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原告、反訴被告):盛某(三明)基金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住所地福建省三明市。
執(zhí)行事務合伙人:孫洪亮。
委托訴訟代理人:陸堅松,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龍,上海市錦天城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被告、反訴原告):上海淞南房地產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黃浦區(qū)。
法定代表人:汪曦光,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增,浙江浙經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盛某(三明)基金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以下簡稱“盛某合伙”)因與上海淞南房地產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淞南公司”)商品房預售合同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黃浦區(qū)人民法院(2017)滬0101民初1392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6月11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盛某合伙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改判支持其一審訴請并駁回淞南公司反訴請求。事實和理由:淞南公司委托江蘇宜居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江蘇宜居公司”)對上海市保屯路XXX弄黃浦灘名苑XXX號XXX室房屋(以下簡稱“系爭房屋”)空氣質量進行檢測,并于2016年9月3日出具了檢測報告,該份檢測報告可以證明系爭房屋空氣質量不合格。除此之外,艾芥(上海)環(huán)保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艾芥公司”)、江蘇宜居公司接受康達合伙的委托,相繼于2016年7月20日、2016年12月19日、2017年4月27日出具的檢測報告亦可印證上述事實成立。雖淞南公司提供的2016年4月23日、2016年12月20日的檢測報告結果為合格,但檢測內容不符合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要求,故不應采信。一審法院對淞南公司是否逾期交房一節(jié)事實認定錯誤。按照補充協(xié)議的約定,淞南公司應于2016年6月30日前向盛某合伙交付房屋,但實際交付時間為2016年7月9日。同時因系爭房屋甲醛超標,淞南公司整改至2016年12月才初步完成。因此,淞南公司應承擔逾期交房違約金。另,淞南公司與盛某合伙已就延期付款達成口頭協(xié)議,故盛某合伙不應對逾期付款承擔違約責任。綜上,盛某合伙請求二審法院支持其上訴請求。
淞南公司辯稱,一審判決事實認定清楚,法律適用正確,請求二審法院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盛某合伙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要求淞南公司支付房屋質量不合格導致的違約金人民幣(以下幣種均為人民幣)5,393,857.69元(以總房價52,164,968元為本金,按照日萬分之二的標準,自2016年6月30日起計算至2017年11月29日止);2.要求淞南公司支付檢測費3,900元;3.要求淞南公司支付房產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滯納金等784,380.38元。
