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田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孟村縣。。委托訴訟代理人:XXX,河北言公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李某某,男,1976年1月6出生,漢族,住孟村縣。。被告:張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孟村縣。。二被告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明,河北言公律師事務所律師。被告:時國新,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孟村縣。。
原告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請求判令三被告立即償還貨款849210.6元及利息;2、訴訟費用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原、被告既是同村鄉(xiāng)鄰又是客戶關系。在2011年起被告便從原告處買管材,鑒于彼此的關系當時沒有立即將貨款結清,被告至今仍欠原告貨款849210.6元未還清,原告向被告多次追要,被告總是借故推諉。原告為維護自己合法權益,特具狀起訴。被告李某某辯稱,其不欠原告貨款,反而是原告欠被告多付的款項,有雙方的來往賬目、銀行對賬單及原始賬目可以證實。原告訴求的849210.6元訴訟標的,無事實根據(jù),屬于惡意訴訟,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張某某辯稱,其不欠原告貨款,反而是原告欠被告李某某款項。其與被告李某某合伙期間,負責在家組織貨源,被告李某某同原告的貨款已經(jīng)結清,是其與時國新經(jīng)手和原告對的賬,有雙方的來往賬目、銀行對賬單及原始賬目可以證實。原告訴求的849210.6元訴訟標的,無事實根據(jù),屬于惡意訴訟,應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時國新未答辯。原告為支持自己主張,提交了以下證據(jù):1、銷貨清單19份,用以證明與被告存在買賣合同關系及被告欠原告849210.6元貨款。2、原告與被告李某某錄音光盤一份(三段),用以證明被告李某某認可被告時國新和被告張某某為其組織貨,并認可了購買原告80多萬元貨物及原告催要、被告給付過貨款的過程。錄音也顯示了,被告李某某稱,只要是張某某寫的欠條,其都認可。3、(2016)冀0930民初234號民事案件卷宗中,被告張某某、時國新的答辯狀各一份,主要證明時國新系李某某的工人,其所代簽的購貨清單實際購買人為李某某。也證明了被告張某某、時國新認可他們在銷貨清單上的簽字。4、2011年11月9日至2012年11月22日,原告妻子趙桂琴名下的農(nóng)行卡交易明細三張,用以證明上述期間被告李某某曾向原告借款,借款是通過原告妻子趙桂琴農(nóng)行卡匯款至被告妻子耿會蕊卡中,這期間共計匯款62萬元,這也說明了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匯的款中,不僅包含欠原告的貨款,也包含償還原告的借款。被告李某某對以上原告提交的證據(jù)質(zhì)證意見為:1、對19份銷貨清單。該銷貨清單屬于偽證,證據(jù)來源也不合法。該批銷貨清單不是2012年形成的,而是在2015年12月底形成的,是原告想起訴被告李某某時脅迫被告張某某和被告時國新所簽的字。該批銷貨清單存在日期重合、簽字非本人所簽、無人簽字、多張銷貨清單涉嫌一支筆所簽等問題。原告在被告欠其巨額貨款的情況下繼續(xù)為被告供貨,也不符合行業(yè)慣例。2、對錄音光盤。原告提交的三段錄音不能證明原告的主張,也不能證明被告李某某認可欠80萬元欠款,反而證明了原告同被告李某某之間只有七、八萬元的爭議。該錄音也不能證明原告始終追要。另外,通過聽取三段錄音,錄音中有剪輯痕跡,不能作為證據(jù)使用;3、對(2016)冀0930民初234號民事案件卷宗中被告張某某、時國新的案答辯狀沒有意見。兩份答辯狀能夠證明銷貨清單上被告張某某和時國新的簽字是原告脅迫他們簽的。(2016)冀0930民初234號民事卷宗,也證明了原告上次起訴,在等待判決時又撤回起訴,這也是原告提供偽證的表現(xiàn)。4、對三張交易明細。該交易明細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不能證明原告被告之間存在借款關系,而且交易明細上總計62萬元也與原告所述數(shù)額不符。另外,交易明細上體現(xiàn),款是匯給耿會蕊的,與本案沒有關聯(lián)性。被告張某某對以上原告提交的證據(jù)的質(zhì)證意見同被告李某某的質(zhì)證意見一致。被告李某某為支持自己主張,提交了以下證據(jù):1、銀行匯款信息單98頁(即銀行信息),用以證明被告2011年7月18日-2011年12月15日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農(nóng)行卡還款583000元,2012年1月6日-2012年12月17日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農(nóng)行卡還款781000元,共還款1364000元,加上450000元的承兌匯票,共計1814000元,原告應退還被告多付的款項。2、對賬單復印件一份,該對賬單系被告張某某于2015年12月底在原告處復印而來,用以證明共計還款117萬元。3、被告李某某對原告的錄音光盤一份,用以證明被告李某某不欠原告849210.6元,雙方僅是七、八萬元的爭議。4、(2016)冀0930民初234號民事裁定書一份,用以證明原告曾于2016年1月份起訴過被告,2016年9月30日開庭之后,原告又申請撤訴,原告屬惡意訴訟。原告田某某對以上被告李某某提交的證據(jù)質(zhì)證意見為:1、對銀行匯款信息單,真實性沒有意見,但被告所主張的是其償還原告的貨款不予認可,對收款方也不認可,該銀行匯款單體現(xiàn)的被告的匯款,用途不是償還原告的貨款,原告與李某某之前關系非常好,李某某從2011年到2012年這兩年期間多次向原告借款,銀行匯款單體現(xiàn)的是被告李某某償還原告的借款,而不是貨款。