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戶籍地浙江省。
委托訴訟代理人:郭韌,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委托訴訟代理人:王琴,北京盈科(上海)律師事務所律師。
被告:上海萬某置業(yè)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靜安區(qū)。
法定代表人:虞建平,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袁慧萍,上海市尚偉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某某與被告上海萬某置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萬某公司)房屋買賣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10月30日立案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并于2019年11月22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某的委托訴訟代理人郭韌、王琴,被告萬某公司的委托訴訟代理人袁慧萍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jié)。
王某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萬某公司返還參建款540,000元及利息,利息以220,000元為本金,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同期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自2011年12月21日計算至本案判決生效之日止;2、判令萬某公司賠償原告房屋差價520,000元及利息,利息以520,000元為本金,按照全國銀行間同業(yè)拆借中心公布的貸款市場報價利率自2011年12月21日計算至本案判決生效之日止。
事實與理由:王某某與萬某公司于2005年4月18日簽訂了《參建協(xié)議書》,約定:王某某以每平方米27,500元的價格購買萬某公司開發(fā)的坐落于上海市七浦路凱旋城87-2號地塊房地產(chǎn)項目“凱旋城萬某公寓”中參建面積16平方米的一層商鋪(以下簡稱系爭房屋),房屋參建總價為440,000元。簽約后,王某某支付了50%的參建總價220,000元以及商鋪轉(zhuǎn)讓費320,000元。2007年至今,萬某公司一直拒絕履行合同約定的義務。后王某某得知,萬某公司已于2011年將系爭房屋以每平方米60,000元的單價出售給上海熠嘉實業(yè)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熠嘉公司)。王某某認為,萬某公司未依約履行與王某某之間的《參建協(xié)議書》,將系爭房屋另行出售給熠嘉公司,違反了合同的約定,應承擔相應的民事責任。為此,王某某訴至法院,要求法院判如所請。
萬某公司辯稱,萬某公司與王某某所簽訂的《參建協(xié)議書》系無效合同,基于合同無效,參建款同意返還王某某,但是萬某公司只收到王某某的參建款220,000元,而王某某所述其另行通過翟存林支付萬某公司320,000元,萬某公司并未收到該筆款項,所以萬某公司僅同意返還王某某220,000元;系爭房屋并未獲得分割為各獨立商鋪出售的許可,屬于無效合同。既然合同無效,萬某公司將系爭房屋出售給熠嘉公司與王某某無關,王某某以萬某公司與熠嘉公司的合同單價主張房屋差價損失,萬某公司不能接受。
經(jīng)審理查明,2005年4月18日,王某某(乙方)與萬某公司(甲方)簽訂《參建協(xié)議書》,約定:乙方自愿出資參建甲方所開發(fā)的“凱旋城萬某公寓”一樓商鋪,參建商鋪具體位置詳見附圖;參建面積16平方米;參建商鋪單價27,500元每平方米,總價440,000元;參建協(xié)議書正式簽訂的同時,乙方支付220,000元;“凱旋城萬某公寓”商場部分結(jié)構封頂并取得預售許可證后,乙方一次性付清參建總價的余款部分,并將本協(xié)議轉(zhuǎn)換成正式的商品房預售合同。該協(xié)議附有一份“凱旋城萬某公寓”一樓平面圖,該圖顯示一樓將被分割為多個獨立商鋪,圖上標注了系爭房屋的位置。同日,萬某公司出具了一張收據(jù),載明,萬某公司收到王某某萬某公寓一樓商鋪參建款220,000元。
另查,“凱旋城萬某公寓”商場部分即塘沽路XXX號XXX-XXX層。2006年12月,規(guī)劃部門核發(fā)的涉及塘沽路XXX號XXX-XXX層的《建設工程規(guī)劃許可證》中,該1-4層房屋為商場,平面布局為大開間,無分隔形式。萬某公司于2010年6月取得塘沽路XXX號XXX-XXX層的預售許可證,該許可證記載的預售房屋為塘沽路XXX號XXX層、XXX層、XXX層、XXX層。2010年7月,規(guī)劃部門給予萬某公司的信訪答復函中告知,對于萬某提出的塘沽路XXX號XXX-XXX層商場鋪位分隔處理的要求不予同意。