淞南公司向一審法院提出反訴請求:要求盛某合伙支付違約金1,318,790元。
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15年7月9日,淞南公司(甲方)和盛某合伙(乙方)簽訂《上海市商品房出售合同》,合同第1頁載明甲方住所為西藏南路XXX號底層,乙方住所為虹口區(qū)海平路XXX號白金灣XX座,委托代理人為萬靜,住所亦為虹口區(qū)海平路XXX號白金灣XX座;約定乙方向甲方購買系爭房屋(建筑面積633.07平方米),總房價款(不包含房屋全裝修價格)52,164,968元,乙方的付款時間和付款方式在合同附件一中約定明確;(第五條)乙方如未按合同約定的時間付款,應當向甲方支付違約金,違約金按逾期未付款的日萬分之二計算,違約金自應付款期限之第二天起計算至實際付款之日止,逾期超過30天,甲方有權單方面解除合同,乙方應承擔賠償責任,賠償金額為總房價款的2%,甲方有權在乙方已支付的房價款中扣除乙方應支付的賠償責任,剩余房款退還給乙方,如乙方支付的房價款不足賠償?shù)?,甲方有權追索;甲方在收到乙方全部房價款之日起7日內發(fā)出入住通知書,乙方應在收到該通知書之日起10天內會同甲方對該房屋進行驗收交接;乙方應在上述約定的房屋交接期限內到甲方要求的地點辦理驗收交接手續(xù),該房屋交付的標志為發(fā)出入住通知書;該房屋交付之日起,風險責任由甲方轉移給乙方;該房屋為居住用房,甲方應向乙方提供《新建住宅質量保證書》和《新建住宅使用說明書》《前期物業(yè)管理服務合同》;甲方交付的該房屋裝修、設備標準達不到本合同附件三約定的標準,乙方在辦理該房屋交接手續(xù)時有權要求甲方按裝修、設備差價0倍賠償;雙方對標準的認定產生爭議時,委托本市有資質的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檢測并以該機構出具的書面鑒定意見為處理爭議的依據;自該房屋正式交付之日起,甲方就對該房屋負責保修,并從房地產權利轉移之日起繼續(xù)保修二年;甲方支付的該房屋有其他工程質量問題的,乙方在合同約定的保修期內有權要求甲方除免費修復外,還須按修復費的1倍給予補償;該房屋買賣所發(fā)生的稅費按有關規(guī)定由甲、乙雙方各自承擔;本合同乙方按照本合同約定向另一方送達的任何文件、回復及其他任何聯(lián)系,必須采用書面形式,且采用掛號郵寄或直接送達的方式,送達本合同所列另一方的地址或另一方以本條所述方式通知更改后的地址?!渡虾J猩唐贩砍鍪酆贤返母郊粸楦犊顣r間和付款方式,雙方約定采用分期付款方式,乙方應于2015年7月1日前支付房價款定金100萬元,2015年7月16日前支付房價款500萬元,2015年8月16日前支付房價款500萬元,2015年11月16日前支付房價款21,164,968元,2016年1月16日前支付余款2,000萬元;以上房價款支付時間均為甲方到帳日,若在上述指定日期前,甲方賬戶尚未收到有關款項,即視為乙方逾期付款,甲方有權根據本合同第五條的約定追究乙方違約責任;因任何原因導致本合同約定的乙方付款義務未能得到實際履行,應按本合同第五條約定處理?!渡虾J猩唐贩砍鍪酆贤返难a充條款一約定,乙方未在本條約定的房屋交付日期前付清全部房款的,甲方有權暫緩交付房屋,直至乙方付清全部房款,甲方無須就此承擔遲延交房的違約責任;本合同第1、2頁所示雙方告知的住所,為各自能收到對方通知(僅指掛號信、郵政特快專遞)的地址,乙方地址變更的應在變更后的五日內以書面方式通知另一方,因告知地址不實或因地址變更而未按約及時通知對方以致不能收到對方通知的,應視為對方通知已被接收,由此導致的一切責任和損失均由告知地址不實或未按月及時通知乙方承擔;雙方的權利義務以本合同約定條款為準,雙方確認買賣雙方的意思表示已在本合同約定條款中得到完整、正確、清晰的體現(xiàn),本合同簽訂前任何書面或口頭的說明、介紹或承諾,凡未在本合同中約定的,對雙方均不具有約束力,本合同正文內容與本補充條款內容不一致的,以本補充條款內容為準;本合同所稱的交付是指房屋實物交付及產權過戶資料交接;甲方交付該房屋是否有質量瑕疵的標準,按住建部有關質量缺陷的規(guī)定認定