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上海市徐匯區(qū)。
被告:三湘印象股份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楊浦區(qū)。
法定代表人:許文智,董事長。
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卓爾,上海海朋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某與被告三湘印象股份有限公司其他合同糾紛一案,本院于2019年8月1日立案后,適用簡易程序審理。本案于2019年8月26日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原告王某、被告委托訴訟代理人徐卓爾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某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判令被告向原告支4796股限制性股票的差價款13,716.56元【4796股×(7.25元-4.39元)=13,716.56元】;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2014年8月4日,原告進入被告下屬公司上海三湘物業(yè)服務有限公司工作,擔任松江三湘四季花城項目副經(jīng)理。第一份勞動合同為2014年8月4日-2015年8月3日,第二份勞動合同為2015年8月4日-2018年8月3日。2017年5月4日,原告收到被告下屬三湘物業(yè)服務有限公司(簡稱物業(yè)公司)發(fā)出的解除合同通知。2017年8月2日,被告短信通知原告,稱其已將原告所持有的股票予以回購注銷,并通過銀行匯款將股票回購款返還給原告,扣稅后的回購價為每股4.234元。原告收到被告支付的11990股限制性股票回購款共計50,036.67元。原告以被告違法解除勞動合同為由提起訴訟,上海市楊浦區(qū)人民法院于2018年11月作出判決,恢復了原告與物業(yè)公司的勞動關系。因此原告持有的限制性股票中的40%即4796股,應當予以解鎖。解鎖后,原告持有的限制性股票可以上市自由交易。被告回購注銷的日期為2017年7月31日,而當天“三湘印象”股票的收盤價為每股7.25元,被告回購價為每股4.39元(稅前價),其中的差價13,716.56元被告理應支付給原告。原告多次向被告催要上述股票差價款無果,故訴至法院,作如上訴請。
被告三湘印象股份有限公司辯稱,原、被告雙方簽訂《限制性股票協(xié)議書》,約定原告獲授限制性股票119900股,授予價格為每股3.61元,原告需在2015年6月12日17:00前將自籌資金43,283.90元足額繳納至公司財務;原告與公司(或公司的下屬單位)產(chǎn)生經(jīng)濟或勞動糾紛的,對原告根據(jù)《激勵計劃》在情況發(fā)生之日,已獲授但尚未解鎖的限制性股票不得解鎖,由公司以授予價格回購注銷。原告出資后,取得“三湘印象”限制性股票11990股。這些限制性股票按比例20%、40%、40%分三期解鎖,第一期和第三期因被告未能完成激勵指標,不符合解鎖條件,統(tǒng)一由被告回購注銷,被告已將原告持有的這部分限制性股票回購注銷,并按約向原告支付了相應的回購款。第二期被告完成激勵指標,限制性股票中的40%可以解鎖,但由于被告在解鎖之前與被告下屬的物業(yè)公司發(fā)生勞務糾紛,按約應不予解鎖,故被告對第二期即原告持有的限制性股票中的40%亦予以回購注銷?;谝陨显?,原告所持有的限制性股票均不符合解鎖條件,被告按約對其進行回購注銷。況且被告已向原告支付限制性股票回購款共計50,036.67元,不存在拖欠原告限制性股票款項的事實。因此,要求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
經(jīng)審理查明,2015年7月28日,原告與三湘物業(yè)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勞動合同》,約定合同期自2015年8月4日至2018年8月3日止等。同日,原告與三湘物業(yè)服務有限公司簽訂《崗位聘書》,約定本聘書的有效期為自2015年8月4日至2016年3月31日止;經(jīng)初步考察,物業(yè)公司同意聘任原告在副經(jīng)理崗位工作,原告接受物業(yè)公司聘任,并承擔相應工作和責任等。2015年,原、被告雙方簽訂《限制性股票協(xié)議書》,約定原告是被告員工,現(xiàn)擔任三湘物業(yè)項目副經(jīng)理,經(jīng)被告薪酬與考核委員會按照被告《激勵計劃》及相關規(guī)定進行評定,確認原告具備獲授限制性股票的資格,原告獲授限制性股票數(shù)量為11990股,授予價格為每股3.61元;原告需在2015年6月12日17:00前將自籌資金43,283.90元足額繳納至公司財務;原告獲授的限制性股票授予后即行鎖定,原告獲授的限制性股票在鎖定期不享有進行轉讓或償還債務等處置權;若該部分限制性股票未能解鎖,被告在按照本協(xié)議的規(guī)定回購該部分限制性股票;原告持有的限制性股票有效期為限制性股票授予之日起至所有限制性股票解鎖或回購注銷完畢之日止,最長不超過4年,其中鎖定期為12個月;限制性股票鎖定期滿后的第一個交易日為解鎖日,在滿足《激勵計劃》所規(guī)定解鎖條件的前提下,原告持有的限制性股票分三次分別按照20%、40%、40%的比例解鎖,實際解鎖情況應依據(jù)鎖定期和解鎖期規(guī)定的解鎖條件和考核結果,按《激勵計劃》考核的安排分批解鎖;原告與公司(或公司的下屬單位)產(chǎn)生經(jīng)濟或勞動糾紛的,對原告根據(jù)《激勵計劃》在情況發(fā)生之日,已獲授但尚未解鎖的限制性股票不得解鎖,由公司以授予價格回購注銷。