2、對對賬單系復印件,我方不予認可。被告應當提交原件,并需經(jīng)過雙方確認簽字,該對賬單不具備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lián)性。3、對錄音光盤,從錄音內(nèi)容來看,雙方一直爭執(zhí)具體的欠款數(shù)額,存在爭議,內(nèi)容嘈雜,不能作為定案的依據(jù)。4、對(2016)冀0930民初234號民事裁定書,真實性沒有意見,但該裁定書不能證明被告的主張。被告張某某對以上被告李某某提交的證據(jù)沒有意見。被告張某某為支持自己主張,提交了以下證據(jù):1、2011年原始記賬本一本,用以證明原告2011年3月13日至2011年12月26日共計發(fā)了價值307043.2元的貨物。2、2012年原始記賬本一本,用以證明原告2012年2月20日至2012年12月4日共計發(fā)了價值646787元的貨物。原告田某某對以上被告張某某提交的證據(jù)質(zhì)證意見為:對被告張某某提交的兩份記賬本,對該證據(jù)的真實性、合法性、關聯(lián)性均不認可。該記賬本不知是何人書寫,所寫內(nèi)容均系一支筆從頭記到尾,存在偽造嫌疑,不能證明被告張某某的主張,記賬本上也沒有原告的簽字,我方不予認可。被告李某某對以上被告張某某提交的證據(jù)沒有意見。本院經(jīng)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與三被告均系同村,被告李某某在外地開設門市部,被告張某某、被告時國新在家為被告李某某組織貨。原告田某某同被告李某某存有業(yè)務往來。原告田某某與案外人趙桂琴系夫妻關系。被告李某某與案外人耿會蕊系夫妻關系。2012年5月15日,原告同被告張某某對賬,雙方核對2011年12月28日至2015年5月15日,被告李某某欠原告貨款175331元,被告張某某代被告李某某簽字確認,后被告張某某于2012年5月15日代被告李某某在銷貨清單上簽字確認欠原告貨款40726元、于2012年5月28日代被告李某某在銷貨清單上簽字確認欠原告貨款11330元、于2012年6月7日代被告李某某在銷貨清單上簽字確認欠原告貨款55248元、于2012年6月25日代被告李某某在銷貨清單上簽字確認欠原告貨款17062元、于2012年7月13日代被告李某某在銷貨清單上簽字確認欠原告貨款63640元、于2012年7月28日代被告李某某在銷貨清單上簽字確認欠原告貨款6000元、于2012年8月6日代被告李某某在銷貨清單上簽字確認欠原告貨款19465元、于2012年8月10日代被告李某某在銷貨清單上簽字確認欠原告貨款78195元、于2012年8月23日代被告李某某在銷貨清單上簽字確認欠原告貨款36463.6元、于2012年9月13日代被告李某某在銷貨清單上簽字確認欠原告貨款25430元、于2012年9月16日代被告李某某在銷貨清單上簽字確認欠原告貨款37699元、于2012年10月3日代被告李某某在銷貨清單上簽字確認欠原告貨款46066元、于2012年10月10日代被告李某某在銷貨清單上簽字確認欠原告貨款20300元、于2012年11月5日代被告李某某在銷貨清單上簽字確認欠原告貨款70291元、于2012年11月29日代被告李某某在銷貨清單上簽字確認欠原告貨款31890元、于2012年12月4日代被告李某某在銷貨清單上簽字確認欠原告貨款36120元,被告時國新于2013年3月19日代被告李某某在銷貨清單上簽字確認欠原告貨款19654元,以上貨款總計790910.6元。2011年11月10日,原告妻子趙桂琴通過自己農(nóng)行卡向被告李某某妻子耿會蕊分三次轉(zhuǎn)賬10萬元、20萬元、20萬元,總計50萬元;2012年10月26日,原告妻子趙桂琴向被告李某某妻子耿會蕊轉(zhuǎn)賬9萬元;2012年6月13日,原告妻子趙桂琴向被告李某某妻子耿會蕊轉(zhuǎn)賬3萬元,以上總計轉(zhuǎn)賬62萬元。2011年7月18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2萬元;2011年7月29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1萬元;2011年8月5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4.3萬元;2011年8月15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2萬元;2011年8月18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2萬元;2011年8月30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8萬元;2011年9月10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2萬元;2011年9月21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2萬元;2011年12月13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20萬元;2011年12月15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15萬元;2012年1月6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5萬元;2012年1月17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5萬元;2012年2月22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2.6萬元;2012年4月5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5萬元;2012年5月20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2萬元;2012年7月2