,確屬質量瑕疵,甲方在法定保修期內無條件修理,除房屋主體結構嚴重不合格或其他足以影響安全居住的情況之外,乙方不得以該房屋存在質量瑕疵為由拒絕辦理房屋交付手續(xù),否則視為乙方拒絕接收該房屋;在房屋交付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質量問題不影響交接手續(xù)的辦理,在房屋交付后根據有關規(guī)定要求甲方承擔修復責任,如乙方拒絕交接,甲方不承擔延期交房的責任;本合同項下房屋包含部分裝修,乙方對甲方展示的裝修方案和裝修標準已充分了解,乙方同意接受甲方的裝修方案、交付時間、裝修內容和標準等具體內容由雙方另行簽訂補充協(xié)議,雙方以該裝修補充協(xié)議約定的內容履行;甲乙雙方一致同意并確認:本合同項下的房屋以毛坯辦理房屋交付手續(xù),在辦妥房屋交付手續(xù)后,甲方再按照裝修補充協(xié)議約定對房屋進行裝修并按裝修補充協(xié)議的約定交付驗收。
隨后,淞南公司(甲方)、盛某合伙(乙方)與上海銳翔上房物業(yè)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銳翔物業(yè)公司”)簽訂《補充協(xié)議》,就房屋裝修事宜達成如下補充約定:為滿足乙方使用需求,乙方委托銳翔物業(yè)公司代為履行(毛胚)驗收及交房事宜,并委托甲方指定裝修公司,對交付后的房屋進行裝修;甲方根據出售合同約定向物業(yè)公司交付房屋的,視為甲方已按照出售合同約定履行了交房義務,物業(yè)公司代為履行收房事宜的范圍僅限于代收房屋(毛胚);乙方委托甲方指定裝修公司對交付后的房屋進行裝修,裝修費用由甲方承擔,甲方指定裝修公司對房屋按2號樓2601室戶型樣板房進行裝修,裝修期間,甲方負責管理施工現(xiàn)場,在本補充協(xié)議簽署后,乙方不得對該房屋裝修變更后商品房的平面布置、裝修設計風格、管線布置等與戶型變更及裝修設計相關的全部事項提出異議或再行變更的要求;裝修工程于2016年6月30日前竣工完成并向乙方交還房屋,物業(yè)公司或甲方提前7天通知乙方交付完成裝修的房屋,乙方應于物業(yè)公司或甲方發(fā)出通知后10天內驗收裝修工程并履行收房事宜(交付標志為簽署甲方或物業(yè)公司制作的驗收交接單);甲方和物業(yè)公司未按時完成裝修工程并交付房屋的,甲方應向乙方按已支付的房價款日萬分之二支付違約金,如因甲方和物業(yè)公司的延遲交付行為,給乙方造成損失的,甲方還應向乙方賠償。
2015年6月15日,盛某合伙向淞南公司支付房款100萬元;2015年7月23日,盛某合伙向淞南公司支付房款400萬元;2015年9月10日,盛某合伙向淞南公司支付房款500萬元;2016年3月10日,盛某合伙向淞南公司支付房款1000萬元;2016年4月28日,盛某合伙向淞南公司支付房款499萬元;2016年5月16日,盛某合伙向淞南公司支付房款501萬元;2016年5月31日,盛某合伙向淞南公司支付房款1,000萬元;2016年7月7日,盛某合伙向淞南公司支付房款1,000萬元;2016年7月8日,盛某合伙向淞南公司支付房款2,164,968元。
2016年4月23日,上海天復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出具檢測報告,表示其接受案外人上海強榮建筑裝飾工程有限公司(淞南公司委托的黃浦灘名苑裝修公司,以下簡稱“強榮公司”)委托,對系爭房屋空氣質量進行檢測,采樣和評價依據是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采樣時間是2016年4月13日,檢測點數(shù)是3點,分別是客廳、東南臥室和西南臥室,檢測結果是甲醛、氨、苯、TVOC合格。
2016年7月9日,淞南公司向黃浦灘名苑客戶服務中心出具《黃浦灘名苑收房通知書》,表示系爭房屋業(yè)主盛某合伙已辦妥房屋交付的款項結算等相關手續(xù),具備收房條件,定于2016年7月9日前,前往客戶服務中心辦理。同日,盛某合伙代理人萬靜和黃浦灘名苑客戶服務中心在給淞南公司的《回執(zhí)》上簽字,表示業(yè)主于2016年7月9日到系爭房屋進行收房驗收,已詳細檢查上述單元,該單元之設備與設施情況良好,本人等表示滿意(除整改項目外)并完成所有手續(xù),同意接收;本人同意自接到單元整改完成復驗通知之日三天內進行單元復驗,逾期未復則視作本人等對整改結果無異議。盛某合伙當日領取了系爭房屋鑰匙并接收房屋。