2013年11月14日,萬某公司取得系爭房屋所在的上海市塘沽路XXX號XXX層房屋(以下簡稱1層房屋)的大產(chǎn)證。
2014年7月16日,1層房屋的權利人登記為熠嘉公司,建筑面積979.7平方米。
上海市靜安區(qū)人民法院于2019年4月28日作出(2018)滬0106民初17296號民事判決,認定萬某公司與熠嘉公司于2011年12月21日簽訂《上海市商品房預售合同》,熠嘉公司向萬某公司購買1層房屋,按照每平方米房屋建筑面積60,000元計算單價。判決后,萬某公司、熠嘉公司均提出上訴。二審法院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審理中,王某某提供翟存林的名片及翟存林出具的320,000元收款收據(jù)。王某某認為,名片顯示翟存林為萬某公司副經(jīng)理,因此320,000元亦為王某某支付給萬某公司的錢款,要求萬某公司一并返還并支付利息。萬某公司表示翟存林開具的收款收據(jù)與萬某公司無關。
本院認為,出賣人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明,與買受人訂立的商品房預售合同,應當認定無效。王某某、萬某公司所訂《參建協(xié)議書》的實質(zhì)是商品房預售合同。王某某購買的是分隔后的商鋪,而萬某公司取得的是塘沽路XXX號各層整層的預售許可證,并未獲得將整層分割為各獨立商鋪出售的許可。因此,雙方所訂《參建協(xié)議書》為無效合同。合同無效,因該合同取得的財產(chǎn),應當予以返還。萬某公司同意返還參建款220,000元,本院予以確認。至于翟存林出具的320,000元收款收據(jù),王某某未能提供充足的證據(jù)證明系翟存林為萬某公司收取的參建款,應當承擔舉證不能的責任,故王某某要求萬某公司返還參建款320,000元的主張,本院難以支持。合同無效,有過錯的一方應當賠償對方因此所受到的損失,雙方都有過錯的,應當各自承擔相應的責任。萬某公司作為房地產(chǎn)開發(fā)企業(yè)對于《參建協(xié)議書》的無效顯然應承擔主要責任。王某某在萬某公司尚未取得商品房預售許可證的情況下即簽訂協(xié)議、支付房款,亦有過錯?!秴⒔▍f(xié)議書》的無效導致的損失即約定房價與目前市場價格之間的差價,應由王某某、萬某公司按照各自過錯程度分擔,其中萬某公司應承擔70%的損失,王某某應承擔30%的損失。此外,在損失賠償問題上,還應考慮到王某某僅支付了部分房款而非全額付款。對于1層房屋的目前市場價格,綜合考量該地段同類房屋的市場價的標準,本院酌定“凱旋城萬某公寓”1層商鋪目前的市場價為每平方米60,000元較為合適,萬某公司應賠償王某某損失182,000元。王某某主張的參建款利息及房屋差價的利息均屬于因合同無效所致?lián)p失,本院認為萬某公司賠償?shù)姆课莶顑r已經(jīng)足以彌補王某某的實際損失,故對上述兩項請求不予支持。綜上,本院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五十二條第(五)項、第五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商品房買賣合同糾紛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二條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一、原告王某某與被告上海萬某置業(yè)有限公司于2005年4月18日簽訂的《參建協(xié)議書》無效;
二、被告上海萬某置業(yè)有限公司應于本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返還原告王某某參建款220,000元;
三、被告上海萬某置業(yè)有限公司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五日內(nèi)賠償原告王某某損失182,000元;
四、對原告王某某的其余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14,340元,減半收取計7,170元,由原告王某某負擔4,445.4元,被告上海萬某置業(yè)有限公司負擔2,724.6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或代表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李??彥
書記員:李??康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