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裸体无遮挡免费永久观看|精品女同av一区二区三区|欧美一级婬片A片人缓交|给合五月激情二区视频|久久综合一区二区三区|国产成人自产拍免费视频

歡迎訪問中國律師網!

咨詢熱線 023-8825-6629

田長有、張某一確認合同效力糾紛二審民事判決書

2021-06-09 塵埃 評論0

上訴人(原審被告):田長有,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qū)。委托訴訟代理人:馬海銘,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無職業(yè),住吉林省四平市鐵東區(qū),系田長有女婿。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一,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律師,住北京市昌平區(qū)。被上訴人(原審原告):于長青,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黑龍江省密山市。委托訴訟代理人:周??生,黑龍江桃峰律師事務所律師。委托訴訟代理人:程偉,黑龍江桃峰律師事務所律師。原審被告:張某凱,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無職業(yè),住北京市海淀區(qū)。

上訴人田長有、張某一因與被上訴人于長青、原審被告張某凱確認合同效力糾紛一案,不服七臺河市茄子河區(qū)人民法院(2017)黑0904民初635號民事判決,于2018年6月5日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對本案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田長有委托訴訟代理人馬海銘、上訴人張某一、被上訴人于長青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周玉生、程偉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上訴人田長有、張某一共同上訴請求:1.撤銷一審判決;2.確認上訴人與被上訴人2005年10月18日簽訂的《合同書》已經生效;3.確認被于長青瞞著上訴人將虎山煤炭開采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虎山公司)申請到的1800萬噸煤炭資源,整合到七臺河市華泰煤礦(以下簡稱華泰煤礦)所產生的權利,由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按照2006年6月12日《企業(yè)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當時約定的股權比例分享;4.案件受理費由被上訴人負擔。事實及理由:1.繼續(xù)堅持一審反訴狀中的全部事實和理由。被上訴人于長青阻礙了2005年10月18日簽訂的《合同書》所附條件成就,應視為所附條件已經成就。2.一審判決“關于反訴原告田長有、張某一要求確認七臺河虎山煤炭開采有限公司申請的資源礦業(yè)權屬于全體股東按比例共享的訴訟請求,不屬于本案反訴范圍,本院不予支持”的判決意見,違背民事訴訟法關于反訴的理論,于法無據(jù)。上訴人在一審反訴時,不但提出了“確認上訴人與被上訴人2005年10月18日簽訂的《合同書》已經生效”的訴訟請求,同時提出了在法律和事實上,與本訴原告的訴訟請求均有???連的獨立的反訴請求即“依法確認七臺河市虎山煤炭開采有限公司申請的煤炭資源礦業(yè)權,屬于全體股東按比例共享”。一審法院卻認為“不屬于本案反訴范圍,本院不予支持”。為此,上訴人將一審反訴狀第二項請求修改為“確認已經被于長青瞞著上訴人將虎山公司申請到的1800.00萬噸煤炭資源,整合到華泰煤礦所產生的權利,由上訴人與被上訴人按照2006年6月12日《企業(yè)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所能證明當時約定的股權比例分享”并作為此次上訴的第三項上訴請求。鑒于上訴人提出該項獨立的反訴請求,完全符合與本訴請求有法律或事實上的牽連原則,請求二審人民法院支持上訴人的第三項上訴請求。3.一審判決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三條,認定“原告于長青與被告田長有、張某一、張某凱于2005年10月18日簽訂的《合同書》無效”,屬于適用法律錯??。