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3萬元;2012年7月11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2萬元;2012年8月8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2萬元;2012年9月16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1.5萬元;2012年10月20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10萬元;2012年11月21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10萬元;2012年12月17日,被告李某某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賬30萬元,以上共計轉(zhuǎn)款136.4萬元。
原告田某某與被告李某某、被告張某某、被告時國新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6年11月17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田某某之委托訴訟代理人XXX,被告李某某、被告張某某之共同委托訴訟代理人劉明到庭參加了訴訟,原告田某某、被告李某某、被告張某某、被告時國新經(jīng)本院依法傳喚未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當事人對自己提出的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或者反駁對方訴訟請求所依據(jù)的事實,有責任提供證據(jù)加以證明。沒有證據(jù)或者證據(jù)不足以證明當事人的事實主張的,由負有舉證責任的當事人承擔不利后果。本案中,原告提交的被告張某某、時國新的答辯狀及錄音光盤,能夠證明被告張某某、時國新為被告李某某組織貨物的基本事實及被告李某某對被告張某某、時國新簽字確認的貨物清單持認可態(tài)度,結合原告提交的被告張某某、時國新代被告李某某簽字的銷貨清單18張,能夠證明原告同被告李某某存在買賣合同關系且2011年12月28日至2013年3月19日期間,原告向被告李某某提供了價值790910.6元的貨物。被告李某某抗辯稱,已經(jīng)付清原告貨款且原告需返還其多付部分的貨款,并提供了2011年1月3日至2013年4月30日被告李某某的銀行轉(zhuǎn)賬明細,證明以上期間其向原告妻子趙桂琴總計轉(zhuǎn)款1364000元。原告又稱,被告李某某償還1364000元中,包括被告李某某償還原告的部分借款,并提交了2011年11月9日至2012年7月30日,原告妻子趙桂琴名下的農(nóng)行卡交易明細三張,證明原告妻子趙桂琴給被告妻子耿會蕊總計轉(zhuǎn)賬62萬元的事實。經(jīng)本院核查,原告提交的編號為NO.4715760的銷貨清單,顯示日期為2011年12月28日至2012年5月15日,內(nèi)容為“以上下欠貨款175331元”,并有被告張某某代被告李某某的簽字。該清單原被告做了明確結算:2011年12月28日至2012年5月15日之間,被告欠原告貨款175331元。則雙方就2011年12月28日之前的債權債務已經(jīng)結算完畢,不在涉案債務范圍之內(nèi)。因此,雙方就2011年12月28日之前的無論是給付貨物、交付貨款、償還借款或返還其他款項的行為,本院不予認定處理。另,原告提交的2012年8月6日數(shù)額為58300元的銷貨清單,由于該清單無被告簽字確認,被告也對該清單提出質(zhì)疑,本院本案對該張清單不予支持,原告可待證據(jù)充足后,另案主張權利。原告主張被告給付其利息的訴訟請求,于法無據(jù),本院不予支持。原告主張被告張某某、被告時國新共同償還原告欠款,因以上二被告系為被告李某某組織貨物,其簽字行為也是代被告李某某所簽,屬職務行為,依法不應承擔還款責任。因此,原告要求被告張某某、被告時國新共同償還原告欠款的訴訟請求,本院不予支持。被告李某某、張某某稱被告張某某、被告時國新是在原告脅迫的情況下在銷貨清單上簽的字,但未提交相關證據(jù)予以證明,本院不予認可。綜合原被告雙方提交的證據(jù),原告提交了經(jīng)被告張某某、被告時國新簽字確認的18張銷貨清單,貨款總額為790910.6元,原告提交的其妻子向被告李某某妻子耿會蕊轉(zhuǎn)款記錄記載,2012年6月13日至2012年10月26日總計轉(zhuǎn)款120000元;被告李某某提交的其向原告妻子趙桂琴轉(zhuǎn)款記錄記載,2012年1月6日至2012年12月17日總計轉(zhuǎn)款781000元。綜上所述,經(jīng)核算,被告尚欠原告款項129910.6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八十四條、《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一百五十九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四十四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被告李某某自本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nèi)償還原告田某某欠款129910.6元。二、駁回原告其他訴訟請求。如果未按照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案件受理費6146元,由原告田某某負擔5206元,由被告李某某負擔940元。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或直接向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立案庭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呂 健
書記員:徐寧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