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張某某(曾用名張華)。
上訴人(原審被告):梁某某。
二上訴人共同委托代理人:郝滿信,河北暢杰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王某某(又名王洪宣),太原市科力空調工程供應處業(yè)主。
委托代理人:李道真,河北晨虹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張某某、梁某某因與被上訴人王某某承攬合同糾紛一案,不服河北省棗強縣人民法院(2014)棗民二初字第128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依法組成合議庭,于2014年十一月二十日公開開庭審理了本案。上訴人張某某、梁某某共同委托的代理人郝滿信、被上訴人王某某及其委托代理人李道真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本院認為:被上訴人王某某將其從上訴人張某某、梁某某處定作的脫硫除塵設備交付文水縣鵬宇環(huán)保設備廠業(yè)主李鵬后,經調試未能達標,其后對部分設備及配套設施進行了改造,仍未能通過文水縣環(huán)保局的檢驗,該事實已被文水縣人民法院作出的(2012)文民一初字第417號民事判決書確認,且上訴人張某某參與了設備改造的全過程,故認定案涉設備存在質量問題的證據確實充分。本案現有證據顯示,作為產品銷售者的被上訴人王某某已向李鵬退還貨款并賠償損失共計17萬元,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第四十條的規(guī)定,被上訴人王某某取得了向案涉設備的產品生產者張某某、梁某某追償的權利。在本案一、二審過程中,上訴人張某某、梁某某均未能提交證據證明案涉設備是在運輸過程中發(fā)生損壞或安裝不當導致最終不能通過驗收,故上訴人張某某、梁某某依法應承擔向王某某賠償的責任。原審法院裁量由生產者張某某、梁某某承擔損失的主要責任既損失數額的60%并無不當,應予維持;鑒于被上訴人王某某給付李鵬的17萬元中包括必須退還的330000元貨款,故原審法院將17萬元確定為損失基數不當,被上訴人王某某的實際損失數額應調整為137000元。據此計算,上訴人張某某、梁某某應賠償被上訴人王某某損失82200元。本案雙方當事人如對設備款的給付存在糾紛,可依法另行處理。
綜上所述,原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但確定的損失數額不當,依法應予變更。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二)項的規(guī)定,判決如下:
變更河北省棗強縣人民法院(2014)棗民二初字第128號民事判決為:上訴人張某某、梁某某于判決生效后五日內共同賠償被上訴人王某某損失費82200元。
如不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一審案件受理費3981元,由被上訴人王某某承擔2203元,上訴人張某某、梁某某承擔1778元;二審案件受理費2340元由被上訴人王某某承擔454元,上訴人張某某、梁某某承擔1886元。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審 判 長 王江豐 審 判 員 楊建一 代理審判員 關信娜
書記員:徐佳佳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