上訴人對于被上訴人而言,不是“他人”,而是事實合伙人。雖然《合同書》約定“采礦權取得后,成立兩個作業(yè)區(qū),各作業(yè)區(qū)享受各自劃分的采礦權?!蹦且彩羌s定的采礦權取得后,公司的經營模式,不是對外買賣或變相買賣資源的合同。不違反我國的任何法律規(guī)定。此外,一審判決對反訴證據(jù)的認定,立場明顯偏頗。部分證據(jù)在判決中遺漏了認定;部分證據(jù)作出了“已失效”的認定。上訴人認為,根據(jù)證據(jù)學原理,證據(jù)只有無效,沒有失效。一審判決將對上訴人有利的書證認定失效,于法無據(jù),請予糾正。被上訴人于長青辯稱,被上訴人起訴要求審理和確認的是雙方簽訂的《合同書》無效,上訴人提出反訴是要求確認雙方按《企業(yè)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確認分享礦業(yè)權,對于雙方爭議依據(jù)的《合同書》和《企業(yè)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是??有效是本案的前提,從雙方簽訂的《合同書》的約定上看,未取得采礦許可證此合同無效。上訴人依據(jù)的《企業(yè)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也早已經失效,也沒有法律效力。所以本案完全是在無效的合同等相關公司手續(xù)基礎上進行審理。被上訴人訴請確認的只有合同無效,符合法律規(guī)定;被上訴人提出合同有效及反訴等其他請求均與事實和法律規(guī)定不符。一、被上訴人不存在為自己利益不正當阻止合同所附條件成就的情形。1.上訴人主張被上訴人未履行保證書阻止合同生效的理由不能成立。2010年4月20日,被上訴人向七臺河市國土資源局出具了保證,從保證書內容看,是被上訴人放棄了某些權利才化解了存在的采礦權爭議。被上訴人出具保證書后,才使劃定礦區(qū)范圍的批復得以延續(xù),采礦權的辦理得以繼續(xù)。并且七臺河市國土資源局向黑龍江國土資源廳儲量處請示文件《關于七臺河市虎山煤炭開采有限公司煤礦價款評估手續(xù)辦理的請示》已確認七臺河市虎山煤炭開采有限公司與華泰煤礦的矛盾已經解決,不存在因為與華泰煤礦的紛爭阻止采礦權辦理的事實。2009年12月1日經黑龍江省煤田地質二0四勘探隊勘查七臺河市虎山煤炭開采有限公司煤炭資源儲量為1807.43萬噸,對被上訴人來講會帶來豐厚的利潤和發(fā)展前景,為了自己的利益只能積極辦理不可能阻止,不存在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shù)淖柚共傻V權證辦理條件成就的動機和理由。2.煤礦關閉整合的相關政策在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合同書》時已存在,不屬于不可抗力,不能作為上訴人逃避責任的理由,更不能成為合同生效條件成就的理由。在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于2005年10月18日簽訂合同之前,國家有關煤礦整頓的政策已經頒發(fā),例如2005年8月22日國務院頒布并實施的《國務院辦??廳關于堅決整頓關閉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和非法煤礦的緊急通知》和2005年8月31日國務院第104次常務會議通過的并于2005年9月3日起施行的《國務院關于預防煤礦生產安全事故的特別規(guī)定》等規(guī)定,明確了要對非法和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以及不符合國家煤炭產業(yè)政策、布局不合理、破壞資源、污染環(huán)境的煤礦進行整頓關閉。不可抗力,是指不可預見、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觀情況,不可抗力的一個必要條件之一就是不可預見,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合同是一種標的額較大、與雙方有切身利害關系的合同。上訴人在訂立合同時應對合同內容有較為全面地認識,應對自身履行合同義務存在的風險也就是合同訂立后可能出現(xiàn)的各種履行障礙,有充分、合理的預見。相關煤礦關閉整頓的國家政策在雙方簽訂合同之前已經頒發(fā),被上訴人作為辦理采礦權的義務人應該知道,??不用說預見。國家對于煤礦關閉整合的相關政策不屬于不可抗力,不能成為其逃避責任的理由。并且,不可抗力只是不承擔違約責任的法定事由,并不是合同所附條件能否成就的法定事由。3.