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某某
趙秀蓮(內蒙古義源律師事務所)
香河縣劉某鎮(zhèn)荊莊村村民委員會
董冠華(北京永浩律師事務所)
張威(北京永浩律師事務所)
原告田某某。
委托代理人趙秀蓮,內蒙古義源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香河縣劉某鎮(zhèn)荊莊村村民委員會。
法定代表人荊海明,村主任。
委托代理人董冠華,北京市永浩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代理人張威,北京市永浩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田某某與被告香河縣劉某鎮(zhèn)荊莊村村民委員會(以下簡稱荊莊村委會)土地承包經營權出租合同糾紛一案,本院立案受理后,依法組成合議庭,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
原告田某某及委托代理人趙秀蓮、被告荊莊村委會法定代表人荊海明及委托代理人董冠華、張威到庭參加訴訟。
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田某某訴稱,我是香河縣劉某鎮(zhèn)荊莊村村民,且是家庭土地承包經營權的戶主。
2009年3月4日,我與被告簽訂了一份《土地流轉協(xié)議》,雙方在協(xié)議書
中約定:“甲方(原告)將其享有承包經營權的土地3.27畝流轉給乙方(被告)經營,租賃期限為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29年4月1日止,共計20年。
土地流轉收益為租金每畝每年1000元,第一年租金于簽訂合同之日一次性付清,余下年度一年一繳,青苗費每畝800元,一次性付清”,同時還約定了雙方的權利義務以及違約責任等。
簽訂協(xié)議后,我將耕地交給了被告。
之后被告將耕地改作他用,并未進行耕地用途,表層的種植土壤被破壞,給種植農產品帶來永久性損害,將導致農作物產量大大下降。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二百一十九條 ?的規(guī)定,承租人未按照約定的方法或者租賃物的性質使用租賃物,致使租賃物受到損失的,出租人可以解除合同并要求賠償損失。
從實際角度看,被告把耕地改作他用破壞大量的口糧田,破壞土地的種植條件,甚至給承包地造成永久性的損害,我有權將土地收回。
被告作為承租人租賃耕地,致使耕地種植土層遭到破壞和地力損害,導致耕地永久性減產,致使我經濟利益受損,我有權要求賠償損失及耕地復墾費。
綜上,為了維護我的合法權益,故訴至法院
,請求判令
解除我與被告簽訂的土地流轉協(xié)議,被告返還我承包地3.27畝,訴訟費由被告負擔。
被告荊莊村委會辯稱,原告起訴我村委會系主體不適格,原告無權向我村委會主張權利。
首先,雙方所簽訂的“土地流轉協(xié)議”雖名為土地流轉協(xié)議,但從協(xié)議內容看,實為原告委托我村委會進行土地承包經營權流轉。
該協(xié)議約定了我村委會進行統(tǒng)一的經營管理,在保證原告獲取收益的情況下,代理原告統(tǒng)一進行流轉。
協(xié)議載明了委托的事項、權限和期限等,并有委托人的簽名或蓋章,符合《河北省農村土地承包條例》關于委托進行流轉的規(guī)定。
雙方之間是委托代理關系,根據《民法通則》、《合同法》等相關規(guī)定,原告作為受托人所進行的委托事項,后果應由委托人承擔,即原、被告實為一體。
其次,本案訴爭的案由是土地承包經營權出租合同糾紛,我村委會并非土地流轉關系的一方當事人,不應作為被告。
我村委會并未占用訴狀中的土地,也不是土地流轉關系的一方當事人。
原告的起訴沒有事實及法律依據,請法院
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庭審中,原告為證明自己的主張,提交證據如下:證據一、土地承包經營權證書
一份,主要內容為:發(fā)包方為劉某鎮(zhèn)荊莊村,承包方為田某某,土地承包經營期限30年,自1999年4月1日起至2029年4月1日止,承包土地面積為5.6畝。
證明原告享有土地承包經營權,土地用途是耕地,應以種植農作物為主,不能荒蕪土地,任何個人和組織不得侵占和買賣,無法定情形發(fā)包方不得收回承包土地,流轉的土地是耕地中的水澆地,應受基本農田保護條例的保護,不能退耕還林,不能毀耕造林,也不能用于非農建設。