2016年7月20日,艾芥公司出具檢測報告,表示其接受盛某合伙委托,對系爭房屋空氣質量進行檢測,采樣和評價依據是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等,檢測時間是2016年7月18日,封閉時間≥2小時,檢測點數(shù)為11個點,包括西南臥、主臥、影音室、東南臥、客廳、北大廳、書房、東北臥室、餐廳、廚房、保姆室,多個點存在甲醛、苯、TVOC超標。盛某合伙同時委托艾芥公司對系爭房屋和黃浦灘名苑XXX號XXX室進行檢測,共計支付檢測費用3,000元。
2016年7月23日,盛某合伙執(zhí)行事務合伙人孫洪亮在《飾面材料變更確認單》上簽字,該確認單內容為:1號2601大戶型,應客戶要求將該室號餐廳圓形天花板飾面(樣板房餐廳頂面為白色乳膠漆)現(xiàn)將白色乳膠漆更改成(2號樓2601室樣板房音影室門后過道頂,材料相同,顏色相同)為金箔飾面,經公司高層同意,滿足客戶該項變更要求。
2016年8月31日,盛某合伙和淞南公司在《精裝修局部變更確認書》上簽字,確認變更部位為:主臥室、臥室A、臥室B等的頂面天花四周貼金邊、內銀(第二條邊金),書房和影音室頂面天花貼金箔。
2016年9月3日,江蘇宜居公司出具《宜居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檢測報告》,表示其接受淞南公司委托對系爭房屋進行空氣質量檢測,環(huán)境狀態(tài)為“封閉一小時(自述)”,采樣日期為2016年9月1日,測試日期是2016年9月2日,檢測項目為“室內空氣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檢測數(shù)量為3個檢測點(廚房、主臥、影音室),標準依據“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檢測結果為“室內空氣中甲醛、TVOC存在不符合國家標準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的情況,不合格”。淞南公司表示其并未委托江蘇宜居公司對系爭房屋進行檢測,江蘇宜居公司回復法院的調查令稱淞南公司電話委托江蘇宜居公司所屬運營子公司上海宜安居公司對系爭房屋廚房、主臥、影音室3個點進行空氣質量檢測,由委托人自行封閉,上海宜安居公司于2016年9月1日進行現(xiàn)場采集室內空氣污染物樣本,送到江蘇宜居公司進行化驗分析,江蘇宜居公司化驗分析后出具了報告,因淞南公司電話委托上海宜安居公司故無法提供委托證明。法院調查令要求江蘇宜居公司提供收取檢測費用的憑證,但江蘇宜居公司未提供,亦未解釋原因。
2016年9月起,系爭房屋又進行了頂面天花和影音室的變更裝修。
2016年12月19日,江蘇宜居公司出具《宜居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檢測報告》,表示其接受盛某合伙委托對系爭房屋進行空氣質量檢測,環(huán)境狀態(tài)為“封閉一小時(自述)”,采樣日期為2016年12月13日,測試日期是2016年12月14日,檢測項目為“室內空氣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檢測數(shù)量為3個檢測點(廚房、主臥、影音室),標準依據“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檢測結果為“室內空氣中甲醛、TVOC存在不符合國家標準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的情況,不合格”。盛某合伙為此支付檢測費用1,200元。
2016年12月20日,上海天復檢測技術有限公司出具檢測報告,表示其接受強榮公司委托,對系爭房屋空氣質量進行檢測,采樣和評價依據是GB50325-2010《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采樣時間是2016年12月14日,檢測點數(shù)是3點,分別是映像室(即影音室)、主臥和廚房,檢測結果是甲醛、氨、苯、TVOC合格。
