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一審原告):田某。
委托代理人:王祖明,河北天權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一審被告):宣某某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住所地河北省張家口市宣化區(qū)東土關5號院。
法定代表人:李柱。
委托代理人:陳慧忠,該公司員工。
上訴人田某因與被上訴人宣某某建筑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勞動爭議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宣某某人民法院(2015)宣縣民初字第434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上訴人田某及其委托代理人王祖明,被上訴人的委托代理人陳慧忠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審法院查明,被告縣建公司由于工作的季節(jié)性較強,對部分人員實行季節(jié)性用工的管理模式,要求工人在每年的3月5日至4月5日或3月10日之間到公司報到,至當年的11月15日工作結束。原告屬于季節(jié)性用工,原告從1984年5月起到被告縣建公司上班,按照這種管理模式一直持續(xù)工作到2000年11月15日。1998年以后,被告縣建公司由于經營不善不能按時給工人發(fā)放工資。原告在2000年離開被告縣建公司后,未按被告縣建公司規(guī)定到公司報到。被告縣建公司在1999年和2000年共拖欠原告工資8966.47元,其中由原告本人分兩次領取700元,尚欠原告工資8266.47元未付。原告在被告縣建公司工作期間,被告縣建公司沒有為原告繳納養(yǎng)老保險等社會保險。原告于2015年1月6日向宣某某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被告為其補繳養(yǎng)老保險費,宣某某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宣勞人仲案字(2015)第1號《仲裁裁決書》,在確認原、被告之間存在勞動關系的基礎上,責令被告為原告補繳1990年3月到1990年10月期間的養(yǎng)老保險費,宣勞人仲案字(2015)第1號《仲裁裁決書》于2015年3月5日向原告送達。原告于2015年3月10日向宣某某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清算被告拖欠其勞動報酬,宣某某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宣勞人仲案字(2015)第7號《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以“申請時效已過”為由決定不予受理,宣勞人仲案字(2015)第7號《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于2015年3月13日向原告送達。原告于2015年6月5日向宣某某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要求確認與被告存在勞動關系,宣某某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作出的宣勞人仲案字(2015)第23號《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以“申請人所要求與被申請人確認勞動關系這一請求,已在宣勞人仲案字(2015)第1號案中裁決”為由決定不予受理,宣勞人仲案字(2015)第23號《不予受理案件通知書》于2015年6月8日向原告送達。原告于2015年6月12日向該院提起訴訟,請求:1、確認1984年至2015年的勞動關系;2、清算拖欠工資20000多元;3、按照當地每月最低工資的80%支付2002年至2015年下崗后的生活費。
該院認為,原告從1984年5月起到被告縣建公司上班,至2000年11月15日離開該公司,原、被告雙方雖然沒有證據證實訂立了勞動合同,但雙方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原告在2000年11月15日離開被告縣建公司后,未按被告縣建公司要求到公司報到,此后雙方未再形成新的事實勞動關系,原、被告雙方的事實勞動關系于2000年11月15日即行終止?!吨腥A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規(guī)定:“勞動爭議申請仲裁的時效期間為一年。仲裁時效期間從當事人知道或者應當知道其權利被侵害之日起計算?!瓌趧雨P系存續(xù)期間因拖欠勞動報酬發(fā)生爭議的,勞動者申請仲裁不受本條第一款規(guī)定的仲裁時效期間的限制;但是,勞動關系終止的,應當自勞動關系終止之日起一年內提出?!薄蹲罡呷嗣穹ㄔ宏P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規(guī)定:“勞動關系解除或者終止后產生的支付工資、經濟補償金、福利待遇等爭議,勞動者能夠證明用人單位承諾支付的時間為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后的具體日期的,用人單位承諾支付之日為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勞動者不能證明的,解除或者終止勞動關系之日為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本案原告不能證明被告縣建公司承諾支付的時間為雙方終止勞動關系后的具體日期,雙方終止勞動關系之日即2000年11月15日應當認定為勞動爭議發(fā)生之日。原告因支付工資與被告縣建公司發(fā)生爭議應在一年內提出,即應在2001年11月15日前向宣某某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原告主張被告縣建公司拖欠其工資20000元,根據該院查明的事實,被告縣建公司實際拖欠原告工資8266.47元,原告于2015年6月5日向宣某某勞動人事爭議調解仲裁委員會提出仲裁申請,確已超過仲裁申請期限的法律規(guī)定,該院不予支持?,F(xiàn)有證據無法證明原告主張被告縣建公司還另外拖欠其工資11733.53元的事實,對此請求該院亦不予支持。原、被告雙方的事實勞動關系于2000年11月15日即終止,原告要求被告按照當地最低工資80%標準支付2002年至2015年下崗后的生活費,既無事實依據,又無法律規(guī)定,該院不予支持。綜上,依照《勞動和社會保障部關于確立勞動關系有關事項的通知》(勞社部發(fā)(2005)12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爭議調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勞動爭議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二)》第一條(三)以及《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第一款、《最高人民法院關于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的解釋》第九十條第二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田某與被告宣某某建設工程有限責任公司在1984年5月至2000年11月15日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
二、駁回原告要求被告支付拖欠工資20000元(包含本院查明被告實際拖欠原告工資8266.47元)的請求;
三、駁回原告要求被告按照當地最低工資80%標準支付2002年至2015年下崗后的生活費的請求。
本院認為,上訴人從1984年5月起到被上訴人公司上班,至2000年11月15日離開該公司,上訴人雖沒有證據證實雙方訂立了勞動合同,但雙方之間存在事實勞動關系。上訴人于2000年11月15日離開被上訴人公司,在此后的十余年里雙方再未形成新的事實勞動關系,故一審法院認定上訴人與被上訴人于2000年11月15日終止勞動關系,并無不當,本院予以確認。上訴人在勞動關系終止后的十余年后,向被上訴人主張拖欠的工資,已超過仲裁時效,且沒有仲裁時效中止、中斷的合法事由,故本院對上訴人的該項主張不予支持。勞動關系終止后,上訴人要求被上訴人按當地最低工資80%標準支付2002年至2015年下崗后的生活費,無事實和法律規(guī)定,本院不予支持。
綜上,上訴人的上訴請求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本院依法不予支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10元由田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王萬軍 審 判 員 趙 洲 代理審判員 趙 亮
書記員:常曉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