證據二、2009年3月4日土地流轉協(xié)議一份,主要內容為:甲方田某某自愿將3.27畝承包土地經營權交歸乙方荊莊村委會統(tǒng)一經營管理,租賃期限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29年4月1日止。
土地租金每畝每年1000元,第一年租金于簽訂合同之日一次性付清,余下年度一年一繳,于每年的2月10日前付清。
因物價上漲,經甲乙雙方協(xié)商一致后,可以由乙方協(xié)調相關部門按照相應的物價指數增加承包金額。
青苗補償費為每畝800元,此項費用于合同簽訂之日一次付清……。
甲乙雙方簽字蓋章。
證明合同流轉的主體不符合法律規(guī)定,被告不應作為流轉協(xié)議的相對方,被告沒有與原告簽訂協(xié)議的主體資格,原告應與第三方簽訂協(xié)議,該協(xié)議中未約定土地用途。
證據三、2014年3月13日照片一張。
證明原告流轉給被告的土地沒有按照規(guī)定的性質使用,已經建樓了。
證據四、2009年2月22日照片復印件一張。
證明在2009年同類地塊種植的是農作物。
證據五、2014年4月17日照片一張。
證明原告耕地上建了樓,改變了土地用途。
證據六、2014年9月8日照片一張。
證明樓房已經拆除,但不管現(xiàn)在是否存在痕跡,這個樓都真實的存在過。
經質證,被告對證據一、二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不能達到原告的舉證目的,土地流轉協(xié)議名稱與內容不相符,從內容看只是將土地交給村委會經營管理,符合委托進行經營權流轉的約定,所以協(xié)議應屬于委托類協(xié)議。
本院對證據一、二的真實性予以確認。
被告證據三有異議,認為不能明確是否為本案爭議的土地,不能證明是否改變了土地用途,不認可原告的舉證目的。
被告對證據四有異議,認為不能反映爭議土地的狀況,不認可原告的舉證目的。
本院認為,證據三、四顯示了拍攝的具體時間,能夠反映出當時原告承包地及周邊地塊的現(xiàn)場情況,對其真實性本院予以確認。
被告對證據五、六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被告為證明自己的主張,提交證據如下:證據七、2014年9月17日照片三張。
證明樓房已經拆除,現(xiàn)在正在拆地基,地基的填埋土已經準備好。
原告對證據七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被告沒有建設和拆除該樓恰恰證明被告將耕地流轉給了其他方,嚴重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
本院對證據七的真實性予以確認。
經原、被告舉證、質證,雙方當事人當庭陳述及本院認證,查明如下事實:原告田某某系香河縣劉某鎮(zhèn)荊莊村村民,在該村享有5.6畝土地的承包經營權。
2009年3月4日,原告田某某與被告荊莊村委會簽訂土地流轉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田某某自愿將3.27畝承包土地經營權交歸荊莊村委會統(tǒng)一經營管理,租賃期限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29年4月1日止。
土地租金每畝每年1000元,第一年租金于簽訂合同之日一次性付清,余下年度一年一繳,于每年的2月10日前付清。
因物價上漲,經甲乙雙方協(xié)商一致后,可以由乙方協(xié)調相關部門按照相應的物價指數增加承包金額。
青苗補償費為每畝800元,此項費用于合同簽訂之日一次付清……。
簽訂協(xié)議后,原告將土地交付給被告,被告向原告支付了青苗補償款,并且每年按協(xié)議約定向原告支付了租金。
2014年3月13日原告流轉給被告的土地上蓋有樓房,最后一次庭審時樓房已拆除。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簽訂土地流轉協(xié)議,原告同意將所承包的3.27畝土地流轉給被告統(tǒng)一經營管理,協(xié)議中明確約定土地租金為每畝每年1000元,如遇物價上漲,經原、被告雙方協(xié)商一致后,可以由被告協(xié)調相關部門按照相應的物價指數增加承包金額,從土地流轉協(xié)議中約定的土地流轉金額及支付方式來看公平合理;原、被告簽訂協(xié)議后,被告已支付原告青苗補償款,且按協(xié)議約定每年向原告支付租金,原告也將土地交付被告管理經營,說明原、被告簽訂的土地流轉協(xié)議已經實際履行,故根據協(xié)議約定的內容及實際履行的情況,能夠認定原、被告簽訂的土地流轉協(xié)議是在平等、自愿、有償的情況下簽訂的,應受法律保護。
