣價款的申請書。二審查明的其他事實與一審判決書認定的事實一致,本院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本案當事人爭議的焦點為:1、本案是否存在重復立案情形;2、瞿金城應否騰退房屋。
本案是否存在重復立案情形
經查,一方面從案件當事人角度看,哀敬某作為申請執(zhí)行人時,被執(zhí)行人為鄒金霞夫妻,而本案雙方當事人為哀敬某、瞿金城,故案件主體不一致;另一方面從法律關系看,哀敬某作為申請執(zhí)行人的案件的法律關系是債權債務糾紛,而本案是返還原物糾紛,兩個案件的法律關系不同,故本案不存在重復立案的情形。上訴人的該項上訴理由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瞿金城應否騰退房屋
哀敬某通過執(zhí)行拍賣程序競得本案訴爭的房屋,并依法取得訴爭房屋的產權證,現該房屋被瞿金城占有使用,作為所有權人哀敬某有權要求占有人騰退房屋,故瞿金城應騰退占有的現屬于哀敬某的房屋。關于瞿金城上訴稱(2010)監(jiān)執(zhí)字第140—3號執(zhí)行裁定書的記載“該房屋所有權自交付起轉移買受人”,法院從未將房屋交付給哀敬某,哀敬某至今還未取得所有權的上訴理由。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物權法》第六條 ?、第九條 ?、第十四條 ?的規(guī)定,不動產物權的設立、變更、轉讓和消滅經依法登記發(fā)生效力,現哀敬某依法取得訴爭房屋的產權證,故該訴爭房屋的產權已經轉移給哀敬某,瞿金城的該項上訴理由不能成立。關于瞿金城上訴稱拍賣程序存在違法情形,拍賣無效的理由,對于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的問題,瞿金城可在取得相關證據后應通過其他途徑解決,本案不是執(zhí)行異議案件,對執(zhí)行環(huán)節(jié)中出現的問題不作審查,一審以此為證據判決瞿金城騰退房屋并無不當。故上訴人的該上訴理由亦不能成立,本院不予支持。
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 ?第一款 ?第(一)項 ?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700元,由上訴人瞿金城負擔。
審判長:徐峰
審判員:謝本宏
審判員:歐陽慶
書記員:覃小飛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