被上訴人與華泰煤礦簽訂整合協(xié)議不是被上訴人可以選擇的,是國家、省、市政策的要求。只有在合同當事人一方可以選擇的情況下作出的行為才屬于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shù)淖柚垢綏l件條件成就的行為。被上訴人與華泰煤礦簽訂整合協(xié)議的時間是2012年9月26日,距離雙方簽訂合同的2005年已經七年之久,早已超過雙方約定的1至2年的采礦權辦理期限,也超過了合理期限。同時上訴人也沒有履行任何義務,2008年告訴被上訴人辦理不了采礦許可證后就再也聯(lián)系不上,本案中,上訴人也沒有舉出任何證據(jù)證實其履行了任何的義務。4.根據(jù)當時的國家政策,如果資源不整合,將會被關閉,不可能再生產,這是眾所周知的事實。被上訴人無需隱瞞,也不需要通知上訴人,更不存在阻止合同所附條件成就的事實。二、上訴人與被上訴人簽訂的合同屬于變相轉讓采礦權,依法應認定為無效,原審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適用法律正確。1.上訴人與被上訴人2005年10月18日簽訂的《合同書》,從內容來看,合同中第二條約定采礦權取得后,成立兩個作業(yè)區(qū),各作業(yè)區(qū)享受各自劃分的采礦權;第四條費用負擔,約定各自負擔采礦權價款;第五條約定采礦權取得后,劃分資源。從合同書中約定的內容來看,各自交納采礦權所涉及的稅費,各自經營,完全是兩個主體,目的就是取得采礦權后對采礦權進行分割轉讓,完全是變相轉讓采礦權,合同約定的經營方式完全是國家明令禁止的一證多礦或一證多井,依法應認定無效。2.時至今日,上訴人也未能辦理取得采礦權證,被上訴人也未取得采礦許可證,依據(jù)《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礦業(yè)權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未取得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簽訂合同將礦產資源交由他人勘查開采的,人民法院應依法認定合同無效”的規(guī)定,被上訴人未取得礦產資源勘查許可證、采礦許可證將礦產資源約定交由上訴人勘查開采,依法應認定無效。國家保護的是合法的采礦權,而無論是上訴人還是被上訴人均未取得采礦權,并且,即使取得采礦權也禁止非法買賣,故原審法院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三條,適用法律正確。三、上訴人的反訴不符合反訴條件,并且提起反訴請求超出本案的反訴范圍,原審法院駁回上訴人的反訴請求,適用法律正確。1.上訴人提起反訴請求與被上訴人的本訴不是相同的法律關系。本訴確認合同無效屬于確認之訴,而上訴人反訴是請求對礦業(yè)權分享屬于給付之訴,二者是基于二個事實的兩種完全不同的法律關系。2.被上訴人的本訴屬于合同糾紛,上訴人的反訴是請求標的是礦業(yè)權,屬于物權,屬于用益物權糾紛,一個是債,一個是物,訴訟請求之間不具有因果關系。3.被上訴人的本訴的訴訟請求的依據(jù)是2005年10月18日簽訂的合同,而上訴人的反訴請求的事實依據(jù)是章程和企業(yè)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本訴依據(jù)的合同書與反訴依據(jù)的章程及企業(yè)名稱預先核準通知書是二個事實,并且約定的內容與完全不一致,并且均是無效的證據(jù),不具有任何法律效力。4.反訴請求礦業(yè)權也違反了級別管轄的規(guī)定,因為,虎山煤礦礦業(yè)權價值至少幾千萬,超過基層法院1000萬元以下標的額的管轄權,依法也不應管轄。5.上訴人主張反訴可以提出獨立的訴訟請求,這完全不符合反訴??抵銷、吞并本訴請求的目的,是兩種完全不同的訴訟,其主張不符合法律對反訴的范圍、標準和條件等的限制,更不符合反訴的要求和目的,依法不應支持。綜上所述,上訴人的上訴無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更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故請法院駁回其上訴請求,維持一審判決。原審被告張某凱二審庭審未出庭。于長青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1.依法確認原告與被告簽訂的《合同書》無效;2.本案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05年10月18日,原告與三被告簽訂了《合同書》,約定設立七臺河市虎山煤炭開采有限公司(七臺河市虎山煤礦),并約定被告張某一為虎山煤礦申辦到采礦許可證前,本合同不發(fā)生效力。