原告主張流轉的土地被改作他用,并未進行耕地用途。
本院認為,原告流轉給被告的承包地雖用于非農建設,改變了土地用途,但建設的樓房現(xiàn)已拆除,侵害事由已經消除,故雙方應繼續(xù)履行土地流轉協(xié)議。
綜上所述,原告主張解除其與被告簽訂的土地流轉協(xié)議,被告返還其承包地3.27畝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故本院不予支持。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條 ?、第三十二條 ?、第三十三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田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0元,由原告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
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廊坊市中級人民法院
。
本院認為,證據三、四顯示了拍攝的具體時間,能夠反映出當時原告承包地及周邊地塊的現(xiàn)場情況,對其真實性本院予以確認。
被告對證據五、六無異議,本院予以確認。
被告為證明自己的主張,提交證據如下:證據七、2014年9月17日照片三張。
證明樓房已經拆除,現(xiàn)在正在拆地基,地基的填埋土已經準備好。
原告對證據七的真實性無異議,但認為被告沒有建設和拆除該樓恰恰證明被告將耕地流轉給了其他方,嚴重損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
本院對證據七的真實性予以確認。
經原、被告舉證、質證,雙方當事人當庭陳述及本院認證,查明如下事實:原告田某某系香河縣劉某鎮(zhèn)荊莊村村民,在該村享有5.6畝土地的承包經營權。
2009年3月4日,原告田某某與被告荊莊村委會簽訂土地流轉協(xié)議,協(xié)議約定田某某自愿將3.27畝承包土地經營權交歸荊莊村委會統(tǒng)一經營管理,租賃期限自2009年1月1日起至2029年4月1日止。
土地租金每畝每年1000元,第一年租金于簽訂合同之日一次性付清,余下年度一年一繳,于每年的2月10日前付清。
因物價上漲,經甲乙雙方協(xié)商一致后,可以由乙方協(xié)調相關部門按照相應的物價指數增加承包金額。
青苗補償費為每畝800元,此項費用于合同簽訂之日一次付清……。
簽訂協(xié)議后,原告將土地交付給被告,被告向原告支付了青苗補償款,并且每年按協(xié)議約定向原告支付了租金。
2014年3月13日原告流轉給被告的土地上蓋有樓房,最后一次庭審時樓房已拆除。
本院認為,原告與被告簽訂土地流轉協(xié)議,原告同意將所承包的3.27畝土地流轉給被告統(tǒng)一經營管理,協(xié)議中明確約定土地租金為每畝每年1000元,如遇物價上漲,經原、被告雙方協(xié)商一致后,可以由被告協(xié)調相關部門按照相應的物價指數增加承包金額,從土地流轉協(xié)議中約定的土地流轉金額及支付方式來看公平合理;原、被告簽訂協(xié)議后,被告已支付原告青苗補償款,且按協(xié)議約定每年向原告支付租金,原告也將土地交付被告管理經營,說明原、被告簽訂的土地流轉協(xié)議已經實際履行,故根據協(xié)議約定的內容及實際履行的情況,能夠認定原、被告簽訂的土地流轉協(xié)議是在平等、自愿、有償的情況下簽訂的,應受法律保護。
原告主張流轉的土地被改作他用,并未進行耕地用途。
本院認為,原告流轉給被告的承包地雖用于非農建設,改變了土地用途,但建設的樓房現(xiàn)已拆除,侵害事由已經消除,故雙方應繼續(xù)履行土地流轉協(xié)議。
綜上所述,原告主張解除其與被告簽訂的土地流轉協(xié)議,被告返還其承包地3.27畝的訴訟請求不能成立,故本院不予支持。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農村土地承包法》第十七條 ?、第三十二條 ?、第三十三條 ?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駁回原告田某某的訴訟請求。
案件受理費100元,由原告負擔。
審判長:祁振宇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