2017年4月27日,江蘇宜居公司出具《宜居工程質量檢測有限公司檢測報告》,表示其接受盛某合伙委托對系爭房屋進行空氣質量檢測,環(huán)境狀態(tài)為“封閉>12小時(自述)”,采樣日期為2017年4月25日,測試日期是2017年4月26日,檢測項目為“室內空氣中甲醛、苯、甲苯、二甲苯、TVOC”,檢測數(shù)量為3個檢測點(客臥、東南臥、影音室),標準依據《室內空氣質量標準》GB/T18883-2002,檢測結果為“室內空氣中甲醛、TVOC存在不符合國家標準GB/T18883-2002《室內空氣質量標準》的情況,不合格”。盛某合伙為此支付檢測費用1,200元。
2017年5月17日,盛某合伙訴至法院,訴請中要求淞南公司對系爭房屋進行維修,并提到8項需要維修的項目,法院在2017年8月24日的庭審中要求雙方共同檢查是否存在問題,如有問題進行修復。2017年9月,淞南公司上門查看,并對地暖不熱、馬桶漏水等問題進行了修復,盛某公司在2018年5月的庭審中撤回了要求淞南公司維修的訴請。
2017年8月25日,盛某合伙申請法院委托具有相應資質的檢測機構對系爭房屋進行空氣質量檢測。法院依法委托了上海市質量監(jiān)督檢驗技術研究院對系爭房屋空氣質量進行檢測。上海市質量監(jiān)督檢驗技術研究院于2018年11月20日回復法院:系爭房屋內同時存有盛某合伙的家具及淞南公司的裝修材料,且盛某合伙拒絕將其自購的家具搬離系爭房屋,若在此情況下對房屋室內的現(xiàn)狀進行空氣質量的檢測,僅能提供實測值,檢測結果若超標無法區(qū)分責任方,上海市質量監(jiān)督檢驗技術研究院與盛某合伙溝通后,盛某合伙提出其已向法院寄送不需進行室內空氣檢測的函,申請取消本次空氣檢測。盛某合伙隨后明確答復法院,認為溫度降低不適合檢測,所以不同意對系爭房屋進行空氣質量檢測。法院依法終止檢測程序。因系爭房屋空氣質量關系到本案處理結果,2018年5月庭審時,法院再次詢問盛某合伙是否要求對系爭房屋空氣質量進行檢測,盛某合伙表示不申請檢測,以盛某合伙和淞南公司之前委托的檢測報告作為空氣質量不合格的依據。
一審另查明,盛某合伙未辦理系爭房屋產權證,但其自行提交了房產稅納稅申報表和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納稅申報表,并于2018年1月繳納了系爭房屋自2016年8月1日起至2017年12月31日止的其他房產稅、房產稅稅款滯納金、罰款和其他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稅款滯納金、罰款共計784,380.38元。
一審法院認為,公民、法人的合法民事權益受法律保護。盛某合伙與淞南公司簽訂的《上海市商品房出售合同》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其內容亦不違反法律法規(guī)禁止性規(guī)定,當屬合法有效,對雙方當事人具有法律約束力,當事人應當按照約定履行自己的義務?!渡虾J猩唐贩砍鍪酆贤芳s定系爭房屋交付的標志為淞南公司發(fā)出入住通知書,本案中淞南公司雖未發(fā)出入住通知書,但其于2016年7月9日發(fā)出了《黃浦灘名苑收房通知書》,盛某合伙亦于同日在上述通知書的回執(zhí)上簽字,并領取了系爭房屋鑰匙。盛某合伙接收系爭房屋后認為空氣質量不合格,根據合同約定雙方對裝修質量標準的認定產生爭議時,委托本市有資質的建設工程質量檢測機構檢測并以該機構出具的書面鑒定意見為處理爭議的依據,盛某合伙于2016年7月自行委托艾芥公司進行空氣質量檢測不符合合同約定,不能作為認定系爭房屋空氣質量的依據;盛某合伙主張淞南公司于2016年9月1日委托了江蘇宜居公司進行檢測,江蘇宜居公司在回復法院調查令時稱淞南公司系電話委托江蘇宜居公司的運營子公司上海宜安居公司所以無法提供委托憑證,但未根據法院要求提供檢測費支付或收取憑證,亦未對此作出解釋,無法認定本次檢測系淞南公司委托,盛某合伙關于淞南公司委托江蘇宜居公司系其改變了只能委托上海有資質的公司進行檢測的約定的意見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且江蘇宜居公司的回復表明封閉由委托人自行操作,上海宜安居公司采樣后送交江蘇宜居公司進行化驗分析,但盛某合伙未提供上海宜安居公司的資質證明,該次檢測不符合合同約定,故無法認定系爭房屋在2016年9月1日存在空氣質量不合格的情況。