合同簽訂后,原告投入巨額資金、花費大量時間申辦完成了煤礦儲量核實報告、儲量評審備案證明、儲量占用登記、開發(fā)利用方案、礦山環(huán)境恢復治理方案、環(huán)境預評估、安全預評價、采礦權價款等編制及審批工作,原告行使了探礦權并申請采礦權,享有七臺河市虎山煤炭開采有限公司資源的礦業(yè)權,而被告根本未履行合同約定辦理采礦權的義務,按照合同約定合同無效。被告違背事實主張煤礦的權利屬于被告,侵犯了原告的合法權益,給原告造成巨大損失。原告為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故訴至法院請求支持原告的訴訟請求。田長有、張某一向一審法院提出反訴請求:1.依法確認2005年10月18日反訴被告于長青與反訴原告田長有、張某一、被告張某凱簽訂的《合同書》已經生效;2.依法確認七臺河市虎山煤炭開采有限公司申請的煤炭資源礦業(yè)權,屬于全體股東按比例共享;3.案件受理費由反訴被告于長青負擔。事實與理由:(一)2005年10月18日簽訂的《合同書》是附生效條件合同,2012年10月31??前,原告瞞著被告與華泰煤礦達成了資源整合協(xié)議,使《合同書》所附生效條件無法成就,根據(jù)合同法規(guī)定,“當事人為自己的利益不正當?shù)刈柚箺l件成就的,視為條件已成就。”(二)虎山公司擴儲的資源,不但整合到華泰煤礦,而且已經被原告代表華泰煤礦轉讓他人,且已獲利。(三)原告訴稱“三被告未履行任何設立公司和合同約定的義務”與事實相悖。1.被告田長有出資撫恤“6·2”礦難工亡家屬,且對高旗煤礦有資金投入,總計41.60萬元。①高旗以煤井抵債,形成了被告田長有往高旗煤礦投資9.70萬元;②被告田長有投入高旗煤礦的機電設備資金保守計算價值29.90萬元;③撫恤工亡家屬2.00萬元。2.被告田長有聘請了被告張某一,為虎山公司取得了8個坐標拐點,滿足了設計年產30萬噸井型的儲量需求。3.被告張某一以債轉股成為虎山公司的股東。4.原告所作的后期工作是職務行為。自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2007年11月8日簽發(fā)《劃定礦區(qū)范圍批復》后,審批資源的重要協(xié)調工作結束。因被告方居住外地,經原、被告雙方協(xié)商,后續(xù)程序性的工作由原告一人完成,所發(fā)生的工資(每月一萬元)及費用,公司正式注冊成立后憑票報銷。5.原告訴稱“全部由原告投入巨額資金,花費大量時間精力至2011年申請辦理完成煤礦儲量核實報告……原告行使了探礦權并申請采礦權,享有七臺河市虎山煤炭開采有限公司資源的礦業(yè)權”的主張,于法無據(jù)不能成立。一審法院認定事實:2005年10月18日,原告于長青與被告田長有、張某一、張某凱簽訂《合同書》一份,主要內容:為開發(fā)黑龍江省七臺河市虎山煤礦的煤炭資源,原、被告組建虎山煤礦有限公司,經全體股東協(xié)商達成如下條款:一、公司形式為有限責任公司,股東以其出資為限??公司債務承擔責任。二、采礦權取得后,成立兩個作業(yè)區(qū),各作業(yè)區(qū)享受各自劃分的采礦權。三、各作業(yè)區(qū)獨立核算,各自享有各自的權利承擔自己的債務。四、按各作業(yè)區(qū)劃分的資源面積比例確定各自作業(yè)區(qū)的出資額,并按資源面積比例確定各作業(yè)區(qū)占本公司的股份比例;按各作業(yè)區(qū)的資源面積,占公司資源面積比例,負擔公司應繳的采礦權價款、各項規(guī)費和本合同簽訂后籌建公司的前期費用,及日后正常投入生產的各項應繳稅、費。五、公司取得采礦權后,劃分為東、西兩個作業(yè)區(qū);東、西兩采區(qū)的資源面積比例待采礦權取得后,以實際坐標拐點確定;西作業(yè)區(qū)資源歸原告所有,享有100%的股份,東作業(yè)區(qū)資源歸三被告所有,其中田長有占60%的股份,張某一、張某凱各占20%的股份。六、張某一未能為虎山煤礦申辦到采礦許可證前,本合同不發(fā)生效力??合同書簽訂至今,七臺河市虎山煤礦仍未辦理取得采礦許可證。2012年9月26日,七臺河市虎山煤礦與華泰煤礦簽訂整合協(xié)議。一審法院認為,原告于長青以物權保護糾紛訴至本院,在審理過程中,經釋明,原告于長青撤回“確認七臺河市虎山煤炭開采有限公司(七臺河市虎山煤礦)資源的礦業(yè)權屬于原告所有”的訴訟請求,本院依法準予。本案案由應定為確認合同效力糾紛。