2016年,因未能完成激勵計劃的指標,限制性股票中的第一期解鎖條件未能成就,被告對該期限制性股票(即20%)統(tǒng)一進行回購注銷。2016年7月6日,被告向原告支付了第一期限制性股票(即2398股)的回購款9,424.14元。2017年6月14日,被告就限制性股票第二期發(fā)布《關于回購注銷部分已不符合激勵條件的激勵對象已獲授但尚未解鎖限制性股票的公告》,稱“2017年6月13日,公司召開第六屆董事會第四十次會議,第六屆監(jiān)事會第十六次會議,審議通過了《關于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第二個解鎖期可解鎖的議案》,董事會認為公司限制性股票激勵計劃第二個解鎖條件已滿足,……;審議通過了《關于回購注銷部分已不符合激勵條件的激勵對象已獲授但尚未解鎖的限制性股票的議案》,同意對因離職等原因而不符合激勵條件的原告王某等13名激勵對象已獲授但尚未解鎖的共計XXXXXXX股限制性股票進行回購注銷,回購價格為每股3.61元×(1+10%×回購之日距離授予日的天數(shù)/360)”。之后,被告就原告持有的第二期限制性股票4796股及第三期限制性股票4796股,按照每股4.39元(稅前價格)進行回購注銷。2017年7月31日,被告向原告支付第二期及第三期限制性股票共計9592股的回購款40,612.53元。2017年8月2日,被告向原告發(fā)短信,稱“股票回購款,三湘財務部門已于7月31日下午通過銀行匯款返還給你了,你注意查收一下。我是讓他們按照10%的年息算給你的。但利息要交稅,扣稅后每股的回購價格是4.234元每股……”。后,原告以其第二期限制性股票4796股符合解鎖條件,應當按照被告回購注銷之日收盤價每股7.25元進行結算為由,要求被告向其支付差價款13,716.56元。原告與被告協(xié)商無果,遂訴諸法院。
另查,2017年7月31日當天“三湘印象”000863股票的收盤價為每股7.25元。
2017年4月26日,原告向上海市松江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提起仲裁,2017年6月9日,上海市松江區(qū)勞動人事爭議仲裁委員會作出松勞人仲(2017)辦字第1246號裁決,恢復物業(yè)公司與原告的勞動關系;恢復原告的副經(jīng)理崗位及原工資福利待遇等。2018年5月2日,原告向上海市楊浦區(qū)人民法院提起訴訟。2018年11月28日,上海市楊浦區(qū)人民法院作出(2018)滬0110民初8012號民事判決,物業(yè)公司與原告之間的勞動關系自2017年5月9日起恢復等。后原告不服,提起上訴。2019年4月3日,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作出(2019)滬02民終770號民事判決,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以上事實有《勞動合同》、《崗位聘書》、《限制性股票協(xié)議書》、《關于回購注銷部分已不符合激勵條件的激勵對象已獲授但尚未解鎖限制性股票的公告》、松勞人仲(2017)辦字第1246號裁決書、(2018)滬0110民初8012號民事判決書、(2019)滬02民終770號民事判決書等證據(jù)材料在案為憑,并經(jīng)雙方當事人質證及本院審核,應予采信。
本院認為,原、被告之間簽訂的《限制性股票協(xié)議書》,合法有效,系雙方當事人真實意思表示,雙方均應按約履行各自的義務。該協(xié)議書明確約定,“原告與公司(或公司的下屬單位)產(chǎn)生經(jīng)濟或勞動糾紛的,對原告根據(jù)《激勵計劃》在情況發(fā)生之日,已獲授但尚未解鎖的限制性股票不得解鎖,由公司以授予價格回購注銷”。從本案事實來看,原告與被告下屬的物業(yè)公司于2017年4月26日發(fā)生勞務糾紛,而第二期限制性股票于2017年6月才滿足條件可以解鎖。因第二期限制性股票解鎖前,原告已與被告下屬的物業(yè)公司發(fā)生勞務糾紛,屬于上述協(xié)議書約定的不予解鎖,應予回購注銷的情形。此后,被告按約將原告所持有的第二期限制性股票4796股進行回購注銷,并按照約定價格每股4.39元(稅前價)向原告支付了股票回購款。被告的上述行為符合合同約定,并無不當。原告收取了股票回購款后,再行要求被告向其支付股票差價款,沒有事實和法律依據(jù),本院不予支持。據(jù)此,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第六十條第一款之規(guī)定,判決如下:
原告王某的訴訟請求,不予支持。
案件受理費142元,因適用簡易程序,減半收取為71元,由原告王某負擔。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nèi),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照對方當事人的人數(shù)提出副本,上訴于上海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程建婷
書記員:沈佳越 殷曉雅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