2016年12月13日,盛某合伙又委托江蘇宜居公司對系爭房屋進行空氣質量取樣檢測,淞南公司指定的裝修公司強榮公司則于2016年12月14日對系爭房屋空氣質量進行取樣檢測,兩次檢測取樣日期僅相隔一天,檢測點數(shù)均為廚房、主臥、影音室三個點,但檢測結果截然相反,故法院對兩次檢測結果均不予認定,無法對系爭房屋當時的空氣質量是否合格作出認定。盛某合伙在2017年4月又委托江蘇宜居公司對系爭房屋空氣質量進行檢測,但由于封閉時間超過12小時,只能按照舊的空氣質量檢測標準進行分析,且該委托系盛某合伙單方委托,江蘇宜居公司雖然具有檢測資質但非上海公司,該檢測亦不符合合同約定,故該檢測結果亦不予采信。訴訟中,法院根據盛某合伙的申請委托上海市質量監(jiān)督檢驗技術研究院對系爭房屋空氣質量進行檢測,但上海市質量監(jiān)督檢驗技術研究院回復法院稱系爭房屋內同時存有盛某合伙的家具及淞南公司的裝修材料,且盛某合伙拒絕將其自購的家具搬離系爭房屋,若在此情況下對房屋室內的現(xiàn)狀進行空氣質量的檢測,僅能提供實測值,檢測結果若超標無法區(qū)分責任方,盛某合伙亦向上海市質量監(jiān)督檢驗技術研究院和法院申請取消空氣檢測,法院根據盛某合伙的意愿終止了檢測程序。法院在此后的庭審中再次向盛某合伙釋明司法檢測的意義,但盛某合伙仍然表示不申請檢測,法院只能根據雙方提交的證據判斷淞南公司交付的房屋是否符合合同約定。本案中,盛某合伙提交的四次檢測報告均不能證明系爭房屋空氣質量不合格,且盛某合伙于2016年7月9日接收系爭房屋,此后淞南公司根據盛某合伙的要求就系爭房屋局部裝修變更進行施工,盛某合伙自認其于2017年11月29日完成了原有的地板和整個裝飾拆掉后重新安裝的工程,但系爭房屋自2016年7月9日起即處于盛某合伙控制之下,法院無法判斷盛某合伙自行裝修及搬入家具的時間,即使存在空氣質量超標的情形,亦無法確定超標的原因和區(qū)分責任方,盛某合伙提出的其他質量問題為房屋質量瑕疵,淞南公司亦進行了修理,不構成房屋質量不合格即房屋未交付的理由,故盛某合伙以房屋質量存在問題要求淞南公司承擔逾期交房違約金的主張,缺乏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難以支持。雙方在合同中約定,交房時間為6月30日,雙方簽訂收房通知書及回執(zhí)的時間為2016年7月9日,因雙方在合同中約定,盛某合伙未在合同約定的房屋交付日期前付清全部房款,淞南公司有權暫緩交付,直至盛某合伙付清全部房款,合同履行中,盛某合伙于2016年7月8日付清房款,故淞南公司于2016年7月9日交房亦不構成逾期交房。綜上,盛某合伙要求淞南公司支付逾期交房違約金的訴請請求,法院依法不予支持。同理,盛某合伙要求淞南公司賠償檢測費用的訴請,法院依法亦難以支持。關于盛某合伙要求淞南公司支付房產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及滯納金的訴請,法院認為,《上海市商品房出售合同》約定系爭房屋買賣所發(fā)生的稅費按有關規(guī)定由雙方各自承擔,盛某合伙以淞南公司交房不符合約定導致其無法使用系爭房屋為由要求其承擔上述稅費無事實和法律依據,法院依法不予支持。