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三條“勘查、開采礦產資源,必須依法分別申請、經批準取得探礦權、采礦權,并辦理登記”、《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第一百四十三條“具備下列條件的民事法律行為有效……(三)不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不違背公序良俗”、《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合同無效……(五)違反法律、行政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合同無效”的規(guī)定,開采礦產資源必須取得采礦權,并辦理登記,如未取得采礦權與他人簽訂的合同因違反法律強制性規(guī)定無效。本案中,從庭審雙方舉證情況及雙方當事人當庭陳述來看,2005年10月18日原、被告簽訂《合同書》時,雙方均未辦理取得七臺河市虎山煤礦的采礦許可證。原告于長青未取得采礦許可證與三被告簽訂合同書,其行為損害了國家的利益,違反了法律法規(guī)的強制性規(guī)定,其簽訂的合同書無效,故其主張2005年10月18日與三被告簽訂的合同書無效的訴訟請求,本院予以支持。關于反訴原告田長有、張某一要求確認七臺河市虎山煤炭開采有限公司申請的資源礦業(yè)權屬于全體股東按比例共享的訴訟請求,不屬于本案反訴范圍,本院不予支持。綜上所述,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三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一百四十三條第三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規(guī)定,判決:一、原告于長青與被告田長有、張某一、張某凱于2005年10月18日簽訂的《合同書》無效;二、駁回反訴原告田長有、張某一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100.00元,由原告于長青負擔50.00元,由被告田長有、張某一、張某凱負擔50.00元,反訴費100.00元,由反訴原告田長有、張某一負擔。本院二審期間,上訴人未向法庭提供新證據(jù)。被上訴人向法庭提供7組證據(jù)。1.證據(jù)一,《查檔案申請書》。欲證明:上訴人一審向法庭提交的大部分證據(jù)都是去七臺河市國土資源局復印的,上訴人不能提供申辦采礦權相關手續(xù)的原件,原件在被上訴人于長青手中,說明上訴人沒有履行辦理采礦權相關手續(xù)的義務。上訴人田長有、張某一質證:對證據(jù)的真實性沒有異議,但對關聯(lián)性??異議,該證據(jù)不能證明上訴人沒有去辦理相關手續(xù)。本院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認定。但該證據(jù)與被上訴人的證明主張缺少實質性關聯(lián),該證據(jù)不能必然推導出上訴人沒有履行申辦采礦權義務的結論,因此,本院不支持被上訴人的證明主張。2.證據(jù)二,2010年4月29日《保證書》;證據(jù)三,七臺河市國土資源局2010年5月28日《關于支持<七臺河市虎山煤碳開采有限公司虎山煤礦申請劃定礦區(qū)范圍批復>延期一年的請示》;證據(jù)四,黑龍江省國土資源廳礦產開發(fā)管理處2010年5月31日《關于七臺河市虎山煤碳開采有限公司虎山煤礦申請劃定礦區(qū)范圍批復延期的批復》;證據(jù)五,七臺河市國土資源局2012年12月27日《關于七臺河市虎山煤炭開采有限公司礦價款評估手續(xù)辦理的請示》。欲證明:以上手續(xù)都是被上訴人于長青經手辦理,說明于長青??極申辦采礦權,不存阻止申辦采礦權阻礙合同所附條件成就的事實。上訴人田長有、張某一質證:對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沒有異議,對證據(jù)的關聯(lián)性有異議。就是證據(jù)二《保證書》阻止了合同所附條件成就,于長青出具保證書后不積極履行,導致與華泰煤礦出現(xiàn)爭議。因為有爭議的礦產不能發(fā)證。被上訴人于長青辯稱,書寫《保證書》的目的就是辦采礦證,這個是國土局要求必須做的。采礦證辦不下來,并不是《保證書》的原因。本院對該組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認定。至于證據(jù)二《保證書》能證明的問題,本院認為,通過該《保證書》,無法直接推導出于長青有阻礙采礦權申辦的動機和目的。恰如上訴人張某一庭審所述,《保證書》的出具既有積極的一面也有消極的一面。于長青出具《保證書》既有迫于政府壓力的原因,也有積極爭取1800.00萬噸資源得到保留的緣由,總的目的是爭取企業(yè)積極向好。