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訴人(原審被告):王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湖北省麻城市。
委托訴訟代理人:馮正平。
被上訴人(原審原告):劉某,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住安徽省。
原審被告:上海洪某人力資源外包服務有限公司,住所地上海市嘉定工業(yè)區(qū)。
法定代表人:孟香蘭,總經理。
委托訴訟代理人:余群,上海匯雋律師事務所律師
上訴人王某因與被上訴人劉某、原審被告上海洪某人力資源外包服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洪某公司)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糾紛一案,不服上海市嘉定區(qū)人民法院(2019)滬0114民初6731號民事判決,向本院提起上訴。本院于2019年8月7日立案后,依法組成合議庭,經詢問當事人因沒有提出新的事實與理由,不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現(xiàn)已審理終結。
王某上訴請求:撤銷一審判決,依法改判王某不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事實與理由:王某系洪某公司員工,本案交通事故發(fā)生時其屬于履行公司職務行為。其與洪某公司間系勞動關系,并非雇傭關系,不適用雇員因故意或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責任的法律規(guī)定。故本案應由洪某公司承擔侵權責任,王某無需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劉某辯稱,其不清楚洪某公司與王某是否存在勞動關系。王某在本案交通事故中存在過錯,應當承擔責任。不同意王某的上訴請求。
洪某公司述稱,其與王某不存在勞動關系。王某主要從事營運資源外包且不受其管理,本案交通事故發(fā)生時王某亦非履行職務行為。即使認定王某為履行職務行為,王某也應依法承擔連帶賠償責任。不同意王某的上訴請求。
劉某向一審法院起訴請求:要求賠償劉某因本次交通事故造成的經濟損失107,598.80元(扣除另案中保險公司在交強險內先行賠付的金額,剩余損失由王某、洪某公司連帶承擔70%)。
鑒于本案糾紛爭議明確,且一審判決書已送達雙方當事人,故對于一審判決書中“法院查明”及“法院認為”部分,本院不再重復表述。
一審法院判決:一、洪某公司應于判決生效之日起十日內賠償劉某107,598.80元,前款洪某公司直接匯付劉某賬戶,賬號:XXXXXXXXXXXXXXXXXXX,開戶行:中國銀行上海市漢中路支行;二、王某對上述第一項的賠償承擔20%的連帶責任。負有金錢給付義務的當事人,如未能在判決指定的期限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二審中,當事人沒有提交新證據。本院對一審查明的事實予以確認。
本院認為,《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guī)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該條規(guī)定所稱雇員雇主,涵蓋了一般意義上的勞動關系,而并不局限于雇傭關系。本案中,王某與洪某公司存在勞動關系,涉案交通事故的發(fā)生系王某在履行職務期間操作不當致使車輛失控所致,王某在此過程中存在重大過失,故一審法院依據上述法律規(guī)定,判決王某對王映月承擔20%的連帶賠償責任,并無不當。但一審法院對法律名稱引用存在筆誤,本院予以糾正。王某的上訴理由,有違法律之本意,本院不予采納。
綜上所述,王某的上訴請求不能成立,應予駁回;一審判決認定事實清楚,適用法律正確,應予維持。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一百七十條第一款第一項規(guī)定,判決如下:
駁回上訴,維持原判。
二審案件受理費2,452元,由上訴人王某負擔。
本判決為終審判決。
法官助理 曹 麗
審判員:陶??靜
書記員:張志煜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