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告:王淑芳,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住黑龍江省海倫市。
被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住滄縣,。
被告:劉某某,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住滄州市新華區(qū)滄捷路滄縣。
被告:劉秀榮,女,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住滄縣。
被告:劉帥,男,xxxx年xx月xx日出生,漢族,現住滄縣。
四被告委托代理人:劉炳江、金立恒,河北通和律師事務所律師。
原告王淑芳與被告劉某某所有權糾紛一案,本院受理后,依法適用簡易程序,公開開庭進行了審理。本案當事人原告王淑芳、被告劉某某、劉某某、劉秀榮、劉帥及四被告委托代理人劉炳江、金立恒均到庭參加訴訟。本案現已審理終結。
原告王淑芳向本院提出訴訟請求:1.要求被告返還其父死后的撫恤金35000元;2.本案訴訟費由被告承擔。事實和理由:我與被告系繼子女關系,我與被告父親劉伯禮于2012年4月5日登記結婚。劉伯禮2017年5月19日因病去世。劉伯禮去世后,按照政策給予22個月撫恤金及喪葬費,共計53553.02元,因我與劉伯禮系夫妻關系,所以撫恤金應由原告所得。但被告劉某某在未通知原告知曉的情況下,私自到滄縣社保所支取了全部款項。原告多次與之交涉均無結果。被告的行為嚴重侵害了原告的合法權益,故訴至法院。
四被告辯稱,原告的起訴不應得到支持,請法庭依法駁回原告的訴訟請求。1、答辯人實際領取的撫恤金和喪葬費數額為50823.61元,其中撫恤金為45019.59元,喪葬費5813.02元。2、答辯人的父親劉伯禮生前病重時留有遺言,告訴包括答辯人在內的子女,其去世后國家給付的撫恤金和喪葬費,全部用于處理喪葬事宜。答辯人已經根據老人的遺言,將撫恤金和喪葬費全部用做老人的喪葬費用。所支付的喪葬費58000多元不包括為老人買墓地的費用。3、根據法律規(guī)定,撫恤金不是遺產,也不應該由原告所得。劉伯禮的全部子女都有權利享有和處分。原告所訴主張不成立。
原告為證實其主張,向本院提交身份證復印件、常住人口登記卡復印件、結婚證復印件、離退休人員死亡待遇核定表復印件、住院病歷。
四被告對原告方提交的證據發(fā)表如下質證意見,對于原告提交的身份證復印件、常住人口登記卡復印件、結婚證復印件、離退休人員死亡待遇核定表復印件、住院病歷真實性均無異議,實際錢數為450919.59元,扣除喪葬費的費用剩下的錢,不同意原告的理由,撫恤金應該根據法律規(guī)定應該為老人死亡之后,國家給予死者全部近親屬費用,不是給予原告自己的,死者的幾個子女和原告都享有所有權,屬于本案原、被告的共同財產,應該平均分割,分成5份。被告劉帥是劉伯禮的孫子,是劉伯禮長子劉志廣的兒子,劉志廣于2009年早于劉伯禮去世,因此劉帥也有權參與分割,同時劉帥在處理劉伯禮喪事事宜的過程中也盡到了他父親劉志廣應盡的義務。被告方不認可與原告為繼子女關系,原告與劉伯禮登記結婚的事實被告方不知情,同居知情,劉伯禮去世時間屬實。住院屬實,錢全是劉伯禮工資錢。
四被告為證實其主張,向本院提交滄縣紙房頭鄉(xiāng)東紀家洼村村民委員會證明一份、滄州市人民醫(yī)院診斷證明一份、劉伯禮喪葬費用清單、欠條三張、證明一份、買地協議一份。
原告對四被告方提交的證據發(fā)表如下質證意見,墓地沒花錢,欠條三張是虛假的,村委會證明被告身份關系沒有異議,關于劉伯禮喪葬費用我不知道,關于賣地協議不屬實,對于劉伯禮診斷證明沒有異議。
本院經審理認定事實如下:原告與劉伯禮于2012年4月5日登記結婚,劉伯禮婚前育有長子劉志廣(于2009年早于劉伯禮去世)、次子劉某某、三子劉某某及一女劉秀榮,被告劉帥為長子劉志廣之子。劉伯禮2017年5月19日因病去世。劉伯禮去世后,按照《河北省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廳、河北省財政廳冀人社字[2012]203號關于調整參加企業(yè)職工基本養(yǎng)老保險人員死亡后喪葬補助金和遺屬撫恤金標準的通知》給予20個月工資撫恤金47740元及喪葬費5813.02元,共計53553.02元,該款被被告劉某某領取。劉伯禮死亡后其第一順序繼承人為原告、劉某某、劉秀榮、劉某某及代位繼承人劉帥。
原告主張因其沒有生活費,所以撫恤金應為其以后的生活費為由要求分割撫恤金中的35000元,四被告均不認可,原告亦不能舉證證實其該主張,故本院不予認定。
四被告主張本案涉案撫恤金及喪葬費全部用于劉伯禮死后喪葬費用,原告對于被告提供的證據均不認可,被告提供的證據亦不能證實其該主張,本院不予認定。
本院認為,撫恤金是指國家機關、企事業(yè)單位、集體經濟組織對死者家屬或傷殘職工發(fā)給的費用。國家發(fā)放這種費用,是用以優(yōu)撫、救濟死者家屬,特別是用來優(yōu)撫那些依靠死者生活的未成年和喪失勞動能力的親屬,它體現了國家對勞動者的物質幫助。撫恤金的基本特征為,撫恤金不納稅、撫恤金不計個人收入、撫恤金不是殘疾軍人的生活費、撫恤金不能作為夫妻的財產進行分割、撫恤金一般不作為遺產,因不屬于遺產,不能依照《繼承法》的相關法律規(guī)定繼承。因本案中原告與劉伯禮結婚時間不長,且原告未提交其喪失勞動能力的相關證據,故本案應歸原、被告五人共有。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0條規(guī)定,對共有財產的分割沒有協議的,應當根據等分原則處理,并考慮共有人對共有財產的貢獻大小,適當照顧共有人生產生活的實際需要等情況進行分割??紤]到原告已滿60周歲,相對于四被告,原告主要依靠劉伯禮生前的扶養(yǎng),在分割時可以適當多分。故本院酌定原告分得該撫恤金的40%即19096元,剩余部分由四被告平分。被告劉某某領取了全部撫恤金后,應向原告返還19096元,剩余部分由四被告平分,由被告劉某某給付其余三被告。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第七十八條、最高人民法院《關于貫徹執(zhí)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通則>若干問題的意見》第90條之規(guī)定判決:
一、被告劉某某于本判決生效后十日內向原告王淑芳返還劉伯禮死亡撫恤金19096元;
二、駁回原告王淑芳的其他訴訟請求。
如果未按本判決指定的期間履行給付金錢義務,應當依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事訴訟法》第二百五十三條之規(guī)定,加倍支付遲延履行期間的債務利息。
案件受理費338元,由原告承擔154元,四被告承擔184元。
如不服本判決,可以在判決書送達之日起十五日內,向本院遞交上訴狀,并按對方當事人或者代表人的人數提出副本,上訴于河北省滄州市中級人民法院。
審判員 周寶康
書記員: 趙秋實
成為第一個評論者