出具《保證書》對采礦權的申辦可能存在一定阻礙,但是阻礙是一時的,并不是對采礦權的申辦起到決定性的阻礙作用。3.證據(jù)六,《關于加強煤礦安全生產規(guī)范煤炭資源整合的若干規(guī)定》(安監(jiān)總煤礦2006第48號);證據(jù)七,《關于進一步規(guī)范煤炭資源整合工作的通知》(安委辦2007第7號);證據(jù)八,《關于進一步加快推進煤炭資源整合工作的通知》(黑煤規(guī)劃聯(lián)發(fā)2009第8號);證據(jù)九,《七臺河市人民政府關于加快辦理我市地方煤礦30萬噸/年及以上礦井安全整治整合工作相關手續(xù)的函》。該組證據(jù)欲證明:①從合同簽訂至虎山煤礦被整合有八年時間,上訴人張某一沒有在合理期限申辦成功采礦證,存在消極行為。②關井壓產、資源整合是國家政策行為,虎山煤礦整合是公開的行為,不存在???長青對上訴人刻意隱瞞,更不是于長青刻意阻礙合同所附條件成就。上訴人田長有、張某一質證:對該組證據(jù)真實性無異議,合法性不懷疑。礦業(yè)權申請沒有十年八年申請不下來,被上訴人歪曲事實。辦不下來采礦證是國家政策調整,屬于不可抗力,上訴人不承擔不履行合同的責任。本院對該組證據(jù)的真實性予以認定。該組證據(jù)可以證明虎山煤礦整合是政府行為,對于被上訴人關于于長青沒有向上訴人刻意隱瞞虎山煤礦整合的證明主張,本院予以支持。4.證據(jù)十,2000年8月1日《煤礦轉讓協(xié)議書》。證明:2000年8月1日,因被上訴人替高旗償還了拖欠江蘇省鹽城拖拉機廠的債務,高旗將其經營的高旗煤礦,即本案所涉及的煤礦(含三對井口及設備房屋)轉讓給被上訴人于長青。政府之所以讓于長青處理礦難,是因為有這個前提。上訴人田長有、張某一質證:對這個協(xié)議的真實性合法性有懷疑,關聯(lián)性也無從談起,不予認可。因為1999年高旗欠田長有錢到期還不起,把井口移交給田長有實際經營。本院認為,上訴人對該證據(jù)雖存異議,不予認可,但缺少有效證據(jù)和合理理由予以反駁。另外,2000年6月2日高旗煤礦發(fā)生礦難,政府推薦、指定的善后處理人以及高旗井口接管人就是于長青。政府的行為與該證據(jù)可以互相印證,因此本院對該證據(jù)予以認定。5.證據(jù)十一,高旗煤礦遇難家屬鄧玉國給于長青出具的收條9份。證明:向高旗煤礦遇難家屬鄧玉國支付撫恤金的是于長青,上訴人主張給付鄧玉國撫恤金2萬元是虛假的。上訴人田長有、張某一質證:該證據(jù)超出上訴人的訴請范圍,不予質證。本院支持上訴人的質證意見。6.證據(jù)十二,2002年5月26??《承包合同》;證據(jù)十三,2004年2月26日《還款協(xié)議》;證據(jù)十四,2004年3月18日《收據(jù)》。欲證明:①楊新民證言稱未返還投資款以及田長有是虎山煤礦合伙人是虛假的;②于長青與張忠賢、楊新民之間是發(fā)包和承包關系,2004年已經解除,并且結算完畢。張忠賢、楊新民的投資款已經全部返還,承包期間形成的資產均歸于長青所有。上訴人田長有、張某一質證:該證據(jù)超出上訴人的訴請范圍,不予質證。本院支持上訴人的質證意見。7.證據(jù)十五,戴群出具的證言及居民身份證。證據(jù)十六,張忠民出具的證言及居民身份證。證明:①2012年3月3日,上訴人已經轉讓在虎山煤礦采礦權股權份額,騙取華泰煤礦礦長戴群巨額資金。②上訴人阻止被上訴人于長青辦理采礦權。③被上訴人于長青一審提交的高旗煤礦礦難處理組出具的文件、協(xié)議以及印章是真實有效的。上訴人田長有、張某一質證:該證據(jù)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lián)性都不存在,證人不出庭,證據(jù)不能使用。本院認為,根據(jù)證據(jù)規(guī)則,證人應該出庭作證,書面證言如果對方當事人不予認可,將不能作為定案證據(jù)。本院對該組證據(jù)不予認定。對當事人二審爭議的事實,本院認定如下:二審查明的事實與一審查明的事實一致。另外,本案案由為確認合同效力糾紛,一審原告的訴請僅為確認雙方簽訂的合同無效,被告的反訴請求也僅為確認合同有效并請求分享公司股權。當事人雙方均未對財產返還問題提出訴請。一審期間,一審法院對當事人雙方是否對公司存在財產投入進行了大量審理,超出了本案當事人的訴請范圍。本案二審期間,征得雙方當事人同意后,未對當事人雙方的財產投入問題進一步審理。二審庭審中,經各方當事人認可,確定本案二審的爭議焦點為:1.雙方簽訂的合同所附條件未成就是否由于于長青阻止;2.雙方簽訂《合同書》是否是變相轉讓采礦權,一審法院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三條是否正確;3.一審反訴原告反訴請求第二項是否超出本案反訴范圍。

