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枝江市。委托訴訟代理人鄧明發(fā),枝江市馬家店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特別授權。被告陳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枝江市。委托訴訟代理人茍敏,湖北鑫典律師事務所律師。特別授權。被告王某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枝江市。
原告王某某訴稱,王某某與王某某系母女關系。1992年6月,王某某攜6歲之子王卿與陳某某再婚。2000年12月28日,王某某出資254000元為外孫王卿購買“富源商城”34號房屋一套,2002年4月3日,開發(fā)商為王卿辦理了產權證。2010年,陳某某與王某某離婚時,陳某某要求確認王卿的房屋為夫妻共同財產。法院認定王某某贈與王卿的房產屬陳某某與王某某的共同財產,并于2017年5月22日判決陳某某與王某某離婚,同時對該房產進行了分割。雖然房屋產權發(fā)生了變化,但是陳某某、王某某未出資,故王某某向法院起訴,請求確認因房屋產權變更而致原被告之間的債權債務關系成立,由兩被告共同支付原告購房款254000元。被告陳某某辯稱:1、原被告爭議的房屋系兩被告在婚姻關系存續(xù)期間被告王某某出資購買,屬兩被告的共同財產,該事實已被生效的枝江市人民法院(2012)鄂枝江民初字第02231號民事判決書確認;2、原告基于同一事實已主張了第三人撤銷之訴,這次再次以同一事實主張債權之訴,違反了一事不再理的原則;3、原告的主張已過訴訟時效。綜上,應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王某某辯稱,法院確認給兩被告的房屋兩被告至始至終都沒有付過房款,因此對原告的訴訟請求被告王某某沒有異議。原告王某某為支持其訴訟請求,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jù):1、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2017)鄂05民終944號民事判決書一份,證明兩被告在離婚時“富源商城”34號房屋已被法院認定為王某某和陳某某共同所有,且已分割;2、2000年12月28日收款收據(jù)一份,證明“富源商城”34號房屋的購房款254000元系原告所交;3、2012年3月25日開發(fā)商項目經理劉其華證明一份,證明“富源商城”34號房屋是開發(fā)商淡功鼎經手出售給原告的;4、2011年9月27日枝江市欣康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證明一份,證明“富源商城”34號房屋的購房款254000元由原告交納;5、2012年3月22日枝江市馬家店法律服務所法律工作者鄧明發(fā)調查劉曉華筆錄一份,證明原告支付購房款254000元的事實。被告陳某某質證認為,原告提供的上述證據(jù)除證據(jù)1真實合法外,余下的4份證據(jù)未被生效的枝江市人民法院(2012)鄂枝江民初字第02231號民事判決所采信,故不能作為本案定案證據(jù)。被告王某某對原告王某某提交的上述證據(jù)均不持異議。被告陳某某為支持其抗辯請求,向本院提交了如下證據(jù):1、2012年12月20日枝江市人民法院(2012)鄂枝江民初字第02231號民事判決書一份,證明原告提供的證據(jù)2、證據(jù)3、證據(jù)4和證據(jù)5已未被法院采信;2、2017年9月27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2017)最高法民申3341號民事裁定書一份,證明原告的第三人撤銷之訴的再審申請已被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駁回。原告王某某和被告王某某對被告陳某某提供的上述證據(jù)均不持異議。本院經審查認為:對上述當事人沒有異議的證據(jù),本院予以認定;對原告王某某提供的證據(jù)2、證據(jù)3、證據(jù)4和證據(jù)5,因未被本院(2012)鄂枝江民初字第02231號民事判決所采信,故本院不予認定。經審理查明,王某某系王某某與王洪明之女。1992年6月27日,王某某攜子王卿與陳某某再婚。2001年4月15日,王某某與“富源商城”的開發(fā)商淡功鼎訂立“富源商城”34號房屋購房合同,雙方約定購房款280000元,于2001年4月15日付150000元,余款于2001年6月30日付清。2001年12月26日,為將房產證辦到王某某之子王卿名下,王卿與“富源商城”的另一開發(fā)商枝江市欣康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重復訂立“富源商城”34號商品房買賣合同,合同將購房款降至78300元(土地購置費、交易稅費在外),并以此合同將房屋產權登記在王卿名下,家庭成員為王某某。2010年1月6日,陳某某因與王某某感情不合而向本院起訴離婚,后因“富源商城”34號房屋的產權歸屬問題存在分歧而撤訴。2011年1月16日,陳某某向本院提起物權確認之訴,請求確認“富源商城”34號房屋為陳某某與王某某共同共有的財產。本院于2012年12月20日作出(2012)鄂枝江民初字第02231號民事判決,認定“富源商城”34號房屋為陳某某與王某某共同共有的財產。王某某不服,向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3年7月25日作出(2013)鄂宜昌中民一終字第00315號民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2014年11月5日,王某某的父母王洪明、王某某作為原告向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提起第三人撤銷之訴,要求撤銷枝江市人民法院(2012)鄂枝江民初字第02231號和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2013)鄂宜昌中民一終字第00315號民事判決書。經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一審、湖北省高級人民法院二審,裁定駁回了王某某、王洪明的起訴。王某某、王洪明不服,向中華人民共和國最高人民法院申請再審,最高人民法院也依法駁回了王某某、王洪明的再審申請。2016年3月,陳某某在“富源商城”34號房屋的產權明晰之后再次向本院起訴,要求與王某某離婚,本院作出(2016)鄂0583民初765號判決:一、準予陳某某與王某某離婚;二、位于枝江市××辦事處迎賓大道××號(登記在陳某某名下)房屋由陳某某分得,位于枝江市××辦事處民主大道×ד富源商城”××號(登記在王卿名下)房屋由王某某分得……等等。陳某某、王某某均不服判決,向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提出上訴,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于2017年5月22日作出(2017)鄂05民終944號民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同時查明,2001年6月4日,淡功鼎與枝江市欣康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訂立合伙開發(fā)“富源商城”合同。2002年12月9日,枝江市欣康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的項目經理劉其華以王某某購“富源商城”34號房屋欠購房款33000元,枝江市欣康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已將該筆債權轉移至其名下為由向本院起訴,要求王某某支付購房款33000元。庭審中,劉其華提交了2001年4月15日淡功鼎與王某某簽訂的購房合同、2002年8月17日王某某出具的欠據(jù)以及枝江市欣康房地產開發(fā)有限公司債權轉移證明等證據(jù)。王某某對欠款事實予以確認,并與劉其華達成了還款協(xié)議。另查明,2012年,本院在審理陳某某與王某某物權確認糾紛一案時,王某某就向本院提交了王某某此次訴訟中提交的證據(jù)2、證據(jù)3、證據(jù)4和證據(jù)5,因上述4份證據(jù)是證人在不同的時間段出具的證明,證言所表述的事實前后矛盾,且證人不愿出庭接受質詢而未被本院采信。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陳某某、王某某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8年2月2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及其委托訴訟代理人鄧明發(fā),被告陳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茍敏,被告王某某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原被告爭議的焦點是“富源商城”34號房屋的購房款由誰出資,若由原告出資,那么“富源商城”34號房屋認定為兩被告共同共有后,兩被告就有義務返還原告的購房款。因原告提供的“富源商城”34號房屋由其出資購買的相關證據(jù)在本院審理兩被告物權確認糾紛時未被采信,故原告應承擔舉證不能的法律后果。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六十四條和《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jù)的若干規(guī)定》第二條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原告王某某的訴訟請求。案件受理費2555元,由原告王某某負擔。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湖北省宜昌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閆進峰
書記員:梅巧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