關于淞南公司要求盛某合伙支付逾期支付房款違約金的反訴請求,盛某合伙未按《上海市商品房出售合同》約定的日期支付房款構成違約,盛某合伙辯稱銷售人員承諾在交房之前付清房款就不再追究違約責任,淞南公司也未向盛某合伙發(fā)過催繳通知,法院認為,盛某合伙提交的《定金合同》并非系爭房屋的定金合同,且該定金合同并未對房款支付作出約定,簽訂在后的《上海市商品房出售合同》對房款支付時間作出了明確約定,《說明》實質上為證人證言,證人未出庭作證,證人身份未得到確認,“高偉”亦非《上海市商品房出售合同》載明的銷售人員,無法確認盛某合伙和淞南公司就改變《上海市商品房出售合同》約定的付款時間達成一致,催告亦并非合同約定的必經程序,盛某合伙未按照合同約定的期限付款構成違約,應當按照合同約定承擔逾期支付房款的違約責任,故淞南公司要求盛某合伙支付逾期付款違約金的反訴請求,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一審法院作出判決:一、盛某(三明)基金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要求上海淞南房地產有限公司支付逾期交房違約金5,393,857.69元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二、盛某(三明)基金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要求上海淞南房地產有限公司支付檢測費3,900元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三、盛某(三明)基金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要求上海淞南房地產有限公司支付房產稅、城鎮(zhèn)土地使用稅滯納金等784,380.38元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四、盛某(三明)基金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支付上海淞南房地產有限公司逾期付款違約金1,318,790元。
本院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二審期間,盛某合伙提供《民用建筑工程室內環(huán)境污染控制規(guī)范GB50325-2010》《工作聯(lián)系單》《上海宜居環(huán)境檢測采樣單》《家具定制合同書及付款憑證》《通話錄音》等證據,以證明系爭房屋空氣質量不合格以及雙方就付款方式達成一致意見。淞南公司認為,上述證據不屬于新的證據,且無法證明盛某合伙的待證事項成立。本院認為,盛某合伙提供的相關證據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中有關二審新證據的要求,故本院不予認定。
本院認為,盛某合伙認為江蘇宜居公司于2016年9月3日出具的檢測報告已可證明系爭房屋空氣質量不合格,此為本案爭議之一。本院對此認為,為保證檢測結果能夠真實、準確地反映系爭房屋空氣質量情況,采樣、送檢的過程均應嚴格按照相關規(guī)范要求操作。經查,本次檢測中的采樣、送檢是由上海宜安居公司完成,而上海宜安居公司并不具備檢測資質,故法院難以判斷上海宜安居公司在采樣及送檢過程中,是否均已嚴格按照規(guī)范要求進行。由于江蘇宜居公司所出具的檢測報告僅對樣品負責,故一審法院沒有依據該檢測報告的結果對系爭房屋空氣質量作出認定,本院予以認同。在此后的訴訟過程中,盛某合伙已將系爭房屋重新裝修,安裝新的櫥柜及地板,并明確表示不申請對系爭房屋進行空氣質量檢測。由此,一審法院以無法判斷系爭房屋的空氣質量存在不合格之情形,對盛某合伙相關訴請未予支持的判定,并無不當。
雖然系爭房屋的交付分為毛坯交付和裝修交付,也約定了裝修交付的具體時間,但在盛某合伙未付清相應款項的情況下,淞南公司有權按照合同約定不向盛某合伙交付房屋。另,盛某合伙提供的相關證據不足以證明其與淞南公司就遲延付款已達成一致意見,本院對盛某合伙有關于此的上訴理由,不予采納。
綜上所述,盛某合伙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結果正確,應予維持。據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人民幣63,409.53元,由上訴人盛某(三明)基金投資合伙企業(yè)(有限合伙)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員:張常青
書記員:余??藝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