本院認為,雙方當事人于2005年10月18日簽訂的《合同書》第六條約定,“張某一未能為虎山煤礦申辦到采礦許可證前,本合同不發(fā)生效力”,因此,本合同是典型的附條件合同。根據(jù)《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的規(guī)定,附條件合同生效與否,關鍵在于所附條件是否成就以及雙方當事人是否存在阻礙所附條件成就的行為。本案一二審期間,雙方當事人均認可,虎山煤礦采礦權未申辦成功,未取得采礦權許可證,因此,合同所附條件未成就。那么,當事人是否存在阻礙合同所附條件成就的行為,即阻礙采礦權申辦的行為,則是本案審理的重點。上訴人田長有、張某一上訴稱,由于于長青存在阻礙行為,導致合同所附條件未成就。二審庭審中,田長有、張某一提出,能夠證明于長青存在阻礙辦理采礦權的證據(jù)有兩項,一是2010年4月29日的《保證書》,二是于長青和華泰煤礦簽訂的《整合協(xié)議》。本院認為,該兩份證據(jù)是在政府出臺特定政策的特殊背景下形成的,通過該兩份證據(jù)的書面內容,無法得出于長青阻礙辦理采礦權的結論。上訴人張某一稱,系由于于長青后期未積極履行保證書義務而導致華泰煤礦阻礙采礦權的申辦。但是一二審案卷現(xiàn)有材料無法找到支持張某一該主張的證據(jù)。相反,七臺河市國土資源局七國土資呈〔2012〕175號《關于七臺河市虎山煤炭開采有限公司煤礦價款評估手續(xù)辦理的請示》中關于“現(xiàn)七臺河市虎山煤炭開采有限公司與七臺河市華泰煤礦意見已達成協(xié)議,爭議清除”的內容,反而以政府文件的形式,證明了華泰煤礦對于采礦權申辦的阻礙已經不存在了。因此,上訴人以《保證書》來證明于長青阻礙采礦權的申辦缺少事實基礎。至于于長青與華泰煤礦簽訂整合協(xié)議,則完全是國家政策的強制性要求,屬于政府行為,上訴人以此《整合協(xié)議》來主張于長青阻礙采礦權的申辦,缺少邏輯基礎。同時,綜觀一二審現(xiàn)有其他證據(jù)以及當事人庭審陳述,也無法得出于長青存在刻意阻礙合同所附條件成就的行為。因此,上訴人主張于長青阻礙采礦權的申辦,本院不予支持。此外,2005年10月18日雙方簽訂的《合同書》第三條約定“采礦權取得后,成立兩個作業(yè)區(qū),各作業(yè)區(qū)享受各自劃分的采礦權”,第五條同時約定“西作業(yè)區(qū)資源歸于長青所有,享有100%的股份;東作業(yè)區(qū)資源歸田長有、張某一、張某凱所有,其中田長有占60%的股份,張某一、張某凱各占20%的股份。”從以上字面內容可以看出,雙方當事人對虎山煤礦資源的所有權進行了分割,并確定了資源所有人。在尚未取得合法采礦權的前提下,對國有資源進行所有權分割,應屬法律禁止性行為。一審法院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礦產資源法》第三條并無不當。綜上,一審法院認定2005年10月18日雙方當事人簽訂的《合同書》無效,符合本案的事實,符合相關的法律規(guī)定,本院支持一審法院的認定意見。另外,田長有、張某一一審反訴請求第二項是要求“確認七臺河市虎山煤炭開采有限公司申請的煤炭資源礦業(yè)權,屬于全體股東按比例共享”,但七臺河市虎山煤炭開采有限公司從未取得過營業(yè)執(zhí)照,公司并未真正成立,公司名稱只是一種習慣性稱謂。從法律意義上說“七臺河市虎山煤炭開采有限公司”并未實際存在。既然公司不存在,股權則無從談起。一審法院駁回田長有、張某一的該項反訴請求符合本案客觀實際。綜上所述,田長有、張某一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二審案件受理費200.00元,由上訴人田長有、張某一各自負擔100.00元。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判長  張?zhí)煊?br/>審判員  楊青濤
審判員  丁文博

書記員:張馨丹

Related posts

評論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

發(fā)表評論

評論

你的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表示必填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